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2.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7 13:31: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语文二年级上册统编版
课外阅读。
孝心无价(节选)
我不喜欢一个苦孩求学的故事。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人类的大师?
我也不喜欢父母重病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期冀希望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间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遗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情。你就永远无以言孝。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个野果一朵山花。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布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价。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
1.文中作者是怎么形容“孝”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要告诉大家什么样的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爸爸看了,高兴地说:“看到了吧,孩子。好多事情并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糟。( )肯动脑筋,坏事( )能变成好。
3.把选文空白处补充完整。
4.文中画线的句子意思是(  )
A.事情弄糟了并不可怕,因为它最后总能变成好事的。
B.事情弄糟了并不可怕,只要开动脑筋,就能想办法把坏事变成好事。
5.结合课文内容,说说玲玲是怎样让“坏事”变成“好事”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完玲玲爸爸的话,你有什么感受?用几句话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训练。
小猴看见妈妈戴着眼镜读书、写字,奶奶戴着眼镜缝补衣服,它问是什么道理,妈妈和奶奶回答说:“戴上眼镜看得清楚。”一天,小猴戴起了妈妈的眼镜,哟!模模糊糊;再戴上奶奶的眼镜,头昏眼花,差点摔一跤。它生气地说:“妈妈和奶奶骗我!”猴妈妈知道了,对小猴子解释说:“奶奶年老了,戴老花眼镜;妈妈戴的是近视眼镜。”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对别人适合的东西,对自己不一定适合。
7.妈妈适合戴 ,奶奶适合戴 。
8.小猴戴妈妈的眼镜感觉 ,戴奶奶的眼镜感觉 。
9.这篇短文说明的道理是什么?请在正确的答案后面打“√”。
(1)小猴不能戴奶奶的眼镜。(  )
(2)小猴不能戴妈妈的眼镜。(  )
(3)对别人适合的东西,对自己不一定适合。(  )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王二小
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放牛,一边替八路军放哨。
有一天,日寇来扫荡,走到山口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
王二小装着顺从的样子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
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杀害了小英雄王二小。
这时候,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
秋风吹遍了每个村庄,它把这动人的故事传扬。
10.这篇文章共有( )个自然段。
11.这个动人的故事指的是( )
A.王二小贪玩丢了牛。
B.王二小帮助八路军消灭敌人,最后被敌人杀害的英雄事迹。
12.用“一边……一边……”写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我们应该向王二小学习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妈妈睡了
妈妈睡了。妈妈哄我午睡的时候,自己先睡着了,睡得好熟,好香。
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明亮的眼睛闭上了,紧紧地闭着,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蛋上。
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妈妈微微地笑着。是的,她在微微地笑着,嘴巴、眼角都挂满笑意。好像在睡梦中,妈妈又想好了一个故事,等会儿讲给我听……
睡梦中的妈妈好累。妈妈的呼吸那么深沉。她乌黑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窗外,小鸟在唱着歌,风儿在树叶间散步,发出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她干了好多活儿,累了,乏了,她真该好好睡一觉。
14.在文中找出合适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 )的眼睛 ( ) 的眉毛
( )的脸蛋 ( )的头发
15.妈妈睡了是什么样子的?请用“ ”画出来。
16.为什么说睡梦中的妈妈真美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为什么说睡梦中的妈妈好慈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把睡梦中的妈妈好累的句子用” “画出来。
曹冲称象
古时候有个大官,叫曹操。别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带着儿子和官员们一同去看。
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官员们一边看一边议论:“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
