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停洞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化学试卷(8月份)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4分)
1.下列事例与化学有关的是( )
研制新药物 使环境变得更加美好 研制新型半导体材料 研制印染工业中的新型染料.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化学的研究领域和用途
【解析】【解答】①研制新药物,属于研究新物质制取的,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故符合题意;
②通过化学反应处理污染,使环境变得更加美好,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故符合题意;
③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属于研究新物质制取的,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故符合题意;
④研制印染工业中的新型染料,属于研究新物质制取的,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原子、分子及其结构,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和变化规律,并利用它制造各种新的物质的一门科学。
2.下列场景中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长津湖湖水结冰 B.棉衣裁制成单衣
C.战场上战火熊熊 D.铅笔书写绝笔信
【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长津湖湖水结冰,只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 棉衣裁制成单衣,只是形状的改变, 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 战场上战火熊熊,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D. 铅笔书写绝笔信,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3.(2022·天津市)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
B.读取液体体积
C.取用粉末药品
D.点燃酒精灯
【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A.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且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试管里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故不符合题意;
B. 常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不符合题意;
C. 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故符合题意;
D. 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防止发生火灾,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否则会引起液体飞溅,造成烫伤。
B、读取量筒的示数时,如果俯视, 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大;如果仰视,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小,因此正确的方法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C、取用粉末、颗粒状药品应使用药匙或纸槽,步骤:“一横、二送、三直立”。
D、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4.给烧杯加热时,垫上陶土网的作用是( )
A.加快反应 B.减慢反应
C.在铁圈上容易放平仪器 D.使烧杯均匀受热
【答案】D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给烧杯加热时,垫上陶土网的作用是使烧杯均匀受热。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作用分析。
5.实验室中鉴别下列物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
A.酒精和水----观察颜色 B.食盐和白糖----品尝味道
C.空气和氧气----闻气味 D.铁粉和铜粉----磁铁吸引
【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A. 酒精和水都是无色的,观察颜色不能鉴别,故错误;
B. 食盐为咸味,白糖为甜味,但是实验室不能品尝药品味道,故错误;
C. 空气和氧气都是无色、无味的,闻气味不能鉴别,故错误;
D. 铁粉和铜粉中,铁粉能磁铁吸引,铜粉不能被磁铁吸引,故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区分物质的方法:1.物理方法 “看、闻、摸、溶、吸”等方式进行鉴别。“看”就是要看物质的颜色、状态、形状等,“闻”可以闻某些气体的气味,“摸”可以通过摸容器的外壁,感觉是否有热量的改变,“溶”看物质是否能溶解,“吸”看是否能被磁铁吸引。
2.化学方法就是通过不同的物质在与同一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产生的现象不同,把它们鉴别开的方法,它是鉴别物质的常用方法。
6.(2018九上·铁西月考)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有以下几个数据,其中合理的是()
A.用烧杯量得91.0mL蒸馏水 B.用托盘天平称得3.36g锌
C.用托盘天平称得11.7g食盐 D.用量筒量得5.20mL盐酸
【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A、烧杯不能测量液体的体积,A不符合题意;
B、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不能精确到0.01g,不能用托盘天平称取3.36g锌,B不符合题意;
C、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用托盘天平称得11.7g食盐,C符合题意;
D、10mL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不能用量筒量得5.20mL盐酸,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烧杯不能测量液体体积分析
B、根据托盘天平的精确度分析
C、根据托盘天平称量物质的方法分析
D。根据量筒的精确度分析
7.分析人体呼出气体成分图,得出一些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各气体的含量为气体的体积分数
B.吸入的空气中的氧气只有部分进入血液
C.人体能产生稀有气体
D.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所占比例比水蒸气大
【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解析】【解答】A. 各气体的含量为气体的体积分数,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空气中氧气占21%,呼出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6%,说明吸入的空气中的氧气只有部分进入血液,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一般情况下,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呼吸作用时,稀有气体不参与反应,人体也不能产生稀有气体,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D. 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体积分数为:1-16%-4%-78%-1%=1%,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4%,则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所占的比例比水汽大,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水比较多分析。
