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阶段调研卷-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一、选择题
1.下面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磅礴(bàng) 逶迤(yí) 岷山(míng)
B.沉着(zhuó) 崎岖(qí) 绷着脸(bēng)
C.屹立(yì) 憎恨(zēng) 擎着(qíng)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礼貌 沮丧 煎熬 忧虑 B.肃静 错综 抱愿 缝隙
C.屹立 考察 疙瘩 慷概 D.糟糕 笨绌 壮列 咆哮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丁字形的广场汇集了从四面八方来的群众队伍。
B.他们清早到了北京车站,一下火车就直奔会场。
C.到了狼牙山峰顶,五位壮士居高临下,继续向紧跟在身后的敌人射击。
D.山坡上传来一阵叽里呱啦的叫声,敌人继续滚落深谷。
4.下面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是郝副营长划着了火柴。(古代重量单位,三十斤为一钧)
B.郝副营长自言自语道:“多好啊!”(说话)
C.这声音惊天动地,气壮山河!(壮丽)
5.刘滨在演讲中激励大家不忘国耻、奋发进取,下面词语在演讲稿中最可能出现的是( )。
A.排山倒海 气势磅礴 山崩地裂 万马奔腾
B.铭记历史 缅怀英烈 自强不息 奋发图强
C.豪情壮志 临危不惧 气壮山河 昂首挺胸
D.斩钉截铁 众志成城 不屈不挠 舍生取义
6.下列关于《灯光》一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灯光》一文写了作者漫步在天安门广场,由看到的千万盏灯和听到的“多好啊!”回忆起一段关于“灯光”的往事。
B.《灯光》作者是王愿坚,他的代表作有《党费》《闪闪的红星》《小兵张嘎》等。
C.《灯光》歌颂了革命前辈为了后代的幸福,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崇高。
二、填空题
7.看拼音写词语
(1)在陡峭的xuán yá( )上,五壮士用shǒu liú dàn( )顽强抗敌。把rì kòu( )打得落花流水。他们yì lì( )顶峰,脸上露出胜利的xǐ yuè( )。
(2)很多年轻人tǎn yán( ),看春晚和燃bào zhú( )已经成为他们过年的“标配”。随着现在信息qú dào( )的增多,他们可以在这场lóng zhòng( )的晚会中通过手机“摇一摇”参与节目互动。
8.辨字组词
副( ) 沸( ) 渡( )距( ) 冀( )
幅( ) 佛( ) 度( )拒( )翼( )
9.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精神抖擞——( ) 目不暇接——( )
理直气壮——( ) 奄奄一息——( )
若无其事——( ) 情不自禁——( )
10.词语搭配填空。
亲爱的( )宏伟的( )深深的( )激烈的( )
著名的( ) 轻轻地 ( )深深地 ( )紧紧地 ( )
11.回顾诗歌,完成练习。
作者描述长征波澜壮阔的场面,采用了点面结合的写法。诗中先以“ , 。”高度概括了红军在长征途中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势,再现长征宏大的场面,接着通过描写过五岭、 、 、 、翻岷山,表现出红军翻越万水千山的艰难险阻。
三、现代文阅读
开国大典(节选)
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dǎo dào)海的掌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主席毛泽东出现在主席台上,跟群众见面了。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 望着)主席台。
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宣布典礼开始。中央人民政府主席、副主席、各位委员就位。乐队奏起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义勇军进行曲》。正是这战斗的声音,曾经(鼓舞 鼓励)中国人民为新中国的诞生而奋斗。接着,毛泽东主席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
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12.在文中括号内用“√”标出正确的读音和词语。
13.“排山倒海”在选段中用来形容 ,从这个词我们可以感受到 。
14.选段最后一句加点词“一齐”表明( )
A.广播同时到达全国各地。
B.全国人民同时在收听广播。
C.全国人民都为这个消息感到激动。
D.人的心跳速度都差不多。
15.结尾“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出现了两次,作者这样写的用意
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①在我的人生旅途中,虽经百事,但留有印痕的并不多。现在想起来,有一件往事留在记忆里挥之不去。
②那时,我住在一栋带花园的房子里,养着一条很漂亮的德国纯种狼狗。一天午后,我正在客厅看报纸,忽然听到狼狗拼命地狂吠(fèi quǎn)。我猜想一定有不速之客来了。于是,我打开房门,来到院子里,隔着白色铁门向外看去,先是看到一位穿着破旧衣裳的中年妇女,后又看到一个六七岁的小男孩。我下意识地想他们是来讨钱的,于是厌恶地挥挥手。正要转身的时候,那位中年妇女轻轻地问我:“夫人,我是收废品的,有旧报纸卖吗?”
