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5.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7 09:24: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课内阅读。
①火神不敢违抗宙斯的命令,只好把普罗米修斯押到高加索山上。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
②狠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脏。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脏又重新长了出来。这样,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永远没有了尽头。
1.选文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这个神话故事的 (起因 经过 结果),主要内容是: 。
2.对画“——”的句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表明普罗米修斯坚强、勇敢、永不放弃。
B.表现普罗米修斯倔强、固执己见。
C.表明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的幸福生活英勇无畏、不怕牺牲。
3.将选文第①自然段中的加点词语“日夜”去掉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女娲补天
这可是一项巨大而又艰难的工作。女娲先从各地( )赤、青、黄、白、黑五种颜色的石头,燃起神火熔炼。随着神火渐渐熄灭,五种颜色的元头被炼成了黏稠的石浆。女姻用 这些石浆把天上的大窟窿修补好。从此,天上便有了五色的云霞。女娲担心补好的天再塌下来,于是又( )了一只大乌龟,( )下它的四条腿,竖立在大地的四方,把人类头顶上的天空撑起来,这样天就再没有了坍塌的危险。接着,她奋勇杀死了在中原一带作恶的黑龙,其他野兽见此情景,吓得纷纷逃回山林,不敢再到处流窜残害人类了。最后,女娲把芦苇( )成灰,( )到水中,芦灰越积越厚,把喷涌洪水的地缝也堵住了。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动词,把选文补充完整。
5.从选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写在括号里。.
容易——( ) 安全——( ) 稀薄——( )
6.女娲补天用的五彩石的颜色为。
7.从文中画“ ”的句子中我们可以看出女娲具有 品质。
8.根据选文内容把女娲补天的过程补充完整。
找五彩石 ——杀乌龟——杀 ——烧芦苇
阅读。
有一天,盘古醒来了,睁眼一看,周围黑乎乎一片,什么也看不见。他一使劲翻身坐了起来,只听咔嚓一声,“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一丝微光透了进来。巨人见身边有一把斧头,就拿起斧头,对着眼前的黑暗劈过去,只见听一声巨响,“大鸡蛋”碎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
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精疲力竭,累得倒下了。
9.这段话是从课文《 》中选出来的。
10.我发现这段话中有很多意思相反的词,你能找出来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天和地终于成形了,盘古也精疲力竭,累得倒下了。把“又不知过了多少年”去掉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这句话运用这样意思 的词语,可以形成鲜明的 ,体现 ,使我们对事物的认识 。“冉冉”、“缓缓”写出了 。
课外阅读。
雨越下越大,本来我要去同学家学习,这下只好不去了。
我坐在门口,看着瓢泼大雨出神。爸爸喊我:“你看,雨水都溅在身上了。”我没理会,却好像发现了什么奇妙的东西:“爸爸,你看!屋檐下的石头,怎么隔着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小窝?”爸爸还没有回答,我就自己解释说:“爸爸,我知道了,那是让屋檐滴下的雨水打的。是吗?”爸爸故意惊奇地问:“雨水有那么大的劲儿,把石头打出窝窝来?”爸爸这一问,我也愣住了。
爸爸见我答不出,就走过来笑着说:“这叫‘滴水穿石’。咱们这房子已有几十年了,雨点的力量虽小,可是长年累月,它总滴到一个地方,渐渐地就打出小窝来了。”接着,爸爸又说,“无论干什么事情,只要有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就一定会成功的。”
听了爸爸的话,我心里想:要永远记住“滴水穿石”的启发。
13.给本文加一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章前面的横线上。
14.“我”发现了什么奇妙的东西?(用“ ”画出文中的句子回答)
15.用“﹏﹏﹏”画出有关的句子,来说明这篇文章告诉我们的道理。
16.联系这篇文章回答。
(1)爸爸为什么要“故意”发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读了这篇文章,你得到了什么启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精卫填海
炎帝之少女,名曰女娃。女娃游于东海,溺而不返,故为精卫,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17.解释加点字的意思。
炎帝之少女( ) 故为精卫 ( )
18.解释下列语句。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读完这篇文言文,你从精卫身上学到了哪些精神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快乐阅读。
春天的小草
春天到了,大地复苏,花儿开放,整个大自然充满了生机,我十分喜爱这生机勃勃的春天,尤其爱春天里那绿油油的小草。
我家门前有一片空地,上面种着小草,它们是那样富有〔生机、生命〕,春天一到,一下子就铺开了一片绿色的天地。细看,它们是嫩绿色的,水灵灵的,多么喜人!
