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件(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历史统编版(部编版)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课件(3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07 16:19: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二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第6课 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
唐朝前期繁荣,最大限度地体现了南北融合、胡汉一家所带来的成果。南北朝时期所创建的诸种制度,在这个时期,发挥了极致的作用。北朝、隋唐的政治品格的延续性,不仅体现为胡汉融合,也体现为制度容量的充分发挥。但是,唐朝又不是南北朝简单地重复,隋唐政治制度的转圜,又展现唐代前期政治实践的创新。盛唐气象,既是总结,也是余晖。唐玄宗错过了主动改革的时间窗口,安史之乱把这个大厦推倒,一切变革都是为了因应现实层面的问题而被动进行。中晚唐的衰败,既是落日,也催生出新芽。
——张国刚
新课导入
你认为隋唐时期在历史发展过程当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其自身地位如何?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周称帝,改国号为隋,定都长安,是为隋文帝。589年,隋文帝派次子杨广率军灭陈,结束了分裂局面。
隋文帝死后杨广即位,是为隋炀帝。
一、隋朝兴亡
隋文帝杨坚
隋炀帝杨广
隋灭南陈
隋朝全图
隋室虽祚短运促,然其国计之富足,每为治史者所艳称。自汉以来,丁口之蕃息,仓廪府库之盛,莫如隋。
——钱穆《国史大纲》
(一)隋朝的统一
一、隋朝兴亡
此城从汉,雕残日久,屡为战场,旧经丧乱。今之宫室,事近权宜。
——《隋书·高祖纪》
(一)隋朝的统一
隋朝在长安、洛阳两都和地方广设仓库,包括供应粮食和物资的仓库,又包括备水旱赈济而遍置乡间的义仓。
一、隋朝兴亡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思考:以上材料说明了什么结论?
洛阳含嘉仓遗址
隋文帝的一系列措施,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恢复和发展,使人口数量和垦田面积大幅度增长,隋朝成为疆域辽阔、国力强盛的王朝。
(二)隋朝的建设
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京都及指洲库布帛各数千万。而赐赉勋庸并出丰厚,亦魏晋以降之未有。
----杜佑《通典食货典》
隋炀帝开通大运河。贯通南北,对巩固统一、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一、隋朝兴亡
隋炀帝兴建洛阳城,宏伟壮丽、闻名于世。
思考:隋炀帝的一系列建设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二)隋朝的建设
一、隋朝兴亡
(三)隋朝的灭亡
大业元年(605)“三月,丁未,诏杨素与纳言杨达、将作大匠宇文恺营建东京,每月役丁二百万人,徙洛州郭内居民及诸州富商大贾数万户以实之”。
——《资治通鉴·隋纪四》
万艘龙舸绿丝间,载到扬州尽不还。
应是天教开汴水,一千余里地无山。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汴河怀古》二首
隋炀帝自恃强盛,大兴土木,穷奢极欲,又三次大举征伐高丽,生产遭到破坏,民不聊生,最终引发大规模起义。
大业初,炀帝潜有取辽东之意,遣(元)弘嗣往东莱海口监造船。诸州役丁苦其捶楚,官人督役,昼夜立于水中,略不敢息,自腰以下,无不生蛆,死者十三四。
——《隋书·元弘嗣传》。
思考:如何评价隋炀帝的一系列行为?
一、隋朝兴亡
(三)隋朝的灭亡
隋朝贵族李渊趁机在太原起兵。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隋炀帝)又尝引镜自照,顾谓萧后曰:“好头颈,谁当斫之!”
——《资治通鉴》
隋炀帝墓志铭(2013年出土于扬州曹庄)
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是为唐高祖,随后统一全国。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一)唐朝的繁荣
唐统一战争(618-628年)
唐朝建国战争是一次历史的纠错,它摒弃了隋炀帝施政的种种弊端,继承了隋朝的种种优点,促成了唐朝盛世的到来。只是这个过程实在是太过痛苦,代价太过巨大,……隋朝鼎盛时期人口估计在六千万以上,到了唐朝建国的时候人口只剩下不到一半。当然,消失的人口一部分是脱离了官府的户籍掌控,变成了流民。但不管怎么样,大量人口死亡是不争的事实,而且城市也在战争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使得唐朝要用近百年的时间慢慢恢复,一直到唐玄宗开元时期才超越了隋朝的鼎盛时期。
——于赓哲《唐开国》
思考:唐朝是怎样恢复发展的?
