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作业”2.2.1金属的化学性质
(基础版)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铜常用作导线,说明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
B.“真金不怕火炼”说明金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生铁和钢是含碳量不同的两种铁合金
D.铝制品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说明铝的金属活动性比较弱
2.向装有等量的同种盐酸的四支试管中,分别随机加入相同规格的Mg、Fe、Cu、Ag片,甲和丙均有气泡产生,且丙更剧烈,乙和丁无明显现象(如图)。则甲中放置的是( )
A.Mg B.Fe C.Cu D.Ag
3.现有X、Y、Z三种金属,将X和Y分别放入盐酸中,X溶解并产生H2,Y不反应,将Y和Z分别放入AgNO3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在Y表面有Ag析出,而Z没有变化。X、Y和Z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正确的是( )
A.X>Y>Z B.X>Z>Y C.Y>X>Z D.Z>Y>X
4.取一段镁条放入盛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中,用手摸试管外壁会感觉发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Mg+2HCl═MgCl2+H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中无明显现象 B.反应是一个吸热反应
C.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减少 D.反应说明镁能置换出酸中的氢
5.金属和合金是生活中比较常见的物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银能与稀硫酸发生置换反应 B.钢的硬度比纯铁的硬度小
C.在常温下,铝比镁更容易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
D.钨的熔点高,可以用来制作灯泡中的灯丝
6.如图所示是模拟工业炼铁的化学反应装置,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实验开始时应先通入一氧化碳,目的是排净硬质玻璃管内的空气,防止爆炸
B.硬质玻璃管内氧化铁发生还原反应
C.实验过程中硬质玻璃管内观察到的现象是黑色粉末逐渐变成红色
D.装置中导管末端加一点燃的酒精灯,目的是为了燃烧未反应的一氧化碳,防止污染环境
7.向一定量银、铜、铁混合金属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充分反应,固体的质量与加入硝酸银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a点溶液呈浅绿色
B.b点消耗固体的质量小于析出固体的质量
C.取c点固体滴加稀盐酸,无气泡产生
D.c、d点溶液中溶质相同
8.现有Zn、Cu、Ag三种金属,每种金属限用一次,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验证它们的金属活动性强弱,则该试剂是( )
A.AgNO3溶液 B.CuSO4溶液 C.稀H2SO4溶液 D.ZnCl2溶液
9.为验证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顺序,某同学设计了以下四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通过实验①、②,能验证金属活动性:Fe>Cu ( )
B.通过实验①、②、③,能验证金属活动性:Fe>Cu>Ag
C.实验④中X为Cu,Y为FeSO4,能验证金属活动性:Fe>Cu
D.实验④中X为Cu,Y为AgNO3,能验证金属活动性:Cu>Ag
10.将锌粉持续加入到100g含有AgNO3和Cu(NO3)2两种溶质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当加入锌粉的质量为6.5g时,溶液质量最小;当加入锌粉的质量为13.0g时,恰好完全反应。下列是反应中的相关量随加入锌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图,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1.某化学小组向一定量Cu(NO3)2溶液中加入Fe粉和Zn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溶液A
和固体B。
(1)如果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滤出的固体中一定含有 。
(2)如果滤液呈蓝色,则滤液中的阳离子有 种。
12.通常,金属活动性越强,冶炼难度越大,人类使用该金属的时间越晚。
(1)如图为四种金属的最早冶炼历史年代。甲代表的金属是 。
A.铁 B.铜 C.钠 D.锌
(2)将鱼用铝箔包好进行烤制,鱼很快被烤熟,在烤制过程中体现了铝箔具有良好的 性;使用后的铝箔依然光亮如新,说明铝具有很好的抗腐蚀性,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其原因 。
13.“科技梦”助推“中国梦”,离不开化学。
(1)中国空间站建设中使用了钛和钛合金。钛合金属于 (填“金属材料”或“合成材料),在工业上可用镁在高温下与TiCl4反应制取金属钛,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TiCl4+2MgTi+2MgCl2。此反应说明钛的金属活动性比镁 (填“强”或“弱”)。
(2)2023年2月24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丙运载火箭,成功将荷鲁斯1号遥感卫星发射升空,提供动力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2H8N2+2N2O4=3N2+2X+4H2O,请写出X的化学式 。
(3)中国芯片蚀刻技术国际领先。NF3进行硅芯片蚀刻时的产物均为气体,在蚀刻物表面不留任何残留物。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
①该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分子个数之比为 。
②在反应过程中使用了催化剂,催化剂在反应前后 不变。
14.向Cu(NO3)2、Al(NO3)3和AgNO3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Zn粉,反应过程中溶液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所得固体上
滴加稀盐酸。
(1)写出m点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 。
(2)写出BC段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证明锌粉过量的实验现象是什么?