一阵风吹过,小草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时而舒展双臂,时而左右摇摆。它们像一群活泼的小女孩,天真可爱。这时你如果有空来欣赏一下,一定会叫你心旷神怡,乐而忘返。
你别看小草这样〔软弱、柔弱〕,可它永远不会向暴风雨低头。有一天,一阵狂风过后,突如其来地下了一场大雨。风雨过后,我赶紧去看那小草。呀!小草好像被折磨得奄奄一息了,有的歪歪斜斜,有的身子贴地。但我相信,它们是不会在暴风雨下屈服的。果然,小草又慢慢挺直了腰,尽管脸上还带着晶莹的泪珠!它们好像在骄傲地说:“你看,我们是多么顽强啊!”
小草,没有鲜花那么娇艳,没有白杨那么〔挺拔、挺立〕,可是它的生命力是多么〔顽强、坚强〕!人们说“疾风知劲草”,小草是当之无愧的。
20.给短文加个题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划去〔 〕里用得不恰当的词语。
22.“疾”字是( )结构的字,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疾”字在字典里有四个意思:①疾病 ②痛苦 ③痛恨 ④急速,猛烈。“疾风知劲草”中的“疾”应取第( )种意思。
23.按下列形式从文中摘录词语或写出词语。
ABB: 、 、 。
ABCC: 、 、 。
AABC: 、 、 。
AABB: 、 、 。
24.把下面的谚语补充完整。
疾风知劲草, 。少壮不努力, 。
有理走遍天下, 。一年之计在于春, 。
25.请写出第二、三、四自然段的意思。
第二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三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自然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经过 普罗米修斯被押到高加索山上,受尽折磨 2.B 3.不好。去掉后就不能体现出普罗米修斯所遭受的痛苦之深。
【解析】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章第①自然段句子“神不敢违抗宙斯的命令,只好把普罗米修斯押到高加索山上。”和文章第②自然段句子“狠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脏。”可知描写了普罗米修斯被宙斯惩罚,日夜遭受着痛苦的折磨,这是事情的经过。
2.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
结合文章第①自然段句子“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可知普罗米修斯遭受了残酷的,痛苦的折磨,但是普罗米修斯不肯向宙斯屈服,他认为为人类造福没有错,因此可以看出普罗米修斯坚强、勇敢、永不放弃,为了人类的幸福生活英勇无畏、不怕牺牲。
B.表现普罗米修斯倔强、固执己见。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宁愿忍受痛苦,不是固执己见,说法错误。
故选B。
3.本题考查分析字词的含义和作用。
结合文章第①自然段句子“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日夜”一词写出了普罗米修斯不仅白天受到了折磨,晚上也遭受了痛苦的折磨,因此日夜一词写出了普罗米修斯遭受的折磨之残酷,更加突出了普罗米修斯为人类造福的精神。因此“日夜”一词不能去掉。
4.拣来 杀 斩 烧 撒 5. 艰难 危险 黏稠 6.赤、青、黄、白、黑 7.勇敢 8. 补天 黑龙 堵地缝
【解析】4.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理解记忆能力。
语段选自《女娲补天》。课文讲述的是远古时候的造人之神——女娲为了拯救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故事。赞扬了女娲勇敢、善良的品质及不怕危险、甘于奉献的精神。
