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阅读理解特训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阅读理解特训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6.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7 13:52: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阅读理解特训卷-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阅读。
走月亮(节选)
①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 河流)。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奇 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②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1.在选文的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画“√"。
2.选文中画“ ”的句子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的景象。
3.读到“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概括选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目前全世界二氧化碳日排放量不断升高,温室效应不断加强,每天损失可耕地3万公顷,损失雨林5700公顷,减少动植物100-200种。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有60%正处于不断退化状态,支撑能力正在减弱。
低碳生活要求通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低碳量排放,比如节约每滴水、每度电、每粮食,注意废物回收、资源的再生利用等,减缓温室效应的扩大化。
5.上面这两段话分别告诉我们什么信息?
① 。
② 。
6.针对了解到的信息,我们应该如何做呢?请你提出两条可行的环保建议吧!
① 。
② 。
课内阅读。
午后一点左右,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顿时人声鼎沸,有人告诉我们,潮来了!我们踮着脚往东望去,江面还是风平浪静,看不出有什么变化。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只见东边水天相接的地方出现了一条白线,人群又沸腾起来。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 ),( ),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 )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 ),( )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 ),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7.这段话是按照 顺序来写的。
8.这段话从 、 两方面来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使人感到身临其境。
9.在段落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10.这段话中分别把浪潮比作 、 和 。
11.画线的句子写得好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我爱水,所以我爱大海,爱长江,也爱小溪,但是,我最爱的还是湖。
静静的湖,像一块无瑕的翡翠,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烁着美丽的光泽。我喜欢独自一个人坐在湖畔,看着平静的湖面幻想。我想,湖中一定有一个明亮的水晶宫,那是鱼儿的家园,不然它们为什么会整天那么快乐?水晶宫里一定有一块巨大、发光的翡翠,不然湖水为什么会绿得这样美?我凝视湖面,偶尔投入一粒石子,让它(击 激)起一道道波纹。或是放一只纸船,让它随着湖波(飘 漂)荡。
静静的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动人。蒙蒙的春雨飘下来,不停地织啊织,织出湖——这块绿色的“锦”。“锦”上无穷无尽的圆环,像美丽的姑娘绣出的朵朵鲜花。
夏季雷雨到来时的湖真热闹。你看,天空中一道亮光,那是开幕的礼花上了天。你听,“轰隆”,礼炮响了,大会就要开始了。等大雨一落,(连 联)欢会立刻开始。你看到湖面上朵朵(竟 竞)相开放的雨花了吗?那是正在翩翩起舞的金鱼姑娘头上的玉花。你想知道节目是否精彩吗?那“哗哗”的雷鸣般的“掌声”,会把一切都告诉你。
12.选择括号里正确的字,画“√”。
13.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写在括号里。
(1)没有止境,没有限度。( )
(2)动作轻快,宛如跳舞。( )
14.文中描写了( )时和( )时湖的不同景色,作者把湖比作( )和( ),表达了作者( )的情感。
15.文中画线的句子是( )句,起( )的作用。
16.第四自然段的中心句是( )。围绕中心句,作者描写了看到的( )和( ),听到的( )声和( )声。本段运用了( )和( )等修辞手法,其中“礼炮”指的是( ),“玉花”指的是( )。
课外阅读。
夜石林(节选)
游人散尽了,夕阳的风吹拂石林。
此刻,一切都安静了,安静了,石头们呼吸着晚霞里(闪动 闪烁)的星光的气息,沉默如石雕的哲学家。月亮出来的时候,它们扬起的脸庞光芒四射。
据说月亮上有许多永远冰冷的石头。是月亮上的石头向地上的石头问好吗?月光冷凉,落在一柱一柱的石头上,弹跳一下,碎了,溅成满地银花。
石林浸在月光里。
(突然 悠然)想起一个小姑娘,想起小姑娘这样问妈妈:“夜里,石林睡觉吗?夜里,石林好玩吗?”
石林忍不住笑了,可爱的小姑娘哟!
