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选一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件(共36张PPT).pptx

文档属性

名称 必选一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课件(共36张PPT).pptx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7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08 09:08:0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6张PPT)
第二单元 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第6课 西方的文官制度
第7课 近代以来中国的官员选拔与管理
一个国家的制度实施和社会治理都离不开官员,官员道德水平和能力的不同,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制度和社会治理的效果。中国与西方相互之间也存在着学习与借鉴。
适应了中国古代社会历史的发展
是民族国家出现和资本主义发展的结果
在世界形势发生急剧变化的情况下对国家治理方式的一种调整
三课之间既有历史的时序,也有空间的不同,存在一定的继承与影响的关系,体现了时空观念。总体上反映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这一唯物史观。
第5课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课程标准:
了解中国古代官员选拔方式的更迭过程和不同阶段的特征,知道中央集权体制下古代中国的官员考核和监察制度。
课前思考:请阅读教材P30-33,请在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指出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在选官、考核、监察方面的制度体现。
选官
考核
监察
西周
春秋
战国
世官制
举荐功劳制

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
制度

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上计制
制定相应的考核法规,但大都流于形式
中央:以御史大夫为首的监察
地方:汉设刺史
隋唐
科举制创立
考核对尚书省吏部,以品德才能为标准
御史台,
唐设道为监察区




