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7.2 相似三角形本节综合题
一、单选题
1.如图,DE∥AB,如果CE∶AE =1∶2,DE=3,那么AB等于( )
A.6; B.9; C.12; D.13.
2.如图,在 中, , , ,将 沿图示中的虚线 剪开,剪下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不相似的是( )
A. B.
C. D.
3.如图,将 沿 边上的中线 平移到 的位置,已知 的面积为9,阴影部分三角形的面积为4.若 ,则 等于( )
A.2 B.3 C. D.
4.以下列数据(单位: )为长度的各组线段中,成比例的是( )
A.1,2,3,4 B.3,6,9,18
C.1, ,2, D.1, ,4,
5.如图,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且将这个四边形分成①②③④四个三角形.若 ,则下列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
A.①和②相似 B.①和③相似 C.①和④相似 D.③和④相似
6.如图, 中, ,若 , 的周长是6,则 的周长是( )
A.6 B.12 C.18 D.24
7.如图,在Rt△ABC中,∠B=90 , = ,D是AB边上一点,过D作DE⊥AB交AC于点E,过D作DF∥AC交BC于点F,连接BE交DF于H.若DH=DE,则 为( )
A. B. C. D.
8.如图, 是等边三角形,在线段 或 延长线上有一点D,以 为边向右作等边 ,连接 和 ,下列结论:① ;② ;③ ;④若 ,则有 ;⑤若 的边长是2,且 ,则 或 .正确的结论序号有( )
A.①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⑤
二、填空题
9.如图,身高为1.8米的某学生想测量学校旗杆的高度,当他站在B处时,他头顶端的影子正好与旗杆顶端的影子重合,并测得AB=2米,BC=18米,则旗杆CD的高度是 米.
10.如图,△ABC的中线AE,BD交于点G,过点D作DM∥BC交AE于点M,则△AMD,△DMG和△BEG的面积之比为 .
11.如图,在菱形 中,对角线 与 相交于点 ,延长 到点 ,使 ,连接 ,分别取 、 的中点 、 ,连结 ,若 , ,则线段 的长为 .
三、计算题
12.如图,在 与 中, ,且 .
求证: .
四、解答题
13.如图, ,AF与BE相交于点G,且 , , ,求 的值.
14.如图,在△ABC中,点D,E分别在边AB,AC上,若DE∥BC,AD=3,AB=5,求的值.
15.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点C 在⊙O 上,过点C 的直线与AB 的延长线交于点P,AC=PC,∠COB=2∠PCB.
(1)求证:PC 是⊙O 的切线;
(2)求证: ;
(3)点M 是弧AB 的中点,CM 交AB 于点N,若AB=8,求MN MC 的值.
五、作图题
16.如图,在 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建立如图所示的坐标系.
(1)若将 沿x轴对折得到 ,则 的坐标为 .
(2)以点B为位似中心,将 各边放大为原来的2倍,得到 ,请在这个网格中画出 .
(3)若小明蒙上眼睛在一定距离外,向 的正方形网格内掷小石子,则刚好掷入 的概率是多少? (未掷入图形内则不计次数,重掷一次)
17.阅读理解
如图1,在△ABC中,当DE∥BC时可以得到三组成比例线段:① ;② ;③ 。
反之,当对应线段程比例时也可以推出DE∥BC。
理解运用
三角形的内接四边形是指顶点在三角形各边上的四边形。
(1)如图2,已知矩形DEFG是△ABC的一个内接矩形,将矩形DEFG沿CB方向向左平移得矩形PBQH,其中顶点D、E、F、G的对应点分别为P、B、Q、H,在图2中画出平移后的图形;
(2)在(1)所得的图形中,连接CH并延长交BP的延长线于点R,连接AR。求证:AR∥BC;
综合实践
(3)如图3,某小区有一块三角形空地,已知△ABC空地的边AB=400米,BC=600米,∠ABC=45°;准备在△ABC内建一个内接矩形广场DEFG(点E、F在边BC上,点D、G分别在边AB和AC上),三角形其余部分进行植被绿化,按要求欲使矩形DEFG的对角线EG最短,请在备用图中画出使对角线EG最短的矩形。并求出对角线EG的最短距离(不要求证明)。
六、综合题
18.如图,BE是△ABC的角平分线,延长BE至D,使得BC=CD.