二、非选择题(共46分)
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化学实验室。
(1)仪器的名称是 。
(2)在仪器中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要 ,仪器的主要用途是 。
(3)请为下列实验操作选择合适的仪器填字母。
用作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的是 ;
量取的水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4)做化学实验要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若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将仪器按如图放置,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填字母。
【答案】(1)试管
(2)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
(3)D;AF
(4)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1)仪器B的名称是试管。
(2)①A是量筒,在仪器A中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②仪器G是集气瓶,集气瓶的主要用途是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
(3)①烧杯可用作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
②量取6mL的水需要用到的量筒和胶头滴管(定容)。
(4)A、酒精灯用完后,要立即熄灭,故错误;
B、用托盘天平称量完药品后,要把砝码放回到砝码盒内,故错误;
C、取完药品后,试剂瓶要立即盖上盖子,故正确;
D、胶头滴管用完后、不能平放在桌面上,以免沾污了胶头滴管,故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分析。
9.在空格内简要说明下列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错误操作 后果
实验室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
倾倒细口瓶中的液体时,标签没朝向手心
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把大颗粒药品垂直投入试管中
砝码与物品颠倒了位置 用正确的方法称取固体,实际只有 以下用游码
水平放置吸液后的胶头滴管
【答案】污染试剂瓶中的药品;腐蚀标签;引起火灾;将试管砸破;4.8;腐蚀胶头
【知识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解答】实验室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否则会污染试剂瓶中的药品;
倾倒细口瓶中的液体时,标签没朝向手心,残留液体药品流下来接触标签后,可能会腐蚀标签;
酒精具有可燃性,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酒精洒出,容易引起火灾;
把大颗粒药品垂直投入试管中,会使试管砸破;
托盘天平称量时左物右码,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若砝码与物品颠倒了位置,则砝码质量=药品质量+游码质量,1g以下用游码,所以所用游码质量为0.2g,实际称量的药品质量=5g-0.2g=4.8g;
滴管取液后不能平放或倒置,否则试剂流到胶头后,会腐蚀胶头。
【分析】根据实验室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10.小徐同学欲通过实验探究“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该用哪一层火焰”,请你帮他完成实验探究过程的设计,并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提出问题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该用哪一层火焰?
作出猜测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该用外焰。
活动过程和记录取支试管,各加入水。
将其中一支试管的底部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约处加热。
将另一支试管的底部与灯芯接触加热。
将第三支试管的底部放在外焰部分加热。
(1)记录上述三种情况下将水加热至沸腾所需时间。
实验情况 第种情况 第种情况 第种情况
所需时间
结论
(2)问题和讨论
上述实验的三支试管中,各加入水,即要求所取水的量相同,若不相同可以吗? 填“可以”或“不可以”,其原因是 。
(3)若不用以上探究方法,请简要叙述另一种方法。
操作过程 现象 结论
(4)延伸拓展
结合研究结论,下列图示中加热方法试管夹未画出最合理的是 填字母。
(5)酒精灯不用时要盖上灯帽,这是为了 。
(6)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后,要再次打开重复盖一次,使空气进入,以免 。
【答案】(1)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
(2)不可以;对比实验必须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
(3)把一根火柴梗放在酒精灯的灯焰中,约秒钟后取出,观察现象;与外焰接触处的火柴已经烧焦,而焰心处还完好无损;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
(4)C
(5)防止酒精挥发后,灯芯上留有水分,下次使用时难以点燃
(6)下次难以打开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根据表格内容可以看出第三种情况所需时间最短,也就是温度最高。所以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
(2)设计对照实验时只能允许有一个变量,其它都必须相同,所以要求所取水的量必须相同;
故答案为:不可以;对比实验必须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
(3)由于酒精灯的火焰分三层,各层温度不一样,所以可将火柴杆横放到火焰上,看烧焦程度即可,即可以把一根火柴梗放在酒精灯的灯焰中,约2秒钟后取出,观察到与外焰接触处的火柴已经烧焦,而焰心处还完好无损,说明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低。
(4)给装有液体的试管加热,试管要倾斜并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5)因为酒精具有挥发性,酒精灯不用时,如果不盖上灯帽,灯芯上的酒精挥发后,灯芯上留有大量水分,再使用时,酒精灯就难以点燃。
(6)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后,要再次打开重复盖一次,使空气进入,以免下次难以打开。
【分析】根据酒精灯火焰的分层,酒精灯使用的注意事项,给装有液体的试管加热注意事项,设计对照实验时只能允许有一个变量分析。
11.某化学小组受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所著蜡烛的化学史的启发,对蜡烛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
(1)进行实验
编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Ⅰ 用小刀从蜡烛上切一块石蜡,放入水中 石蜡浮在水面上,且石蜡块无明显变化 石蜡硬度小,密度比水 ,不溶于水。
Ⅱ 外焰处的铁纱窗出现红热的环,内焰及焰心处的铁纱窗无明显变化
Ⅲ 伸入焰心的导管引出白烟,且 。 焰心处有可燃物
Ⅳ 澄清石灰水 ,硫酸铜粉末 。 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2)结论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
【答案】(1)小;外焰的温度最高;白烟能被点燃;变浑浊;变蓝
(2)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1)Ⅰ、根据小刀切一块蜡烛,可知蜡烛硬度较小;根据蜡烛浮在水面上,密度比水小.
