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缙云教育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重庆市缙云教育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生物学试题(Word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0-06 22:19:05

文档简介

★秘密·启用前
重庆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上)9月质量检测
高二生物答案
1.A 2.A 3.A 4.D 5.B
6.D 7.A 8.B 9.B 10.A
11.C【详解】A、补充碱制剂是为了中和乳酸的酸性,A正确;B、丙酮酸在人体细胞中分解产生乳酸,场所是在细胞质基质,乳酸通过细胞膜进入内环境,B正确;C、内环境中不发生有机物的氧化分解过程,C错误;D、人体正常产生的乳酸会被内环境中的缓冲物质中和,但如果乳酸产生过多,就会超过缓冲物质的调节能力,D正确。故选C。
12.C【详解】A、①是细胞外液,属于内环境,②是血浆,③是组织液,④是细胞内液,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A错误;B、血浆中蛋白质含量减少,导致血浆渗透压降低,血浆物质进入组织液增多导致③增多,B错误;C、④是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C正确;D、④与③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D错误。故选C。
13.C【详解】A、内环境中的缓冲物质如HCO3-(碱性物质)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水杨酸引起的血浆pH的变化,维持pH的相对稳定,A正确;B、水杨酸是一种有机酸,过量服用会刺激呼吸中枢,水杨酸溶解在体液中,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位于脑干的呼吸中枢进行调节,B正确;C、正常血浆呈弱碱性,出现“呼吸性碱中毒”时,患者血浆的pH会增大,C错误;D、CO2为酸性气体,临床上,可输入含5%的CO2的混合气体降低血浆的pH,来缓解“呼吸性碱中毒”症状,D正确。故选C。
14.B【详解】A、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体内的红细胞容易破裂,导致呼吸酶进入血浆,A错误;B、血浆中的有些物质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组织液,同时组织液中的物质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进入血浆,B正确;C、患者体内由于缺氧,导致细胞无氧呼吸加强,产生的乳酸增多,内环境PH会比正常人略低,C错误;D、该患者由于运输氧气的血红蛋白减少,所以对低氧环境的适应能力要比正常人的弱,D错误。故选B。
15.D【详解】A、箭头表示血流方向;①为毛细血管壁细胞;②为组织液;③为组织细胞;④为淋巴;⑤为血浆。毛细血管壁细胞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A正确;B、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组织液增加,引起组织水肿,B正确;C、由于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用于维持内环境的酸碱平衡,因此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血浆的PH仍保持在7.35~7.45,C正确;D、⑤血浆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而②组织液和④淋巴中蛋白质含量很少,D错误。故选D。
16.(1) 血浆、组织液和淋巴 内环境
(2)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
(3)物质交换
17.(1) 消化液 血浆 细胞内液 组织液
(2)A
(3) 主动运输 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4)H2CO3与HCO3-
18.(1) 内环境稳态 泌尿系统
(2) 次黄嘌呤核苷酸、腺嘌呤核苷酸和鸟嘌呤核苷酸 减弱 增多
(3)AMP/腺嘌呤核苷酸
(4) E2 非布司他
(5) 制备模型鼠 生理盐水灌胃正常大鼠 实验数据测定
19. 重复样品 试管液体透明 统计并分析所得数据 大于 进入红细胞,引起细胞内渗透压增大,大量水分进入红细胞,导致红细胞涨破
20.(1) 等量蒸馏水、缓冲液、家兔血浆 乳酸溶液 对B组三支试管按A组操作依次加入等量3种物质后,再分别滴加等量的Na CO 溶液
(2) pH变化不明显 pH变化明显 pH变化不明显
(3)血浆pH相对稳定是由于存在缓冲物质★秘密·启用前
重庆缙云教育联盟2023-2024学年(上)9月月度质量检测
高二生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座位号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全卷共7页,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选题
1.可存在于人体内环境中,但不能由人体细胞产生的物质是( )
A.酒精 B.乳酸 C.尿素 D.CO2
2.下图为人体肝脏局部结构示意图,a、b、c、d表示细胞,①②③④表示不同的体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②③④构成的液体环境叫作人体的内环境
