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无言之美》同步练习题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5课《无言之美》同步练习题2022-2023学年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下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6 12:12:19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第15课、无言之美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C )
A.意蕴(yùn) 附丽(fù) 瞬息万变(shùn)
B.笼统(lónɡ) 颦眉(pín) 缥缈无踪(piāo)
C.冷涩(è) 擒住(qín) 铢两悉称(chēnɡ)
D.含蓄(xù) 谚语(yàn) 包罗尽致(zhì)
2. 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深巷 寂寥 闲情逸致 B. 摄影 含蓄 包罗尽至
C. 笼统 冷涩 株两悉称 D. 琵琶 附丽 缥渺无踪
3.根据课文内容填写关联词。
(1)言( )达意,然而意决不是完全可以言达的。( )言是固定的,有迹象的。
(2)( )尽美尽善的条件很多,( )第一要不违背美术的基本原理。
(3)我看见这流水心中好不惨伤呀!……但是( )这样说去,( )没有尽意。
(4)( )吐肚子把一切都说出来,( )留一大部分让欣赏者自己去领会。
4. 下面加下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B. 在外漂泊十多年的他见到亲人时终于忍俊不禁,留下了辛酸的眼泪。
C. 老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网络的害处,列举了许多同学因上网而荒废学业的例子。
D. 晚会结束前,她献上了一曲《烛光里的妈妈》,唱得栩栩如生。
5.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抗疫英雄钟南山的许多感人事迹让我肃然起敬。
B.为了预防新冠疫情不再蔓延,倡议大家自觉接种疫苗。
C.经过前一阶段的综合整治,城区的垃圾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
D.在学校的那段日子里,给了我自信,使我有勇气去面对那些对我有成见的同学。
6.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人当然要冷静,要温厚。不过,我们的冷静不是对丑恶的视而不见,我们的温厚不是遭遇不公时的胆小如鼠。关键时刻有担当,是一个社会人应有的道德追求。
B. 生活中要讲究“留白”。“留白”一说,源于艺术创作。画家叫作“意到笔不到”,诗人称为“言有尽而意无穷”,生活中“留白”的人,会进退有度、潇洒自如。
C. 诗人说:“让我放弃梦想,就像让我用一条腿来走路。”梦想是对现实有效的支撑;如果没有雄鹰般的志存高远,我们容易匍匐在地,或者混迹泥潭。
D. 艺术一定要讲究形式。有人怕讲形式,以为讲形式就是形式主义,这其实是一种误解。我们要把为表达意境而讲究形式与根本排斥内容的形式主义区别开来。
7.下列诗句中,不能体现“无言之美”这一美学原理的一项是 ( )
A.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B.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C.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D.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8. 参照示例,请从下列备选词语中任选一词,写一句话。要求:表意清楚,用上修辞,句式不限。
示例:讲台
讲台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洁白的粉笔,在一片肥沃的黑土地上,耕耘着智慧和希望。
备选词语:窗台 操场 林荫小道
9.周末,同学们到博物馆参观,遇到了以下问题,请帮忙解决。
(1)博物馆正展出明代李士达画作《三驼图》(复制版),画的上半部分有钱允治、陆士仁、文谦光三人的题画诗各一首。诗、书、画三者相得益彰。同学们发现三首诗的书法字体各异,以观画人角度从右到左依次是 ( )
A.隶书 行书 楷书 B.草书 楷书 隶书
C.行书 隶书 楷书 D.草书 楷书 行书
(2)请用简洁的语言描写画面内容。
(3)请借助三位诗人的解读,试谈李士达的《三驼图》所传达的主题。
  题三驼图
  钱允治
张驼提盒去探亲,
李驼遇见问原因。
赵驼拍手哈哈笑,
