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3课选听 半个月亮爬上来(课件+教学设计+媒体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八年级下册第4单元第3课选听 半个月亮爬上来(课件+教学设计+媒体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5-01-20 22:08:46

文档简介

《半个月亮爬上来》的故事
《半个月亮爬上来》写的是一个女人的大半生命运。故事的背景,是写湖北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那个边远偏僻的角落里,土家族、苗族地区,女人的生活境况。是生活在最底层,没多少文化,又缺乏父母、亲友支持的,完全靠自身奋斗求生存的那种见识不广而很有想法的聪慧的乡下人,艰难的母亲的生活岁月。
故事中的女主角田荷香,美丽、聪慧、勤劳,希望用智慧改变自己的命运。根据鄂西山区的客观环境,和自己父母爷奶早逝,缺乏亲朋支持,人生最重要的一件大事,也因野蛮的“外力”而办砸。她不气馁,不“破罐子破摔”,对不公平的命运说“不”,她抗争。爱人汪水竹伤害了自己,造成了自己一辈子的心灵伤痛,她却没能力和没法律知识,没勇气甩掉他,只好“改造”坏男人。改造成功吗?
深山里,有计划生育工作的薄弱环节。田荷香生了汪小刚、汪香茶、汪香椿、汪生铁、高冠华五个孩子,三男两女。而且“坏男人”没走过四十岁病死了,她的日子过得真艰难,她的生活脚步迈的实在艰辛,但她最后终于赢得了自由幸福的婚姻。后来,她与心爱的男人高才华必然把五个孩子盘大了。三个儿子三个大学生,两个女儿两个大学生,到底都有了文化。在落后的山寨,她到底把婚姻经营好了,田荷香赢了。
在女主人公田荷香身上体现了鄂西女人的贤惠、勤俭、心地善良和能歌善艺,她们对爱情和家庭怀有美好的憧憬,她的美好形象叫读者能记住她。
地理环境对维吾尔音乐的影响
新疆是古代东西方的重要通道,古文化交汇于此,音乐和舞蹈在其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新疆音乐以维吾尔族民间音乐最享盛名。
由于地域的分隔,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新疆各地的维吾尔民间音乐都融注了本地生活的乳汁,形成了风格迥异的几个音乐色彩区,即南疆色彩区、东疆色彩区和刀郎色彩区(刀郎地区包括巴楚、麦盖提、阿瓦提县以及麦盖提与莎车县接壤的乡村。“刀郎”是当地人对这片地区的自称)。南疆色彩区范围较广,内容、形式又因地而异。东疆色彩区包括哈密、吐鲁番等地。民间歌曲在结构、调式等方面,都同汉族、蒙古族的民间歌曲有许多近似之处。刀郎色彩区的民歌风格粗旷,保留着古代从事游牧的刀郎人所喜爱的牧歌情调,维吾尔古典乐曲《十二木卡姆八十二部大曲》,是维吾尔民间音乐向套曲形式发展的重大成果,也是一部维吾尔民间音乐和舞蹈完美结合的艺术瑰宝,它包括古典叙咏歌曲、民间叙事组歌、舞蹈乐曲和器乐曲等340多首,长期流传于南北疆各地。“木卡姆”(大曲)因地区不同而分为“喀什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和“哈密木卡姆”3种。其中“喀什木卡姆”规模宏大,形式最完整,曲调最为丰富。每个“木卡姆”都由大乃格曼、达斯旦、麦西来甫等3大部分组成,以散序一中板一热烈的快板这种速度的程式发展。12套“木卡姆”连续演唱一遍需要20多个小时。
歌词
半个月亮爬上来,
咿啦啦 爬上来,
照着我的姑娘梳妆台。
咿啦啦 梳妆台,
半个月亮爬上来,
咿啦啦 爬上来。
半个月亮爬上来,
请你把那纱窗快打开,
咿啦啦 快打开,
咿啦啦 快打开,
再把你那玫瑰摘一朵,
轻轻的 扔下来。
为什么我的姑娘不出来?