(1)求证:△AEB∽△CED;
(2)若AB=2,BC=4,AE=1,求CE长.
19.如图所示,在△ABC中,BA=BC=20cm,AC=30cm,点P从A点出发沿AB方向以4cm/s的速度向B点运动,同时点Q从C点出发沿CA方向以3cm/s的速度向A点运动,设运动时间为xs.
(1)当x= 时,求 ;
(2)△APQ能否与△CQB相似?若能,求出AP的长;若不能,请说明理由.
20.如图,已知抛物线y=﹣ +bx+c图象经过A(﹣1,0),B(4,0)两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C(m,m﹣1)是抛物线上位于第一象限内的点,D是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不与A、B重合),过点D分别作DE//BC交AC于E,DF//AC交BC于F.
①求证:四边形DECF是矩形;
②试探究:在点D运动过程中,DE、DF、CF的长度之和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求出它的值,若变化,试说明变化情况.
七、实践探究题
21.探索并解决问题
(1)【证明体验】如图1,AD为△ABC的角平分线,∠ADC=60°,点E在线段AB上,AE=AC,求证:DE平分∠ADB;
(2)【思考探究】如图2,在(1)的条件下,F为AB上一点,连接FC交AD于点G.若FB=FC,求证:DE2=BD·DG;
(3)【拓展延伸】如图3,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平分∠BAD,∠BCA=2∠DCA,点E在AC上,∠EDC=∠ABC,若BC=5,,AD=2AE,求AC的长.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解析】【解答】∵CE∶AE =1∶2,
∴CE∶CA =1∶3,
∵DE∥AB,
∴
∵DE=3,
∴AB=3 DE=9
故答案为:B
【分析】根据比例的性质得CE∶CA =1∶3,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推论,即可求得答案.
2.【答案】C
【解析】【解答】解:A.∵ , ,
∴ ∽ ;
B.∵ , ,
∴ ∽ ;
D.∵ 在同一个圆上,
∴ ,
又∵ ,
∴ , ,
∴ ∽ ;
故剪下的三角形与原三角形不相似的是C.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逐项进行判断 ,即可求解.
3.【答案】A
【解析】【解答】解:由平移的性质可得A'B'∥AB,A'C'∥AC,B'C'∥BC,
∴∠A'EF=∠B,∠A'FE=∠C,
∴△A'EF~△ABC,
又∵A'D与AD是对应边上的中线,
∴ ,
∵A A'=1,
∴ ,解得A'D=2.
故答案为:A
【分析】由平移的性质为出发点,可得A'B'∥AB,A'C'∥AC,B'C'∥BC,进而证明了△A'EF~△ABC;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知面积比等于对应边之比.
4.【答案】B
【解析】【解答】解:A、1×4≠2×3,故不符合题意;
B、3×18=6×9,所以成比例,故符合题意;
C、 ,所以不成比例,故不符合题意;
D、 ,所以不成比例,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求出第一个数与第四个数的乘积,第二个数与第三个数的乘积,然后判断是否相等即可.
5.【答案】B
【解析】【解答】解:由题图可知, ,结合 ,可得 .
故答案为:B.
【分析】由题图可知, ,由 ,可得 即可得出.
6.【答案】C
【解析】【解答】解:
∴△ADE∽△ABC,相似比为:
∴
∴ 的周长是:
故答案为:C.
【分析】利用平行线得到三角形相似,利用相似的性质求解即可。
7.【答案】C
【解析】【解答】解:∵DE⊥AB,
∴∠ADE=90°,∠B=90°,
∴∠ADE=∠B,
∴DE∥BC,
∴BC:AB=DE:AD=4:3,△DEH∽△FBH,
∴DE:AE=5:3,
又∵DH=DE,
∴DE:AE=DH:AE=3:5,
∵DF∥AC,
∴BH:BE=DH:AE=3:5,
∴BH:HE=3:2,
∴S△DEH:S△FBH=4:9;
故答案为:C.