世人原来无直人。   题三驼图
  陆士仁
可怜同病转相亲,
一笑风前薄世因。
莫道此翁无傲骨,
素心清澈胜他人。   题三驼图
  文谦光
形模相肖更相亲,
会聚三驼似有因。
却羡渊明思归早,
世途只见折腰人。
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5~7题。
这个问题是了解文学及其他美术所必须回答的。现在我们姑且答道:文字语言固然不能完全传达情绪意旨,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一切美术作品也都是这样,尽量表现,非唯不能,而且不必。
先从事实下手研究。譬如有一个荒村或任何物体,摄影家把它照一幅相,美术家把它画一幅图。这种相片和图画可以从两个观点去比较:第一,相片或图画,哪一个较“和自然逼真” 不消说得,在同一视域以内的东西,相片都可以包罗尽致,并且体积、比例和实物都两两相称,不会有丝毫错误。图画就不然。美术家对一种境遇,未表现之先,先加一番选择。选择定的材料还须经过一番理想化,把美术家的人格参加进去,然后表现出来。所表现的只是实物一部分,就连这一部分也不必和实物完全一致。所以图画决不能如相片一样“和自然逼真”。第二,我们再问,相片和图画所引起的美感哪一个浓厚,所发生的印象哪一个深刻,这也不消说,稍有美术口胃的人都觉得图画比相片美得多。
文学作品也是同样。譬如《论语》“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几句话,绝没完全描写出孔子说这番话时候的心境,而“如斯夫”三字更笼统,没有把当时的流水形容尽致。如果说详细一点儿,孔子也许这样说:“河水滚滚地流去,日夜都是这样,没有一刻停止。世界上一切事物不都像这流水时常变化不尽吗 过去的事物不就永远过去绝不回头吗 我看见这流水心中好不惨伤呀!……”但是纵使这样说去,还没有尽意。而比较起来,“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九个字,比这段长而臭的演义就值得玩味多了!在上等文学作品中——尤其在诗词中——这种言不尽意的例子处处可见。譬如陶渊明的《时运》“有风自南,翼彼新苗”,《读 山海经 》“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本来没有表现出诗人的情绪,然而玩味起来,自觉有一种闲情逸致,令人心旷神怡。钱起的《省试湘灵鼓瑟》末二句“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也没有说出诗人的心绪,然而一种凄凉惜别的神情自然流露于言语之外。此外像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李白的《怨情》:“美人卷珠帘,深坐颦蛾眉。但见泪痕湿,不知心恨谁。”虽然说明了诗人的情感,而所说出来的多么简单,所含蓄的多么深远!再就写景说,无论何种境遇,要描写得惟妙惟肖,都要费许多笔墨。但是大手笔只选择两三件事轻描淡写一下,完全境遇便呈露眼前,栩栩如生。譬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四十字把乡村风景写得多么真切!再如杜工部的《后出塞》:“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平沙列万幕,部伍各见招。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悲笳数声动,壮士惨不骄。”寥寥几句话,把月夜沙场状况写得多么有声有色,然而仔细观察起来,乡村景物还有多少为陶渊明所未提及,战地情况还有多少为杜工部所未提及。从此可知文学上我们并不以尽量表现为难能可贵。
10.怎样理解“假使能够,也并非文学所应希求的”这句话
11.选文第3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有什么作用
12.从文中看,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和李白的《怨情》是如何表现人物“深远”的情感的
(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中国文学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
①古往今来的中国文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它不但对个人品行的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对我们民族意志的锻造起到了价值观的导引与奠基作用。