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成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也有的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曹操听了直摇头。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曹操微笑着点点头。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19.仿写词语。
点点头( ) ( )
又高又大( ) ( )
20.我会填空。
大象的身子像 ,腿像 。
21.用“_______”画出曹冲想出的办法。
22.用下面加点词写一句话。
他叫人照曹冲说的办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2.有一些事情,当我们年轻的时候,无法懂得。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无弥补。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
【解析】1.本题考查文章的理解。
结合文中“‘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可知答案。
2.本题考查文章主旨。
这是一篇议论性的散文。文章首先否定两种人,一是求学的苦孩,一是离家的游子。前者不顾家庭的困难,还要坚持读研究生,以致母亲不得不去卖血;后者在父母重病在床、行将就木的时候,斩断父母最后的期冀,断然离家。由此引发出行孝这一平常而又深刻的话题。作者相信天下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但作者更向我们揭示了一个残酷的现实:时间的流逝,将会带走行孝的机会。因为人生是短暂的,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也许父母带着对我们深深的挂念已经离开了人世。于是,我们将永远无以言孝。文章最后强烈呼吁,赶快为自己的父母尽一份孝心。
3.只要 也 4.B 5.玲玲开动脑筋,在脏的地方画了只小花狗,整张画看起来更好了。 6.遇到糟糕的事情时,要沉着冷静,开动脑筋思考解决的办法。
【解析】3.本题考查关联词语。
我们学过的关联词语有很多,常见的关联词语有:“不但……而且,不仅……还,因为……所以,虽然……但是,”等。选择关联词语要看句子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关系、承接关系、递进关系、因果关系、选择关系、转折关系、假设关系、还是条件关系。选择时要仔细分析分句之间的关系,再进行合理的选择。
题目中“肯动脑筋”是前提条件,“坏事变成好事”是结果,只有前提条件具备,才能产生结果,所以前句是后句的条件。因此两个分句之间是条件关系,所以就得选择条件关系的关联词语“只要……也”。
4.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理解。
结合文章的内容和对本句话的分析理解可知,事情弄糟了不可怕的原因是被弄糟后的想法和态度是怎样的。A句答案是“事情弄糟了并不可怕,因为它最后总能变成好事的”,要表达的意思是事情弄糟后不用做什么就能变好事,和文章的内容不符合。B答案强调了“事情做糟后要开动脑筋”,坏事才能变成好事,符合文章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所以选B 。
5.本题考查拓展和理解。
要仔细阅读全文,对文章的内容有一个总体的了解和印象,充分了解文中的“坏事”指的是什么,“好事”指的又是什么,然后通过阅读分析,好坏事情通过什么相互转换过来的。玲玲先是把画弄脏了,是“坏事”,然后开动脑筋后把弄脏的地方画了一只小花狗变成了‘好事”,仔细阅读后即可知道。
6.本题考查理解和表达。
爸爸的话有两层意思:一是指在生活中对待事情好坏的态度,我们不能把一些暂时没有做好或不小心弄糟的事情都看成坏事情,因为好与坏是可以转变的;二是遇到事情办得糟糕的时候,我们不能惊慌失措,要沉着冷静,开动脑筋想一想弥补的办法。通过阅读和思考结合课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即可。
7. 近视眼镜 老花眼镜 8. 模模糊糊 头昏眼花 9.(3)√
【解析】7.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根据“奶奶年老了,戴老花眼镜;妈妈戴的是近视眼镜。”可知妈妈适合戴近视眼镜,奶奶适合戴老花眼镜。
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根据“小猴戴起了妈妈的眼镜,哟!模模糊糊”可知小猴戴妈妈的眼镜感觉模模糊糊;
根据“再戴上奶奶的眼镜,头昏眼花,差点摔一跤”可知小猴戴奶奶的眼镜感觉头昏眼花。
9.本题考查文章主旨概括。
结合文章最后一句话“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对别人适合的东西,对自己不一定适合。”可知这篇短文说明了:对别人适合的东西,对自己不一定适合。
10.6/六 11.B 12.老师一边讲课,一边在黑板上写字。 13.我们应该学习王二小的聪明勇敢。
【解析】10.本题考查自然段。
自然段是文章中表达意思的基本单位,它有明显的标志,就是“换行空格”:每个自然段的开头都重新起一行,而且空两格。因此,本文共有6个自然段。
11.本题考查文章的理解。
结合文中“王二小装着顺从的样子走在前面,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杀害了小英雄王二小。”可知,文段写了儿童团员王二小故意把敌人带进八路军的埋伏圈,敌人知道上了当,就杀害了小英雄王二小。故选B。
12.这道题考查学生的造句能力。
“一边……一边……”表示并列关系,造句时注意。示例:同学们一边休息一边听老师讲故事。
13.此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和分析和思路拓展题。。
结合文章阅读可知,王二小故意把敌人带进八路军的埋伏圈,可知,王二小是个机智勇敢、热爱祖国的孩子。故可围绕“机智勇敢、热爱祖国”来作答。
14. 明亮 弯弯 红润 乌黑 15.睡得好熟,好香。 16.因为妈妈明亮的眼睛闭上了,紧紧地闭着,弯弯的眉毛也在睡觉,睡在妈妈红润的脸蛋上。 17.妈妈微微地笑着。是的,她在微微地笑着,嘴巴、眼角都挂满笑意。 18.妈妈的呼吸那么深沉。她乌黑的头发粘在微微渗出汗珠的额头上。窗外,小鸟在唱着歌,风儿在树叶间散步,发出沙沙的响声,可是妈妈全听不到。她干了好多活儿,累了,乏了,她真该好好睡一觉。
【解析】略
19. 摇摇头 帮帮忙 又哭又笑 又酸又甜 20. 一堵墙 四根柱子 21.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 22.妈妈说明天会下雨,第二天果然下雨了。
【解析】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