Ⅱ、由实验现象:外焰处的铁纱窗出现红热的环,内焰及焰心处的铁纱窗无明显变化,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的温度高于内焰及焰心处温度。
Ⅲ、伸入焰心的导气管引出白烟,实验结论是说明焰心处有可燃性物质,说明白烟燃烧,该物质是石蜡固体小颗粒。
Ⅳ、硫酸铜粉末变蓝色,说明蜡烛燃烧是有水生成,根据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的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2)[总结]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石蜡和氧气,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条件是点燃,文字表达式为:。
【分析】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根据酒精灯三层火焰的温度分析。
根据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分析。
根据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分析。
根据实验结论,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写出文字表达式。
12.如图为实验操作图,在中出现的现象是 ,在中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填序号;通过该实验验证了硫酸铜的物理性质: 答一条即可;化学性质: 。小明在步骤后对试管进行加热的实验过程中,试管炸裂,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 。
【答案】固体溶解,形成蓝色溶液;③;易溶于水;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集中加热前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或试管外壁有水合理答案均可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解答】在②中取少量研磨后的硫酸铜粉末,加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水,可观察到硫酸铜固体溶解,形成蓝色溶液;
步骤①研磨过程中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步骤②中是硫酸铜粉末溶解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步骤③中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通过步骤②验证了硫酸铜易溶于水的物理性质,步骤③验证了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性质;
在步骤③后对试管进行加热的实验过程中,试管炸裂,可能是集中加热前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导致试管受热并不均匀而炸裂或试管外壁有水,导致试管炸裂等。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根据对试管进行加热的实验操作分析。
1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研究酒精的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酒精灯火焰的温度
(1)点燃酒精灯,观察到酒精灯的火焰分 层。将一根火柴横放在火焰中片刻,发现火柴梗两端 填“先”或“后”烧焦,这说明酒精灯火焰 的温度最高。
(2)探究二:酒精燃烧的产物
联想到对石蜡燃烧生成物的探究,他们决定对酒精燃烧的产物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3)【作出猜想】酒精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
酒精燃烧会生成 ;
酒精燃烧会生成 。
(4)【实验验证】验证猜想的方法是 ,现象是 。某同学将一个干冷烧杯罩在酒精灯火焰的上方,以此来验证猜想,若看到 ,则证明猜想正确。
(5)【得出结论】酒精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 。
【答案】(1)三;先;外焰
(2)酒精燃烧生成什么物质?
(3)水;二氧化碳和水
(4)将一个内壁上附着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上附着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
(5)水
【知识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1)酒精灯的火焰包括外焰、内焰和焰心三层。
将一根火柴横放在火焰中片刻,发现火柴梗两端先烧焦,由此可以说明酒精灯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2)【提出问题】探究酒精燃烧的产物,则提出的问题是酒精燃烧生成什么物质?
(3)【作出猜想】②酒精燃烧可能生成二氧化碳,可能生成水,也可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②酒精燃烧生成水;
③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4)【实验验证】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验证猜想①的方法是将一个内壁上附着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现象是烧杯内壁上附着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某同学将一个干冷烧杯罩在酒精灯火焰的上方,若看到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则说明酒精燃烧生成了水,证明猜想②正确。
(5)【得出结论】由上述实验现象可知,酒精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分析】根据酒精灯的火焰包括外焰、内焰和焰心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分析。
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4.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的装置。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请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
(1)物理性质: 。
(2)化学性质: 。
(3)用途: 。
【答案】(1)淡蓝色气体
(2)具有强氧化性
(3)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1)物理性质是不需要提高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臭氧的物理性质有:淡蓝色气体.