②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要从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入手。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不仅是“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更有“智者歌其思”富于其间。所思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运用文学的手段,塑造当时社会朴实的理想人格。如《诗经》涉及玉的篇目多达三十余首,以玉之高洁,比附人品之典范,人品之如玉,不唯高贵,更体现为不容玷污,拒绝同流合污。周敦颐的《爱莲说》更是将这种文学手段进一步升华:真正高尚之人格,恰似莲花,出淤泥而不染。这种人格,经得起各种挫折和磨难,在任何威逼利诱前永不变节。这种文学实践及其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既是从上古到当代的中国文学中的艺术要素,又是融入文学活动全过程的经纬线。
③中华文明史上的典范人物,其品行无不与文学构建的要旨相契相合。像“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的刘禹锡、“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于谦,他们千百年来之所以为后人景仰,就在于人格的高尚与坚定: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面对怎样的威胁和诱惑,他们心中的信念绝不动摇,自身节操稳如磐石。
④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更体现在对民族意志的锻造上。民族意志是众多个体精神品格的凝聚。历史上,中华民族面临强敌入侵时,总能升华坚韧的民族意志,可歌可泣的人物与事迹不计其数。历史发展到今天,我们的视野与思维,足以在高度肯定历史人物的同时,对其当代意义予以重新阐释。金庸的武侠小说正是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将评价历史人物与事件的角度,转为对天下苍生是否真正脱离苦难、是否能够安居乐业的关注和思考。这些文学作品都是在锻造民族精神,通过感召广大民众,化育普通百姓,为熔铸民族意志打下广泛而坚实的基础。
⑤中华民族的精神构建,已绵延数千年。文学在新世纪履行构建使命的同时,也为我们的民族精神注入新内涵。既要弘扬传统文学之精华,又要符合我们国家在当今世界格局中的身份地位。我们要让文学顺应潮流,大展身手,勇挑民族精神构建使命的重担。
(有删改)
1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14.分析本文第②段与第④段不能调换的原因。
15.文中第②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16.结合本文,按第③段画波浪线的句式,补写一个事实论据。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
落樱不扫,让城市诗意栖居
①近日,上海首条樱花市级林荫道——杨浦区江湾城路实施“落樱不扫”,沿路189株晚樱正值盛花期,纷纷扬扬的“花瓣雨”洒落一地,引来路人驻足欣赏。
②落樱为什么不该扫除干净 因为在中国传统文化的维度里,落花具有很高的审美价值。
王维在名诗《鸟鸣涧》里写道:“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无声飘落的桂花,就足以衬托出月夜春山的静谧意境和空灵禅味。在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有着“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美丽景色,成为千百年来文人墨客心向往之的“理想国”。
③除了审美,落花还能引人哲思。“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这是陆游以落花来寄托自己的高洁情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则是思想家龚自珍以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来自喻,抒发自己造福桑梓和报答国家的志向。可见,在一条落英缤纷的林荫小道上,如果落花被清扫得干干净净,那么无论从审美还是从哲理的角度看,它的文化价值都将被割去一半。
④在樱花文化最盛的日本,落樱也极受重视。有人说,中国人去日本赏樱,最爱枝头如火如霞的花云。但日本人自己却更钟爱缓缓飘落的“樱花雨”。从绚烂至极到寂然零落,这种从“生之热烈”到“死之静美”的瞬间切换,最能触动日本人的“物哀”之思。它使赏樱从单纯的审美上升为一种深刻的生命体验, 引发人们对于自然万物以及人间情态的哲学思索。3年前的暮春,笔者曾经前往日本关西赏樱,落樱之美让人记忆犹新。奈良的公园风和日丽,很多日本人席地而坐,面前摆放精致、鲜艳的樱花点心,手里举一杯酒,一阵阵落花如雨如雪,随风飘落。在大阪城,粉白的落樱随着细雨缓缓坠落,在地上铺成厚厚一层。试想,如果这些落花都被悉数扫净,这日本的暮春季节,该要减去多少风情和意趣。
