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闯关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闯关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9.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7 09:33: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闯关练习-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壮哉(zāi) 抖擞(sǒu) 鱼鳞(lín) 波澜(lán)
B.快艇(tǐnɡ) 隐瞒(mán) 履行(lǚ) 灰烬(jìn)
C.玲珑(lónɡ) 汤勺(sháo) 陵园(lín) 奉命(fènɡ)
D.矛盾(máo) 海域(yù) 喉咙(hóu) 搅拌(jiǎo)
2.选择词语填入下面括号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
是的, 总有一天,北大,我也会离你而去,你却永远年轻着,微笑着( )一代又一代的梦想,( ) 一界又一界学子的抱负,( )一年又一年桃李开落的惆怅。
A.抚慰 激励 拥抱 B.拥抱 激励 抚慰
C.抚慰 拥抱 激励 D.激励 拥抱 抚慰
3.下列加点字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死去元知万事空(本来) 九州生气恃风雷(依靠)
B.西湖歌舞几时休(休息) 聒碎乡心梦不成(声音嘈杂,这里指风雪声)
C.枫桥夜泊(湖泊) 题临安邸(旅店)
4.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我确信这不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而是一个巨大的人工雕像。
B.经过同学们的处心积虑,我们班的成绩终于提升了。
C.读起书来抑扬顿挫,我们很爱听。
D.尽管她喊得声嘶力竭,依旧没人来帮助她。
5.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B.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C.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D.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6.依次填入下列文段画线处的短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爱心是 ,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 ,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 ,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 ,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①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②沙漠中的一泓清泉。③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④一片冬日的阳光。
A.④①②③ B.③②①④ C.④③②① D.④②①③
二、填空题
7.读文段和拼音,把拼音代表的词语依次写在横线上。
清晨,池塘边的一切事物似乎已经①sū xǐng。在一阵微风的②chuī fú下,③lián péng挺着身子在风中舞蹈。青蛙④yōu xián地蹲在荷叶上,忽然⑤pū teng一声跳进了水中。一只甲虫好像藏着什么⑥mì mì,垂着头想得⑦rù shén。一只⑧mì fēng飞到了野花丛中,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天边的朝霞⑨dào yìng在水面,不得不让人⑩gǎn tàn:这一切是多么美好!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8.比一比,再组词。
誊( ) 糟( ) 版( ) 潮( )
誉( ) 遭( ) 板( ) 温( )
9.把下面的字换个部首,组成新字在组词。
胶 ( ) 媛 ( ) 粹 ( )
稍 ( ) 湖 ( ) 偏 ( )
10.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金( )辉( )  哀鸿( )( )   诗( )画( )
安( )乐( ) 多事( )( ) 流离( )( )
(1)在过去,许多人过着 的生活,而现在,人们则 。
(2)在灯光的照耀下,这座宫殿显得更加 ,但走廊里的鲜花却令宫殿多了几分 。
11.古诗名句及常识。
(1)《示儿》作者是( ),南宋 家、 家,与尤袤、 、 合称为“ ”。我还知道他的诗句有 , 。
(2)《少年中国说》作者是( ),作于 时期,旨在 。
(3)《七子之歌》作者是( ),共七首,除了《香港》和《澳门》我知道的还有 、 。
(4)死去元知万事空, 。王师北定中原日, 。
(5) , ? , ——宋·林升《 》
三、现代文阅读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圆明园的毁灭》片段