③我这才想起书房里堆着一地的旧报纸,便喝住狼狗,打开院门,让母子俩(liǎng liǎ)进来搬报纸。这时我注意到中年妇女的腿有些跛,而她身边的小男孩似乎很体谅她,抢着搬报纸。我顺口问:“这是你儿子吗?”“我们在一起生活,就算是吧!”我明白了: 。望着脸色蜡黄的小男孩,我(故意 特意)多给了10元钱,并摆出一副慈善家的面孔送母子俩出了院门。
④过了一会儿,我再次听到狗叫的声音。当我又站在白色铁门前面时,看到的是刚刚走了不多时的中年妇女和小男孩。没等他们开口,我便(不耐烦 不高兴)地说:“报纸卖完了,钱也多给了,你们还来干什么?”
⑤那妇女没有说话,缓缓地摊开双手举起来,掌心里托着一条金闪闪的项链。我不禁一怔(zhēng zhèng),细细看去,那不正是我遗失了多时的金项链吗?我忙接过来,托在手上,沉甸甸的,像是捧回了我的爱。要知道,这是我和我先生结婚12周年的纪念品。
⑥这时中年妇女轻轻说:“项链是夹在报纸堆里的,小孩发现了,央求我快快送回来。”
⑦我点点头,急忙从口袋里掏出100元塞到小孩手中,似乎只有这样才能表达我的一半歉意和一半谢意。
⑧母子俩谢绝了。夕阳下,我望着她俩渐渐远去的背影,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
16.在正确的读音上打“√”,在正确的词语下划横线。
17.给短文选择一个最合适的题目,在序号上打“√”。
①背影 ②一根项链 ③母子俩
18.根据第③段的内容,在文中的横线上填入恰当的句子。
19.第②段“不速之客”中的“速”意思是 。文中的“不速之客”指 。
20.“我”第一次多给了10元钱,是因为: ;
“我”第二次又掏出100元给孩子,是因为: 。
21.仔细读读第⑥自然段划线的语句,将“央求”换成“请求”“恳求”可以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想象一下小孩发现金项链以后与妇女的对话,然后把“央求”的过程写具体,注意人物的动作、神态、语气和心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读了这篇短文,你能用简洁的话语来赞赞文中的妇女和小男孩吗?语言可以引用也可以自己组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书面表达
23.习作
题目: 的滋味
生活是多姿多彩的,同时也是甜酸苦辣咸五味俱全的。请把你印象最深的一种滋味,通过一件事表达出来。可以使快乐的滋味,也可以使难过、伤心、无语的滋味。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②不少于500字;③习作中不要出现真实的校名、地名、人名。
参考答案:
1.C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辨析字音的能力,正确读准字音,注意区别形近字、多音字的读音,还要注意声调、韵母的区别,平时要多读,多练,多记。
A:磅礴(páng ) 岷山(mín)
B:绷脸(běng)
C:全部正确。
2.A
【解析】略
3.D
【详解】考查词语的理解和运用。D项错误,继续:与某一事有连续关系的另一事。应该为“纷纷”。
汇集:累积。
直奔:指心中别无其他杂念,一直向着某些事情或某个地点。
居高临下:居:站在,处于;临:面对。占据高处,俯视下面。形容占据的地势非常有利。
4.C
【详解】本题考查的是字词解释,结合词语的含义以及整句话的语境进行分析。在本题中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C项。气壮山河:形容气概像高山大河那样雄伟豪迈。“壮”的意思是雄伟。
5.B
【详解】本题考查对词语的理解。A、C、D中的词语有的是形容场面、气势,如“排山倒海”“气势磅礴”;有的只是强调了精神状态,如“昂首挺胸”;有的只是形容做事的态度,如“斩钉截铁”,都不能特别体现演讲的主题。B中的词语都比较符合,所以选B。
6.B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课内常识的识记、运用能力。首先需要对文章的作者、内容进行回忆,其次将平日积累的课内常识填入即可。《灯光》的作者是王愿坚讲的是作者漫步在天安门广场,由广场的千万盏灯回忆起的一桩关于灯光的往事。表现了革命先烈为了后代的幸福欢乐,不惜牺牲自己的崇高精神。B选项中《闪闪的红星》的作者是傅庚辰,《小兵张嘎》的作者是徐光耀。所以B选项错误。
7. 悬崖 手榴弹 日寇 屹立 喜悦 坦言 爆竹 渠道 隆重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拼写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读一读拼音,知道要写什么词语,然后写出正确的词语,写完后读一读,看看是否正确。注意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书写时要注意这些字的笔画、结构。要做到规范、正确和美观。