B.③是人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C.③可小部分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①
D.a生活的内环境为①③,c生活的内环境为③④
3.2022年世界杯比赛期间,需要对球员抽血监测一些相关指标,正常情况下血浆中不含有(  )
A.血红蛋白 B.睾酮 C.抗体 D.肌酐
4.下图表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各组分之间的关系,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淋巴细胞的具体内环境有甲和乙
B.丁中CO2浓度最高
C.乙的渗透压通常高于丙的渗透压
D.细胞代谢主要发生在丙中
5.日常生活中,很多因素会引起内环境发生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人食用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总量减少
B.剧烈运动时,肌肉细胞产生过多的乳酸使内环境pH明显下降
C.由于内环境Ca2+过多引起的肌无力,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衡引起的疾病
D.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
6.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葡萄糖、生长激素、抗体、胰蛋白酶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B.人体剧烈运动时产生的乳酸会导致血浆pH显著下降
C.人体内环境稳态就是指内环境理化性质维持相对稳定状态
D.内环境稳态需要多种器官、系统的协调作用,人体维持内环境稳态的调节能力有限
7.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各种离子的量在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之间趋于相等
B.体温的动态平衡需要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的作用
C.大量出汗后血浆渗透压升高会促进抗利尿激素的分泌
D.pH稳态的维持需要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共同参与
8.下列内环境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外液是一种类似于海水的盐溶液
B.某同学在体育课上完成800米跑步比赛后血液中的pH显著下降
C.草履虫可直接从水中获取营养物质和氧气
D.血浆可以通过毛细血管壁渗出到细胞间形成组织液
9.人体内组织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时需要细胞外液和甲、乙、丙、丁4大系统的参与,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甲是循环系统,①②③中所含物质种类和含量完全相同
B.乙是消化系统,相对于①③,②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C.丙是呼吸系统,长时间的剧烈运动会导致②的pH明显降低
D.丁是泌尿系统,能排出尿素、尿酸、脂肪等代谢废物
10.下图表示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分别代表血浆、淋巴液和组织液,共同构成人体内环境
B.①②③的总量比细胞内液多,是人体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C.③和细胞内液之间通过毛细血管壁进行物质交换
D.当人体蛋白质长期供应不足时,①处渗透压下降,③处的渗透压明显上升
11.乳酸性酸中毒是糖尿病的并发症之一,医生根据患者的病情为病人补充碱制剂或者胰岛素,以降低血浆中乳酸的含量及提高血浆的pH。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补充碱制剂是为了中和乳酸的酸性
B.乳酸是在细胞溶胶中产生的,通过细胞膜进入内环境
C.胰岛素可以促进乳酸在内环境中的氧化分解
D.乳酸性酸中毒说明了机体对内环境的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12.下表表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叙述正确的是
成分 (mmol/L) Na+ K+ Ca2+ Mg2+ Cl- 有机酸 蛋白质
① ② 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③ 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④ 10 140 2.5 10.35 25 - 47
A.①属于内环境,是体内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
B.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减少
C.④是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D.④与③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流动性
13.水杨酸是一种有机酸,过量服用会刺激呼吸中枢,使肺通气过度,呼吸加深加快,导致血浆的CO2浓度降低,出现“呼吸性碱中毒”现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内环境中的HCO3-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水杨酸引起的血浆pH的变化