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村乡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 、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文人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要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1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殿堂 ( )的山村乡野
( )的亭台楼阁 ( )的“买卖街”
13.圆明园的景观大致包括这几类:一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二是根据 建造的,三是 。
14.如果时间可以倒流,你来到了昔日辉煌的圆明园,你可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课文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但作者为什么用那么多笔墨写圆明园昔日辉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声音的温度
①那年,一场变故悄悄潜入我家。先是母亲生病住院,体质本就羸(léi yíng)弱的父亲,因(忧伤 焦虑) 过度,也随(既 即)病倒,父母双双住进了医院。
②太阳从西边落山,恐惧却从我的心头升起,那年我才13岁。山村的夜色中,黑黢(qū)黢的远山像一幅剪纸阴森地贴在窗户的玻璃上,偌(ruò nuò)大的屋子里,只剩下我和妹妹。山中的狼群,一声接一声凄厉地哀嚎,常常将我和妹妹从梦中惊醒。
③我们住在一所山村学校,叫喊声未必能让远处的人家听见。忽然,我想起了哨子——母亲上体育课时用的哨子。鼓起胸腔,拼命地让全部的气流吹出尽可能最大的声响。渐渐地,我听见了家门前由远及近嘈杂的脚步声,大声说话的声音。窗外交织着手电筒的光亮。我听见了乡亲们喊我的名字。开了门,一群人扛着锄头站在我家门前,他们都是周围我熟悉的乡亲。善良的黑脸,热切的目光,一群人由衷的关爱,驱散了我内心的恐惧。
④“孩子,你睡吧!这一夜我们不走了。”一位大爷说。他们在墙根靠下了锄头,有的坐着,有的蹲着,吸着旱烟……我渐渐地睡着了。直到天亮,他们才扛起锄头离开。
⑤临近黄昏,乡亲们又来了,他们用锄头在石板上投击出铿锵(kēng qiāng)的声响,好像在告诉我:孩子,别怕,有我们在!谁也伤不了你!
⑥从此,每天夜里,围绕这屋子的前后,会约定似(sì shì)的响起来来回回的脚步声,锄头的叮当声。脚步声断断续续要响一整夜,他们边走路边大声说话。我知道,这么黑的夜,他们不是要赶路或者侍弄庄稼,而是要用说话声给我驱赶恐惧,要用声音告诉我:我们都在窗外!
⑦自此以后,我开始相信,声音也是有温度的。它能把一种至深的温暖传递给那些处在孤独和恐惧中的人们。
16.选择正确的读音或字词,用“√”标出。
17.用波浪线画出一个比喻句。
18.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嘈杂—( )  驱散—( )
焦虑—( )  阴森—( )
19.用横线画出乡亲们每夜的做法,谈谈体会。
20.作者对乡亲们的这种行为持什么态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书面表达
21.作文 。
题目:我得到了_______
要求:在横线上填一个词语,如表扬、锻炼、理解、启示、教训等,围绕题目,选择一件事来写,注意围绕中心把事情经过写具体,做到语句通顺,有真情实感,不少于400字。
参考答案:
1.C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要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多积累。
A读音均正确。
B读音均正确。
C“陵园”读音有误,应读作“陵(línɡ)园”。
D读音均正确。
2.B
【详解】选词填空中的备选词语大多数都是同义词或近义词,通过分析、比较,会发现它们之间会有细微差别。因此,选择时我们必须结合语言环境,体会词语的区别,认真选择恰当的词语。
抚慰:抚恤安慰。
激励:激发勉励,使振作;传递动力使其作功或活动。
拥抱:搂抱,表示亲爱。
3.A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词语诗句中重点词的含义的理解和掌握。
A选项:正确。
B选项:休:停止。
C选项:泊:停靠。
4.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词语的理解并结合句子分析是否搭配不当。
鬼斧神工:鬼斧神工是一则由寓言故事演化而来的成语。成语出自《庄子·达生》,原义是像是鬼神制作出来的。形容艺术技巧高超,不像是人力所能达到的。在句中可作主语、宾语。
处心积虑:意思是形容蓄谋已久。
抑扬顿挫:意思是指声音的大小起伏和停顿转折。
声嘶力竭:声音嘶哑,气力用尽。形容拼命地叫喊(含贬义)。嘶:哑。竭:尽。
B.中学习成绩提升应是全班同学们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或发愤图强地学习并不应该用处心积虑,贬义成分较多。
5.D
【详解】考查修辞手法的辨析。学生课下要多去练习,辨别几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对于诗句中的修辞手法,要多去积累。
A 迭映,反问的修辞手法。出自宋代林升的《题临安邸》。
B 一语双关,运用了双关的修辞手法。出自宋代林升的《题临安邸》。
C 拟人、夸张的修辞手法。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D 无修辞,出自清代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二百二十》。
