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我要的是葫芦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葫、芦”等 11个生字,会写“棵、谢”等 8个字。学会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种葫芦的人对小葫芦的喜爱之情,通过对比朗读,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不同语气。3、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懂得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之间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
1、了解课文内容,体会反问句、感叹句与陈述句的表达特点。
2、体会种葫芦的人对小葫芦的喜爱之情,使学生懂得做任何事情都要注意事物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师: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段非常好听的音乐,请大家欣赏好听吗?师:那你知道演奏这首乐曲的乐器叫什么名字吗?(预设:葫芦丝)师:这个葫芦丝是用什么做的知道吗?(预设:葫芦!)师:(出示 PPT葫芦这个生词)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有关葫芦的文章—第 14课《我要的是葫芦》,我们把课题齐读一遍。
2、要读好课题,我们要先认识这两个生字。(卡片出示“葫,芦”)谁来读好这两个字?当他们俩站在一起的时候,你还会读吗?师:真好,芦在这里读轻声师:小朋友一起读。众生读:葫芦。我们再把课题读一遍.
二、识文解字
1、(出示“葫”),看看这个字,你发现了什么?你还发现了什么?a草是一种植物,草字头的字大多和植物有关,当我们看到草字头的字就会想到,它和?b对,下面这个胡是什么胡?二胡的胡和葫芦的葫读音相同,有些字看到它的一部分大概就能猜出它的读音.(手圈葫字)我们就利用这个方法,来猜猜这些字的读音。(葫、蚜、盯、啊、慢)猜到“蚜”字,你是怎么猜出来的?“盯”字,看到这个字你就知道它和什么有关?你们能做做这个动作吗?快盯着孙老师看,是呀,像这样眼睛一动不动地看着一个方向就叫(“盯”)。
2、这个方法多好啊,我们再来读一读:师起读。出示(葫、蚜、盯、啊、慢加拼音)(齐读)
3、老师把这些生字宝宝变成了词语,你们还能认识他们吗?(/小老师领读/开火车读)现在我们来开开小火车,喊喊他们的名字。结语:小火车顺利的到达了终点,取得开门红,老师把掌声送给你们。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小朋友们表现得这么棒,这些生字娃娃现在都跑到课文中去了,你还能认识吗?我请大家轻声地读这篇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读完了就坐好。(众生自由读课文,师走动看进度)师:哇。小朋友读书的声音真好听,相信你们的小脑瓜里已经有了这个故事。
2、谁能根据课文内容把这段话说完整。(一个人种了一棵(),开始葫芦长得很(),后来叶子上生了(),他不治,结果小葫芦()。(你真会思考、用心读书的孩子反应快、你真善于读书)(齐读)
四、精读感悟,重点突破。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这棵葫芦一开始长得怎么样呢?(预设:长得很好。)你们从哪里知道答案的?(预设:我从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小花、可爱的小葫芦中看出来的。)(评价:看来你刚才非常用心的在读书,真会学习。)师总结:好,同学们,从这我们就知道了小葫芦一开始长得生机勃勃,非常喜人。
2、老师也非常喜欢这个句子,一起来读读吧!生齐读: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开出了几多雪白的小花。)
3、要把句子读好,我们要先认识里面的字宝宝。
4、出示图片(纵横交错的树藤)孩子们瞧,这就是(停顿两秒)树藤。古人根据藤相互缠绕、弯弯曲曲的样子画出了藤字。这是小篆的“藤”,慢慢地演变为我们今天认识的(藤)。中国的汉字多么神奇呀!葫芦藤缠绕在葫芦架上,不断地给叶子和果实输送营养。(出示图片)
5、在生活中你还知道哪些植物会长藤?还见过哪些藤?
_______长藤就叫()(预设:生答:(树藤、西瓜藤)评价语:孩子们知道的真多)
6、孩子们瞧,这是?这是?这又是?(一张一张)(ppt出示冬瓜藤、西瓜藤、牵牛花藤)
7、这个呢?学生读,师问:怎样的葫芦藤?(细长的葫芦藤)细长的葫芦藤上怎么样()?