B.水杨酸通过体液传送的方式对位于脑干中的呼吸中枢进行调节
C.出现“呼吸性碱中毒”时,患者血浆由正常时的弱酸性变为弱碱性
D.临床上,可输入含5%的CO2的混合气体来缓解“呼吸性碱中毒”症状
14.下列对镰刀型细胞贫血症患者内环境的描述,正确的是
A.该患者内环境中含有葡萄糖,但不含呼吸酶
B.该患者的内环境中组织液与血浆之间可相互转化
C.该患者内环境的pH值应比正常人的略微偏大
D.该患者对低氧环境的适应能力要比正常人的强
15.如图为人体内环境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图中①的内环境是血浆和组织液
B.若⑤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使②增加,引起组织水肿
C.人体剧烈运动时,⑤的PH仍保持在7.35~7.45
D.④与⑤相比蛋白质的含量很多
二、非选择题
16.填空
(1)人体细胞生活在由 等细胞外液中,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叫做 。
(2)细胞外液理化性质的三个主要方面是 。
(3)内环境不仅是细胞生存的直接环境,还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 的媒介。
17.如图为人体内某些生命活动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图甲A、B、C、D各代表哪一类液体?A 、B 、C 、D 。
(2)对于内环境来说,相当于外界环境的是A、B、C、D中的 。
(3)假如①为淀粉,则所形成的②从肠腔进入B中的方式是 。经过B的运输,②可到达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在组织细胞内,它最主要的作用是 ,参与该作用的细胞结构有 、 。
(4)正常人体内的B的pH保持相对稳定,是由于在其中存在着多对缓冲物质,最主要的是 。
18.机体产生的尿酸通过尿液和粪便排出。血液中尿酸含量太高,引起的尿酸盐结晶会沉淀在关节囊、软骨等组织,引发痛风性关节炎(GA)。GA通常与高嘌呤类食品和酒精过量摄入等因素有关。下图为人体内嘌呤合成和代谢的部分途径(E1~E4代表与嘌呤代谢相关的酶,“→”代表负反馈调节)。请回答下列问题。
(1)高尿酸血症引发GA说明 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机体参与血液中尿酸平衡的系统主要包括消化系统以及 。
(2)据图分析,人体参与尿酸生成的嘌呤核苷酸有 。PRPP与谷氨酰胺生成PRA是尿酸代谢的关键,E1是嘌呤合成速度的限制酶,若嘌呤核苷酸不足,对嘌呤合成的负反馈作用就会 ,最终导致尿酸 。
(3)医生建议高尿酸血症者减少饮用富含果糖的饮料,原因是果糖在果糖激酶的催化下形成1-磷酸果糖,短时间内消耗大量ATP生成ADP,进而转化为 ,该物质是参与形成尿酸的重要前体。
(4)核苷酸代谢产生的次黄嘌呤、鸟嘌呤可被回收合成IMP、GMP,当机体缺乏 酶时,可导致产生大量尿酸。非布司他(黄嘌呤氧化酶抑制剂),氯沙坦(抑制肾小管对尿酸的重吸收,增加肾小球对尿酸的滤过率)是常见的治疗药物,其中 可以从根本上减少体内尿酸的生成。
(5)独活为重齿毛当归的干燥根,具有抗炎、镇痛等药理活性。科研人员通过实验探究了中药材独活醇提物(DH 50)是否具有治疗GA的前景。下表为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成表格中的内容。
实验步骤 简要操作过程
① 将200μL浓度为25g·L-1的MSU(尿酸钠)混悬液注射到大鼠右侧踝关节腔中诱导痛风性关节炎。
实验分组、进行实验 设计如下4组实验:a组(② )、b组(生理盐水灌胃GA模型大鼠组)、c组(DH 50低剂量灌胃模型大鼠组)、d组(DH 50高剂量灌胃模型大鼠组),并进行相关实验。
③ 测定大鼠踝关节肿胀度以及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中炎症因子含量。
实验结论 独活醇提物(DH 50)能够明显改善大鼠踝关节肿胀度以及减少踝关节滑膜组织中炎症因子含量,具有较好的GA治疗前景。
19.红细胞在低渗溶液中,水分大量进入细胞导致细胞涨破,不透明的红细胞稀释液变成红色透明的液体,这种现象称为溶血。红细胞在等渗溶液中,是否也会发生溶血呢?请根据实验材料,完善实验思路并分析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人红细胞稀释液(其中红细胞形态正常);与人红细胞稀释液等渗的、,(醋酸氨)、溶液;蒸馏水;试管等。
(1)实验思路
①取试管若干分成5组,每组设置若干个 。
②在蒸馏水和4种等渗溶液中分别加入等量的人红细胞稀释液,观察并记录从加入人红细胞稀释液开始到 的时间。
③ 。
(2)实验结果
物质 蒸馏水 等渗溶液
溶血时间 1.00 不溶血 9.67 7.65 不溶血
(3)分析讨论
①实验表明,人红细胞对的通透性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对的通透性。
②在含的等渗溶液中,发生溶血的原因是 。
20.血浆是人体内环境的重要成分,正常人血浆的pH为7.35—7.45.为探究人体血浆中pH的相对稳定是由于血浆中存在着缓冲物质,试设计一个探究实验,并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材料用具:适量的家兔血浆、蒸馏水、事先配制的缓冲液、量筒、试管若干支。模拟人体内缓冲物质所调节的主要物质是Na CO 、乳酸 。
(1)实验步骤:①设计A、B两个实验组,每组取3支试管;②先向A组中的3支试管分别加入 ,再依次滴入等量 ,测量pH并记录;③对B组如何操作? 。
(2)结果预测:
实验组 试管中的实验现象
A组 1号 pH变化明显
2号
3号 pH变化不明显
B组 1号
2号 pH变化不明显
3号
(3)从以上两组实验结果的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