唐太宗李世民吸取隋亡的教训,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国家出现了少有的开明政治局面。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一)唐朝的繁荣
唐太宗 李世民
商旅野次,无复盗贼,囹圄常空,马牛布野,外户不闭。又频致丰稔,米斗三四钱,行旅自京师至于岭表,自山东至于沧海,皆不赍粮,取给于路。入山东村落,行客经过者,必厚加供待,或发时有赠遗。此皆古昔未有也 。
——《贞观政要·政体》
思考:唐太宗是如何吸取了隋朝灭亡教训的?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一)唐朝的繁荣
贞观二年,太宗谓侍臣曰:“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以不失时为本。夫不失时者,在人君简静乃可致耳。若兵戈屡动,土木不息,而欲不夺农时,其可得乎?”
——《贞观政要·务农》
拔人物则不私于党,负志业则咸尽其才。
——《旧唐书·太宗本纪下》
上问魏徵曰:“人主何为而明,何为而暗?”对曰:“兼听则明,偏信则暗。……是故人君兼听广纳,则贵臣不得拥蔽,而下情得以上通也。”上曰:“善!”
——《资治通鉴》卷一九二
辛未,帝亲录系囚,见应死者,闵之,纵使归家,期以来秋来就死。仍敕天下死囚,皆纵遣,使至期来诣京师。
——《资治通鉴》卷一九二
重视百姓疾苦
广任贤良,唯才是举
虚怀纳谏,闻过即改
法令严肃,刑罚得当
唐高宗在位时,皇后武则天参与朝政。之后,武则天称帝,改国号为周,她当权期间,社会经济持续发展。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一)唐朝的繁荣
李唐……自高祖、太宗创业至高宗统御之前期,其将相文武大臣大抵承西魏、北周及隋以来之世业,即宇文泰“关中本位政策”下所结集团之后裔也。自武曌主持中央政权之后,逐渐破坏传统之“关中本位政策”,以遂其创业垂统之野心……盖进士之科虽创于隋代,然当日人民致身通显之途径并不必由此。及武后柄政,大崇文章之选,破格用人,于是进士之科为全国干进者竞趋之鹄的。当时山东、江左人民之中,有虽工于为文,但以不预关中团体之故,致遭摒弃者,亦因此政治变革之际会,得以上升朝列。而西魏、北周、杨隋及唐初将相旧家之政权尊位,遂不得不为此新兴阶级所攘夺替代。故武周之代李唐,不仅为政治之变迁,实亦社会之革命。
——陈寅恪《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思考:结合初中所学,我们该如何评价武则天?
唐玄宗李隆基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改革兵制,将唐朝推向全盛时期。这一时期,经济有很大发展,社会空前繁荣。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一)唐朝的繁荣
【唐玄宗统治分期】
①初期,713-720年,为政权巩固时期,姚崇、宋璟先后为首辅宰相。
②中期,720-736年,为玄宗事必躬亲、积极参政时期,首辅宰相先后为张说、张九龄。
③后期,736-756年,玄宗怠于政事,沉溺于后宫生活及神仙道教,先后专权者为李林甫和杨国忠。
至(开元)十三年封泰山,米斗至十三文,青、齐谷斗至五文。自后天下无贵物,两京米斗不至二十文,面三十二文,绢一疋二百一十二文。东至宋、汴,西至岐州,夹路列店肆待客,酒馔丰溢。每店皆有驴赁客乘,倏忽数十里,谓之驿驴。南诣荆、襄,北至太原、范阳,西至蜀川、凉府,皆有店肆,以供商旅。远适数千里,不持寸刃。
——《通典》卷七《历代户口盛衰》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二)民族交融
6世纪中叶建立政权,后分裂为东、西突厥。
贞观初年,唐军大举反攻,击败并俘获东突厥可汗,东突厥汗国灭亡。
草原各族共奉唐太宗为“天可汗”。唐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
东突厥部众反叛唐朝建立后突厥政权,唐朝与回纥、葛逻禄平定后突厥,从此突厥在中国北方退出历史舞台。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二)民族交融
7世纪前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
