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课《论语》十二章 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1课《论语》十二章 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6 10:37: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1课 《〈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
一、基础达标(20分)
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思而不学则殆 殆:疑惑 B.人不堪其忧 堪:能忍受
C.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乐:快乐 D.逝者如斯夫 逝:往、离去
2. 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B.择其/善者而从之
C.仁在/其中矣 D.匹夫不/可夺志也
3. 下列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人不堪其忧     尊君在不
B.学而时习之  元方时年七岁  
C.人不知而不愠  思而不学则殆
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下车引之
4. 下列各句中的“而”与“温故而知新”中的“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人不知而不愠      B.博学而笃志
C.学而不思则罔      D.择其善者而从之
5.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以语录体为主,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
B.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被后世尊为“圣人”“至圣先师”。
C.“子”是古代对别人的尊称;“匹夫”是指平民中的男子。
D.《论语》中有不少语句逐渐演化并固定为成语,至今仍活跃在现代汉语中,如“三十而立”“温故知新”“箪食瓢饮”等。
6.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0分)
(1)当别人不了解甚至误解自己时,孔子认为应当采取的正确态度是:“ ,
?”
(2)《〈论语〉十二章》中告诉我们不但要学习别人的长处,还要以别人的短处为鉴的句子是:“ , 。”
(3)学习和思考、学习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正所谓:“ , 。”
(4)《〈论语〉十二章》中,阐述读书求学的态度是以求学为快乐的句子是:“ ,
。”
(5)《〈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感叹时光易逝,以勉励自己和学生要珍惜时间的句子是:“ , 。”
二、文言文阅读(55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7-10题。(14分)
【甲】范文正公仲淹字希文,在长白山僧舍修学,惟煮粟米二升,作粥一器,经宿遂凝,乃画为四块,早晚取二块,断齑十数茎,醋汁半孟,入少盐暖而啖之如此者三年。公在南都学舍,扫一室,昼夜讲诵,未尝解衣而寐;或昏怠,辄以水沃面。往往粥不充,日昃始食。刻苦五年,大通六经之旨,为文章论说,必本于仁义。
(张光祖《言行龟鉴》)
【乙】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选自《论语》)
7.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①三省吾身 ②饭疏食
③未尝解衣而寐 ④为文章论说
8.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限两处。(2分)
入 少 盐 暖 而 啖 之 如 此 者 三 年
9.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或昏怠,辄以水沃面。

②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10.请谈谈[甲]「乙]两文对你在做人和学习方面的启示。(4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1-14题。(14分)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选自 《咏雪》)
【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节选自《论语>十二章》)
11.解释下面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4分)
(1)未若柳絮因风起___________ (2)撒盐空中差可拟 ___________
(3)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 (4)好之者不如乐之者___________
1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3.【甲】文中描述了一个温馨的学习场景。谢安与他的子侄们在家中“讲论文义”,正赶上“雪骤”,于是他欣然说:“白雪纷纷何所似?”子侄们的答案可能不少,但作者只录下了两个,一个是谢朗觉得“ ”;另一个是谢道韫把“白雪纷纷”比作“ ”,她的杰出表现,被后世赞为“ ” (从括号中选择正确的序号) A.咏雪之才 B.咏絮之才 C.咏诗之才(3分)
14.【甲】【乙】两文中都有对学习方法的论述,请从两段文字中任意选择一种,结合生活实际,说说你是如何理解的。(3分)


(三)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完成15-18题。(11分)
【甲】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论语 雍也》)
【乙】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①!”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②?”子曰:“暴虎冯河③,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论语 述而》)
【丙】回年二十九发尽白蚤死。孔子哭之恸④,曰:“自吾有回,门人益亲。”鲁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⑤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
【注释】①夫(fú):语气词,相当于'吧”。②与:同……一起,共事。③暴虎:空手与老虎搏斗。冯河:赤足涉水过河。冯,同“凭"。④恸:极悲伤,大哭。⑤贰:两次,重复。
15.解释句中的带点字。(2分)
(1)人不堪其忧 堪: (2)今也则亡 亡:
16.给句中的加点字选择合适的义项。(3分)
(1)用之则行 (A.行走; B.做,实行; C.品行;D.动作、行为。)
(2)临事而惧 (A.害怕;B.警惕;C.忧虑;D.恐吓,使害怕。)
(3)孰为好学 (A.通“熟”,烹食到可以食用的程度;B.成熟;C.深透,仔细; D.谁;哪个。)
17.用“/”给文中划线句断句,限断2处。(2分)
回 年 二 十 九 发 尽 白 蚤 死
18.三则材料都提到了孔子和颜回,如果让你在他们之中选一位当你的老师,你更倾向于谁,为什么?请结合上述语段回答。(4分)


(四)阅读《师旷论学》,完成19-23题。(16分)
师旷论学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 ”
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
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 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
平公曰:“善哉!”
19.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
(1)恐已暮矣(    ) (2)安敢戏其君乎(    )
(3)臣闻之(    ) (4)善哉(    )
20.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 臣闻之 B. 如日出之光
C. 默而识之 D. 学而时习之
21.翻译文中画线的文言句子。(4分)
①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

②炳烛之明,孰与昧行乎?