(2)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臭氧的化学性质有:具有强氧化性。
(3)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1 / 1贵州省黔东南州从江县停洞中学2023-2024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开学化学试卷(8月份)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14分)
1.下列事例与化学有关的是( )
研制新药物 使环境变得更加美好 研制新型半导体材料 研制印染工业中的新型染料.
A. B. C. D.
2.下列场景中所示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长津湖湖水结冰 B.棉衣裁制成单衣
C.战场上战火熊熊 D.铅笔书写绝笔信
3.(2022·天津市)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A.加热液体
B.读取液体体积
C.取用粉末药品
D.点燃酒精灯
4.给烧杯加热时,垫上陶土网的作用是( )
A.加快反应 B.减慢反应
C.在铁圈上容易放平仪器 D.使烧杯均匀受热
5.实验室中鉴别下列物质,所用方法正确的是( )
A.酒精和水----观察颜色 B.食盐和白糖----品尝味道
C.空气和氧气----闻气味 D.铁粉和铜粉----磁铁吸引
6.(2018九上·铁西月考)某同学在实验报告中,有以下几个数据,其中合理的是()
A.用烧杯量得91.0mL蒸馏水 B.用托盘天平称得3.36g锌
C.用托盘天平称得11.7g食盐 D.用量筒量得5.20mL盐酸
7.分析人体呼出气体成分图,得出一些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
A.各气体的含量为气体的体积分数
B.吸入的空气中的氧气只有部分进入血液
C.人体能产生稀有气体
D.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所占比例比水蒸气大
二、非选择题(共46分)
8.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化学实验室。
(1)仪器的名称是 。
(2)在仪器中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要 ,仪器的主要用途是 。
(3)请为下列实验操作选择合适的仪器填字母。
用作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的是 ;
量取的水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
(4)做化学实验要养成良好的整理习惯。若某同学在实验结束后,将仪器按如图放置,其中正确的一项是 填字母。
9.在空格内简要说明下列错误操作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错误操作 后果
实验室用剩的药品放回原瓶
倾倒细口瓶中的液体时,标签没朝向手心
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
把大颗粒药品垂直投入试管中
砝码与物品颠倒了位置 用正确的方法称取固体,实际只有 以下用游码
水平放置吸液后的胶头滴管
10.小徐同学欲通过实验探究“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该用哪一层火焰”,请你帮他完成实验探究过程的设计,并根据实验数据得出结论。
提出问题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该用哪一层火焰?
作出猜测用酒精灯给物质加热时,应该用外焰。
活动过程和记录取支试管,各加入水。
将其中一支试管的底部放在酒精灯火焰上方约处加热。
将另一支试管的底部与灯芯接触加热。
将第三支试管的底部放在外焰部分加热。
(1)记录上述三种情况下将水加热至沸腾所需时间。
实验情况 第种情况 第种情况 第种情况
所需时间
结论
(2)问题和讨论
上述实验的三支试管中,各加入水,即要求所取水的量相同,若不相同可以吗? 填“可以”或“不可以”,其原因是 。
(3)若不用以上探究方法,请简要叙述另一种方法。
操作过程 现象 结论
(4)延伸拓展
结合研究结论,下列图示中加热方法试管夹未画出最合理的是 填字母。
(5)酒精灯不用时要盖上灯帽,这是为了 。
(6)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后,要再次打开重复盖一次,使空气进入,以免 。
11.某化学小组受英国科学家法拉第所著蜡烛的化学史的启发,对蜡烛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硫酸铜是一种白色粉末,具有吸水性,吸水后变为蓝色。
(1)进行实验
编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Ⅰ 用小刀从蜡烛上切一块石蜡,放入水中 石蜡浮在水面上,且石蜡块无明显变化 石蜡硬度小,密度比水 ,不溶于水。
Ⅱ 外焰处的铁纱窗出现红热的环,内焰及焰心处的铁纱窗无明显变化
Ⅲ 伸入焰心的导管引出白烟,且 。 焰心处有可燃物
Ⅳ 澄清石灰水 ,硫酸铜粉末 。 蜡烛燃烧生成了水和二氧化碳
(2)结论蜡烛在空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为 。
12.如图为实验操作图,在中出现的现象是 ,在中肯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填序号;通过该实验验证了硫酸铜的物理性质: 答一条即可;化学性质: 。小明在步骤后对试管进行加热的实验过程中,试管炸裂,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 。
13.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研究酒精的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活动。
探究一:酒精灯火焰的温度
(1)点燃酒精灯,观察到酒精灯的火焰分 层。将一根火柴横放在火焰中片刻,发现火柴梗两端 填“先”或“后”烧焦,这说明酒精灯火焰 的温度最高。
