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阅读理解特训卷-(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阅读理解特训卷-(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7 09:29: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阅读理解特训卷-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课内阅读。
①火神不敢违抗宙斯的命令,只好把普罗米修斯押到高加索山上。普罗米修斯的双手和双脚戴着铁环,被死死地锁在高高的悬崖上。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
②狠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脏。白天,他的肝脏被吃光了,可是一到晚上,肝脏又重新长了出来。这样,普罗米修斯所承受的痛苦,永远没有了尽头。
1.选文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这个神话故事的 (起因 经过 结果),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画“——”的句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表明普罗米修斯坚强、勇敢、永不放弃。
B.表现普罗米修斯倔强、固执己见。
C.表明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的幸福生活英勇无畏、不怕牺牲。
3.将选文第①自然段中的加点词语“日夜”去掉好不好?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人生第一课
这是一所普通的幼儿园,刚刚入园的孩子被老师带进图书馆,接受他们的人生第一课。
“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我……”稚嫩的童声在空中回荡。然而,老师却用一张质量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工整地把这个听上去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下面,”老师说,“哪位小朋友来给这个故事配上插图呢?”又一位小朋友站了起来。画一个“爸爸”,画一个“妈妈”,再画一个“我”。虽然画的很不像样子,但老师同样认真地把他接过来,附在那一页故事的后面,然后取出一张精美的封皮纸,把它们装订在一起。封面上,老师还写上了作者的姓名、插图者的姓名和“出版”的年、月、日。
老师把这本“书”高高地举起来:“孩子们,瞧,这是你们写的第一本书。写书并不难,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本小书。但是,等你们长大了,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
人生第一课结束了,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受到了某种“灌输”。
4.联系上下文,理解下面的词语。
稚嫩:
不知不觉:
5.请写出画横线句子中引号的用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比较下面的句子,请写出画线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1)老师却用一张质量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工整地把这个听上去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2)老师却用一张质量非常好的纸,把这个听上去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最后一自然段中的“某种‘灌输’”指的是什么?如何看待这种“灌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你认为文中的老师是一位怎样的老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燕子和麻雀
列夫·托尔斯泰
有一回,我站在院子里看屋檐下边的燕子窝。一对燕子掠过我面前飞走了,留下一个空窝。
燕子一飞走,有只麻雀从屋顶飞下来,落到燕子窝上。它四面打量了一下,拍拍翅膀溜进窝里去,接着从窝里探出头来,还啾啾啾地叫呢。
过了一会儿,一只燕子飞了回来。它钻进窝里,一看有个生客,就吱吱吱地叫了几声,拍拍翅膀飞走了。
麻雀还蹲在窝里叽叽喳喳地叫着。
忽然飞来了一群燕子。它们急急忙忙地直飞到窝边上,好像是特意来看看麻雀似的,但马上又飞走了。
麻雀一点儿也不害臊,还是叽叽喳喳地叫着。
一会儿,燕子再飞到窝上来,不知干了些什么,又飞走了。
燕子不是无缘无故飞来的。每只燕子的嘴里都衔着点稀泥,它们把燕子窝的小门一点一点地封起来。
燕子飞来又飞去,燕子窝也就越堆越大,小门却越来越小了。
起先还看得见麻雀的脖子,一会儿只看见它的小脑袋,再过一会儿只能看见它的嘴,到后来什么也看不见了。因为燕子把麻雀完全给封在窝里了。这时,燕子叽里叽里地唱着歌,在屋子周围绕了几圈便飞走了。
9.文中用两个词很形象地刻画了麻雀占窝的动作,请把它写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麻雀有退出燕子窝的念头吗?请写出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麻雀对自己占窝的举动的态度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我国有一个成语表示鸟窝被别的鸟占了,你知道吗?请写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这篇童话阐明了一个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
卧薪尝胆
公元前496年,吴王阖闾派兵攻打越国,被越王勾践打得大败,他在临死前,嘱咐儿子夫差要替他报仇。夫差牢记父亲的话,日夜加紧练兵,准备(攻功)打越国。过了两年,夫差率兵把勾践打得大败,无路可走,准备自杀。谋臣文种劝住了他,说:“吴国大臣伯嚭(pǐ)贪财,可以派人去贿赂。”勾践就派了文种带着珍宝贿赂伯嚭,伯嚭答应和文种去见吴王文种见了吴王。
文种见了吴王说:“越王愿意投降,做您的臣下伺候您,请您(挠 饶)恕他。”这时的夫差以为越国已经不足为患,就答应了越国的投降。然后,勾践带着妻子和范蠡(lǐ)到吴国伺候吴王,终于赢得了吴王的欢心和信任。三年后,他们被释放回国了。
勾践回国后,立志发愤图强,准备复仇。他怕自己贪图舒适的生活,消(摩 磨)了报仇的志气,晚上就枕着兵器,睡在稻草堆上,他还在房子里挂上一只苦胆,每天早上起来后就尝尝苦胆。他亲自到田里与农夫一起干活,妻子也纺线织布。勾践的这些举动感动了越国上下官民,经过十年的艰苦奋斗,越国终于兵精粮足,转弱为强。
而吴王夫差盲目力图争霸,丝毫不考虑民生疾苦。他虽然称霸于诸侯,但是这时的吴国,就似强大,实际上已经是走下坡路了。
公元前482年,夫差亲自带领大军北上,与晋国争夺诸侯盟主,越王勾践趁吴国精兵在外,突然袭击,一举打败吴兵。夫差听到这个消息后,急忙带兵回国,并派人向勾践求和。勾践估计一下子灭不了吴国,就同意了。公元前478年,勾践第二次亲自带兵攻打吴国。这时的吴国根本抵挡不住越国军队的强势猛攻,屡战屡败。最后,夫差又派人向勾践求和,范蠡坚决主张要灭掉吴国。夫差见求和不成,就(拔 跋)剑自杀了
14.选出文中括号内正确的字画“√”。
15.根据解释,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词语。
(1) :下定决心,努力谋求强盛或进步。
(2) :不怕艰难困苦,坚持英勇斗争。
(3) :多次打仗多次失败。
16.从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可以看出勾践是一个怎样的人?