这时候,虫儿们出来了。公蛐蛐趴在草叶上叫。蜘蛛在月光下织网,蛛网一闪一晃地亮。一条蜈蚣从石缝里爬出来,又一条蜈蚣从石缝里爬出来,石头们痒酥酥地,想笑,月光颤颤如花瓣。鳞甲绿亮的秤杆蛇游过来了。青蛙、癞蛤蟆、田鼠、竹鼠和松鼠,还有穿山甲、蛤蚧,还有一只灰兔跑了过去。噪鹃鸣叫起来,山斑鸠拍着翅膀。打屁虫、大刀螂、蝎蛉、金龟子们复眼(闪动 闪烁),彼此用触须、长足和气味互致晚安。跳舞的跳舞,弹唱的弹唱,每一块石头,每一茎草叶,都是虫儿们的婚床和乐池。月光的瀑布泻在石壁上。石头们身披新装,满怀喜悦地让(浸透 渗透)月光的木香花、紫藤、皂荚树、白蜡条、金竹、野玫瑰和洋槐的清香,从自己的缝隙和皱褶里流过。
呵,小姑娘!你说,夜里,石林睡觉吗?你说,夜里,石林好玩吗?
17.用“√”标出括号里正确的词语。
18.仿写词语。
痒酥酥(ABB式):
月光颤颤(ABCC式):
19.文章是围绕哪句话来写的?用“ ”在文中画出来。
20.文中多处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其表达效果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阅读选文第7自然段时,你的脑海中浮现出了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的语言将其描述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暴风雨(节选)
(意大利)拉法埃莱 费拉里斯
闷热的夜,令人窒息,我辗转难眠。窗外,一道道闪电划破了漆黑的夜幕,沉闷的雷声如同大炮轰鸣,使人害怕。
一道闪光,一声清脆的霹雳,接着便下起瓢泼大雨。宛如天神听到信号,撕开天幕,把天河之水倾注到人间。
狂风咆哮着,猛地把门撞开,摔在墙上。烟囱发出低声的呜鸣,犹如在黑夜中抽咽。
大雨猛烈地敲打着屋顶,冲击着玻璃,奏出激动人心的乐章。
一小股雨水从天窗悄悄地爬进来,缓缓地蠕动着,在天花板上留下弯弯曲曲的足迹。
不一会,铿锵的乐曲转为节奏单一的旋律,那优柔、甜蜜的催眠曲,抚慰着沉睡人儿的疲惫躯体。
从窗外射进来的第一束光线报道着人间的黎明。碧空中飘浮着朵朵的白云,在和煦的微风中翩然起舞,把蔚蓝色的天空擦拭得更加明亮。
昨晚,狂暴的大自然似乎要把整个人间毁灭,而它带来的却是更加绚丽的早晨。
22.本文是按照 顺序来写的。先写了 ,然后具体写 ,最后写 。
23.请在文中找出一个拟人句,工整地抄写下来。并说说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你是从哪些词语读到了暴风雨中大自然的“狂暴”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面对暴风雨,作者感到了“害怕”,但又有其它的心情,你能说说是怎样的心情吗?你是从哪些句子读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6.结合课文内容理解词语。
辗转难眠:
抽咽:
27.如果让你为作者重新拟标题,你能写出哪几个供他选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河床 新鲜 2. 拟人 月亮倒映在小水塘中 3.我的脑海中浮现出溪水缓缓流淌、山草青翠、野花盛开、溪水中月光闪烁的画面。 4.“我”和阿妈在溪边走月亮。
【解析】1.考查选词填空。
河床:河流流水的线性槽地。是河流平时或洪水季节占据和通过的地方,而不是整个河谷的范围。
河流:是指降水或由地下涌出地表的水汇集在地面低洼处,在重力作用下经常地或周期地沿流水本身造成的洼地流动。
根据语境,鹅卵石应是存在河床之上。故填“河床”。
新奇:意思是新颖奇妙、新鲜奇妙。
新鲜:意思是刚生产、刚收集或刚制成的。
根据语境,形容的是花瓣,可知填“新鲜”。
2.考查对修辞手法的理解。
阅读句子“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可知,这句话把“水塘”当成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抱”这个词用得妙,形象地描写了小水塘的形状以及倒映在水中的月影,让我感受到了小水塘和月亮的和谐美。
3.考查语言表达。
展开想象,用语言描述月光下的小溪即可。
皎洁的月光映照着细细的溪流,茂盛的山草和野花在溪流的洗刷下,正荡漾着沁人心脾的芬芳。
4.考查概括段落。
结合文章内容,可以利用关键句进行概括。结合①段的句子“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可知写的是“我”和阿妈在溪边走月亮。
5. 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使地球生态系统不断退化 低碳生活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低碳量排放 6. 低碳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垃圾分类投放,注意废物回收利用