(2)探究二:酒精燃烧的产物
联想到对石蜡燃烧生成物的探究,他们决定对酒精燃烧的产物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
(3)【作出猜想】酒精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
酒精燃烧会生成 ;
酒精燃烧会生成 。
(4)【实验验证】验证猜想的方法是 ,现象是 。某同学将一个干冷烧杯罩在酒精灯火焰的上方,以此来验证猜想,若看到 ,则证明猜想正确。
(5)【得出结论】酒精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 。
14.臭氧发生器是在高压电极的作用下将空气中的氧气转化为臭氧的装置。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请总结臭氧的有关知识:
(1)物理性质: 。
(2)化学性质: 。
(3)用途: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化学的研究领域和用途
【解析】【解答】①研制新药物,属于研究新物质制取的,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故符合题意;
②通过化学反应处理污染,使环境变得更加美好,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故符合题意;
③利用化学开发新能源和新材料,属于研究新物质制取的,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故符合题意;
④研制印染工业中的新型染料,属于研究新物质制取的,属于化学研究的范围,故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化学是研究物质的原子、分子及其结构,研究物质的化学性质和变化规律,并利用它制造各种新的物质的一门科学。
2.【答案】C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
【解析】【解答】A. 长津湖湖水结冰,只是水由液态变成固态,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B. 棉衣裁制成单衣,只是形状的改变, 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C. 战场上战火熊熊,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符合题意;
D. 铅笔书写绝笔信,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3.【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A. 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应用外焰加热,且试管里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图中试管里的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故不符合题意;
B. 常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读数时,视线应与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故不符合题意;
C. 往试管里装入固体粉末时,为避免药品沾在管口和管壁上,可先使试管倾斜,把盛有药品的药匙(或用小纸条折叠成的纸槽)小心地送至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直立起来,故符合题意;
D. 禁止用燃着的酒精灯去点燃另一只酒精灯,防止发生火灾,故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给试管中的液体加热时,试管中的液体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三分之一,否则会引起液体飞溅,造成烫伤。
B、读取量筒的示数时,如果俯视, 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大;如果仰视,读出的示数比实际值偏小,因此正确的方法是视线与凹液面的最低处相平。
C、取用粉末、颗粒状药品应使用药匙或纸槽,步骤:“一横、二送、三直立”。
D、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进行分析。
4.【答案】D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给烧杯加热时,垫上陶土网的作用是使烧杯均匀受热。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作用分析。
5.【答案】D
【知识点】物质的鉴别、推断
【解析】【解答】A. 酒精和水都是无色的,观察颜色不能鉴别,故错误;
B. 食盐为咸味,白糖为甜味,但是实验室不能品尝药品味道,故错误;
C. 空气和氧气都是无色、无味的,闻气味不能鉴别,故错误;
D. 铁粉和铜粉中,铁粉能磁铁吸引,铜粉不能被磁铁吸引,故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区分物质的方法:1.物理方法 “看、闻、摸、溶、吸”等方式进行鉴别。“看”就是要看物质的颜色、状态、形状等,“闻”可以闻某些气体的气味,“摸”可以通过摸容器的外壁,感觉是否有热量的改变,“溶”看物质是否能溶解,“吸”看是否能被磁铁吸引。
2.化学方法就是通过不同的物质在与同一种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所产生的现象不同,把它们鉴别开的方法,它是鉴别物质的常用方法。
6.【答案】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
【解析】【解答】A、烧杯不能测量液体的体积,A不符合题意;
B、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不能精确到0.01g,不能用托盘天平称取3.36g锌,B不符合题意;
