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五单元综合训练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7分)
1.gua peng(瓜棚)的角落里长有不少tdiiǎn(苔藓)。
2.雨衣上还长着两只iùtǒng(袖筒),不是那种dǒu peng
(斗篷)式的。
3.树下忽然传来孩子们的jiàorǎng(叫嚷)声和beng beng
tiàotiào(蹦蹦跳跳)的脚步声,吓得蜗牛连忙Suōhui
(缩回)了脑袋。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填上序号。(1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C)
A.高粱(liang)
玛瑙(nǎo)
烹调(iang)
B.苞蕾(bāo)
山坳(ǎo)
腥味(ing)
C.菜畦(qi)
焖饭(men)
缝隙(feng)
D.寒窣()
瞟见(piāo)
铁轨(gui)
2.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D)
A.炎热的夏季,九宫山上的树木长得枝繁叶茂,整座山都变
得丰满起来。
B.春节临近,江汉路步行街上人潮拥挤,嘈杂喧闹。
C.妈妈脸色铁青,不声不响地关掉电视,让我回房间写作业。
D.我理直气壮地接受了老师的批评。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合适的一项是(C)
(1)宜昌的蜜橘果肉
,味道甘甜。
(2)秭归的凤凰山一到夏季就变得
起来。
(3)科技的发展必然会带动经济的
(4)因为节假日来参观黄鹤楼的游客太多,相关负责人决定
一倍的工作人员。
4.下列选项中属于直接描写人物心理的一项是(C)
A.我一边想,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
把雨衣弄得寒寒窣窣响。
B.放学了,路边的小树在微风中沙啦啦地响,像是在对我笑。
C.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在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
彩吗?
D.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
玻璃。
5.下列是元元围绕“武汉的早晨真热闹”这个题目选择的材料,
不恰当的一项是(B)
A.天蒙蒙亮,就能看到市民们排队买热干面、豆皮等早餐。
B.夜幕降临,李大爷还在路灯下卖莲蓬
C.路上行人行色匆匆,大人赶着去上班,孩子忙着去上学。
D.街上传来孩子们的笑声,他们正一边等着早班公交车,一
边讨论着昨晚看的动画片。
三、照样子,在句子中用“”画出能够表达后面括号内意思
的词语。(6分)
例: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
有了妈妈的一半大。(飞速地长)
1.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连接处的缝隙几乎填满。
(铁轨遇热膨胀,体积变大)第五单元综合训练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基础积累
一、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7分)
1.ɡuā pénɡ( )的角落里长有不少tái xiǎn( )。
2.雨衣上还长着两只xiù tǒnɡ( ),不是那种dǒu penɡ( )式的。
3.树下忽然传来孩子们的jiào rǎnɡ( )声和bènɡ bènɡ tiào tiào ( )的脚步声,吓得蜗牛连忙suō huí( )了脑袋。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在括号里填上序号。(10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高粱(liánɡ) 玛瑙(nǎo) 烹调(xiǎnɡ)
B.苞蕾(bāo) 山坳(ǎo) 腥味(xīnɡ)
C.菜畦(qí) 焖饭(mèn) 缝隙(fènɡ)
D.窸窣(xī) 瞟见(piāo) 铁轨(ɡuǐ)
2.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炎热的夏季,九宫山上的树木长得枝繁叶茂,整座山都变得丰满起来。
B.春节临近,江汉路步行街上人潮拥挤,嘈杂喧闹。
C.妈妈脸色铁青,不声不响地关掉电视,让我回房间写作业。
D.我理直气壮地接受了老师的批评。
3.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合适的一项是( )
(1)宜昌的蜜橘果肉________,味道甘甜。
(2)秭归的凤凰山一到夏季就变得________起来。