【解析】5.本题主要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
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系统有60%正处于不断退化状态,支撑能力正在减弱。”可知,这告诉我们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使地球生态系统不断退化。
从“低碳生活要求通过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低碳量排放,比如节约每滴水、每度电、每粮食,注意废物回收、资源的再生利用等,减缓温室效应的扩大化。”可知,这段告诉我们低碳生活要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低碳量排放。
6.本题主要考查提建议。
提关于环保的建议,如:垃圾分类投放,变废为宝;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出行。
7.时间 8. 视觉 听觉 9.拉长 变粗 两丈多高 齐头并进 浩浩荡荡 山崩地裂 10. 白线 水墙 战马 11.画线的句子写得很好,因为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浪潮比作了战马,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浪潮翻滚时的壮观场面。
【解析】7.本题考查写作顺序。
从“午后一点左右”“潮来了”“过了一会儿”“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可以知道这段话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
8.本题考查描写方法。
“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描写的是大潮来时的样子;“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雷滚动”和“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描写的是大潮来时的声音。选文主要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来描写大潮来时的景象。
9.本题考查现代文默写。
选段出自课文《观潮》,原文: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
10.本题考查修辞手法。
句子“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将浪潮比作白线、水墙和千万匹白色战马,让我们仿佛看到钱塘江大潮的奇特、雄伟、壮观的景象。
11.本题考查语句赏析。
画线句“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将浪潮比作了齐头并进的千万匹白色战马,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浪潮翻滚时的壮观场面。
12.击 漂 联 竞 13. 无穷无尽 翩翩起舞 14. 晴天 雨中 翡翠 锦 对湖的喜爱 15. 过渡 承上启下 16. 夏季雷雨到来时的湖真热闹 雨花 闪电 雷 雨 比喻 拟人 雷声 雨花
【分析】12.本题主要考查对近义字的辨析能力。
击:敲打,或做类似敲打的动作:击打。
激:水受阻遏,震荡而涌或飞溅:冲激。激荡。
飘:随风飞动:飘扬。飘摆。
漂:浮在液体上不动或顺着风向、流向而移动:漂浮。
连:相接:连日。连夜。
联:连结,结合:联合。联欢。
竟:终了,完毕:继承先烈未竟的事业。
竞:比赛,互相争胜:竞争。竞赛。竞相。
13.本题主要考查对词语的解释能力。
(1)无穷无尽:没有止境,没有限度。
(2)翩翩起舞:动作轻快,宛如跳舞。
14.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能力。
结合句子“但雨中的湖更动人”“雷雨到来时的湖真热闹”可知从春雨飘落时和雷雨到来时两方面写了雨中的湖。纵观全文知道全文描绘了晴天和雨天湖的特点,作者把湖比作翡翠和锦,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美景喜爱的思想感情。