⑤在“落花不扫”之前,上海早就已经“落叶不扫”。2016年秋天,上海有18条景观道路不扫落叶。到了2019年,更是增加到42条。在著名的思南路、巨鹿路、衡山路、武康路、愚园路等景观马路上,悬铃木、银杏树、鹅掌楸、枫杨, 满地落叶或明黄如金,或鲜艳如火,为这座城市平添了醉人的秋意,成为市民赏秋的热门去处。可以预想,随着“落花不扫”的推进,一春一秋,人们寻访缤纷花径和落叶大道,将成为遥相呼应的城中雅事。
⑥“建筑是可阅读的,街区是适合漫步的,城市始终是有温度的。”这诗一般的语言,体现着上海对于城市品质的追求。它不但体现在宏大的“传统与现代、东方与西方”上,深入肌理,它还落实于细微之处的点点滴滴。一条弄堂、一座民宅,一朵落花、一片落叶,都能为城市增添一份诗情画意和人间温度。其中蕴含的智慧,值得更多城市治理者借鉴。
(选自2020年04月17日《光明日报》,有删改)
17.请用一句话概括写出本文的核心观点。
18.请用简洁的语言分析写出第③段的论证思路。
19、请写出第④段主要运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20.请你参照第②段画线句子,任选下面一句古诗,为本段补写一个论据。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孟浩然《春晓》)
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四)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
谈语言
王力
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是人们进行文学创作、新闻写作和其他一切写作的工具。我们既然爱好写作,又想在这方面成才,就不能不首先掌握好这个工具,而且要像木匠爱斧锯、画家爱颜料、战士爱武器那样爱我们赖以进行工作的工具。
许多写文章的人,从中学生到大学教授,从新闻记者到作家,拿起笔来总想我现在是写文章,跟说话不一样,要把语言装饰得“华丽”一点,把语句表达得“文雅”一点,把文章写得“美妙”一点。于是总想造一些时髦的句子,东拐西缠多绕一些弯子。实际呢?弄巧成拙,适得其反。他们不懂得,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
有一篇描写英雄到大海救人的报道说:“他冒着刺骨的寒风,迈着冻僵的双脚跳入了沸腾的大海。”这是一个很费解又不准确的句子,作者在说话时绝不会这么说,这叫“故作姿态”。
还有篇报道,出现“他冒着七月流火在圩堤上东奔西走”这样的句子。“七月流火”出自《诗经》,指夏历七月星辰位置的移动,并不指天气炎热。用“七月流火”形容天气炎热就不对。我们平常说话从不这样说,可能说“冒着烈火”、“顶着烈日”,如果说“我冒着七月流火怎样怎样……”肯定要被人大笑一番。
著名散文家朱自清晚年的作品比他早年的作品好,他晚年的作品更受读者欢迎,我自己就爱看他晚年的作品。这是什么原因呢?我认为重要的一点就是话怎么说,文章就怎么写。他早年的作品语句过于修饰、做作,读起来很绕口,理解就更不容易了。他晚年的作品朴素、自然、平易近人,就很受读者欢迎。这对我们后人是一种启发。
是不是说口语与书面语没有区别呢?也不是的。文章是有组织的语言,在这一点上,也可以说文章和语言不一样。我们平常说话的时候,往往不假思考,想到哪里就说到哪里,有时候语言不连贯,甚至前后矛盾,句子不合逻辑,不合语法。有的同志在小组会上发言头头是道,娓娓动听,但是人家把他的话记录下来,仔细看一下,却又会发现毛病百出,缺乏逻辑性和科学性。所以,我不反对对口语加工。并且,我一直是主张口语要经过加工才能上升为书面语。
报刊上使用的语言更要认真推敲,反复斟酌,不要以讹传讹。报刊上的语言往往要被读者仿效,因而更应该强调准确性,规范化。否则,会在语言文字的运用上制造混乱。 比如,我曾在《人民日报》上发表过意见,认为“最好水平”这个说法在口语中运用勉强说得过去,而在报刊上运用就不对了。“水平’,原意是水的平面,水的平面永远是平的,只有高低之分,没有好坏之分。因此,说“最好水平”,是违背事理的。但是,至今有些报刊还在使用“最好水平”这个词。
又比如,有的报刊批评某些人对事情采取满不在乎的态度时,习惯用“不以为然”这个词。这也是不对的。“不以为然”是“不以为如此”或“不以为对”的意思,而不是“满不在乎”的意思。从这里我们再一次看到了不能随便运用口语。
但是在将口语上升到书面语的时候,一定不能忘了它的目的是什么,出发点是什么,这就是要使读者能读懂。在对口语进行加工时,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众化,要能够被读者领会、理解。否则,这种上升就失去了意义!