6.D
【详解】这是一道句子排序题。排列句子时,应首先整体感知一下语段的内容,并从中找到关键性的词语,根据这些有标志性的语句,确定哪个句子可以在最前,哪个句子不能在最前,哪几个句子必须相连。然后据此进行句间连缀排列。在上面排列的基础之上,再读语段,检查确定。
结合题干来看整体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来阐述爱心是什么,且第一空要体现爱心的温暖依次往后分别体现爱心给人带来希望、给心灵慰藉、使人滋润的特点。所以相对应排序应为:④②①③
7. 苏醒 吹拂 莲蓬 悠闲 扑腾 秘密 入神 蜜蜂 倒映 感叹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醒、拂、蓬、腾、秘、蜂”容易写错。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8. 誊写写 糟糕 版权 潮湿 名誉 遭遇 黑板 温度
【详解】这道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形近字辨识和组词能力。先让学生尝试读一读每个字,想一想它们有什么区别,怎么组词。此外,教师应强调常见字组词是考试的必拿分点,要重视起来。学生需要注意“誊”和“遭”的写法。
9. 较 比较 缓 缓慢 碎 粉碎 梢 树梢 蝴 蝴蝶 编 编写
【解析】略
10. 碧 煌 遍 野 情 意 居 业 之 秋 失 所 流离失所 安居乐业 金碧辉煌 诗情画意
【详解】考查补写词语及运用,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和识记,做起来就不难。书写时注意同音字、形近字的区别,要依据词语的意思来记忆。运用:学生要明确词语的意思,在具体语境中体会词语,使语言表达更准确,简洁。
流离失所:流离:转徒离散。无处安身,到处流浪。
安居乐业: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 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金碧辉煌:碧:翠绿色。 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诗情画意:如诗的感情,如画的意境,指文学作品中所蕴涵的情趣;也指风景优美,耐人寻味,就像诗画里所描摹的能给人以美感的意境。
11. 陆游 文学 史学 杨万里 范成大 南宋四大家 一怀愁绪 几年离索 梁启超 戊戌变法 唤起人民的爱国热情,激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闻一多 台湾 广州湾 但悲不见九州同 家祭无忘告乃翁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题临安邸
【详解】(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诗文的识记能力以及文学常识的掌握能力。
《示儿》为南宋陆游所作,是南宋时期的文学家、史学家。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合成为“南宋四大家”。
《示儿》原文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除《示儿》还有《钗头凤·红酥手》。
《钗头凤·红酥手》原文为: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于文学常识的积累。《中国少年说》的作者是梁启超,与戊戌变法所作。目的是唤起人民的爱国热情,激起民族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梁启超(1873年2月23日—1929年1月19日),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饮冰子、哀时客、中国之新民、自由斋主人。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 幼年时从师学习,八岁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17岁中举。后从师于康有为,成为资产阶级改良派的宣传家。维新变法前,与康有为一起联合各省举人发动“公车上书”运动,此后先后领导北京和上海的强学会,又与黄遵宪一起办《时务报》,任长沙时务学堂的主讲,并著《变法通议》为变法做宣传。
戊戌变法失败后,与康有为一起流亡日本,政治思想上逐渐走向保守,但是他是近代文学革命运动的理论倡导者。逃亡日本后,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夏威夷游记》中继续推广“诗界革命”,批判了以往那种诗中运用新名词以表新意的做法。在海外推动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之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担任司法总长;之后对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严词抨击,并加入段祺瑞政府。他倡导新文化运动,支持五四运动。其著作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1929年1月19日,梁启超在北京协和医院溘然长逝,终年56岁。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积累。
《七子之歌》是闻一多先生所作,出了《香港》和《澳门》还有《台湾》和《广州湾》。
