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感受地球运动 同步练习(含答案)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2感受地球运动 同步练习(含答案)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873.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晋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3-10-06 22:13: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感受地球运动同步练习-晋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我们每天都看到日月星辰东升西落现象的原因是( )
A.日月星辰绕地球转动 B.地球绕日月星辰转动 C.地球自西向东自转 D.地球自东向西自转
2.“这里冬冷夏热,四季分明”,描述的是( )
A.赤道地区 B.热带地区 C.温带地区 D.寒带地区
3.一年中9、10、11三个月是南半球的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4.地球不停的自转,地表产生什么现象? ( )
A.白天黑夜 B.昼夜交替
C.四季变化 D.昼夜长短
5.太阳光直射在地球上的最南的界线是( )
A.赤道 B.北回归线 C.南回归线 D.北极圈面的经纬网示意图
6.地球上有阳光直射现象的范围是( )
A.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
B.北极圈以北和南极圈以南的地区
C.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
D.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
2021年2月12日全国人民共庆新春佳节。下图为地球运动示意图。读图完成7-8题。
7.关于上图说法正确的是( )
A.演示地球的公转 B.演示地球的自转
C.地球运动到②地时全球都是白天 D.地球在轨道上运动方向由④—③—②—①
8.春节期间,我国( )
A.昼夜等长 B.昼短夜长 C.夜逐渐变长 D.昼长夜短
2021年10月16日0时23分,搭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41°N,100°E)按预定时间精准点火发射,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发射取得圆满成功。据此完成9-10题。
9.下图A、B、C、D四点中,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可能位于( )
A. B.
C. D.
10.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升空时,永丰的昼夜长短情况如何( )
A.昼长夜短 B.昼夜平分 C.昼短夜长 D.极昼现象
地球仪是人们仿照地球形状,按照一定比例缩小制作而成的地球模型。读下图,完成11-15题。
11.在学习地理时,借助地球仪可以( )
A.看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B.观察经线与纬线的分布
C.呈现地球表面海陆变迁的过程 D.精确测量各地的海拔
12.按地球自转方向拨动图示地球仪,图中四地最早从我们视线中消失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3.甲地的纬度是( )
A.23.5°N B.23.5°S C.120°E D.120°W
14.甲地位于乙地的( )
A.正北方 B.正东方 C.正西方 D.正南方
15.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征相同的是( )
A.周期 B.方向 C.绕转中心 D.产生的地理现象
16.当太阳直射赤道时,北半球的节气是( )
A.冬至 B.春分 C.秋分 D.春分或秋分
二、判断题
17.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季节变化和昼夜更替。( )
18.人们根据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把地球划分为五个带。( )
19.南半球的季节与北半球相反。( )
20.北半球白天最长的一天是冬至日。( )
21.热带和南温带的分界线是南回归线。
三、填空题
22.填写“自转与公转比较表”。
23.2022年2月14日是中国和墨西哥建交50周年纪念日。下图为墨西哥地形图及墨西哥城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邮票是国家名片,连接着中墨友谊。下图为中墨两国建交50周年纪念邮票及相关介绍。
图中的两个古代建筑代表中墨两国当时天文学和建筑学的发展成就,介绍中所描述的观测现象主要是由地球 (自转/公转)运动引起的。邮票虽小,不仅展示两国文化交流,而且也是 (南南合作/南北对话)的缩影。
24.我们根据不同纬度地区获得的太阳光热的多少,将地球表面划分为五带,其中南温带和北温带的特征为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为南寒带和 。
25.春分日和秋分日,太阳光直射的纬线是 ,此时全球各地昼夜长短状况是 。
26.自转基本概况:读图填表
地球运动 自转轴 运动方向 运动周期
自转
四、解答题
27.读图1、图2,完成下列各题。
(1)A地的纬度是 ,位于 (填南、北)半球。
(2)ABC三地,秋分日最早迎来日出的是 地,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的是 地。
(3)当太阳直射B地时,我国各地昼夜状况为 ;当太阳直射C地时,地球位于图1中公转轨道的 处,该日北寒带有 (填极昼、极夜)现象。
(4)每年6月27日我们参加中考时,太阳直射点最接近图一中 点(甲、乙、丙、丁)。
28.阳信县某中学初一学生学习了地球运动的知识后,地理老师安排了测量日影变化规律的实践活动。请结合实践过程和你的学习经历,完成下列问题。
活动材料:2米长的竹竿1根,量尺1个,绘图工具1套。
活动l:晴朗的日子,分别在日出后、9点、12点、15点、日落前测量并记录竹竿影子的方向和长度。结合活动1,完成第(1)题。
(1)从日出到正午,竹竿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逐渐 (变短或变长),此现象与地球的 (运动)有关。
活动2:在夏至日和冬至日前后,测量并纪录正午竹竿影子的方向和长度,绘制A、B图。结合活动2,完成(2)~(3)题。
(2)AB两图是某组同学的测绘结果,他们忘记了标注观测时间。根据你的经验,A图测绘的时间应该是 前后,此时,太阳光直射 ,阳信的昼夜情况是 。
(3)图1为阳信县某校教学楼正午日影范围,图2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当教学楼正午日影范围最小时,地球位于图2中的 处,此时阳信正处于 季。一年中,教学楼正午日影范围大小的变化是由地球 (运动)产生的。
活动3:冬至日这一天,阳信的小明邀请家住南京的表弟一起测量相同高度的两栋楼的正午影子长度,绘制C、D两图。结合活动 3,完成第(4)题。
(4)阳信和南京相比, 影子更长。由此推理,为了更好的采光,与南京相比,阳信的楼间距应该更 (大或小)一些。
29.读左图“地球公转示意图”、右图“某日太阳光照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地球公转周期约为________。
(2)读右图,该日位于左图所示地球公转轨道的________处,此时,太阳光直射在_______(重要纬线)。
(3)读左图,当地球由乙处向丙处运动过程中,我们学校正午旗杆影子将________(变长/变短)。
(4)读右图,北京与宁德相比,白昼时间较长的是________,北京与乌鲁木齐相比,日出时刻较早的是________。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1.C
2.C
3.A
4.B
5.C
6.C
7.A 8.B
9.B 10.C
11.B 12.D 13.A 14.A 15.B
16.D
17.错误
18.√
19.正确
20.错误
21.正确
22.
23. 公转 南南合作
24. 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分明 北寒带
25. 赤道 昼夜等长
26. 地轴 自西向东 一天(24小时)
27.(1) 23.5°N 北
(2) C B
(3) 昼夜等分 乙 极昼
(4)乙
28.(1) 变短 自转
(2) 冬至日 南回归线 昼最短、夜最长
(3) 甲 夏 公转
(4) 阳信 大
29.(1)一年
(2)乙 北回归线
(3)变长
(4)北京 北京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