(3)科技的发展必然会带动经济的________。
(4)因为节假日来参观黄鹤楼的游客太多,相关负责人决定________一倍的工作人员。
A.饱满 丰满 增加 增长
B.丰满 饱满 增长 增加
C.饱满 丰满 增长 增加
D.丰满 饱满 增加 增长
4.下列选项中属于直接描写人物心理的一项是( )
A.我一边想,一边在屋里走来走去,戴上雨帽,又抖抖袖子,把雨衣弄得窸窸窣窣响。
B.放学了,路边的小树在微风中沙啦啦地响,像是在对我笑。
C.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在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
D.路灯照着大雨冲刷过的马路,马路上像铺了一层明晃晃的玻璃。
5.下列是元元围绕“武汉的早晨真热闹”这个题目选择的材料,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天蒙蒙亮,就能看到市民们排队买热干面、豆皮等早餐。
B.夜幕降临,李大爷还在路灯下卖莲蓬。
C.路上行人行色匆匆,大人赶着去上班,孩子忙着去上学。
D.街上传来孩子们的笑声,他们正一边等着早班公交车,一边讨论着昨晚看的动画片。
三、照样子,在句子中用“____”画出能够表达后面括号内意思的词语。(6分)
例:邻家的小猫小狗小鸡小鸭,个把月不过来,再见面,它已经有了妈妈的一半大。(飞速地长)
1.最热的时候,连铁路的铁轨也长,把连接处的缝隙几乎填满。(铁轨遇热膨胀,体积变大)
2.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下雨了,“我”很高兴)
3.说来也怪,雨果真像我希望的那样停了。(事实与所料相符)
四、按要求写句子。(6分)
1.换一种说法,意思不变。
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
2.照样子,写句子。
昨天是苞蕾,今天是鲜花,明天就变成了小果实。
春雨中的竹笋,昨天__ ____,今天__ ________,明天就__ _。
3.请你围绕下面的中心句写一段话。
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_ _ 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__________________》是梁容若写的,课文围绕“__________________”这一中心展开,以“__________________”点明夏天成长的特征,分别从__________________的生长,山河大地、铁轨、柏油路等事物的“长”,以及__________________三个方面进行具体描写。
2.《盼》这篇课文的作者是__________________,文章紧扣“盼”字,具体写“我”放学后好不容易盼到下雨,回到家后想借买酱油的机会穿新雨衣,却没能如愿,此时“我”的心情是__________________的;第二天早晨,走出家门发现下雨了,“我”的心情又是__________________的。
阅读理解
六、阅读选段,完成练习。(14分)
盼(节选)
我开始盼着变天。可是一连好多天,白天天上都是瓦蓝瓦蓝的,夜晚又变成满天星斗。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在想: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还能长云彩吗?为什么我一有了雨衣,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
有一天,快到家时,路边的小杨树忽然沙啦啦地喧闹起来,就像在嘻嘻地笑。还用问,这是起了风。一会儿,几朵厚墩墩的云彩飘游过来,把太阳也给遮盖住了。天一下子变了脸色。路上行人都加快了走路的速度,我却放慢了脚步,心想,雨点儿打在头上,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果然,随着几声闷雷,头顶上真的落上了几个雨点儿。我又伸手试了试周围,手心里也落上了两三个雨点儿。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
1.这个文段围绕着“盼”字来写,第1自然段写__________________;第2自然段写__________________。(2分)
2.结合加点词语,品味下列句子。(4分)
(1)我的雨衣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盒子里,盒子一直安安静静地躺在衣柜里。
(2)我又伸手试了试周围,手心里也落上了两三个雨点儿。我兴奋地仰起头,甩打着书包就大步跑进了楼门。
3.作者多次描写了“我”期盼下雨时的心理活动,请在文中找出两处这样的句子,画上波浪线。(4分)