原文:女娲先从各地拣来赤、青、黄、白、黑五种颜色的石头,燃起神火熔炼。随着神火渐渐熄灭,五种颜色的石头被炼成了黏稠的石浆。女娲用这些石浆把天上的大窟窿修补好。从此,天上便有了五色的云霞。女娲担心补好的天再塌下来,于是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条腿,竖立在大地的四方,把人类头顶上的天空撑起来,这样天就再没有了坍塌的危险。接着,她奋勇杀死了在中原一带作恶的黑龙,其他野兽见此情景,吓得纷纷逃回山林,再不敢到处流窜残害人类了。最后,女娲把芦苇烧成灰,撒到水中,芦灰越积越厚,把喷涌洪水的地缝也堵住了。
5.本题考查反义词。
容易:不难。反义词是:艰难。
安全:指人没有危险。反义词是:危险。
稀薄:空气、烟雾等密度小,不浓厚。反义词是:黏稠。
6.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女娲先从各地拣来赤、青、黄、白、黑五种颜色的石头”可知答案。
7.本题考查人物形象分析。
从女娲为了拯救水深火热之中的人们冒着生命危险补天的事,可知她不畏艰辛的精神和为人类造福的品质。
8.本题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从“女娲先从各地拣来赤、青、黄、白、黑五种颜色的石头,燃起神火熔炼。随着神火渐渐熄灭,五种颜色的元头被炼成了黏稠的石浆。女姻用这些石浆把天上的大窟窿修补好。”可知是找五彩石补天。
结合“女娲担心补好的天再塌下来,于是又杀了一只大乌龟,斩下它的四条腿,竖立在大地的四方,把人类头顶上的天空撑起来,这样天就再没有了坍塌的危险。”可知接着写的是杀乌龟。
结合“她奋勇杀死了在中原一带作恶的黑龙,其他野兽见此情景,吓得纷纷逃回山林,不敢再到处流窜残害人类了。”可知写的是杀黑龙。
结合“最后,女娲把芦苇烧成灰,撒到水中,芦灰越积越厚,把喷涌洪水的地缝也堵住了”可知写的是烧芦苇堵地缝。
因此女娲补天的过程是:找五彩石补天——杀乌龟——杀黑龙——烧芦苇堵地缝。
9.盘古开天地 10.清——浊 、轻——重、天——地、上升——下降 11.不好,“又不知过了多少年”说明天和地形成的过程非常漫长,写出了盘古不辞辛苦的开天地的无私与伟大。 12. 相对 鲜明的对比 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 更加直观 天上升、地下降的速度很慢
【解析】9.本题考查内容出处。
选段出自课文《盘古开天地》。
10.意思相反的词即反义词,句中的反义词有清——浊 、轻——重、天——地、上升——下降等。
11.本题考查表达效果。
句中“又不知过了多少年”的意思是不知道过了多久,结合原文内容,指的是天和地的形成耗费了很长时间,如果去掉这个句子,就没有这个表达效果了。
12.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这个句子中有很多相反的词语,如清——浊 、轻——重、天——地、上升——下降。更能突出不同事物的不同特点。句中“冉冉”和“缓缓”都是“慢慢地”意思,写出了天上升、地下降的速度慢。
13.滴水穿石 14.爸爸,你看!屋檐下的石头,怎么隔着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小窝? 15.无论干什么事情,只要有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就一定会成功的。 16. 爸爸是想让“我”自己进行思考,得出自己的答案。 我得到的启发是学会观察、善于思考,就能有收获。
【解析】13.本题考查了给文章拟标题的能力。
整篇文章是围绕“滴水穿石”的问题来说的,所以可以拟标题为“滴水穿石”。
14.本题考查了对文章信息的提取能力。
从文中“屋檐下的石头,怎么隔着一段距离,就有一个小窝”可知答案。
15.本题考查了对文章信息的提取能力。
从文中爸爸的话“无论干什么事情,只要有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就一定会成功的”可知答案。
16.本题考查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和阅读启示能力。
(1)爸爸故意发问,目的是让“我”养成学会思考,善于观察的好习惯,自己去解决问题。
(2)从爸爸的话“无论干什么事情,只要有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就一定会成功的”以及“要永远记住‘滴水穿石’的启发。”可以概括答案为:做任何事都要有恒心,只要长年累月地努力去做,就一定能成功。
