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闯关练习-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
A.胸脯(pū) 准(zhǔn)备 转(zhuǎn)告 摄(shè)影师
B.婉(wǎn)转 陨(xūn)石 解释(shì)研(yán)究
C.胶卷(juǎn) 鞠(jū)躬 咧(liě)开 停当(dāng)
D.打量(liang) 散(sàn)步 仰(yǎng)望 白桦(huà)树
2.下列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赠”的韵母是“en”。 B.“韵”的声母是“r”。
C.“印”是前鼻音。 D.“厚”是上下结构的字。
3.“明朗、凌乱、凉爽”的近义词分别是( )
A.昏暗 整齐 闷热 B.明亮 杂乱 凉快
C.昏暗 杂乱 凉快 D.明亮 整齐 闷热
4.《夜书所见》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 )
A.秋天 B.春天 C.夏天 D.冬天
5.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每一片法国梧桐树的落叶,都像一个金色的小巴掌。
B.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
C.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
D.一夜秋风,一夜秋雨。
6.下列不是告诫人们要讲道理的一项是( )
A.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B.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C.劈柴看纹理,讲话凭道理。 D.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二、填空题
7.多音字组词。
应yīng( ) yìng( ) 骨gū( ) gǔ( )
处chǔ( ) chù( ) 稍shāo( ) shào( )
吗ma( ) mā( ) 担dān( ) dàn( )
压yā( ) yà( ) 中zhōng( ) zhòng( )
8.辨字组词
湿( ) 浅( ) 愉( ) 棕( ) 蓬( )
温( ) 钱( ) 偷( ) 综( ) 篷( )
9.给划线词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1)那鲜艳的服装,把学校打扮得绚丽多彩。
(2)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
(3)“你在哪儿?”青头急忙问。
(4)偶尔有虫子撞到网上,小蜘蛛马上爬过去把虫子吃掉。
10.照样子写词语。
(1)百发百中(“百~百~”式词语): 、
(2)摇头晃脑(含有人体部位的词语): 、
(3)描写秋天的四字词语: 、
(4)银光闪闪(ABCC式词语): 、
11.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
( )的秋天 ( ) 夏天 ( ) 的歌曲
( )的衣裳 ( )的歌声 ( )的谷粒
悄悄地( ) 轻轻地( ) 高兴地( )
12.品读诗句,完成练习。
(1)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这两句写出了诗人所看到的山中景致。“ ”字点明深秋季节;“ ”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有人家”使人联想到 。
(2)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
这两句抓住“ ”“ ”两处景物描绘出了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 ”与“ ”形成强烈对比,突出了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
三、现代文阅读
课内阅读。
秋天的雨(节选)
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梨香香的,菠萝甜甜的,还有苹果、橘子,好多好多香甜的气味,都躲在小雨滴里呢!小朋友的脚,常被那香味勾住。
秋天的雨,吹起了金色的小喇叭。它告诉大家,冬天快要来了。小喜鹊衔来树枝造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当粮食,小青蛙在加紧挖洞,准备舒舒服服地睡大觉。松柏穿上厚厚的、油亮亮的衣裳,杨树、柳树的叶子飘到树妈妈的脚下。它们都在准备过冬了。
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13.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舒舒服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丰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第1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请用“——”画出来。
