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第一章 认识化学科学
单元复习提升
【学习目标】
1. 能列举化学科学发展的重要事件,说明对推动社会发展的贡献,了解化学科学的发展历程及其趋势;
2.认识化学科学研究需要实证和推理,注重宏观和微观的联系,了解实验、假说、模型、比较、分类等方法在化学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3.了解科学探究过程包括提出问题和假设、设计方案、实施实验获取证据、分析解释或建构模型、形成结论及交流评价等核心要素;
4.运用物质的量及其相关物理量解决问题,体会定量研究对化学科学的重要作用。
一、走进合格考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84消毒液能杀灭病毒,可用于环境消毒(2020 山东)
常温常压下,相同质量的C2H2和C6H6具有相同的原子数( 2021 山东)
通常状况下,4.4g CO2分子中氧原子的数目为0.2NA(2022 山东改)
工业上用氯气和澄清石灰水生成漂白粉(2020 山东)
D
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活泼金属燃烧起火,用灭火毯(石棉布)灭火
标准状况下,11.2 L Cl2通入水中,溶液中氯离子数为0.5NA
氯化铁可由铁与氯气反应制得
向NaClO与Ba(OH)2的混合溶液滴加酚酞,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2023 山东卷)
( 2023 浙江卷)
(2023 浙江卷)
(2023 山东卷改)
B
二、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与程序
【视角1:钠的性质】
活动1:已知Ca(OH)2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将钠投入到饱和石灰水中的现象是什么?钠能否从熔融TiCl4中置换出金属钛?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视角2: Na2O2的性质】
活动2: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Na2O2,反应现象?在酚酞试液中加入Na2O2粉末,反应现象?
【总结】 钠及Na2O2与水溶液反应的特点?
4Na+TiCl4 =4NaCl+Ti
△
二、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与程序
【视角3: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活动3:在酚酞试液中加入Na2O2粉末,最终溶液颜色褪去,一定是Na2O2将其漂白的吗?有没有可能是Na2O2先与水反应后生成的H2O2将其漂白?请设计实验证明溶液颜色褪去的原因是溶液中产生的H2O2。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
观察
实验
分类
比较
二、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与程序
【视角3:研究物质性质的程序】
酚酞+Na2O2
MnO2固体
【注意事项】严格控制量,加水半试管,再加入2滴酚酞,加入半勺Na2O2,向另外一支试管倾倒一半溶液,一支试管中加入1/6勺MnO2
【总结】 你认为研究物质性质的程序中最重要的是哪一步?
二、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与程序
【视角4:氯气的性质】
活动4:如图所示,在A处通入未经干燥的氯气。当关闭B处的弹簧夹时,C处的红色布条看不到明显现象;当打开B处的弹簧后,C处的红色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中盛放的溶液可能是( )
饱和NaCl溶液 B. NaOH溶液
C. H2O D. 浓硫酸
BD
二、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与程序
【视角5:氯水的性质】
活动5:某同学在pH试纸上滴几滴新制的氯水,现象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说明Cl2分子具有漂白性
B.该实验说明H+扩散速度比HClO分子快
C.将实验后的pH试纸在酒精灯上微热,试纸又恢复为原来的颜色
D.若用久制的氯水进行实验,不会产生相同的实验现象。
BD
二、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与程序
【视角6:研究新物质—ClO2】
活动6:二氧化氯(ClO2)是一种比氯气更为高效的灭菌消毒剂,还能应用于环保、灭藻、漂白、保鲜等,且无“三致”效应(致癌、致畸、致突变)。请各位同学将二氧化氯泡腾片加入水中,观察现象,总结二氧化氯的物理性质并预测其化学性质。
ClO2
11℃下的ClO2
二、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与程序
【视角6:研究新物质—ClO2】
ClO2的物理性质:状态、颜色、沸点、有毒、易溶
ClO2的化学性质:氧化性、漂白性、不与水反应
【实验】 各位同学将二氧化氯泡腾片加入火龙果浸泡液中,观察现象
二、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与程序
【视角6:研究新物质—ClO2】
【总结】 研究ClO2的性质用到了哪几种方法?是按照怎样的程序来研究的?
【应用】 常温下有两瓶黄绿色液体,一瓶是新制饱和氯水,另外一瓶是二氧化氯水溶液,同学们评价哪些方案可行,哪些不可行。
【方案1】分别取少量溶液,加入硝酸酸化的硝酸银溶液。有白色沉淀的是氯水,无白色沉淀的是二氧化氯。
【方案2】用pH试纸分别测定溶液的pH,若pH<7,则为氯水,若pH=7,则为二氧化氯。
三、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构建
【视角1:钠知识体系建构】
活动7:如图所示A-E五种物质转化关系,A为淡黄色固体,B为单质,则物质A、B、C、D、E可能为哪种物质?
A
B
C
Cl2
D
E
CO2
【视角2:氯知识体系建构】
活动8:A、B、C、D、E五种物质都含有氯元素,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请推断这五种物质,写出B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
E(稀)
A
B
D
C
E
E(浓)
光
NaOH
NaOH
Na
H2O
H2
三、元素化合物知识体系构建
NaClO+HCl =NaCl+HClO
四、研究物质的工具
【视角1:物质的量与气体摩尔体积的应用】
活动9:家用天然气中会添加微量的有特殊臭味的泄露警告剂,其主要成分可以是四氢噻吩(C4H8S),一般添加量是20 ~ 50 mg m-3。若你家中一年使用的天然气的量为310 m3,计算一年所消耗的气态四氢噻吩折算成标准状况下的体积范围。
M(C4H8S):88 g mol-1
四、研究物质的工具
【视角2: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的应用】
活动10:如图是某地市场上销售的一种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文字说明:
(1)实验分析发现,某批加碘盐中KIO3的含量为53.5 mg Kg-1 ,试计算每千克该加碘盐中KIO3的物质的量和碘元素的质量。
配料 NaCl、KIO3(碘酸钾)
含碘量 20-30 mg Kg-1
保质期 18个月
食用方法 勿长时间炖炒
贮藏指南 避热、避光、密封、防潮
(2)若成人每天需摄入0.15-0.20 mg 碘元素才能满足人体健康的需要,试通过计算说明成人平均每天食用6.0 g (1)中加碘盐能否获得所需碘元素。
M(KIO3):214 g mol-1
M(I):127 g mol-1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