17.越王勾践能取得最终的胜利最根本的原因是( )
A.自身的努力和能听取大臣的意见。 B.吴国日渐衰败。
C.吴国大臣伯嚭的帮忙。 D.勾践趁吴国精兵在外时发动突然袭击。
18.这是成语“卧薪尝胆”的故事,请你结合文章说说“卧薪尝胆”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后提升
夸父逐日
很久很久以前,有个巨人,名叫夸父。他看到人们生活在黑暗寒冷的世界里,心里十分难过。他想:要是把太阳搬到地上来,让世界充满光明和温暖,那该多好啊!
夸父就去追赶太阳。他追呀追呀,一直追到太阳落山的地方。太阳喷着火焰,把夸父烤得口渴极了。他跑到黄河边,一口气把黄河的水喝完了。他又跑到渭河边,一口气把渭河的水喝完了。他还是很渴,又向北方的一个大湖走去。可是,夸父在半路就渴死了。
夸父倒(dǎo dào)在地上,地上长出一片桃林,树上结(jiē jié)满了果实。太阳被感动了,它放慢了脚步,并且每天都到地上走一趟。
19. 用“√”画出下列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倒(dǎo dào)在地上 结(jiē jié)满
20.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火热( ) 高兴( )
21.根据原文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夸父先喝完了黄河的水。 ( )
(2)夸父先喝完了渭河的水。 ( )
(3)夸父先喝完了北方的一个大湖的水。 ( )
22.夸父逐日以至于丧了命,你认为这样做值得吗?说说你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课内文段,完成练习。
盘古倒(dǎo dào)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四季的风和飘动的云;他发出的声音化作了隆(lōng lóng)隆的雷声;他的左眼变成了太阳,照耀大地,他的右眼变成了月亮,给夜晚带来光明;他的四肢(zhī zī)和躯干变成了大地的四极和五方的名山;他的血(xuè xiě)液变成了奔流不息的江河;他的汗毛变成了茂盛的花草树木;他的汗水变成了滋润万物的雨露……
伟大的巨人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创造了美丽的世界。
23.用“○”给文段中的加点字圈出正确的读音。
24.先根据文段内容填空,再想一想,这些事物还可以用什么词语来形容。
( )的大地 ( )的江河 ( )的花草树木
( )的雨露 ( )的大地 ( )的江河
( )的花草树木 ( )的雨露
25.第一自然段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____________”画出来。
26.文段中对盘古身体变化的想象十分丰富,请你展开联想,接着往下写一写。
他的牙齿变成了____________,他的头发变成了____________,他的____________变成了____________,他的____________变成了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 经过 普罗米修斯被押到高加索山上,受尽折磨 2.B 3.不好。去掉后就不能体现出普罗米修斯所遭受的痛苦之深。
【解析】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章第①自然段句子“神不敢违抗宙斯的命令,只好把普罗米修斯押到高加索山上。”和文章第②自然段句子“狠心的宙斯又派了一只凶恶的鹫鹰,每天站在普罗米修斯的双膝上,用它尖利的嘴巴,啄食他的肝脏。”可知描写了普罗米修斯被宙斯惩罚,日夜遭受着痛苦的折磨,这是事情的经过。
2.本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
结合文章第①自然段句子“尽管如此,普罗米修斯就是不向宙斯屈服。”可知普罗米修斯遭受了残酷的,痛苦的折磨,但是普罗米修斯不肯向宙斯屈服,他认为为人类造福没有错,因此可以看出普罗米修斯坚强、勇敢、永不放弃,为了人类的幸福生活英勇无畏、不怕牺牲。
B.表现普罗米修斯倔强、固执己见。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宁愿忍受痛苦,不是固执己见,说法错误。
故选B。
3.本题考查分析字词的含义和作用。
