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课件(共5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朝花夕拾》: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课件(共5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26.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6 10:02: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3张PPT)
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朝花夕拾》
第三单元 消除与经典的隔膜
《朝花夕拾》
咏雪更是咏家风
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豫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
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
1926年,鲁迅先后撰写了十篇回忆性散文,并以《旧事重提》为总题目,陆续发表于《莽原》杂志,后来重新修订,增加“小引”和“后记”,更名为《朝花夕拾》。(“朝”表示早年时候,“夕”表示晚年时期,早上的花晚上来捡,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晩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
作品介绍
作品比较完整地记录了鲁迅童年、少年和青年时代的生活片段,在缅怀亲人师友的同时,从侧面描绘了当时的中国社会。本书以儿童的视角进行叙述,童趣中带有深刻的疑问和思考,但与此同时,这也是鲁迅成年后写的回忆性散文,所以又夹杂了成年鲁迅的思维和评判。
作品介绍
创作《朝花夕拾》时鲁迅已是文坛举足轻重的作家。
1926年“三一八”惨案后,鲁迅写了《纪念刘和珍君》等文,愤怒声讨反动政府的无耻行径,遭到反动政府的迫害,不得不过起颠沛流离的生活。尽管生活艰苦,还是写了不少的散文诗和《二十四孝图》《五猖会》《无常》三篇散文。
后来鲁迅接受了厦门大学的聘请,南下教书,但他在厦门大学只待了四个多月,因为他发现厦门大学的空气和北京一样,也是污浊的。鲁迅在这里见识了种种知识分子的丑恶嘴脸,毫不留情地进行抨击。
创作背景
鲁迅虽然不喜欢厦门大学,但他对自己担任的课程却倾注了全力,他上的课很受学生的欢迎。在繁忙的教学之余,鲁迅写了很多作品,其中散文包括《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藤野先生》和《范爱农》。这五篇散文与在北京创作的另五篇散文就构成了《朝花夕拾》的全部。
《朝花夕拾》于1928年出版。
创作背景
目录
 《小引》
 《 狗·猫·鼠》
《阿长与<山海经>》
 《二十四孝图》
 《五猖会》
 《无常》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父亲的病》
 《琐记》
 《藤野先生》
 《范爱农》
 《后记》
分篇梳理
内容概括
在这篇文章里,鲁迅先生清算猫的罪行:第一,猫对自己捉到的猎物,总是尽情玩弄够了,才吃下去;第二,它与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它老在交配时嗥叫,令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小时候心爱的一只小隐鼠。虽然后来证实并非猫所害,但“我”对猫是不会产生好感的,何况它后来确实吃了小兔子!这篇文章选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
《狗、猫、鼠》
动画让名著更有趣味
1.鲁迅先生仇视猫的原因有哪些?
第一,捉住猎物尽情玩弄,折磨够了才吃下去;第二,作为狮虎同族,却天生一副媚态;第三,交配的时候嗥叫,闹得动别人心烦;第四,它吃了“我”心爱的隐鼠。
2.狗、猫、鼠分别象征了哪一些人?
·猫指对强者一副媚态,对弱者却折磨玩弄的人。正如帝国主义和封建军阀的御用文人。
·鼠指弱小者,恰如生活在社会底层的百姓
·狗指多管闲事的或和猫争抢压迫群众的人。
分篇梳理
内容概括
这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候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分析“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揭示了中国儿童的可悲状况。
《二十四孝图》
动画让名著更有趣味
1.你认为鲁迅反对子女尽孝吗?为什么?
并非反对子女尽孝,他反对的是已经被封建思想扭曲的“孝”,这种孝不顾儿童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是反人性的、虚伪的、残忍的、病态的孝。
分篇梳理
内容概括
阿长是鲁迅小时候的保姆。作者叙述了儿时与阿长相处的情景,描写了长妈妈善良、朴实而又迷信、唠叨、“满肚子是麻烦的礼节”的性格;对她寻购赠送自己渴求已久的绘图《山海经》的行为,充满了尊敬和感激。文章用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这位劳动妇女的真诚怀念。
《阿长与〈山海经〉》
动画让名著更有趣味
1.我憎恶阿长的原因是什么?我对阿长产生敬意的原因又是什么?
憎恶她,是因为她满肚子都是麻烦的礼节以及我知道了她谋害了我的隐鼠;对她产生敬意是因为她常常给我讲长毛的故事,以及给我买来渴慕已久的《山海经》。
2.长妈妈是个什么样的人?