科举制发展完善
科举制时断时续
制定严格的标准
台谏合一,路为监察区
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
考满、考察
京察、大计
中央:御史台
地方: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都察院、六科,清朝将六科并入都察院
一、立国之基 选才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史料1:公门有公,卿门有卿,贱有常辱,贵有常荣,赏不能劝其努力,罚亦不能戒其怠惰。 ——《礼记》
史料2: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 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 —— 《史记 · 商君列传》
史料3:“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
——《韩非子·五蠹》
史料4:汉武帝“初令郡国举孝廉各一人”。……郡国每岁荐举孝廉,由朝廷加以考核,任命为官,成为定制。 ——阎步克《察举制度变迁史稿》
史料5:(魏文帝)乃立九品官人之法:州郡皆置中正,以定其选;择州郡之贤有识鉴者为之,区别人物,第其高下。 ——杜佑《通典·选举二》
史料6:唐人杨绾云:“近炀帝始置进士之科,当时优试策而已。”科举由应试人于一定时期,投牒自进,按科应试,共同竞争,试后有黜落,中试者举用之,然后为真正考试。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世官制
军功爵制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察举制
九品中正制
科举制
阅读史料,判断制度
一、立国之基 选才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一)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
材料 与分封制相适应,商周的官员选拔采用“世卿世禄制”。三代(夏商周)时期治理国家的统治者是贵族……从诸侯到士,根据出身的高低贵贱来兼任政府职务,世代为官……春秋时期,随着兼并战争的进行,秦、楚等国都在新占领的地方上设立县和郡,作为新的行政建制。郡县长官由君主任免,对君主负责,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取代贵族领主的职业官僚。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从世官到尚贤
材料 天子之子为天子,公之子为公,卿之子为卿,大夫之子为大夫,做官人有一定的血统。 ——钱穆《历代政治得失》
材料 选练举贤,任官使能”。 ——《史记·赵世家》
材料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 ——司马迁《史记·商君列传》
世官制
举荐制
军功制
荐举功劳制
血缘
功劳
一、立国之基 选才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一)先秦时期的选官制度:
从世官到尚贤
1、西周至春秋:
世官制(也称为:世卿世禄制度)
世官制:也称为世卿世禄制,是一种官位的世袭制度。世官制与宗法制、分封制相配合,担任王室或诸侯国官职的都是各级贵族,拥有宗法关系,他们不仅世代掌握着政权,也拥有所封土地上的人口和物质财富。
官位世袭(贵族政治垄断和特权)
贵族世代垄断高官。(血缘) 形成贵族政治。在当时有进步意义。
重血缘、轻才能
“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凡周之士,不(丕)显亦世”
-----《诗经》
特点:
影响:
局限性:
材料 为国之道,食有劳而禄有功,使有能而赏必行、罚必当……夺淫民之禄以来四方之士。刘向《说苑》
2、春秋战国:荐举功劳制(荐举制、客卿制、军功爵制)
客卿制(荐举)
材料二:秦时商鞅变法明确规定:“宗族非有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史记·商君列传》
功劳制(军功爵制)
(1)产生:
(2)含义:
(3)标准:
(4)特点:
(5)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尚贤思想兴 起,各国争霸图强的需要。
才能 军功大小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世官制取消。
荐举(自荐和他荐)功劳制(军功爵制)
缺乏制度化的选官途径,是一种适合战时(临时)状态下的选官方式。
一、立国之基 选才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二)秦汉时期的选官制度:
1、秦朝时期: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制度
故明主之国,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韩非子》
(1)途径:
向官吏学习律令而为官。
(2)目的:
摒弃诸子学说,专任法家思想,文化专制
统制舆论,钳制思想,维护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
(3)实质:
形成了思想文化上的专制,造成了严重的倒退。
(4)结果:
概念:“百姓”和“一般官吏”都向“法官、法吏”学习法律,加强普法教育;“法吏”也担负起宣讲法律、执行君王旨意的使命。
2、汉朝时期:
察举制
材料 元光元年(公元前134年),汉武帝诏令郡国每岁向朝廷举荐孝者、廉吏各一人以备擢用,由此形成固定的“察举”之制。后孝者、廉吏合并为孝廉,它是汉代普通士人最主要的入仕途径。孝廉以外,还有一些临时性的察举科目,如茂才(秀才)、贤良方正、文学等。被举者一般都有符合儒家伦理道德标准、通晓儒家经书的共同特点。出身贫寒、40余岁始钻研《春秋》的公孙弘通过察举拜为博士,十年之内升至丞相,封平津侯,开创西汉建立以来以布衣身份拜相封侯的先例。
——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
方式:
先考察而后推举,重点考察舆论评价和为官能力
讲求孝行、廉洁
选拔智略出众的优秀人才
德才兼备,正直不阿,能直言极谏
品德与文才兼备,又有良好的经学底蕴
明于儒学的经典,通晓儒术
常科
科目
特科
察孝廉
举茂才
贤良方正
贤良文学
明 经
2.积功劳为官、征辟
征辟是中国汉代擢( zhuó )用人才的一种制度,主要包括皇帝征聘和公府、州郡辟除两种方式,皇帝征召称“征”,官府征召称“辟”。
1.汉武帝推行察举制:
一、立国之基 选才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三)秦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
材料:三国时期,曹操提出“唯才是举”的方针,后魏文帝实行“九品中正制”, 实行初期,品第人物能以才德为主要依据。西晋以后,“九品中正制”逐渐被势力庞大的门阀世族控制, 东晋时期,形成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现象。
——薛林军、马晓霞《中国古代人才选拔制度的变革及其对教育的影响》
思考:察举制在汉末遭遇了哪些困境?为何会被新制度取代?
(1)背景:
汉末政治与社会秩序大乱 ,豪强大族控制地方选人权。
(2)过程:220年魏王曹丕采纳吏部尚书陈群建议推行九品中正制。
(3)内容:设置中正、品评人物、按品授官。
本籍在中央人高官的人担任
评定士人资品,写出评语“状”
吏部授官
家世、道德、才能
家世
标准单一化
特权垄断化
(4)标准:
一、立国之基 选才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三)魏晋时期的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
在实行察举的两汉之际,还有考试这样一个辅助性的环节,到了魏晋时代,居然倒退到全凭中正官作出一个模糊评语的地步。既然不能量化考核,必然没有考核标准,结果就是“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喻大华《帝制往事》
及法弊也, 唯能知其阀阅 , 非复辨其贤愚。所以刘毅云: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南朝至于梁陈,北朝至于周隋,选举之法虽互相损益,而九品及中正至开皇中方罢。
——杜佑《通典》
(5)影响:
(积极)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加强中央集权,缓和中央政府和世家大族的关系;
(局限)逐渐成为维护门阀士族政治利益的工具。
一、立国之基 选才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四)隋唐至两宋时期的选官制度:
科举制度产生与发展
结合纲要上第7课“选官制度”
材料 随着门阀士族的衰落,九品中正制在开皇年间被隋文帝废除,改为主要通过察举选拔官员。隋唐时期,……崛起的庶族地主阶级强烈要求加入政权,分享政治权力,唐代统治者也在治国方针上确立了“人尽其才,才尽其用”,“选天下之才为天下之务”的原则。从南北朝时代考试取士措施中发展起来的科举制便在这样的氛围中确立。 ——邓嗣禹《中国科举制度起源考》
思考: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实施的背景与特点?
1、背景:
①士族阶层的没落,庶族地主阶层的壮大,他们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积极要求参政;
②政府为适应这一社会阶级关系的变化,加强中央集权,抑制门阀士族势力;
③九品中正制的弊端(士族腐朽、衰落,九品中正制无法适应社会发展要求);
④统治者重视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