唐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9世纪中期,唐蕃会盟,唐蕃此后基本停止了纷争。
松赞干布
文成公主
《步辇图》
《唐蕃会盟碑》
大唐文武孝德皇帝与大蕃圣神赞普舅甥二主商议社稷如一,结立大和盟约,永无沦替,神人俱以证知,世世代代使其称赞。
——《唐蕃会盟碑》
时吐蕃尽收羊同、党项及诸羌之地,东与凉、松、茂、巂等州相接,南至婆罗门,西又攻陷龟兹、疏勒等四镇,北抵突厥,地方万余里自汉、魏已来,西戎之盛,未之有也。
——《旧唐书·吐蕃传》
二、唐朝的繁荣与民族交融
(二)民族交融
唐玄宗时期,东北的靺鞨族粟末部强大起来。唐玄宗封其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
上京龙泉府遗址
渤海国疆域
在少数民族地区,唐政府则允许保留原有的奴隶制,允许在本地区或本民族内部有自主权,实行不同于内地的羁縻府州制度。在这些地区,行政建署名义上虽然相同,但与内地的府州在实质上有很大的不同。这些羁縻府州的建署大多以各少数民族的部落为单位,不同于内地的以地理为划分,府州官不由朝廷派遣,多由其首领担任,实行世袭制,一般不征收赋税,他们只是定期向朝廷贡纳一定的财物。这样,唐政府于内地州府实行郡县制,在少数民族地区保留奴隶制度,这就构成了唐朝的“一国两制”。
——《唐代羁縻府州研究》
魏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
民族迁徙+争战割据+各族同化
唐朝的民族交融:
统一政权+政令措施+友好往来
上层归附+经贸往来+文化影响
思考:唐朝为何要实行这样的民族制度?其有何优势?
开元年间,边疆形势随着版图的拓展日益紧张。唐玄宗在边境重地增置军镇,加强边防。玄宗统治后期,国家出现外重内轻局面,他沉湎享乐,怠于政事,任人唯亲,朝政趋于腐败。
三、唐朝的衰亡与五代十国
土地兼并,均田制破坏,赋役苛重,致使封建国家的基础——广大的自耕农大量破产,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而封建国家的支柱——上自皇帝、王公、贵族,下至一般的官僚地主,早已抛弃了贞观、开元时期励精图治的精神,肆意盘剥,终日尽情享乐……其根本原因在于政治腐败,而安绿山的叛乱正是腐败政治的必然结果。
——沙宪如《唐代节度使的再探讨》
《虢国夫人游春图》
天宝十节度
(一)安史之乱
755年,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安史之乱”,叛乱历时八年时间。
平叛过程中,唐军许多将领拥兵自重,中央集权被削弱;
边防空虚,吐蕃趁机占领河西陇右地区,唐朝自此由盛转衰。
三、唐朝的衰亡与五代十国
(一)安史之乱
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
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
翠华摇摇行复止,西出都门百余里。
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前死。
花钿委地无人收,翠翘金雀玉搔头。
君王掩面救不得,回看血泪相和流。
——白居易《长恨歌》
三、唐朝的衰亡与五代十国
(一)安史之乱
随着安史之乱的发展,河西、陇右军力内调勤王,吐蕃趁机攻占河、陇诸州。763年,吐蕃攻入长安,占领十五天。吐蕃大将马重英立故邠王守礼之孙广武王承宏为帝。郭子仪急募兵丁,将吐蕃赶走。但陇右一直在吐蕃手中,使唐朝形成了“西境不过泾、陇”的局面,直到848年沙州人张义潮起兵,才得以收复。吐蕃又连接南诏,构成边患。
安史之乱期间和之后,唐朝陆续在内地设置藩镇,藩镇独立性很强,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唐朝后期,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加剧。
三、唐朝的衰亡与五代十国
(二)藩镇割据
大盗既灭,而武夫战卒以功起行阵,列为侯王者,皆除节度使。由是方镇相望于内地,大者连州十余,小者犹兼三四。故兵骄则逐帅,帅强则叛上。……天子顾力不能制,则忍耻含垢,谓之姑息之政。盖姑息起于兵骄,兵骄由于方镇,姑息愈盛而兵将愈骄。
——《新唐书·兵志》
三、唐朝的衰亡与五代十国
(二)藩镇割据
东汉及前明,宦官之祸烈矣。然犹窃主权以肆虐天下。至唐则宦官之权,反在人主之上,立君、弑君、废君,有同儿戏。实古来未有之变也。推原祸始,总由于使之掌禁兵管枢密。
——《廿二史札记》
