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曹冲称象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曹、称”等 14个生字,会写“称”字。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3. 通过对比,交流“为什么曹冲称象的办法好”,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大胆表达的品质。
教学重点
熟练朗读课文,识记生字,品读重点语句。
教学难点
借助课后题,说说曹冲称象的过程,比较官员与曹冲称象不同的办法,说说曹冲的办法好在哪里。
教学过程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比一比,猜一猜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玩一个比一比、猜一猜的小游戏。【出示两条鱼的图片,一条大而瘦,一条小而胖】观察一下这两幅图片,谁来猜一猜哪条鱼比较重?师:这两位同学说的都很有道理。当我们很难用眼睛判断物体重量的时候,我们可以掂一掂,【出示:两只手各提起一条鱼的图片】讲解“称”字
2.学写“称”字。
3.补充课题师: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课曹冲称象,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写课题。师:请你读,一起读。
二、随文识字、提炼人物
1.梳理故事脉络师:同学们,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请你来,请你来。师:同学们爱提问,会思考【板贴方法】,围绕着称象提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
2.初读课文,认识故事人物。师: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走进课文。请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且找一找,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注意读书姿势。开始吧。师:课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呢?师:曹是本节课要求会认的生字,你有好办法认识它吗?
3.读“象”激发好奇师:曹操得到一头大象,十分高兴,这是一头怎样的大象呢?请你读一读画一画。读大象的样子。
4.对比读,体会情境对比读“这么大的象有多重呢?”“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体会人们的好奇。
三、深入研读理解称象
1.抛出问题师:这样大的象,到底怎样才能称出它的重量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第 3和 4自然段,画出课文中提到的两种称象的办法。(呈现表格)师:谁来介绍一下两种称象的方法?
2.官员称象的办法师:我们先来听一听官员们的议论,看看他们是怎样思考的。师:同学们请看,这些都是我们现在生活中常用的秤。有电子秤、体重秤等。而咱们课文中的故事是发生在 1700多年前的古时候,那时候是用这种杆秤。你见过吗?师:我们将物品放到秤盘里,提起秤杆,挪动秤砣,当秤杆平衡的时,就称出物品的重量了。所以大家看“秤”字,她的右边是什么?生:“平”。师:是呀,汉字的字形与字义是紧密相连的。再来读读这个字。理解官员称象为什么不可行。分角色读官员称象的办法。概括官员称象的办法。
3.曹冲称象的办法
通过一段动画来加深理解。师:曹冲称象的过程有些复杂,我们一句一句来看。边读边理解,借助图片对曹冲称象的过程进行理解。师:下面请同学们借助小提示和图片,一边摆一边说一说曹冲称象的过程。师:没有插图的帮助,你还能给曹冲称象的方法排出顺序来吗?谁能来挑战?师:注意,老师看大家表现得这么好,要送大家一个小锦囊,可以用上先......再......然后......最后......这些表示顺序的词语,这样表达能让称象过程更加清楚有条理。谁还想来挑战?概括曹冲称象的办法。
4.比较方法师:那这两个方法进行比较【指板书】,大家觉得哪个好,为什么?随文识字,认识“重量”这个词语。
5.识字 PK小游戏
6.去掉拼音读生字
四、发现结果、读懂人物学习曹冲的品质。
请同学们思考在当时的情境下,有没有比曹冲称象更好的办法?借用现代的科技手段,我们又有什么好方法称象呢?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认识了一个擅于观察、勤于思考的曹冲,老师希望可爱的你们也能时时动脑,事事动脑,让世界因我们而拥有更多惊喜。课后,请同学们也给家人讲一讲曹冲称象的故事。还可以结合自己生活中做过的一件事,用上表示顺序的词语说一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