长妈妈是个乡下妇女,因此她粗俗、迷信守旧;但是她身上也有着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忠厚真诚、富有爱心等珍贵的品质。
分篇梳理
内容概括
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了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了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忱、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藤野先生》
动画让名著更有趣味
1.你认为藤野先生是个怎么样的人?
藤野先生是一位严谨治学的老师,他一丝不苟,对于我的讲义,血管移了一点位置也要指出;
藤野先生对中国留学生孜孜不倦的教诲体现了他是一个没有民族偏见的正人君子;他问我中国女人裹脚的事情体现了他的求实精神。
分篇梳理
内容概括
追叙作者在日本留学时和回国后与范爱农接触的几个生活片段,描述了范爱农在革命前不满黑暗社会、追求革命,辛亥革命后又备受打击迫害的遭遇,表现了对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望和对这位正直倔强的爱国者的同情和悼念。 ?
?
《范爱农》
动画让名著更有趣味
1.结合文章具体情节谈谈你认为范爱农是个什么样的人?
范爱农为人孤傲倔强,正直真诚,有爱国热忱,对工作认真负责,既愤世嫉俗,又壮志难酬。
分篇梳理
内容概括
描述了儿时在家中百草园得到的乐趣和在三味书屋读书的乏味生活,揭示了儿童广阔的生活趣味与束缚儿童天性的封建私塾教育之间的尖锐矛盾,表达了应让儿童健康活泼地成长的合理要求。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1.你认为寿镜吾是一个怎样的老师?
寿镜吾是一个极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严而不厉,且热爱读书。在文中,他的戒尺不常用,可见他的严而不厉,再看他读书时自我陶醉的样子,可知他醉心读书,言语中流露出鲁迅对他的敬重。
分篇梳理
内容概括
文章回忆了儿时为父亲鲁迅儿时为父亲延医治病的情景,先后描述了几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和开药等表现,揭示了这些人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同时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不舍与愧疚。
《父亲的病》
动画让名著更有趣味
1.你怎样评价陈莲河?
陈莲河原名何廉臣,作者之所以将其名字颠倒恰是为了揭露他故弄玄虚,颠倒黑白的本性,作为医生,他勒索钱财,草菅人命,是个名副其实的无能庸医。
2.你怎么理解作者内心的“愧疚”之情。
父亲久病于床榻,受尽庸医误诊误治和病痛的折磨,临终时,无论是因为年少无知还是受人教唆,没有能够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而以亲情的纽带再次带给父亲内心的痛楚,因此作者十分后悔和愧疚。
分篇梳理
内容概括
鲁迅在这篇文章里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作品描述了当时的江南水师学堂和矿务铁路学堂的种种弊端和求知的艰难,批评了洋务派办学的“乌烟瘴气”。作者叙述了最初接触《进化论》的兴奋心情和不顾老辈反对,如饥似渴地阅读《天演论》的情景,表现出探求真理的强烈欲望。
《琐记》
动画让名著更有趣味
1.你认为衍太太是一个怎样的人?
从她冬天怂恿孩子们吃冰,让“我”看不健康的书,唆使“我” 偷拿母亲的钱,然后又放出流言说“我”偷了家里的东西去变卖的事可以看出她是个表里不一,喜欢搬弄是非、造谣生事的人。
分篇梳理
内容概括
五猖会是一个迎神赛会,在童年的“我”的心目中是一个节日。作者叙述了儿时盼望观看迎神赛会的急切、兴奋的心情和被父亲强迫背诵《鉴略》的扫兴和痛苦的感受,指出强制的封建教育对儿童天性的压制和摧残。
《五猖会》
动画让名著更有趣味
1.结合内容谈谈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
父亲是一个刻板、专制、严厉、不了解儿童心理的封建家长。他不顾孩子对新事物的好奇和兴趣,在《五猖会》前让我背古文;父亲是一个不懂得教育规律的人,他让我背的文章都是晦涩难懂的古文。
分篇梳理
内容概括
无常是个具有人情味的鬼,去勾魂的时候,看到母亲为死去的儿子哭得那么悲伤,决定放她儿子“还阳半刻”,结果被顶头上司阎罗王打了四十大棒。文章在回忆无常的时候,对现实生活中那些所谓的正人君子予以辛辣的嘲讽,虚幻的无常给予了当时鲁迅寂寞悲凉的心些许的安慰。?