【分析】易证DE∥BC,可得BC:AB=DE:AD=4:3,因为DH=HE,得出DE:AE=DH:AE=3:5,因为DF∥AC,所以∴BH:HE=3:2,BH:BE=DH:AE=3:5,可得BH:HE的比值,根据相似三角形的面积比等于相似比的平方即可求得。
8.【答案】C
【解析】【解答】解:如图,设CD与AE交于点O,
∵△ABC和△CDE都是等边三角形,
∴CB=CA,CD=CE, ,
∴ ,
∴ ,
∴BD=AE, ,故①正确;
∵ ,
∴ ,
∴ ,故②正确;
∴BC∥AE,
∴点A和点E到BC的距离相等,
∴ ,故③正确;
当 ,
根据 ,可得AC=AD,
∵CE=DE,
∴ ,故④正确;
若 的边长是2,且 ,
∴BD=3,
根据全等可得到:AE=3,
设AC与BE交于点M,
根据题意易得: ,
∴ ,
∴ ,得不出BE的值,故⑤错误;
故答案是①②③④;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可判断出 ,可得到①②正确;若 ,易知AC=AD,根据EC=DE即可判断④正确,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可得到③正确,然后判断出,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可以判断⑤,从而即可得出答案.
9.【答案】18
【解析】【解答】解:如图:
∵BE⊥AC,CD⊥AC,
∴BE∥CD,
∴△ABE∽△ACD,
∴ = ,
∴ = ,
解得:CD=18.
故答案为:18
【分析】先证明BE∥CD,可证得△ABE∽△ACD,再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对应边成比例,就可求出CD的长。
10.【答案】3:1:4
【解析】【解答】解:∵线段AE、BD是△ABC的中线,
∴BE=CE,AD=CD,
∵DM∥BC,
∴AM=ME,
∴DM= CE= BE,
∵DM∥BC,
∴△DMG∽△BEG,
∴ = ,S△BGE:S△DMG=4:1,
∴AM:MG=3:1,
∴S△ADM:S△DMG=3:1,
∴S△AMD=3S△DMG,
∴△AMD,△DMG和△BEG的面积之比为:3:1:4.
故答案为:3:1:4.
【分析】由线段AE、BD是△ABC的中线,得到BE=CE,AD=CD,根据DM∥BC,得到AM=ME,求得DM= CE= BE,通过△DMG∽△BEG,得到 = ,S△BGE:S△DMG=4:1,求得AM:MG=3:1,推出S△ADM:S△DMG=3:1,即可得到结论.
11.【答案】5
【解析】【解答】如图,连接BF,过点作GH⊥BC于H,
∵在菱形 中,对角线 与 相交于点 , , ,
∴AC⊥BD,AD//BC,AD=BC,OA=OC,OB=OD,
∴OA=OC=4,OD=OB=2,
∵点G为OC中点,
∴CG=OG=2,
∴AD=BC= ,
∵点F为AE中点,BE=BD,
∴BF为△EAD的中位线,
∴BF= AD= ,BF//AD,
∴点F在CB延长线上,
∵∠HCG=∠OCB,∠OBC=∠GHC,
∴△HCG∽△OCG,
∴ ,即 ,
解得:GH= ,CH= ,
∴FH=BC+BF-CH= ,
∴FG= =5.
故答案为:5
【分析】连接BF,过点G作GH⊥BC于H,由菱形的性质可得AC⊥BD,AD//BC,AD=BC,OA=OC=4,OB=OD=2,由线段中点的概念可得CG=OG=2,由勾股定理可得AD的值,由中位线的性质可得BF= ,BF//AD,证明△HCG∽△OCG,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GH、CH的值,进而求得FH、FG的值.
12.【答案】证明:∵ ,
∴ ,
即 ,
又 ,
∴ .