请你把那纱窗快打开,
咿啦啦 快打开,
咿啦啦 快打开,
再把你那玫瑰摘一朵,
轻轻的 扔下来。
王洛宾
每当你听到《在那遥远的地方》、《达坂城的姑娘》《达坂城的姑娘》、《掀起你的盖头来》等一首首抒情浪漫的情歌,你也许会以为它的作者王洛宾一定是个多情浪漫的西部男儿,他的一生环绕着鲜花与掌声。然而,你错了。在王洛宾的81岁生涯中,他的精神是浪漫的,他创作的歌曲是浪漫的,而他走过的人生之路却十分坎坷,好在王洛宾以“浪漫”对坎坷,潇洒走过人生路。
王洛宾1913年12月出生在北京一个小职员的家庭。他的父亲是一个京戏迷,闲来无事,常在四合院内拉起胡琴自娱自乐。要说王洛宾一生与音乐结缘一定要有某种熏陶的话,那最多就是这一点点罢了。24岁那年,北平芦沟桥事变爆发,他再次出走,奔赴大西北参加了作家萧军、塞克、丁玲领导的西北抗日战地服务团。在六盘山下,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听到了一个名叫“五朵梅”的乡村妇女唱的一首“花儿”,他被那纯朴、率直、热情、奔放的旋律所震撼,下决心在西北扎下根来,搜集整理和创作西域民歌。
王洛宾这个人称情歌大王的人,一生中竟然坐了两次大牢且长达19年。王洛宾第一次被打入监牢是在1946年。国民党马步芳的宪兵认为他早先是抗日的积极分子,怀疑他是共产党的“探子”,一次一次地殴打他,要他改变红色思想,脱离与共产党的关系。面对酷刑,王洛宾死不开口。每次过完“堂”,他都皮开肉绽,浑身是血,然而等他一静下来,他照样“提炼他痛苦的纯美”,写他“大我的情歌”。王洛宾给自己暗暗定下了坐十年大牢的计划,他忍着精神和肉体的折磨,在狱中写了一首又一首歌颂民主自由的歌。“太阳下山明早依旧爬上来,花儿谢了明年还是一样的开,美丽的小鸟一去无影踪,我的青春小鸟一样不回来……”。
随着中国的发展,王洛宾又迎来了自己音乐的春天。然而使他遗憾的是他那些流传已久的歌却很少署上他的名字。他觉得一个民族诞生了名曲,但却未诞生创作名曲的作家,是这个民族的不幸,他觉得自己有责任洗去这个不幸。于是他给音协写信,坦率地讲道:“许多音乐会都把我的歌曲放在前面,却不署我的名字,只写‘青海民歌’‘新疆民歌’,如果别人问这歌是哪个民族的,歌曲里的汉语是从哪里来的,我们说什么?唱一个没有作者的歌对我们并不体面。”尽管王洛宾现在已经大名鼎鼎了,他得了金唱片奖,作为有突出贡献的音乐家享受了国家政府特殊津贴,然而如果你留心,不难发现在许多录音带、录像带上,王洛宾的歌名下面仍写着“青海民歌”“新疆民歌”的字样。但愿这种现象不要继续下去了,但愿人们不会忘记王洛宾这个曾给了我们精神食粮和民族荣誉的名字。
《半个月亮爬上来》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让学生学习歌曲高低声部的旋律并能够带词演唱歌曲。
能力目标:让学生感受体验二声部的和声效果,正确处理。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感受美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
重点:
二个声部的学唱。
难点:
两个旋律声部的区分,变化音的音准。
教具:钢琴。
教学手段:讲解示范法、欣赏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上课礼仪和导入
1.师生问好,介绍本节课内容。
2.复习上节课《半个月亮爬上来》第一声部,及时纠正不足的地方。
3.发声练习
(1)1 3 5 3 ︱ 1 – ‖
U U U
(2)1 3 5 3 ︱ 1 3 5 3 ︱ 1 - ‖
Mi hi ma ha
二、新课内容
1.教师逐句用钢琴带唱二声部旋律乐谱2遍。
2.随时解决学生唱不准的乐句和节奏。
如:(1)带附点的空拍X .0。
(2)小节内第四拍空拍。
4/4 X X X 0 ‖
(3)带变化音的乐句。
1 3 2 1 7 #6 7 ︱ 1 . 1 1 . 0 ‖
3.不用老师带唱学生集体唱一遍乐谱。
4.逐个分组唱乐谱谱。
5.教师逐句教唱歌词2遍。
6.解决歌曲中加入歌词难唱准和相似的乐句,反复唱2遍区分。
(1) 1 2 3 4 5 5 ︱ 3 4 4 3 - ‖
(2) 1 7 1 2 3 1 ︱ 2 3 2 1 - ‖
1 7 1 2 3 3 | 2 3 2 1 - ‖
7.咬字吐字:
注意咬字清晰的同时强调声音位置要统一,比如“台”“来”“开”“啦”。
8.两个声部分组唱
(1).分为两组;第一组唱第一声部谱,第二组唱第二声部的谱,第二遍对换,对比选出哪个组适合高声部和低声部。
(2).加入歌词唱:
要求:[1]看谱唱词,注意力集中。
[2]轻声唱,使自己能听到二个声部的旋律。
教师小结:
分析歌曲旋律,能够处理歌曲。
《半个月亮爬上来》教案
教学准备:
1、音像资料;
2、板书;
3、幻灯片;
4、手鼓若干。
教学目的:
1、掌握《半个月亮爬上来》这首歌曲旋律。
2、掌握这首歌曲节奏。
3、熟悉一般新疆歌曲的节奏。
4、了解作曲家王洛宾。
教学过程:
1、介绍一般新疆歌曲节奏,旋律特点要求学生熟悉。
2、介绍作曲家王洛宾。
3、练习唱《半个月亮爬上来》。
详细过程:
(一) 介绍新疆歌曲节奏、旋律
提问引导学生,与学生互动,具体如下:
1、提到新疆、新疆人大家有怎样的印象?设想回答:能歌善舞、沙漠、羊肉串均可。
2、住在新疆的少数民族有哪些?设想回答:维吾尔。只有维吾尔吗?还有其他民族吗?设想回答:塔吉克、哈萨克。
3、新疆人能歌善舞,有那首新疆歌曲给大家留下过深刻印象?能否哼唱?
