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看雪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心亭看雪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5-01-21 14:22:20

文档简介

(共17张PPT)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柳宗元 《江雪》
湖心亭看雪
——张岱
张岱,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明朝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后不仕,消极避居浙江剡(shàn)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
代表作:《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明亡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往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总带有淡淡的哀愁。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
作者简介
一、美读课文,理解文意。
1、听朗读 ,标明生字读音和停顿。
2、朗读课文 ,对照注解,理解大意。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gēng)定矣,余桡(ráo)一小舟,拥毳(cuì)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sōng)沆 (hàng)砀(dàng),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jiè)、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gèng)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qiǎng)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gèng)有痴似相公者。”
提示:读一篇文言文的时候要特别注意生僻字、多音字、通假字的读音,及节奏的准确划分。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桡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 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动词,客居,名词用作动词,词类活用

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


痛饮
罢了
量词
文中哪一个字可以形象地概括
出张岱的形象 ?
“痴”
二、分步赏读领悟情感
(1)“痴”字用我们的话怎么解释
呆 傻 笨 行为古怪
(2)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张岱的“痴”,请用“——”划出有关词句.
大雪三日 湖中人鸟声俱绝 是日更定 独
往湖心亭看雪
小结:以上可用“痴行”来描述
孤独的张岱,去湖心亭看到了怎样的
雪景呢?请读出文中描写雪景的句子。希望能读出气势和感情。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惟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品读冰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雾凇沆砀,天云山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道,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位而已。
品读冰雪
 (3)这样寥寥几笔,不加渲染,勾画景物的写法叫什么手法?
  白描
  (4)张岱用白描的手法,写出了天地之浩大苍茫,人物的渺小轻淡,人似乎完全融入天地之中,真是达到了“天人合一”的妙境。张岱在自然中如此忘情,表明他对自然有什么感情?
 热爱自然。痴迷于景。
清高孤傲痴迷自然的张岱寒夜去看雪,没想到会遇见像自已一样的人物,他们的心情如何?做了什么?说了什么?找出有关语句。
  因为金陵是南京,曾经是明朝的都城。客
人说是金陵人,触动了张岱对大明的思念,对
故国的思念。  
思考:问姓名答地点是何道理
提示:你能不能联系作者的思想性格和金陵
的特殊含义来想想?
四、评点张岱
   同学们,我们通过找找“痴行”、品“痴景”、议“奇遇”,已经体会到了张岱的痴心,那么他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请你用“好个______的张岱”的句式来评点张岱其人。
孤独   超凡脱俗  痴迷自然                         清高   思恋故国  内心孤独
满纸荒唐言,
一把辛酸泪。
都言作者痴,
谁解其中味!
——曹雪芹
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
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高雅之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