15.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选项有( )(多选)
A.秋天果实累累,孩子们可以吃各种各样的美味水果。
B.孩子们在秋天收获种种快乐,因此说秋天给小朋友带来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C.选段写秋雨的气味,实际上是在赞美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阅读
劳动换来的书
①曾任美国总统的林肯,小时候家里很穷,但是他很想看书,没钱买,就借书看。
②有一次,他从邻居一位大叔那里借到一本心仪已久的《华盛顿传》,非常高兴。不料夜里下雨屋漏,书淋湿了,他心里很难过。
③第二天一大早,他来到大叔家里,先诚恳地道歉,然后给大叔家干了三天活。这位大叔被林肯的行为感动了,把那本书送给了他。
④林肯喜出望外,小心翼翼地接过珍爱的《华盛顿传》回家了。
16.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恰当的词语,并造句。
形容小心谨慎,不敢疏忽大意。(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写出表示高兴的成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邻居大叔把书送给林肯是因为( )
A.林肯给他家干活。
B.林肯不是故意把书淋湿的。
C.林肯用实际行动诚恳地表达自己的歉意,使大叔很受感动。
四、书面表达
19.习作演练。
春天是美丽的,春天是充满生机的。同学们,快拿起手中的笔,写一写春天校园里美丽的景色吧!字数不少于250字。
参考答案:
1.D
【解析】略
2.C
【详解】此题考查声母、韵母及字体结构的掌握。
A“赠”的韵母是“eng”。
B“韵”的声母是“y”
D“厚”是半包围结构的字。
3.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选择所给词语的近义词。明朗的近义词是明亮;凌乱的近义词是杂乱;凉爽的近义词是凉快。
4.A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诗歌内容的分析,对学过的诗歌不仅要背诵默写,还要理解诗歌内容。在本题中,《夜书所见》这首诗描写的季节是秋天。从“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可以看出。
5.D
【详解】本题考查对句子的修辞手法的辨析。
A选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法国梧桐树的落叶比作金色的小巴掌。
B选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秋天的雨比作一把钥匙。
C选项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将大雁拟人化,使大雁可以叮咛。
D选项没有运用修辞手法。
6.D
【详解】考查谚语俗语的理解。
A.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不经过研讨辩论,就不能分清是非曲直。
B.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有理到哪儿都行得通,无理到哪儿都不行。指人的言行必须有理可循。
C.劈柴看纹理,讲话凭道理:说话办事要讲道理。
D.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指的是三个副将的智慧能顶一个诸葛亮。比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经过大家商量,就能商量出一个好办法。
7. 应该 答应 花骨朵 骨头 处理 到处 稍微 稍息 好吗 干吗 担任 重担 压力 压根儿 中国 百发百中
【解析】略
8. 湿度 深浅 愉快 棕树 莲蓬 温度 金钱 小偷 综合 船篷
【解析】略
9. 五颜六色 吸引 连忙 偶然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词的辨析能力。近义词,是指词汇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语,解答本题,要理解词语的意思,然后结合语境写出所给词语的近义词。
绚丽多彩:形容色彩华丽。
勾住:把人的身心捆住、吸引的意思。
急忙:因为着急而行动加快。
偶尔:很少出现;不是经常的。
故答案为:(1)五颜六色(2)吸引 (3)连忙(4)偶然
10. 百依百顺 百战百胜 心灵手巧 目瞪口呆 秋风习习 一叶知秋 大名鼎鼎 天网恢恢
【解析】略
11. 凉爽 炎热 美妙 美丽 悠扬 饱满 走来 拍着 跳起来
【解析】略
12. 寒 远 炊烟袅袅,鸡鸣犬吠 荷尽 菊残 已无 犹有
【详解】本题考查诗句的理解。
(1)句意:沿着弯弯曲曲的小路上山,在那白云深处,居然还有人家。