壬戌,中尉仇士良率兵诛宰相王涯、贾餗、舒元舆、李训,新除太原节度王璠、郭行余、郑注、罗立言、李孝本、韩约等十余家,皆族诛。时李训、郑注谋诛内官,诈言金吾仗舍石榴树有甘露,请上观之。内官先至金吾仗,见幕下伏甲,遽扶帝辇入内,故训等败,流血涂地。
——《旧唐书·文宗本纪下》
穆宗以后,权移于下,朝无公政,士无公论,爵赏僭滥,刑罚放纷,士之附会者不入于牛则入于李,不忧国家之不治,而唯恐其党之不进也……汉之党尚风节,故政乱于上而俗清于下,及其亡也,人犹畏义而有不为。唐之党趋势利,势穷利尽而止,故其衰季,士无操行,不足称也。
——范祖禹《唐鉴》
875年,黄巢领导农民起义,沉重地打击了唐朝的统治。
起义军将领朱温降唐。907年,朱温废唐称帝,唐朝灭亡。
三、唐朝的衰亡与五代十国
(三)五代十国
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黄巢《不第后赋菊》
全忠令长安居人按籍迁居,彻屋木,自渭浮河而下,连甍号哭,月余不息。秦人大骂于路曰:“国贼崔胤,召朱温倾覆社稷,俾我及此,天乎!天乎!”
——《旧唐书·昭宗纪》
后梁太祖 朱温
梁王 宣武节度使
后唐庄宗 李存勖
晋王 河东节度使
后晋高祖 石敬瑭
河东节度使
后汉高祖 刘知远
北平王 河东节度使
后周太祖 郭威
邺都留守将军
三、唐朝的衰亡与五代十国
(三)五代十国
三、唐朝的衰亡与五代十国
(三)五代十国
三、唐朝的衰亡与五代十国
(三)五代十国
955年起进行统一战争,三年征战中取得了南唐淮河以南、长江以北的地区。随后又北上收复了石敬瑭割让的燕云十六州的瀛、莫、易三地。正当后周经济、军事顺利发展时,周世宗病故。周世宗虽未完成的统一大业,但为后来北宋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奠基。
①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
②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
③南方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上有一定的发展。
趋势: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裂但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趋势。
知识结构
唐朝的制度与文化有着怎样的具体表现?她又是怎样展现出其自身的盛唐气象的?
我们一般都说汉唐时代是中国古代的盛世,但是为什么唐朝有这么强的生命力?主要有两个方面原因:第一,唐朝对前此400年的混乱历史进行了制度、文化上的统合;第二,唐朝的“世界主义”,它是一个开放的帝国,所以对各种各样的外来影响兼容并蓄。
——荣新江
习题演练
1.下表为不同时期关于均田制下小农受田的相关记载。由此可知,从北魏到唐朝前期( )
A. 社会人口持续快速增长
B. 生态恶化导致耕地锐减
C. 封建经济得到恢复发展
D. 土地制度发生根本变化
2.隋朝修建的京杭大运河,有力地加强了南北经济文化联系;唐代继承发展了隋朝的建设成果,使这一主干交通构成了“奉长安文化为中心、仰东南财富以存立”的唐王朝的生命线。这反映了隋唐时期( )
A. 人工运河修建技术领先世界 B. 水路运输成为主要交通形式
C. 经济重心南移产生重大影响 D. 交通建设促进国家统一稳定
C
D
3.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初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
( )
A. 唐高祖为百姓考虑而称臣于突厥
B. 唐高祖曾经称臣于突厥
C. 唐高祖倚仗突厥支持夺取政权
D. 唐高祖起事被后世诟病
4.有学者认为唐代“君不君,臣不臣,故藩镇不宾,权臣跋扈,陵夷有五代之乱.”作者意在强调(  )
A. 七国之乱严重削弱中央集权 B. 传统宗法制度受到极大破坏
C. 伦理纲常有利于政权的稳定 D. 佛道兴盛对儒家思想的冲击
5.五代十国是个大混乱、大破坏时期。这一时期的分裂割据局面,实质上是(  )
A. 豪强地主势力发展的结果 B. 唐末藩镇割据的继续和扩大
C. 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斗争 D. 汉族政权和少数民族政权的并立
B
C
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