15.初中化学实验中,铁钉多次亮相,如图展示了光亮铁钉的一系列变化。
(1)变化②中,铁钉主要与空气中的 发生反应。
(2)③中除去铁锈的化学方程式为 。
(3)如果用a、b、c分别代表光亮铁钉、锈蚀铁钉、无锈铁钉,则它们的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用字母表示)。
16.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并阅读小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集气瓶中加入液体的作用
是 。
(2)图2中的反应现象为 ,集气瓶中加入的液体可能是
,其目的为 。
17.“扬帆起航,逐梦九天”。2022年5月起,中国空间站将进入建造阶段。今年年底前,我国6名航天员还将搭乘神舟号载人航天飞船,分两批进入空间站,并实现太空会师。
(1)飞船用钛镍形状记忆合金制作卫星天线,空间站的建造也使用到大量铝合金和钛合金。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 (填“大”或“小”)。
(2)资料显示,镍(Ni)的金属活动性介于铁与铜之间,为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下列选用的药品组合可行的是 (填序号)。
①FeCl2溶液、Ni、CuCl2溶液 ②FeCl2溶液、Ni、Cu ③Fe、NiCl2溶液、Cu
(3)制造飞船运载火箭所需要的钢铁常用一氧化碳还原赤铁矿(主要成分为氧化铁)制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8.氧气在中学化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根据下列几个实验,回答相关题:
(1)A实验集气瓶中水的作用是 。
(2)B实验完毕,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若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大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可能存在的原因是
(写出一条即可)。
(3)写出C实验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铁丝绕成螺旋状的原因是 。
三.实验题(共3小题)
19.某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对CO还原Fe2O3粉末的实验进行探究(固定装置略)。
【查阅资料】CO能溶于铜液[醋酸二氨合铜(Ⅰ)和氨水的混合液]
(1)按如图连接装置A﹣E,在装入试剂前,先 。
(2)通入CO2一段时间后,先点燃 处酒精喷灯(填“A”或“D”)。
(3)反应一段时间后,能证明CO与Fe2O3反应的实验现象: ;
。写出装置D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某同学认为该装置有缺陷,需在装置E后再连接装置F,其目的是 。装置E、F的接口连接顺序:a连接 (填“b”或“c”)。
20.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利用图中所示装置模拟炼铁:
(1)为了避免玻璃管a在加热时可能发生爆炸,加热前应 。
(2)a管中氧化铁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B装置可用来吸收二氧化碳气体,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装置 (填“能”或“不能”)用来收集CO。
(4)若a管中氧化铁全部还原成铁,冷却后称量铁的质量比反应前氧化铁的质量减少了2.4g,则加入a管中氧化铁的质量是 g。
21.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实验1、实验2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1的实验目的是 ,当恰好完全反应时锥形瓶中的现象是: ,图中所示称量的质量是 g。
(2)实验2中可观察到铜丝表面的现象: ,可得出的结论是:
。
“精品作业”2.2.1金属的化学性质
(基础版)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0小题)
1.D。2.B。3.A。4.D。5.D。6.C。7.D。8.B。9.B。10.C。
二.填空题(共8小题)
11.(1)铜、铁;(2)3。
12.(1)B;(2)导热;4Al+3O2═2Al2O3。
13.(1)金属材料;弱;(2)CO2;(3)①3:2;②质量和化学性质。
14.(1)Zn(NO3)2、AgNO3、Cu(NO3)2、A1(NO3)3;
(2)Zn+Cu(NO3)2=Zn(NO3)2+Cu;(3)有气泡产生。
15.(1)水和氧气;(2)6HCl+Fe2O3=2FeCl3+3H2O;(3)b>a>c。
16.(1)3Fe+2O2Fe3O4;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集气瓶底。
(2)产生蓝紫色火焰,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放出大量的热;水或氢氧化钠溶液;吸收有害的二氧化硫气体,防止空气污染。
17.(1)大;(2)①③(3)3CO+Fe2O32Fe+3CO2。
18.(1)吸收有毒的二氧化硫,防止环境污染;
(2)没有夹紧止水夹或点燃红磷后没有将燃烧匙迅速插入集气瓶等;
(3)3Fe+2O2Fe3O4;增大铁丝与氧气的受热面积,使燃烧更剧烈。
一.实验题(共3小题)
19.(1)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A;
(3)D中玻璃管内红色固体变成黑色;E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3CO+Fe2O32Fe+3CO2;(4)吸收一氧化碳;c。
20.(1)先通一会儿CO;(2)3CO+Fe2O32Fe+3CO2;
(3)CO2+2NaOH═Na2CO3+H2O;能;(4)8。
【点评】运用对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反应操作的理解,推断各装置的作用,并能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计算,是解答类似问题的一般方法。
21.(1)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合理即可);溶液由红色变成无色;73.2;
(2)铜丝的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