C、托盘天平用于粗略称量药品的质量,能准确到0.1g,用托盘天平称得11.7g食盐,C符合题意;
D、10mL量筒的精确度为0.1mL,不能用量筒量得5.20mL盐酸,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A、根据烧杯不能测量液体体积分析
B、根据托盘天平的精确度分析
C、根据托盘天平称量物质的方法分析
D。根据量筒的精确度分析
7.【答案】C
【知识点】空气的组成;氮气及稀有气体的用途;吸入空气与呼出气体的比较
【解析】【解答】A. 各气体的含量为气体的体积分数,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B. 空气中氧气占21%,呼出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6%,说明吸入的空气中的氧气只有部分进入血液,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C. 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一般情况下,很难与其它物质发生反应,呼吸作用时,稀有气体不参与反应,人体也不能产生稀有气体,故错误,不符合题意;
D. 呼出气体中水蒸气的体积分数为:1-16%-4%-78%-1%=1%,而呼出气体中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4%,则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所占的比例比水汽大,故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空气的成分,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水比较多分析。
8.【答案】(1)试管
(2)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
(3)D;AF
(4)C
【知识点】实验室常见的仪器及使用;药品的取用
【解析】【解答】(1)仪器B的名称是试管。
(2)①A是量筒,在仪器A中读取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
②仪器G是集气瓶,集气瓶的主要用途是收集或贮存少量气体。
(3)①烧杯可用作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
②量取6mL的水需要用到的量筒和胶头滴管(定容)。
(4)A、酒精灯用完后,要立即熄灭,故错误;
B、用托盘天平称量完药品后,要把砝码放回到砝码盒内,故错误;
C、取完药品后,试剂瓶要立即盖上盖子,故正确;
D、胶头滴管用完后、不能平放在桌面上,以免沾污了胶头滴管,故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常见仪器的使用方法分析。
9.【答案】污染试剂瓶中的药品;腐蚀标签;引起火灾;将试管砸破;4.8;腐蚀胶头
【知识点】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解答】实验室用剩的药品不能放回原瓶,否则会污染试剂瓶中的药品;
倾倒细口瓶中的液体时,标签没朝向手心,残留液体药品流下来接触标签后,可能会腐蚀标签;
酒精具有可燃性,向燃着的酒精灯内添加酒精,酒精洒出,容易引起火灾;
把大颗粒药品垂直投入试管中,会使试管砸破;
托盘天平称量时左物右码,药品质量=砝码质量+游码质量,若砝码与物品颠倒了位置,则砝码质量=药品质量+游码质量,1g以下用游码,所以所用游码质量为0.2g,实际称量的药品质量=5g-0.2g=4.8g;
滴管取液后不能平放或倒置,否则试剂流到胶头后,会腐蚀胶头。
【分析】根据实验室操作的注意事项分析。
10.【答案】(1)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
(2)不可以;对比实验必须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
(3)把一根火柴梗放在酒精灯的灯焰中,约秒钟后取出,观察现象;与外焰接触处的火柴已经烧焦,而焰心处还完好无损;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
(4)C
(5)防止酒精挥发后,灯芯上留有水分,下次使用时难以点燃
(6)下次难以打开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化学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
【解析】【解答】(1)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心,根据表格内容可以看出第三种情况所需时间最短,也就是温度最高。所以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
(2)设计对照实验时只能允许有一个变量,其它都必须相同,所以要求所取水的量必须相同;
故答案为:不可以;对比实验必须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进行。
(3)由于酒精灯的火焰分三层,各层温度不一样,所以可将火柴杆横放到火焰上,看烧焦程度即可,即可以把一根火柴梗放在酒精灯的灯焰中,约2秒钟后取出,观察到与外焰接触处的火柴已经烧焦,而焰心处还完好无损,说明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低。
(4)给装有液体的试管加热,试管要倾斜并且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
(5)因为酒精具有挥发性,酒精灯不用时,如果不盖上灯帽,灯芯上的酒精挥发后,灯芯上留有大量水分,再使用时,酒精灯就难以点燃。
(6)用灯帽盖灭酒精灯后,要再次打开重复盖一次,使空气进入,以免下次难以打开。
【分析】根据酒精灯火焰的分层,酒精灯使用的注意事项,给装有液体的试管加热注意事项,设计对照实验时只能允许有一个变量分析。
11.【答案】(1)小;外焰的温度最高;白烟能被点燃;变浑浊;变蓝
(2)石蜡氧气水二氧化碳
【知识点】蜡烛燃烧实验
【解析】【解答】(1)Ⅰ、根据小刀切一块蜡烛,可知蜡烛硬度较小;根据蜡烛浮在水面上,密度比水小.