结合文章第①自然段句子“他既不能动弹,也不能睡觉,日夜遭受着风吹雨淋的痛苦。”,“日夜”一词写出了普罗米修斯不仅白天受到了折磨,晚上也遭受了痛苦的折磨,因此日夜一词写出了普罗米修斯遭受的折磨之残酷,更加突出了普罗米修斯为人类造福的精神。因此“日夜”一词不能去掉。
4. 幼稚,弱小,不成熟。 没有意识到,没有察觉到。 5.这里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强调这并不是正规意义上的出版。 6.强调老师对小朋友讲的故事的重视,说明老师对待孩子的态度非常认真。 7.指的是不同于我们通常的“填鸭式”的知识灌输,而是老师以启发、引导、鼓励的方式,激发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值得肯定和推广。 8.是一位和蔼、有教育思想和教学智慧的老师,能够给孩子们启发和鼓励。
【解析】4.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
稚嫩的释义:(形)幼小而娇嫩。 幼稚;不成熟。
“稚嫩”这一词语出现在短文第二自然段这里“稚嫩”是用来形容童声,联系上下文可以得知此处“稚嫩”的意思是幼稚,不成熟。
不知不觉的释义:没有觉察到,没有意识到。
“不知不觉”这一词语出现在短文第五自然段,人生第一课结束了,在不知不觉中,孩子们受到了某种“灌输”。结合上下文可得知这一段表达的意思人生的第一课结束了,孩子们在不经意间受到了某种灌输。故在这里“不知不觉”的意思是没有意识到,没有察觉到。
5.本题考查对句意的理解和对标点符号作用的了解。
引号的作用主要有:①表示引语②表示特定称谓③表示特殊含义需要强调④表示否定和讽刺。
本句中引的是“出版”两个字,结合第三、第四自然段可得知这里的出版不是真正意义的出版,只是老师把这本“书”装订成册。故本题答案为:这里的引号表示特殊含义,强调这并不是正规意义上的出版。
6.本题考查对句意的理解。
记录的释义:(动)把听到的话或发生的事写下来。
(1)本句的意思是:虽然这个故事语无伦次,但是老师拿了质量非常的纸,认真、工整的写了下来。由此可以看出老师对孩子们讲的故事很重视,也以非常认真的态度对待学生。
(2)本句的意思是:虽然这个故事语无伦次,但是老师拿了质量非常的纸写了下来。由此只看出老师把孩子们讲的故事写了下来。
故此处画线词语的作用是为了强调老师对小朋友讲的故事的重视,说明老师对待孩子的态度非常认真。
7.本题考查对句意的理解。
灌输的释义:(动)①把流水引导到需要水的地方。②输送(思想、知识等)。
结合全文可以得知老师是想通过这一堂课告诉孩子们写书并不难,在无形之中引导孩子,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这最后一自然段中的“某种‘灌输’”指的是不同于我们通常的“填鸭式”的知识灌输,而是老师以启发、引导、鼓励的方式,激发孩子们学习的热情。这种“灌输”值得推广。
8.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结合第二自然段:“孩子们,我来给你们讲个故事。”老师从书架上抽下一本书,讲了一个很浅显的童话。“孩子们,”老师讲完故事后说,“这个故事就写在这本书中,这本书是一个作家写的。你们长大了,也一样能写这样的书。”老师停顿了一下,接着问:“哪一位小朋友也能来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一位小朋友立即站起来:“我有一个爸爸,还有一个妈妈,还有我……”稚嫩的童声在空中回荡。然而,老师却用一张质量非常好的纸,很认真、很工整地把这个听上去语无伦次的故事记录下来。可以看出这位老师是和蔼可亲的人。
结合第四自然段:老师把这本“书”高高地举起来:“孩子们,瞧,这是你们写的第一本书。写书并不难,你们还小,所以只能写这本小书。但是,等你们长大了,就能写大书,就能成为伟大的人物。”可以看出老师是善于启发和鼓励孩子的人。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老师是有智慧、有思想的人。
故本题答案为:这位老师是和蔼可亲、有智慧、有思想,善于启发和鼓励孩子的人。
9.溜,落 10.没有。因为麻雀还蹲在窝里叽叽喳喳地叫着。 11.麻雀一点儿也不害臊,还是叽叽喳喳地叫着。 12.鸠占鹊巢 13.恶劣的人没有好结果。
【解析】9.本题考查的是对句子题意的分析与概括,找出其中表达最合适的词语。本文用“溜,落”形象的表达出麻雀占窝的无耻行径。