【解析】【分析】先证得 ,利用有两条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其夹角相等,即可判定两个三角形相似.
13.【答案】解:∵ ,AG=2 , GD=1 , DF=5 ,
∴ .
【解析】【分析】由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性质可得,据此进行计算 .
14.【答案】解:∵DE∥BC,
∴=,
∵AD=3,AB=5,
∴=.
【解析】【分析】根据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得出=,再根据AD=3,AB=5,即可得出答案.
15.【答案】(1)证明:∵OA=OC,
∴∠A=∠ACO.
又∵∠COB=2∠A,∠COB=2∠PCB,
∴∠A=∠ACO=∠PCB.
又∵AB是⊙O的直径,
∴∠ACO+∠OCB=90°.
∴∠PCB+∠OCB=90°.
即OC⊥CP,
∵OC是⊙O的半径.
∴PC是⊙O的切线.
(2)证明:∵AC=PC,
∴∠A=∠P,
∴∠A=∠ACO=∠PCB=∠P.
又∵∠COB=∠A+∠ACO,∠CBO=∠P+∠PCB,
∴∠COB=∠CBO,
∴BC=OC=OB.
∴BC= AB.
(3)解:连接MA,MB,∵点M是 弧AB的中点,∴弧AM=弧BM, ∴∠ACM=∠BCM.∵∠ACM=∠ABM,∴∠BCM=∠ABM.∵∠BMN=∠BMC,∴△MBN∽△MCB.∴.∴BM2=MN MC.又∵AB是⊙O的直径,弧AM=弧BM,
∴∠AMB=90°,AM=BM.
∵AB=8,∴BM=4 . ∴MN MC=BM2=32.
【解析】【分析】(1)根据圆的半径相等得到∠COB=2∠A又∠COB=2∠PCB,从而得到∠A=∠ACO=∠PCB.由直径所对的圆周角为直角,等量代换得到∠OCP为直角;(2)等角对等边;(3)连接MA,MB,由MN MC=BM2转化为,可得要证明△MBN∽△MCB.
16.【答案】(1)解:
(2)解:
(3)解:∵ ,
∴
【解析】【分析】(1)根据对称的特点即可得出答案;(2)根据位似的定义即可得出答案;(3)分别求出三角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再用三角形的面积除以正方形的面积即可得出答案.
17.【答案】(1)解:矩形PBQH如图1所示
(2)解:如图1中,连接CH并延长交BP的延长线于点R,连接AR
∵PH∥BC,
∴
∵DG∥BC,
∴
∵PH=DG,
∴
∴AR∥HG,
∵HG∥BC,
∴AR∥BC
(3)解:如图2中,作AR∥BC.BR⊥BC,连接CR,作BH⊥CR,过点H作PH∥BC交RB于P交AB于D交AC于G,作HQ⊥BC于Q,DE⊥BC于E,GF⊥BC于F
则四边形DEFG是矩形,此时矩形的对角线最短
(BH是垂线段,垂线段最短,易证EG=BH,故此时矩形的对角线EG最短)。
在Rt△RBC中,∵BC=600,BR=200
∴CR=
∴BH=
由(2)可知EG=BH=
【解析】【分析】(1)根据题意,利用平移的性质画出矩形PBQH即可。
(2)如图1中,连接CH并延长交BP的延长线于点R,连接AR,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由PH∥BC,DG∥BC,可得对应线段成比例,再由PH=DG可证RH,BC,AG,AC四条线段对应成比例,可得到AR∥GH,再由HG∥BC,利用平行线的传递性,可证得结论。
(3)如图2中,作AR∥BC.BR⊥BC,连接CR,作BH⊥CR,过点H作PH∥BC交RB于P交AB于D交AC于G,作HQ⊥BC于Q,DE⊥BC于E,GF⊥BC于F ,易得到四边形DEFG是矩形,此时矩形的对角线最短即就是EG的长,利用勾股定理求出GR的长,再求出BH的长,然后利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可求出EG的长。
18.【答案】(1)证明:∵BE是△ABC的角平分线,∴∠ABE=∠CBE.∵BC=CD,
∴∠CDE=∠CBE=∠ABE.