15.考查对过渡句及其作用的认识,文中的过渡句是“静静的湖是可爱的,但雨中的湖更动人”,这句话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16.考查找中心句的方法。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第六段主要讲了雷雨中的湖的热闹的景象,因此中心句是:雷雨到来时的湖真热闹。
结合句子“雷雨到来时的湖真热闹。你看,天空是一道亮光,那是开幕的礼花上了天;你听,‘轰轰’,礼炮响了;你看到湖面上朵朵竞相开放的玉花吗;那‘哗哗’的雷鸣般的‘掌声’”。文中采用了比喻的手法,文中的“礼花”是指闪电,“礼炮”是指雷声,“玉花”是指雨水测起的水花,“掌声”是指雨声。
17.闪烁 悠然 闪动 浸透 18. 暖洋洋 亮晶晶 喜气洋洋 白发苍苍 19.夜里,石林睡觉吗?夜里,石林好玩吗? 20.作者多处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夜里的石林,使夜石林的形象更加生动、活泼、富有情趣,使文章充满美感。 21.夜间,虫儿们、小动物们都出来了,在石林间爬行、交流、唱歌、跳舞。月光照耀着石林,让石林披上了银装,各种花儿散发的清香在石林间流淌。
【分析】17.本题考查近义词辨析。闪动:不稳定地抖动。闪烁:光亮晃动不定、忽明忽暗。突然:表示发生得很急促。悠然:安闲、闲适的样子。浸透:把物体浸入液体中使湿透。渗透:比喻某种事物或势力逐渐进入其他方面。
18.考查词语仿写。ABB式的词语还有绿油油、水汪汪、喜滋滋等。ABCC式的词语还有千里迢迢、白雪皑皑、得意扬扬等。
19.本题考查中心句。中心句是一段文章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句子。它在全文中起主导作用,是这段话中最重要的句子。“找中心句”是概括段意的一种形式,有些文章的段落就是围绕中心句写的。我们在阅读时找准了中心句,也就把握了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概括了段意。本文的中心句在最后一段:你说,夜里,石林睡觉吗?你说,夜里,石林好玩吗?。
20.考查修辞手法。拟人句就是把某件东西比喻成有人的动作,拟人句在表达上的形象具体,贴近生活,把枯燥的事物,具体化。
21.考查概括段落大意。根据作者描写顺序,依次梳理出其所描写的景物,再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22. 暴风雨来临的时间 来临前 暴风雨的情形 暴风雨过后的感受 23.狂风咆哮着,猛地把门撞开,摔在墙上。 24.撕开、倾注、咆哮、撞、摔、猛烈地敲打、冲击等。 25.对暴风雨的喜爱和暴风雨过后景象的赞美。从“激动人心”“铿锵”等词语可以读到。 26. 被暴风雨影响翻来覆去睡不着。 哭泣得一吸一顿的样子,文中指风吹烟囱发出的声音。 27.美妙的乐章;感受暴风雨;听雨。
【解析】22.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识记、理解能力。首先需要对文章内容仔细阅读,其次结合题目具体分析,填入恰当内容。根据文章内容从暴雨前的闷热,到暴雨来临时的“闪电划过,大雨倾注”,最后写暴雨结束后的情景,所以文章是根据暴雨来临的的时间顺序进行记叙描写的。
23.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关键信息的定位和抓取能力,以及对文章的理解能力。仔细阅读文章,从段落中找出相关语句即可。文章第三自然段中“狂风咆哮着,猛地把门撞开,摔在墙上。”这句话中将狂风吹击的动作拟人化,如人一般把门撞开,摔倒在墙上,更加形象的描写了狂风吹击时的情景。
24.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关键信息的定位和抓取能力,以及对词语的理解能力。仔细阅读文章,从段落中找出相关词语即可。例如“撕开”、“倾注”、“咆哮”、“冲击”等。”
25.本题主要考查对文段的理解、分析能力以及对文章感情的提取能力。根据文章内容“大雨猛烈地敲打着屋顶,冲击着玻璃,奏出激动人心的乐章”和“抚慰着沉睡人儿的疲惫躯体。”以及文章最后一段,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暴风雨的喜爱和暴风雨过后景象的赞美。
26.本题考查对字词意思的识记、理解能力。根据所给的提示,结合语境以及自己的理解进行解答。或直接将词语意思带入进行作答。辗转难眠:躺在床上翻来转去地难以入眠.;抽咽:指人在一些情况下流泪,但并没有大声哭出来的样子,形容人抽抽搭搭 的样子。
27.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概括能力。首先需要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拟写。本题文章题目应该围绕“暴雨”进行,符合文章内容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