设想回答:学生积极参与。
4、让学生从老师将哼唱的歌曲众分辨出那首是新疆民歌。(准备《十大姐》、《城墙上跑马》、《石榴青》、《绣荷包》、《芦柴花》、《森吉德玛》等不同民族、各种风格的曲子让学生听辨选择。)
5、课程段落小结,归纳知识点,引导学生回忆:新疆民歌的特点是七声音阶居多,与五声调式相比多了4、7两个音,接近西洋大小调风格。节奏特征是切分及前短后长节奏为主,举例演唱前短后长节奏的歌曲《送我一朵玫瑰花》,切分节奏的《阿拉木汗》。
6、板书:新疆歌曲特色节奏,如 2/4 等,先给示范,后带领全班学生学打,最后到学生学会独立打拍,用小组轮打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掌握这些特征节奏。
7、拿出手鼓让学生以刚教的基本节奏为基础随意击打,组合出各样的节奏,采用小组比赛方式激发学生创造力。
(二) 介绍歌曲背景和作曲家
1、教师演唱《青春舞曲》(或其他王洛宾作品)让会唱的学生一块合唱,末了提问学生:作曲家是谁?
设想回答:王洛宾。
2、给学生肯定表扬,大家都知道王洛宾,那么他写了那些歌曲呢,举例说说?
设想回答:《达坂城的姑娘》、《草原情歌》、《阿拉木罕》、《在那遥远的地方》、是怎样一种情绪?设想回答:欢快、跳跃等等。教师:大家回答的不错,但这些只是看到歌曲表面,我要的其实这是一首歌颂自由民主的歌曲。
设想学生讨论。
3、打开幻灯片,介绍作曲家。
4、歌曲《半个月亮爬上来》创作背景介绍。幻灯片。
内容:
王洛宾在青海为方珊(他的第一位恋人)专门写的一首歌娶。歌中写道:“半个月亮爬上来,依拉拉爬上来。照在我姑娘的梳妆台,依拉拉梳妆台。请你把那纱窗快打开,再把那葡萄摘一朵,轻轻地扔下来。半个月亮爬上来,依拉拉爬上来。照在我楼前的常春槐,依拉拉常春槐。你想吃那葡萄莫徘徊,等那树叶落了再出来,依拉拉常春槐。”从这首歌中,大家不难看出王洛宾是一个很浪漫的人。
(三) 视唱歌曲
1、板书歌曲中难点节奏,教师与学生同打。
2、打开书,试打全曲节奏,采用分组轮打、接龙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
3、视唱歌曲旋律,采用小组接龙方式使学生熟悉歌曲旋律。
4、如有时间,把歌词打带入其中。
(四)课堂总结及作业布置
1、今天我们学习了新疆歌曲的基本节奏及《半个月亮爬上来》这首歌,了解了新疆歌曲基本特征,作曲家王洛宾、《半个月亮爬上来》作曲背景,希望通过这节课简单的学习能让大家对新疆歌曲有所了解。
2、下去把这首歌熟练,下次个别回课。
《半个月亮爬上来》教案
教学目的:
  一、掌握《半个月亮爬上来》这首歌曲旋律。
  二、熟悉一般新疆歌曲的节奏。
教学过程:
一、介绍一般新疆歌曲节奏,旋律特点要求学生熟悉。
  二、教师播放课前准备好的音乐让学生听,形成初步的印象。
  三、视唱歌曲:
  (1)板书歌曲中难点节奏,教师与学生同打。
  (2)打开书,试打全曲节奏,采用分组轮打、接龙的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掌握。
  (3)视唱歌曲旋律,采用小组接龙方式使学生熟悉歌曲旋律。
  (4)如有时间,把歌词打带入其中。
 四、填词教学。
  五、练习。
  六、检查练习效果,查缺补漏,对学生难掌握的做重点教唱。
  七、全班起声演唱《半个月亮爬上来》。
  八、小结组织下课:
   今天我们学习了新疆歌曲的基本节奏及《半个月亮爬上来》这首歌,了解了新疆歌曲基本特征,作曲家王洛宾、《半个月亮爬上来》作曲背景,希望通过这节课简单的学习能让大家对新疆歌曲有所了解。
  九、作业布置:
   下去把这首歌熟练,下节课检查。