又∵∠AEB=∠CED,∴△AEB∽△CED
(2)解:∵BC=4,
∴CD=4.
∵△AEB∽△CED,
∴ = ,即 = ,
∴CE=2.
【解析】【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ABE=∠CBE,根据等边对等角得出∠CDE=∠CBE,故∠ABE=∠CDE,从而利用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得出结论;
(2)根据相似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得出CE∶AE=CD∶AB,根据比例式列出方程,求解即可得出答案。
19.【答案】(1)解:由题意得,AP=4x,AQ=30﹣3x,
当x= 时,AP= ,AQ=20,
∴ , ,
∴AP:AB=AQ:AC,
又 ,
∴ ,
∴ = ;
(2)解:分两种情况讨论.
情况1:当CQ:AP=BC:AQ时,△APQ∽△CQB,
即有 = ,
解得x= ,
经检验,x= 是原分式方程的解.此时AP= cm,
情况2:当CQ:AQ=BC:AP时,△APQ∽△CBQ,
即有 = ,
解得x=5,
经检验,x=5是原分式方程的解.此时AP=20cm.
综上所述,AP= cm或AP=20cm.
【解析】【分析】(1)当x= 时,可求出AP,PQ,AB,AC的长度,于是通过计算可证得比例关系式AP:AB=AQ:AC,可得 ,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求出 ;(2)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已知∠A和∠C对应相等,那么就要分成AP和CQ对应成比例以及AP和BC对应成比例两种情况来求x的值.
20.【答案】(1)解:因为抛物线与x轴交于(﹣1,0)(4,0),可以假设y=a(x+1)(x﹣4)
∵a=﹣ ,
∴y=﹣ (x+1)(x﹣4)
即y=﹣ x2+ x+2
(2)①证明:把C(m,m﹣1)代入y=﹣ x2+ x+2得
m﹣1=﹣ m2+ m+2,
∴m1=﹣2,m2=3,
∵C在第一象限,
∴ ,∴m>1,
∴m=﹣2(不符合题意,舍),m=3,
∴C的坐标是(3,2),
∵BC//DE DF//AC,
∴四边形DECF是平行四边形,
∵AB2=25 AC2=20 BC2=5
∴AB2=AC2+BC2,
∴∠ACB=90°,
∴四边形 BECF是矩形.
②∵DE//BC,
∴△AED∽△ACB,
∴ = ①.
同理,得
= ②,
①+②得
+ = =1,
∵AC=2 ,BC= ,CF=ED,
∴ + =1,
即2ED+DF=2 ,
∴ED+DF+FC=2 ,
∴DE、DF、CF的长度之和不变化,ED+DF+FC=2
【解析】【分析】(1)因为抛物线与x轴交于(﹣1,0)(4,0),可以假设y=a(x+1)(x﹣4),由题意a=﹣ 代入整理即可求出b、c.(2)①利用待定系数法思想求出点C坐标,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明∠ACB=90°,由此即可解决问题;
②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可得 = , = ,根据等式的性质,可得 + ,再根据等量代换,可得答案.
21.【答案】(1)证明:∵平分,
∴,
∵,
∴,
∴,
∴,
∴,
即DE平分;
(2)证明:∵,
∴,
∵,
∴,
∴,
由(1)知,
∴,
∴;
(3)解:如图3,在AB上取一点F使AF=AD,连接CF,
∵平分,
∴,
∵,
∴,
∴,,,
∵,
∴,
∵,
∴,
∴,,
∵,,
∴,
∵,,
∴,
∴,
∵,
∴,
∴,
即
【解析】【分析】(1)先利用“SAS”证明可得,再利用角的运算求出可得,从而得到 DE平分;
(2)先证明可得,再根据可得;
(3)在AB上取一点F使AF=AD,连接CF,先利用可得,,求出,再证明可得,再将数据代入可得,求出,最后利用线段的和差可得答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