22.文中师旷用了三个比喻,告诉人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

23.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你认为学习与年龄有没有关系?是什么关系?(3分)


第11课 《〈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参考答案
一、基础达标
1.C;(解析:乐:以……为快乐。)
2. A;(解析:B.停顿是:择其善者/而从之;C.停顿是:仁/在其中矣;D.停顿是:匹夫/不可夺志也。)
3.C;
4.D;(解析:A、B、C三项中的“而”分别表转折关系、并列关系、转折关系。D项与题干句中的“而”均表承接关系。)
5.C;
6. (1)人不知而不愠 不亦君子乎 (2)择其善者而从之 其不善者而改之
(3)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逝者如斯夫 不舍昼夜
二、文言文阅读
(一)
7.①自我检查、反省 ②名作动,吃 ③曾经 ④写作
8.入少盐/暖而啖之/如此者三年
9.①有时候夜晚疲倦了,(他)就用冷水洗把脸。
②用不正当的手段得来的富贵,对于我就像浮云一样。
10.[甲]文中范仲淹断齑画粥终成一代名相,告诉我们要有远大的志向,刻苦学习,有恒心、有毅力。[乙]文告诉我们要善于自省,严以律己,诚实守信,坚守道义,经常温习学过的知识。
【参考译文】范文正公名仲淹,字希文,在长白山的一座寺院中学习,只煮二升粟米成粥,用器皿盛装,过一夜就凝结成块,用刀分割成四块,早晚各取两块,切十几根荠菜装在碗内,放点醋,加点盐,加热以后吃掉,这样过了三年。范公在南都学堂,打扫了一间房子,日夜读书,不曾解开衣服睡觉;有时候晚上疲倦了,就用冷水洗把脸。他常常是白天苦读,什么也不吃,直到太阳偏西才吃一点东西。刻苦读书五年,他精通了六部经典著作的要意,写文章论述,一定以仁义为根本。
(二)
11.不如,不及 相比 迷惑 以......为快乐,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
12.(1)谢太傅在寒冷的雪天把家人聚集在一起,与小辈们谈论文章的义理。
(2)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快乐吗?
13.撒盐空中差可拟 柳絮因风起 B
14.示例:甲文运用了“情景学习”的方法,谢太傅利用典型场景,激发小辈们学习诗文的兴趣,把认知活动与情感活动结合起来。我认为情景学习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参与到这个情景活动之中,学习内容更容易理解,学习也会更主动。
(三)
15.堪:能忍受 亡:无,没有
16.B B D
17.回 年 二 十 九 /发 尽 白/ 蚤 死
18.参考示例:两位皆可。例1:我选择孔子当老师,甲文中孔子毫不掩饰自己对颜回的欣赏,极力赞美他“贤哉,回也”,可见孔子有赏人之明;乙文中孔子对颜回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只有我们俩,可见孔子是道德修养很好的人,能够进退自如;丙文中孔子为失去颜回而痛哭,表达了自己最沉痛的哀思;所以我选择这样一位至情至性的孔子当老师。(能结合三则材料来谈,即可)
例2:我选择颜回当老师,甲文中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仍“不改其乐”,可见颜回是个安贫乐道的君子;乙文中孔子对颜回说“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人只有我们俩,可见颜回是道德修养很好的人,能够进退自如;丙文中“不迁怒,不贰过”,说明颜回能够自律自省。颜回好学修养又高,所以我选择他。
(四)
19.(1)晚 (2)戏弄,开玩笑 (3) 听说 (4)(说得)好
20.B;【解析】考查对“之”字用法的理解。B项是结构助词“的”,其余三项都是代词。
21.①哪有做臣子的和君主开玩笑的呢 ②点上蜡烛和在黑暗中走路究竟哪个好呢
22.文中把人生中的三个不同时期的学习喻为“日出之阳”、“日中之光”和“炳烛之明”,告诫人信学无止境,任何时候都应该抓紧学习。
23.示例:是有关系的,在年少时,读的书多,也能记得牢;而晚年再学习,相对来说会力不从心,记忆力也不如年轻时了,也没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花在读书上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