8、多美呀!谁能美美地把这句话读一遍?老师指导:要把长句读得更美,一定要读好句中的短语,注意了,“的”在这里读轻声来,跟老师读一读,细长的葫芦藤,雪白的小花。老师带读。
9、女生一起来读读这句话。(真美)(我仿佛看见了一幅画)
10、老师忍不住要把这句话描绘在葫芦架上。你看看咱们的葫芦架搭好了,那我应该先画?(葫芦藤)为什么?这就是细长的葫芦藤,上面长满了绿叶。你觉得我的叶子够了吗?(课文里是这样说的,细长的葫芦藤上,长满了绿叶。)师:哦,原来是这样,我的叶子画的太少了。那这样,如果小朋友能把这个句子读得美,孙老师就能把叶子画得好。师:听了你的朗读,我知道该怎么画了,这样又多又密的叶子才是长满了,而且还开出了几朵?(贴白色小花)
11、ppt出示后面三句话。花谢以后,老师和学生配合读。花开花谢是自然规律。出示生字卡片(谢)孩子们,认识这个字吗?大家一起读12、那写这个字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这三个部分是个大胖子,在写的时候要瘦长些,这样冬天挤在一起他们才觉得暖和呢,看(切)这个“身”字的腿太长了,都把寸字的胳膊给顶住了,咱们在写的时候得把它收一收,来看看该怎么写(课件)请同学们伸出小手,跟老师书空,这三个部分送进田字格的时候要公平一些,他们占的比例是一样的。言字旁写在田字格的左半格,身字写在竖中线,注意最后一撇不能出头,寸字写在田字格右半格,一笔竖钩要和“身”字一样长下面请同学在课文纸上描红一个并书写两个。同学们,在写字之前要注意头正,肩平,身正,足安。谢字还交了几个好朋友,我们一起来读读吧13、.那文中花谢是指是花怎么样了?(ppt出示谢的意思)学生选一选那我们要将黑板上的花(擦去)边擦边说(花谢了)
14、引读:(花谢以后,藤上挂了几个小葫芦粘贴小葫芦图片),师:喜欢吗?谁能来夸夸小葫芦请你来生夸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小朋友都在位子上加上动作来夸一夸,齐众生加动作读: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出示句子: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呀!)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呀!
15、那我们能不能学着上面的样子,来夸一夸葫芦藤,小花和叶子呢?生:多么碧绿的叶子啊!师:真美生:多么雪白的小花呀!师:我都能闻到花的香味啦。生:多么可爱的小葫芦啊!师:小葫芦夸过了,葫芦藤还没人夸呢。谁来夸夸?生:多么细长的葫芦藤啊!师:看,用上了课文里的词来夸呢。最后请你生:多么绿的葫芦藤呀!师:是呀,只有葫芦藤、小花、叶子长得好了,才能结出可爱的小葫芦16、可爱的小葫芦多么讨人喜欢呀!。难怪... ...那个人每天都要去看几次。①从这句话,你感受到什么?②你是从哪个词感受到那个人对小葫芦的喜爱?③几次:他每天可能什么时候去看小葫芦?(早上,中午,晚上)看来这个人真的非常喜欢小葫芦,你们喜欢吗④我们带着对小葫芦的喜爱读一读这段话。
(二)品读第四段
1、这棵可爱的葫芦如果继续健健康康地生长,小朋友想一想,到最后,它会长成什么样呢?(预设:会长得很大很好,长得塞过大南瓜,会结出很多很多的果实)结果是不是像小朋友想的那样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课件出示葫芦变黄,一个一个的都落了)
2、孩子们,你看到了什么?(小葫芦变黄了,这么多可爱的葫芦最后一个一个都落了)你看他都不高兴了
3、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段话。
4、小葫芦是一下子变黄的吗?(不是)那是怎样变黄的?(预设:慢慢地)那小葫芦又是怎么落得呢?(一个一个)(摘下黑板上的葫芦放另一边)
5、跟老师一起来读读这个词,“慢慢地”后面“地”都读轻声,两个慢都读第四声,跟老师读一读“慢慢地”,你们再来读一遍。
6、我们还可以说“慢慢地”干什么?
7、再把“慢慢地”放进句子中伤心地读一读。(男生读,女生读)
8、好好的葫芦都落了,好可惜!孩子们,学到这儿?你有什么疑问吗?(为什么葫芦都落了?)(它是因为什么原因落的呢?)