课件7张PPT。半个月亮爬上来新疆维吾尔民歌一个美丽的地方——新疆我国是个多民族的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歌舞形式,下面一起来欣赏不同的民族风情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居住着维吾尔、汉、哈萨克、蒙、回、乌孜别克、锡伯、满、塔吉克、俄罗斯等十三个民族。他们能歌善舞,故新疆素有“歌舞之乡”的美称。
新疆古称西域,受儒家文化影响较小,所以各民族性格开朗外向,自由奔放。新疆音乐蓬勃舒展,直抒胸臆,热烈绮丽,太阳般光辉明朗,壮美绚丽。新疆音乐有着火焰山的热力,冰川融水的清冽,天山雪莲的明媚。
新疆民歌最常见的节奏型:切分音 半个月亮爬上来歌曲原是南疆的一段舞曲,原名是《依拉拉,夏依格》,当时因唱词单调,遂改为《半个月亮爬上来》,将生动的快板改为抒情的缓板,既保留了民歌特质,又突出了当中细腻感情描写,在四十年代初期,这首歌曲由青海歌曲团演出后很快传到大西南半个月亮爬上来这首歌还被人们称为“东方小夜曲”,是一首无伴奏合唱。 再 见课件8张PPT。王洛宾个人简介王洛宾,我国著名作曲家、艺术家、原军区歌舞团艺术顾问、离休干部王洛宾同志, 因患癌症医治无效,于1996年3月14日在军区总医院逝世。流传作品无数…… 王洛宾作品简介《掀起你的盖头来》
《青春舞曲》
《马车夫之歌》
《哪里来的骆驼队》
《大坂城的姑娘》……王洛宾个人简介2王洛宾,长期在西北地区从事民歌搜集、研究和音乐创作,改编了大量民歌。此曲本是由作曲家王洛宾根据西北地区民间音调创作的一首歌曲,曲调优美,意境深远,表现了青年人的爱情生活。
《半个月亮爬上来》简介 《半个月亮爬上来》写的是一个女人的大半生命运。故事的背景,是写湖北鄂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那个边远偏僻的角落里,土家族、苗族地区,女人的生活境况。是生活在最底层,没多少文化,又缺乏父母、亲友支持的,完全靠自身奋斗求生存的那种见识不广而很有想法的聪慧的乡下人,艰难的母亲的生活岁月。
故事中的女主角田荷香,美丽、聪慧、勤劳,希望用智慧改变自己的命运。根据鄂西山区的客观环境,和自己父母爷奶早逝,缺乏亲朋支持,人生最重要的一件大事,也因野蛮的“外力”而办砸。她不气馁,不“破罐子破摔”,对不公平的命运说“不”,她抗争。爱人汪水竹伤害了自己,造成了自己一辈子的心灵伤痛,她却没能力和没法律知识,没勇气甩掉他,只好“改造”坏男人。改造成功吗?
深山里,有计划生育工作的薄弱环节。田荷香生了汪小刚、汪香茶、汪香椿、汪生铁、高冠华五个孩子,三男两女。而且“坏男人”没走过四十岁病死了,她的日子过得真艰难,她的生活脚步迈的实在艰辛,但她最后终于赢得了自由幸福的婚姻。后来,她与心爱的男人高才华必然把五个孩子盘大了。三个儿子三个大学生,两个女儿两个大学生,到底都有了文化。在落后的山寨,她到底把婚姻经营好了,田荷香赢了。
  在女主人公田荷香身上体现了鄂西女人的贤惠、勤俭、心地善良和能歌善艺,她们对爱情和家庭怀有美好的憧憬,她的美好形象叫读者能记住她。
谢 谢课件7张PPT。半个月亮爬上来赏析《半个月亮爬上来》1、音乐给你的总体印象是怎样的?
2、乐曲中最有特色的旋律是什么,在哪里?
前置性作业1、请你预习《半个月亮爬上来》歌曲中你不明白的地方,并查阅相关资料进行了解。
2、分小组互相讨论,并互相进行解决不懂的地方。学唱歌曲《半个月亮爬上来》1、唱谱:注意音准、呼吸、变化音。
2、注意歌曲中出现的力度标记,并尽量表达出来。
3、第一小节的弱起拍要准确。思考质疑一:歌曲想要表达一种什么样的情感?
质疑二:歌曲可以分成几个段落?
课堂小结请问:这节音乐课,你了解了什么?基本掌握了什么?你觉得 还可以在哪些方面还可以做的更好的一些?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