《无常》
动画让名著更有趣味
作品分类
第一类:《狗.猫.鼠》和《二十四孝图》都以议论为中心。将散文和杂文糅合在一起,穿插童年时的生活经历和感受,主要目的是讽刺和批判旧道德。
第二类:《阿长与<山海经>》《藤野先生》《范爱农》主要挖掘普通人身上的朴实、善良、高尚的情操。
第三类:《五猖会》《无常》《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父亲的病》《琐记》主要记叙作者童年,少年时期的生活经历与片段,夹叙夹议,表达了作者对旧日美好的眷恋。
《朝花夕拾》中出现的四个主要人物,是作者的保姆、恩师、朋友和父亲。
1.长妈妈 有愚昧迷信的一面,但她身上保存着朴实善良的爱,令作者永生难忘。从长妈妈身上,我们看到鲁迅对底层劳动人民的感情:他既揭示他们身上愚昧麻木的一面,也歌颂他们身上美好善良的一面。?
保姆
2.藤野先生 一位异国医学教授,因为表现出平等待人的态度,因为关心弱国学子的学业,其朴素而伟大的人格令人肃然起敬。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平凡,如果我们不设身处地地想象鲁迅当时的处境,便很难感受到这位老师的伟大之处。?
恩师
3.范爱农 一位觉醒的知识分子,但是无法在黑暗社会立足。他无法与狂人一样,最终向这个社会妥协,也无法像N先生一样忘却,所以他的内心痛苦、悲凉,我们和鲁迅先生一样,疑心他是自杀的。
朋友
4.父亲 父亲曾让童年的鲁迅困惑过,因为在他兴高采烈地要去看五猖会时,父亲却勒令他背书。但是,鲁迅从来没有指责过自己的父亲,他忏悔的是自己没有让父亲安静地死去,这让他的心灵永远不安,永远痛苦。从中我们感到鲁迅先生对父亲强烈的爱。
父亲
中考链接
1.(2022宁夏)根据阅读提示,完成下面的读书任务。
阅读提示:
《朝花夕拾》是鲁迅先生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散文集,由《小引》《后记》和十篇文章组成,原名《________》。十篇文章中有的侧重写人,有的侧重记事,有的侧重议论而兼顾叙事。这组散文是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我们可以借此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中考链接
(1)任务一:请你将阅读提示中的空缺补充完整。
(2)任务二:阅读经典作品可以丰富我们的人生感受和经验,可以帮助我们思考许多人生问题。请你为《朝花夕拾》写一段推荐语,带动更多的同学阅读这部名著。注意不要写成作品简介。
(3)任务三:请说说阅读《朝花夕拾》时你采取的策略。
中考链接
(1)任务一:《旧事重提》
(2)任务二:示例一:同学们,我给大家推荐的名著是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鲁迅先生以一个文学家特有的敏锐,捕捉到种种富有情趣的童年生活场景,其中有快乐、有迷惘,有温暖的回忆,也有理性的批判。这部作品具有穿越时空的魅力,认真阅读你一定会喜欢上它。
中考链接
示例二:同学们,我给大家推荐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这本书记录了鲁迅先生小时候的各种故事,生动有趣,有幸福、快乐和迷惘,鲁迅先生以他锐利的目光捕捉到人生的意义,希望同学们认真阅读。
中考链接
(3)阅读策略一:快速阅读我们可以首先采用快速通读的方法,粗略浏览各篇,在此过程中不细究每个字、词、句的含义,但要注意了解各篇大意。如果有任何感悟,可以先用三两个词简要记录,待到精读再作探究。
阅读策略二:分析阅读精读各篇文章,边读边体会文章主题,给每篇文章写一个小综述。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记下自己的疑惑,然后通过精读文章、查阅背景资料、借助注释、文本互读以及与父母、老师、同学讨论等方法,仔细推敲,力求解除疑惑,最后将自己精读探究的成果写成读书报告。
中考链接
(2023黑龙江齐齐哈尔)《朝花夕拾》中《父亲的病》和《藤野先生》两文分别写到了“庸医害人”和“看电影事件”,这两个事件触发了鲁迅怎样的思想变化?
中考链接
“为了救治像父亲那样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鲁迅毅然到日本学医,想学医救国。匿名信事件和看电影事件使他深刻认识到国民的麻木,于是决定弃医从文。
中考链接
(2023陕西改编)面向七年级新同学,学校“读书会”举办“青春书海第一帆”名著推介活动。你作为社团负责人,你建议他们先阅读《朝花夕拾》。请结合阅读体验,简述推荐理由。
中考链接
我推荐先阅读《朝花夕拾》。因为这部书写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书中的寿镜吾老先生和藤野先生方正,博学、严谨,就像我们的初中老师令人尊敬;雪地捕鸟、养隐鼠等情节,读起来童趣盎然,让我们觉得读经典作品并不困难;同时,从书中还能学到不少写人记事的方法,对初中阶段的写作十分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