4.盼春游、盼放假、盼过年……你有过哪些盼望呢?当你心中有了期盼时,你会怎么做?怎么想?请你仿写一段话,写出你心中的盼望。(4分)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9分)
母亲的快乐(节选)
丁立梅
天下的母亲,莫不因为给予而快乐。
我单元楼里有一老妇人,儿子女儿都在外地工作成家了。平时,老人生活得较落寞,几乎( )着。但一到秋天,她就变得忙碌起来,每日里楼上楼下跑,人仿佛年轻了几岁。也听到她跟别人打招呼了,声音亮亮的。有人笑问她,奶奶,又准备腌咸菜啦。老妇人响亮地答,是哩是哩,我儿子女儿都写信回来,说就喜欢吃我腌的雪里蕻(hónɡ)。改天,必看到楼前空地上,晒着许多洗净的雪里蕻。老妇人在一边守望着,像守望着她的孩子,眼睛半眯着,极快乐的样子。
我的好友玲是单亲,从小与母亲相依为命。当她去外地读大学时,她的母亲突然患了病,又是失眠又是头疼的。玲很着急,买了许多好药寄回来,有些还是国外进口的,但都无济于事。后来,有高人点拨了她,说她母亲或许是因为不适应她的突然离开,而一下子空虚得害起病来。玲恍然大悟,再打电话回家,就跟母亲要这要那,今天要母亲帮她缝件内衣,明天又要母亲帮她做双棉拖鞋,还要在鞋头上绣花。她在电话里对母亲撒娇:“妈,商场里卖的那些,都不如你做得好,我喜欢穿你缝的内衣,喜欢穿你做的棉拖鞋。”她母亲一边责怪玲什么时候才能长大,一边( )地去买了布来,一针一线为玲缝着内衣,做着棉拖鞋。她母亲的病,竟( )。
想来,要让一个母亲高兴,不但要记得时常买些礼物给她,更要时不时地问她“索要”,告诉她,你就是喜欢吃她做的糖糍粑,你就是喜欢穿她纳的棉布鞋。这比买什么补品给她都管用,她会因此而快乐,而健康,而延缓衰老,因为,她要好好活着,她的孩子还需要她呢。
(有删改)
1.请选择合适的词语填入文中的括号内。(3分)
2.本文围绕“母亲的快乐”写了哪两个事例?请简要概括。(4分)
3.阅读下列句子,从人物描写角度品析其表达效果。(2分)
老妇人在一边守望着,像守望着她的孩子,眼睛半眯着,极快乐的样子。
4.文章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是( )(2分)
A.离家在外的儿女应当多回家陪陪母亲。
B.母亲的快乐就是儿女需要她。
C.儿女应当时常给母亲买礼物。
5.文中写了两位母亲,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她们的“快乐”有何共同点。(4分)
6.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文题“母亲的快乐”指什么。(4分)
作文天地
八、妙笔生花。(30分)
你的生活是什么滋味的呢?酸、甜、苦……请选择其中一个字作为主题,写一写。
要求:(1)围绕中心意思,从不同的方面选择不同的事例来写,选取的事例可以是生活中发生的事,也可以是想象故事,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2)题目自拟,不少于500字。
第五单元综合训练参考答案
一、1.瓜棚 苔藓 2.袖筒 斗篷 3.叫嚷 蹦蹦跳跳 缩回
二、1.C 2.D 3.C 4.C 5.B
三、1.几乎填满 2.兴奋 3.果真
四、1.太阳把天烤得这样干,不能长云彩。
2.示例:还埋在泥土里 冒出了头 长到半米多高了 3.示例:冰河解冻,河水潺潺地向前流去。燕子从南方飞回来了。嫩绿的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沉寂了一冬的树木也冒出了新芽。
五、1.夏天里的成长 夏天是万物迅速生长的季节 迅速生长 动植物 孩子的成长 2.铁凝 失落 高兴
六、1.“我”盼望下雨,好穿上新雨衣 天下起了雨,“我”非常兴奋 2.(1)运用反衬的手法,写“雨衣”“盒子”的安静,反衬出了“我”内心的焦急,表现了“我”因盼不到雨天而无可奈何的心情。 (2)运用动作描写,通过“伸手”“仰起”“甩打”“跑进”这些描写动作的词语,写出了下雨时“我”内心的兴奋。 3.每天放学路上我都在想……天气预报就总是“晴”呢? 我却放慢了脚步……才是世界上最美的事呢! 4.示例:一连几天都是雨天,我背着沉重的书包,有气无力地走在放学的路上,心里想,老天爷呀,老天爷,您怎么老是跟我作对呢?您什么时候让太阳出来露露脸啊?什么时候我们才有机会去春游啊?
七、1.无声无息 欢天喜地 不治而愈 2.①单元楼里的一位老妇人,每年秋天总要为儿女们腌制雪里蕻。②玲的母亲给女儿缝内衣、做棉拖鞋,竟治好了自己失眠和头疼的病。 3.本句运用神态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母亲守着雪里蕻时专注而快乐的神情,表现了她对儿女的爱。 4.B 5.单元楼里的母亲因儿女喜欢吃她腌的雪里蕻而快乐,玲的母亲因玲的“索要”而快乐,因此两位母亲的快乐都是因为被儿女所需要。 6.“母亲的快乐”是儿女对母亲的关心,同时也是儿女对母亲的“索要”,因为被儿女需要也是身为母亲的一种快乐。
PAGE / NUMPAG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