故答案为:
(1)悬崖、手榴弹、日寇、屹立、喜悦;
(2)坦言、爆竹、渠道、隆重。
8. 一副 沸腾 渡过 距离 冀州 一幅 仿佛 过度 拒绝 比翼
【详解】本题主要考查形近字的辨析及组词能力。解答本题,首先要认清字形,找出每组字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读准字音,理解词语意思,掌握音形义才能正确作答。形近字:是指几个字形结构相近的字。形近字的特点:①笔画相同,位置不同。②字形相近,笔形不同。③字形相近,偏旁不同。④字形相近,笔画不同。⑤字形相近,读音相同。⑥字形相近,读音不同。⑦部首相同,位置不同。
故答案为:一副;沸腾;渡过;距离;冀州;一幅;仿佛;过度;拒绝;比翼。
9. 精神焕发 应接不暇 振振有词 命在旦夕 泰然自若 不由自主
【详解】考查近义词。
精神抖擞:形容精神振奋。近义词是精神饱满、容光焕发、荣光焕发、生龙活虎等。
目不暇接:东西太多,眼睛看不过来。近义词是目不给视、应接不暇、琳琅满目等。
理直气壮:理由充分、因而说话有气势。近义词是义正辞严、言之成理、强词夺理等。
奄奄一息:奄奄:呼吸微弱的样子。只剩下一口气。形容临近死亡。近义词是半死不活、一息尚存、命若悬丝等。
若无其事: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近义词是冷若冰霜、不动声色、举止泰然、满不在乎、泰然自若等。
情不自禁:抑制不住自己的感情。近义词是不能自已、油然而生、身不由己、不由自主等。
10. 战友 建筑 会议 战斗 英雄 划着 陷入 包围
【详解】此题是对词语搭配的考查,词语搭配就是指前一个词语和后一个词语搭配得当,能将意思表达得更好,更具体。“的”后面跟的都是名词,“地”后面跟的都是表示动作的词。
故答案为:战友;建筑;会议;战斗;英雄;划着;陷入;包围。
11.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越乌蒙 渡金沙 抢大渡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并从课文中提取归纳相关信息,答题时注意用词凝练准确。
12.dǎo 投向 鼓舞 13. 掌声热烈 人们的心情非常激动 14.C 15.突出毛主席的宣告震动了全中国,表达了全中国人民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而欢欣鼓舞的心情。
【解析】略
16.fèi liǎ zhēng 特意 不耐烦 17.② 18.原来这孩子不是他的儿子 19. 邀请 指妇女和那小男孩 20. 同情、可怜他们 想表达一半歉意和一半谢意 21. 不可以。比请求、恳求更迫切。 小男孩:啊!阿姨你看着是什么?妇女:这是一条金项链,应该是刚刚那个卖报纸人家的。真实连上天都可怜我们了。感谢上天我们这段时间应该不用有一顿没一顿的了······小男孩:可是阿姨,别人丢了东西应该很着急吧?特别是丢了这么贵重的东西!我们应该给她送回去。不能让人家在那干着急啊!妇女:可这是她卖给我们的啊!我们也没有强迫她啊!这个东西应该归我们。小男孩:可是阿姨我求求你把东西给送回去吧!你想想那次我和您一起去收废品走丢的事情,那时您多着急啊!可是当您看到有好心人把我送到您面前的时候,您 的心情呢?我相信她现在一定和您当时的心情一样啊! 22.人穷志不穷 物质上的穷人,精神上的妇人。
【解析】略
23.示例:
成长的滋味
每个人从出生后,就在不断地成长。成长的过程仿佛草莓的味道,酸中带甜,甜中带酸。这种成长的滋味,格外让人难忘。
早上刚起床,我感觉非常口渴,于是顺手就从桌子上拿了妈妈最喜欢的一个水瓶,咕噜咕噜喝了一大口水,刚把水瓶放下“砰——”地一声,瓶子就摔碎了。地上全是玻璃碎片,吓得我差点叫了起来。我急得团团转,心想:要是妈妈回来看见她最喜欢的水瓶被我打碎了,她一定会狠狠的骂我的。我很害怕,站在那里不敢动,直到我家的小狗跑过来围在我身边才缓过神来。看到小狗,我心里暗暗想:要是妈妈发现了,我就说是小狗打碎的不就行了。决定好后我又睡了回去。
下午,妈妈终于回来了。一回到家,妈妈就发现了打碎的水瓶,果然不出我所料,她气冲冲的过来质问我:“这是不是你打碎的水瓶?”我紧张的回答妈妈:“不是我,是小狗打碎的。”妈妈似乎看出了我的紧张,蹲下身子,摸了摸我的头,然后苦口婆心的对我说:“孩子,做错了事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承认自己的错误,妈妈希望你能做一个承认的好孩子。”听了妈妈的话,我再也控制不住我自己,哇哇大哭起来,然后把事情的起因后果如实地告诉了妈妈。我下定决心:以后一定不撒谎了,我要做一个诚实的孩子。
这就是让我难忘的草莓味成长,又酸又甜,可好吃了!
【详解】半命题作文,将题意读懂后需先将作文题目补充完整。
题意中“生活”是关键词,此篇作文不是让写各种食物的滋味,而是挑出生活中的一件事,写下在经历此事后你的感受,你觉得生活是一种什么滋味。写清记叙文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