“寒山”指深秋季节的山,点明深秋季节;“远上寒山石径斜”,写山,写山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路蜿蜒伸向山头。“远”字写出了山路的绵长,“斜”字与“上”字呼应,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这样写,从题意来说,写出了“行”的特点,而从构图来说,却借勾画山路逶迤绵远之特点山势幽深平缓的形体特点,同时自然地把人们的视线沿着山路引向白云生处的人家。
“白云生处有人家”,写云,写人家。诗人的目光顺着这条山路一直向上望去,在白云飘浮的地方,有几处山石砌成的石屋石墙。这里的“人家”照应了上句的“石径”,“石径”就是那几户人家上上下下的通道。这样就把两种景物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了。白云仿佛从山岭中生出,飘浮缭绕,既可见山之高,又表现云之淡白与山之苍翠相映衬,点染出明快色调。诗人用横云断岭的手法,让这片片白云遮住读者的视线,却给人留下了想象的空间:在那白云之上,云外有山,一定会有另一种景色。
(2)句意:荷花凋谢连那擎雨的荷叶也枯萎了,只有那开败了菊花的花枝还傲寒斗霜。
这两句写景,抓住“荷尽”、“菊残”描绘出秋末冬初的萧瑟景象。“已无”与“犹有”形成强烈对比,突出菊花傲霜斗寒的形象。后两句议景,揭示赠诗的目的。说明冬景虽然萧瑟冷落,但也有硕果累累、成熟丰收的一面,而这一点恰恰是其他季节无法相比的。诗人这样写,是用来比喻人到壮年,虽已青春流逝,但也是人生成熟、大有作为的黄金阶段,勉励朋友珍惜这大好时光,乐观向上、努力不懈,切不要意志消沉、妄自菲薄。
13. 身体或精神上感到轻松愉快。 收成好。 14.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 15.ABC
【解析】13.此题考查理解词语意思。
多种方法理解词语意思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理解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联系插图、联系生活经验、找近义词、查字典等。
舒舒服服:联系上下文,再联系生活实际,可以得知舒舒服服就是身体或精神上感到轻松愉快,非常放松舒适。
丰收:联系生活实际就可以知道是收成好的意思。
14.此题考查中心句。
能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句子就是“中心句”。 自然段中,中心句的特点 ①一般在段的开头的中心句起概括和总述作用。 ②一般在段的中间的中心句起承上启下作用。 ③一般在段的末尾的中心句起归纳和总结作用。
第一自然段中“秋天的雨,藏着非常好闻的气味。”是中心句,后面具体写了都有哪些好闻的气味。
15.此题考查段意理解。
《秋天的雨》为作者是陶金鸿 。这是一篇抒情意味很浓的散文,名为写秋雨,实际在写秋天。课文的内容丰富多彩,作者抓住秋天的特点,从秋天的到来写起,写了秋天缤纷的色彩,秋天的丰收景象,还有深秋中各种动物、植物准备过冬的情景。
节选片段中,描写到秋天果实累累,孩子们可以吃各种各样的美味水果。 孩子们在秋天收获种种快乐,因此说秋天给小朋友带来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表面在写秋雨的气味,实际上是在赞美秋天是丰收的季节。
16. 小心翼翼 他做事总是小心翼翼的,不敢疏忽,生怕出错。 17.喜出望外 18.C
【解析】16.本题考查词语解释和造句。
小心翼翼: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用来形容言行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大意。出自《诗经·大雅·大明》。
使用“小心翼翼”造句时注意结合词语意思。
示例:小明来到后院,小心翼翼地拿走一个鸡蛋。
17.本题考查寻找关键词。
喜出望外:指因遇到意外的喜事,心中非常高兴。
本文指大叔把书送给了林肯,他非常高兴。
18.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段内容的分析和理解。
结合第②段“有一次,林肯从邻居的一位大叔那里借到一本心仪已久的《华盛顿传》,非常高兴,拿回家认真地读着。晚上,他为了把书放在隐蔽的地方,就塞在屋檐的缝隙里。不料夜里下雨,屋顶漏雨,书被淋湿了。他心里很难过,”可以得出邻居大叔把书送给林肯是因为林肯用实际行动表达了自己的歉意,使大叔很受感动。故选C。
19.例文:
春天的校园
春姑娘悄悄地走进了我们的校园,把春天带给了我们。
瞧,在老教学楼的下面有几棵小小的樱花树,那白白的花朵就像一个个可爱的小精灵,随风舞动。一阵微风吹过,花瓣就如雪花般飘落下来。树根处长着一圈银白色的小花,仔细看花芯,居然是淡橙色的,就像给樱花树穿了一双精巧的小鞋子。
再往外走,就来到了小河边,河两旁的柳树姐姐们弯着腰,看着河中欢快的鱼儿。小鱼们跳来跳去,水花溅到了柳树姐姐的头发上。小鱼们吓坏了,连忙游到了河的深处,柳树姐姐笑着对鱼儿说:“快出来吧,我还要谢谢你们为我洗头呢!”鱼儿们听了柳树姐姐的话,慢慢地游出了水面,继续跳着欢快的舞。
过了小河,就来到了火箭模型前,它的四周围满了五颜六色的花。冬天时根本看不到一点儿花的影子。一到春天,春姑娘提着花篮儿,迈着轻盈的步伐,把五彩的鲜花撒向了花坛,就像火箭喷发出的火焰那么艳丽。
啊,春天的校园真美!
【解析】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