《七子之歌》是近代爱国主义诗人闻一多于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的组诗作品。诗人在这一组诗作品里用拟人化的手法,把中国的澳门、香港、台湾等七个被割让、租借的地方,比做祖国母亲被夺走的七个孩子,让他们来倾诉“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的悲哀之情,“以抒其孤苦亡告,眷怀祖国之哀忱”,从而让民众从漠然中警醒,振兴中华,收复失地。全诗整体构架均齐、各节匀称、富于建筑美,韵律回旋起伏、一唱三叹、饶有深致。
其中,《七子之歌·澳门》被大型电视纪录片《澳门岁月》改编选做主题曲,由于该纪录片的影响力故而在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主题曲。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诗文的默写。
《示儿》为陆游所作,原文为: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5)《题临安邸》为林升所作,原文为: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12. 金碧辉煌 田园风光 玲珑剔透 热闹街市 13. 古代文人的诗情画意 西洋景观 14.圆明园真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智慧创造的奇迹! 15.作者用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来衬托现在的荒凉,采用对比的写作手法突出圆明园的毁灭所带来的巨大损失,同时也反映了英法联军的残暴,野蛮行为,并表达了作者痛惜之情。
【解析】12.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搭配。
结合词组的含义进行合理的搭配,注意词组要合情合理,符合题干要求即可。不要写错别字。
“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村乡野。”结合原文写出来就可以了。
13.本题考查了对文段内容的理解。
联系上文理解,读了选文第一自然段,我们知道圆明园的景观大致包括这几类:一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二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三是西洋景观。
14.本题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回答即可。即:真是太好了!像这样辉煌的文明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15.本题考查了课文内容的理解。
根据课内的学习可知,作者运用对比手法,通过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壮观来让读者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读者的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16.léi 焦虑 即 ruò shì 17.山村的夜色中,黑黢(qū)黢的远山像一幅剪纸阴森地贴在窗户的玻璃上。 18. 安静 聚集 平静 温馨 19.从此,每天夜里,围绕这屋子的前后,会约定似(sì shì)的响起来来回回的脚步声,锄头的叮当声。脚步声断断续续要响一整夜,他们边走路边大声说话。我知道,这么黑的夜,他们不是要赶路或者侍弄庄稼,而是要用说话声给我驱赶恐惧,要用声音告诉我:我们都在窗外!
乡亲们对“我”的保护是群体行为,揭示了乡亲们淳朴、善良、助人为乐的高尚品质。 20.心存感激,认为声音也是有温度的,这温暖能传递给那些处在孤独和恐惧中的人们。
【解析】16.本题考查的是词语的正确的字音和字形,要注意正确的音节和音调即可。
17.本题考查的是使用修辞手法的句子的分析,仔细分析文章,找出文章中比喻句。
18.本题考查的是文章中的反义词的填写,首先明确自身词语的含义,然后写出与它意思相反的词语的含义即可。
19.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由原文内容分析即可得出答案。有原文中找到相应语句画出答案即可。
20.本题考查的是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由原文内容分析即可得出答案。作者对乡亲们的这种行为心存感激,认为声音也是有温度的,这温暖能传递给那些处在孤独和恐惧中的人们。
21.示例:
我得到了表扬
今天下午快放学了,老师满面春风地走进了教室,说:“今天我们要说一下,昨天写的日记,好的同学发在了微信里,我朗诵一下燕子睿同学的作文…”我和好多同学用赞许的目光看着燕子睿,老师突然把眼光转向我,我心里舒服极了,“安芃谕的作文被入选了!”我觉得耳朵听错了,我就把身子摇一摇,看看老师是否是在念我的名字,我还没回过神来,全班同学都给我鼓掌,当时,我的脸红的像一个大苹果,嘴边露出一丝笑意,我终于被老师表扬了,我旁边的人对我说:“你好厉害!”“你真牛!”我高兴极了,有一位同学扔垃圾走的时候,跟我说说:“你真的很不错。”甚至还有人问我:“你是怎么被采纳的?”我告诉他,你只要写好作文就可以的。我心里暖洋洋的,就像小鹿一样在广阔的森林中欢乐奔跑着,也好似小鸟在蓝天中自由飞翔,我竟情不自禁的对我说:“你真棒!”
放学了,同学们都问我:“你是怎么被采纳的?”我一个一个的回答他们的问题,我在看一看老师,只见他正在向我微笑。
啊!这次终于赢得了老师赞许的目光!同时我也受到了表扬。
【解析】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