10.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中麻雀行为的分析与概括。然后进行合理的表达。我们从文章中可以看出,麻雀直到燕子封窝之前都没有离开。可见他没有反悔之意。
11.本题考查对文章的总结,以及对文章段意的把控。我们可以看出,麻雀一点儿也不害臊,还是叽叽喳喳地叫着。他蛮横无理的形象跃然纸上。
12.本题考查了平时成语的积累。以及运用。鸠占鹊巢:斑鸠不会做窠,常强占喜鹊的窠。比喻强占别人的住屋。出自:《诗经·召南·鹊巢》:“维雀有巢,维鸠居上。”,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13.我们看出麻雀为自己无理占窝的行径付出了代价,揭示了恶劣的人没有好结果。要自己勤于动手,不能贪图便宜。
14.攻√ 饶√ 磨√ 拔√ 15. 发愤图强 艰苦奋斗 屡战屡败 16.能吃苦、有决心、不贪图享受、亲民的人。 17.A 18.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付出一定的代价。
【解析】略
19.dǎo√ jiē√ 20. 寒冷 难过 21. √ × × 22.值得。夸父为追求理想、目标而坚持不懈,努力奋斗,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
【解析】19.考查判断字音的能力。需要平时要有一定的字词积累,对字音有正确的把握。
20.考查反义词。通过读文可以找出。火热--寒冷;高兴--难过
21.考查对材料内容的理解能力。从句子“他跑到黄河边,一口气把黄河的水喝完了。他又跑到渭河边,一口气把渭河的水喝完了。他还是很渴,又向北方的一个大湖走去。”可知夸父先喝完了黄河的水然后是喝完了渭河的水。最后喝完了北方的一个大湖的水。
22.值得与否看学生在什么方向思考,无具体答案,言之有理即可。值得可以从他探索未知世界的勇敢精神作答;不值得,可从生命脆弱的方向作答。
23.dǎo lóng zhī xuè 24.辽阔 奔流不息 茂盛
滋润万物 富饶 波涛汹涌
生机勃勃 晶莹 25.盘古倒下以后,他的身体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26.坚硬的岩石 茂密的森林 嘴巴 低洼的盆地 骨头 丰富的矿藏
【解析】23.倒(dǎo)下:坍塌,垮掉;突然受折磨而死。隆隆(lóng):沉重的响声。四肢(zhī):动物的四条腿或人的两腿两臂。血(xuè)液:简称“血”。人或高等动物体内循环系统中的液体组织,暗赤或鲜红色,有腥气,由血浆、血球、血小板构成,对维持生命起重要作用。
24.解题思路:1.读问题,弄清考查要点,以便能带着问题看文章。这样会心中有数,有的放矢。2.速浏览全文,掌握全貌,注意发现与问题有关的信息,如果时间紧,扫视一下首段和尾段,再把标题和文章内容结合起来想一想。3.读原文,捕捉相关信息词,掌握短文细节内容。解题方法:①直接解题法。即从原文中直接找出笞案。②归纳解题法。对于不能从原文中直接找出答案的可在把握全文中心和线索的前题下进行概括、归纳得出正确答案③综合推理法。读者需统观全文,认真分析,综合推理及至计算,最后归纳出正确答案。
25.中心句是能体现文章中心思想的句子,或最能表现文章意思的句子。中心句的特点:①一般在段的开头的中心句起概括和总述作用。②一般在段的中间的中心句起承上启下作用。③一般在段的末尾的中心句起归纳和总结作用。④起强调和增强印象作用的中心句一般在段的开头和结尾。
26.在续写时必须遵循以下原则:第一,同一性,即主题的同一、人物的同一、线索的同一、语言风格的同一。主题的同,就是在续写时要紧扣所给选文的中心,使主题得以深化和升华,不得脱离原主题而另起炉灶。人物的同一,就是不得违背人物性格发展的规律。线索的同一,就是要遵循前文明示或暗示的线索。语言风格的同一,就是要保持与所给选文一样的语言风格。第二,完整性。所续之文与所给材料要结合在一起,必须是一个完整的文章(或片段)。衔接处要自然,前文交代的情节,后面要照应,结构不能残缺。以上原则告诉我们,续写既是开放的,又是封闭的。说它封闭,是说它必须遵循所给材料的主题、线索:说它开放,是指续写者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想象。因此,续写时应注意下列要求:1.不改变原文主题,但可对原文主题作进一步的深化。2.不改变原文体裁。3.保留原文结构,循着原文作合理想象,从原文的人物、线索出发,导出新的情节内容。4.人称前后要统一。5.要尽量保持原文的话言风格特点,使文气贯通,融为一体。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