Ⅱ、由实验现象:外焰处的铁纱窗出现红热的环,内焰及焰心处的铁纱窗无明显变化,说明蜡烛火焰的外焰的温度高于内焰及焰心处温度。
Ⅲ、伸入焰心的导气管引出白烟,实验结论是说明焰心处有可燃性物质,说明白烟燃烧,该物质是石蜡固体小颗粒。
Ⅳ、硫酸铜粉末变蓝色,说明蜡烛燃烧是有水生成,根据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蜡烛燃烧的产物中含有二氧化碳。
(2)[总结]蜡烛在空气中燃烧会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该反应的反应物是石蜡和氧气,生成物是水和二氧化碳,反应条件是点燃,文字表达式为:。
【分析】根据实验现象进行分析。
根据酒精灯三层火焰的温度分析。
根据白烟是石蜡的固体小颗粒分析。
根据无水硫酸铜遇水变蓝,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分析。
根据实验结论,找出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写出文字表达式。
12.【答案】固体溶解,形成蓝色溶液;③;易溶于水;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集中加热前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或试管外壁有水合理答案均可
【知识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特点及其判别;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解析】【解答】在②中取少量研磨后的硫酸铜粉末,加入试管中,向试管中加水,可观察到硫酸铜固体溶解,形成蓝色溶液;
步骤①研磨过程中只是形状的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步骤②中是硫酸铜粉末溶解的过程,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步骤③中硫酸铜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氢氧化铜沉淀,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通过步骤②验证了硫酸铜易溶于水的物理性质,步骤③验证了硫酸铜能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的化学性质;
在步骤③后对试管进行加热的实验过程中,试管炸裂,可能是集中加热前没有给试管均匀预热,导致试管受热并不均匀而炸裂或试管外壁有水,导致试管炸裂等。
【分析】变化时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叫物理变化。
变化时都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做化学变化。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根据对试管进行加热的实验操作分析。
13.【答案】(1)三;先;外焰
(2)酒精燃烧生成什么物质?
(3)水;二氧化碳和水
(4)将一个内壁上附着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烧杯内壁上附着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雾产生
(5)水
【知识点】实验探究物质的性质或变化规律
【解析】【解答】(1)酒精灯的火焰包括外焰、内焰和焰心三层。
将一根火柴横放在火焰中片刻,发现火柴梗两端先烧焦,由此可以说明酒精灯火焰的外焰温度最高。
(2)【提出问题】探究酒精燃烧的产物,则提出的问题是酒精燃烧生成什么物质?
(3)【作出猜想】②酒精燃烧可能生成二氧化碳,可能生成水,也可能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所以②酒精燃烧生成水;
③酒精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4)【实验验证】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所以验证猜想①的方法是将一个内壁上附着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现象是烧杯内壁上附着的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某同学将一个干冷烧杯罩在酒精灯火焰的上方,若看到烧杯内壁有水雾出现,则说明酒精燃烧生成了水,证明猜想②正确。
(5)【得出结论】由上述实验现象可知,酒精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
【分析】根据酒精灯的火焰包括外焰、内焰和焰心三层,外焰温度最高分析。
酒精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14.【答案】(1)淡蓝色气体
(2)具有强氧化性
(3)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知识点】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的差别及应用
【解析】【解答】(1)物理性质是不需要提高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臭氧的物理性质有:淡蓝色气体.
(2)化学性质是需要通过化学变化才能表现出来的性质,臭氧的化学性质有:具有强氧化性。
(3)利用臭氧的强氧化性,可将其应用于游泳池、生活用水、污水的杀菌和消毒。
【分析】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