(三)学习第二、三自然段
那让我们化身小侦探去葫芦园找找原因吧!种葫芦的人到底是怎么想怎么说的呢,请看学习提示,
1、自由朗读课文 2、3自然段,思考:小葫芦为什么都落了,种葫芦的人是怎么想的,用“---”画出来,他是怎么说的,用“~~~”画出来,然后读一读。师:读完了吗,小葫芦为什么都落了呢?(预设:蚜虫吃掉了叶子,叶子吸收不到营养)(在摘下的小葫芦上方板书:蚜虫)种葫芦的人是怎么想的呢?生:有几个虫子怕什么!师:孩子们,看这个标点符号是什么 (感叹号)通过这一句,你觉得那个人看着这几只虫子的态度是什么。(不怕)(不在乎)那你再来读读,把他的不怕读出来。孩子们真会读书,老师听出来了,那个人根本不怕这几只蚜虫.、小朋友们,你们怕不怕这些蚜虫?(怕)(切换蚜虫图片)老师也很怕,蚜虫这么厉害,可那个种葫芦的人根本没把蚜虫放在心上。他不光是这样想的,也是这么做的,你瞧,他正站在葫芦架下自言自语呢!2、①他盯着小葫芦自言自语地说:小葫芦,你快长啊,快长啊!长得赛过大南瓜才好呢!②他盯着小葫芦说了什么?孩子们,这句话是对谁说的?对自己说的。自己对自己说话。就是_______(自言自语)咱们平时大都“自言自语”过,谁能用自言自语的语气读一读?不简单!你能一边读,一边体会课文中的感情,让我们为他鼓掌(师生鼓掌)。
3、种葫芦的人眼里只有小葫芦,根本不管叶子上的蚜虫。可是有个人却特别着急,是谁呀?邻居看到了蚜虫说了什么?(你别光盯着葫芦了,叶子上生了蚜虫,快治一治吧!)通过这句话你们觉得邻居的心情怎样?(着急)(着急叶子上的蚜虫)蚜虫越来越多,邻居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谁想来读读邻居说的话。(真是位好邻居)还有谁也想来劝劝?(生朗读)是啊,快治治吧,再不治就来不及了。
4、种葫芦的人听了邻居的去劝告,他的反映是什么?(奇怪)那个人感到很奇怪,说:“什么?叶子上的虫还用治?我要的是葫芦。这个句子连用两个问句,第二个是反问句,读一读,要读出反问句的强烈语气。谁来读(2人,齐读)老师听出来了,那个人的意思是叶子上的虫治还是不治呢?(切出第二个句子叶子的虫子根本不用治。)我请小朋友起来分角色朗读一下我知道大家都还想读读,现在老师读旁白,女生读邻居说的话,男生读种葫芦的人说的话。
5、师:是呀,看着落了一地的小葫芦,邻居的小孩也忍不住编了一首儿歌说他呢。师:会读吗?请一位小朋友读给大家听,谁来呢?请你来师:瞧她读的多好,我发现,这首儿歌里的生字她都会认了,其实这首儿歌我们也可以变成歌来唱一唱。起立,你听,音乐响起来了,预备齐生唱:一棵藤上挂着几个葫芦娃,葫芦娃。盯着葫芦笑,有了蚜虫不治,落光啦,落光啦!
6、师:叶子上的蚜虫不治,他要得到葫芦吗?为什么要不到?(因为叶子是来给葫芦输送营养的)(孩子就是你说的这个道理)葫芦叶与葫芦的关系可大着了,孩子们看图,这些小小的葫芦叶,通过太阳公公的帮助,制造出营养,输送给小葫芦,让小葫芦快快长大。那个人却不明白葫芦叶子和葫芦的关系,只想要葫芦,不在乎叶子,不久之后,叶子上的蚜虫更多了,小葫芦一个一个的变黄,都落了!(手指板书,落得葫芦)
五、总结提高,课外拓展
1、想想,如果第二年,那个人又种了一个葫芦,结果会怎样?请孩子们编一个小故事。学生想故事,编故事,说一说
2、那我们以后生活中做事情也应该要怎样?多听听别人的劝告,注意不要只看事物的表面现象,只注重结果,要从现象看事物间的联系,重视过程。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