有些话本不符合书面语的要求,不准确,也不规范,但由于说习惯了,改不过来,叫什么“约定俗成”。谁“约定”的呢?恐怕总是从少数人说错开始,一直不去纠正它,变成“俗成”的吧!所以,不要把“约定俗成”拿来作语病的挡箭牌,该规范化的,能够规范化的,还是要尽量规范化。
语言应该是发展的,规范的标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不可能一劳永逸。
21. 通览全文,作者谈论语言运用问题,重点阐述了哪两个观点?
22. 文章在论述两个观点时都运用了事实论据,试各选一处分析其作用。
23. 对于语言规范化问题,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补充论述?
24. 概括文章的语言特点。
答案
1、C 2.A 3、(1)所以 因为 (2)虽然 但是 (3)纵使 还 (4)与其 不如 4.C 5.C 6.B 7.C 8.示例:操场 操场是一方广阔的天地,如同一个讲台,供同学们在其中尽情挥洒青春。9、(1)C (2)示例:《三驼图》上绘有三个驼背的老者,一提篮侧顾,一向提篮者作揖,一拍手大笑,三人形象滑稽,笑态可掬。(3)示例:讽刺了追名逐利、卑躬屈膝的世风。表达了对刚直不阿、安贫乐道气节的赞赏(或:对抛却名利、归隐山林的向往)。
10.这句话的意思是如果真的能做到“笔之于书的和存之于心的铢两悉称,丝毫不爽”,也不是文学上所应希求的。强调了文学要做到有“无言之美”。
11.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以孔子、陶渊明、钱起、陈子昂、李白、杜甫的文学作品为例,说明文学言不能尽意,也不必尽意的道理。
12.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在广阔无垠的时空背景中,描绘了诗人孤独寂寞苦闷的情绪。李白的《怨情》不直截了当地写怨,而只描绘美人神态——含颦独坐,泪痕满面,却表现出了她心中深深的愁恨,留下无限的遐想。
13.中国文学肩负着构建民族精神的使命(或第①段首句)。
14.第②段和第④段的内容与第①段“它不但对个人品行的养成发挥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更对我们民族意志的锻造起到了价值观的导引与奠基作用”的句子相照应;第②段从论述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入手,第④段从对民族意志的锻造上阐述,二者是递进关系,不可调换。
15.举例论证。具体论证了文学对民族精神的构建要从个人品行的养成和提高入手的道理,进而论证中心论点,使论证充分,更有说服力。
16.示例:“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辛弃疾,等等。
17、落花落叶不扫,可以增加城市的诗意(美感)。
18、第③段首先点出“落花能引人哲思”这一观点,接下来第二、三句引用诗句正面印证(论述)观点,然后第四句用“如果”这一句式从反面论述观点。
19、举例论证,举了日本重视落樱之美的例子,论述了落樱可以引发人们的审美体验和生命思考的观点,从而进一步论证文章的观点。
20、示例一:孟浩然在《春晓》中写道:“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在雨中悄然坠落的春花,隐含着诗人对春光流逝的淡淡哀怨和无限遐想。示例二:杜甫在《江南逢李龟年》中写道:“正是江南好风景,落花时节又逢君。”满眼凋零的落花,见证了两位旧识在他乡相遇的惊喜和无限的家国感慨。示例三:晏殊在《浣溪沙》中写道:“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飘落小径的落花,带走了无声的岁月和诗人对美好春光的留恋。
21. (1)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2)口语要经过加工才能上升为书面语。
22. 文章在论述第一个观点时,以一篇报道中误用“七月流火”形容天气炎热的事例论证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文章在论述第二个观点时,以报刊上一直错误使用的词语“最好水平”的事例论证观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
23. 文章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补充论述:一是写文章要有读者意识,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众化;二是不要把“约定俗成”拿来作语病的挡箭牌,要尽量规范化;三是规范的标准要适应语言的发展。
24. 文章语言朴实自然,又不乏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