17. 小女儿 因此 18.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19.我从精卫身上学到了不畏艰苦,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永不放弃等精神。
【解析】17.本题考查字词解释。
“炎帝之少女”意思是:炎帝的小女儿。“少女”,小女儿。
“故为精卫”意思是:因此化为精卫鸟。“故”,因此。
18.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意思是: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湮:填塞。
19.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
精卫即使面对这么困难,难以完成的事情仍然没有退缩,告诉我们要不惧艰险,奋斗不止,做一个有着顽强意志,坚持不懈的人。
【点睛】参考译文:
炎帝的小女儿,名叫女娃。有一次,女娃去东海游玩,溺水身亡,再也没有回来,因此化为精卫鸟。经常口衔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20.小草 21.生命 软弱 挺立 坚强 22. 半包围 疒 5 ④ 23. 绿油油 水灵灵 金灿灿 生机勃勃 兴致勃勃 得意洋洋 奄奄一息 依依不舍 彬彬有礼 歪歪斜斜 干干净净 清清楚楚 24. 岁寒见后凋 老大徒伤悲 无理寸步难行 一日之计在于晨 25. 告诉我们小草为什么令我们喜爱。 展现了小草的可爱。 展现了小草顽强的生命力。
【分析】20.考查给短文加上题目。
通过阅读本短文,字里行间无不围绕着小草来描写,描写出了小草的美,小草的可爱和小草顽强的生命力,因此,本短文题目就拟定为“小草”。
21.考查划去文中括号里不恰当的词语。
“生机”生命的活力。“生命”生物体所具有的存在和活动的能力。根据词义结合语境,文中应划去“生命”;
“软弱”指身体衰弱无力气;不坚强。“柔弱”常指体弱,易感疲劳的;易得病的(身体柔弱)。根据词义结合语境,文中应划去“软弱”;
“挺拔”直立而高耸。“挺立”笔直地耸立。根据词义结合语境,文中应划去“挺立”;
“顽强”非常坚强。“坚强”坚固,不可摧毁;不动摇。根据词义结合语境,文中应划去“坚强”。
22.考查查字典。
根据查字典的常识,本题按要求可填空回答为:“疾”字是 半包围结构的字,按部首查字法,应先查“疒”部,再查“五”画。“疾”字在“疾风知劲草”意思:只有在大风中才能看出什么样的草是强劲的。比喻只有在关键的时刻才能显示出一个人的坚强意志,经得起考验。中是急速,猛烈的意思。故应取第 ④种解释。
23.考查按要求写词语。
ABB式:暖呼呼、气鼓鼓、气冲冲、明晃晃。
ABCC式:想入非非、得意洋洋、喜气洋洋、暮气沉沉。
AABC式:熠熠生辉、遥遥领先、洋洋大观、泱泱大国。
AABB式:轰轰烈烈、吞吞吐吐、隐隐约约、密密麻麻。
24.考查把谚语补充完整。
“疾风知劲草,岁寒见后凋。”出自《后汉书。王霸传》。意思是,大风下才知道坚韧的草,严寒里才知道松柏最后凋谢。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此谚语出自《乐府诗集 长歌行》,意思是: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是一句民间俗语,意思是只要有理,走到什么地方都能行得通,无理无论走到哪里都站不住脚。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此谚语出自《增广贤文》,意思是:一年的计划要在春季考虑安排;一日一日的计划要在早晨安排。意谓凡事要抓紧时间,早作打算。
25.考查总结出第二、三、四自然段的意思。
第二自然段:从文中的这句话“我家门前有一片空地,上面种着小草,它们是那样富有生机,春天一到,一下子就铺开了一片绿色的天地。”可总结出本段主要写小草富有生机。
第三自然段:从文中这句话“一阵风吹过,小草跳起了欢乐的舞蹈,时而舒展双臂,时而左右摇摆。它们像一群活泼的小女孩,天真可爱。”可总结出本段主要写小草天真可爱。
第四自然段:从文中的这句话“你别看小草这样柔弱,可它永远不会向暴风雨低头。”可总结出本段主要写小草永远不向暴风雨低头。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