一、立国之基 选才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四)隋唐至两宋时期的选官制度:



2、特点:
分科考试选拔人才
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
选拔官员
隋文帝
始建
进士科
科举制度形成
隋炀帝
增加
考试科目
以进士和明经两科为主
唐太宗
扩大科举取士人数
首创武举殿试
武则天
任用高官主持考试
提高科举考试地位
定期举行
唐玄宗
3、科举制的创制
制举 皇帝自设科目
常举 概况
进士 考诗赋文才政论
明经 考对儒家经典
及注疏的理解
秀才 极难,高宗废止
明法 选拔明习法令、文字书法、数学计算的专门人才,社会影响不大
明书
明算
考试合格→为官资格
→吏部正式授官
4、考试内容:
一、立国之基 选才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四)隋唐至两宋时期的选官制度:



隋唐时期科举制度产生与发展
材料:唐世科举之柄,专付之主司,仍不糊名。又有交朋之厚者为之助,谓之“通榜”。 ——洪迈《容斋随笔》
隋唐科举考试中,士族门阀仍占有很大优势。
(四)隋唐至两宋时期的选官制度:
两宋时期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
材料:故不问东西南北之人,尽聚诸路贡士,混合为一,而惟材是择。又糊名、誊录而考之……其无情如造化,至公如权衡,祖宗以来不可易之制也! —欧阳修
强化殿试,严格考试,由皇帝亲策,废除公荐,“取士不问家世”,科举制成为选拔官员的主要途径。尤其是锁院、糊名、誊录等制度的实行,使得科举考试真正体现了公开公平的竞争原则。。
一、立国之基 选才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五)隋唐至两宋时期的选官制度:
两宋时期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完善
材料 北宋“取士不问家世”原则的确立,堪称我国封建选士制度史上的一大变革。至此,魏晋隋唐“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的时代始告终结。——张邦炜《论北宋“取士不问家世”》
材料 锁院就是在贡举考官被任命之后,立即被送入贡院或其他考试场所,在与外界隔绝的状态下,拟题、引试、考校试卷、确定等第,放榜之后,才能解禁出院,以防止请托之弊。此制自太宗淳化三年创立之后,一直沿用。
——张希清《中国科举制度通史·宋代卷上》
锁院制度
誊录制度
已糊名弥封
拆去糊名弥封
一、立国之基 选才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五)元明清时期的选官制度:



1、 元朝:科举考试时断时续
材料 从1206年铁木真建立大蒙古国开始,整个元代存在的年间,其中开科取士不过断断续续的47年,共16次,自延幼二年至元代灭亡,共取进士1135人,……科举入仕者只占元代官员比例的1/22。 ——庞飞《中国古代选官制度与审美风尚的变迁》
A、官员选拔部分保留了蒙古传统方式。
B、随着上层统治者汉文化素养的提高,1313年颁科举诏宣布次年开考,恢复科举制,但时断时续,将儒家经书作为科举考试基本内容,答题标准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为主。
C、科举录取人数不多,科举出身的官员比例也不高。元朝汉族儒士地位很低,寄情于元曲杂剧。
【学生自主】据教材梳理元朝选官的史实
一、立国之基 选才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五)元明清时期的选官制度:



2、 明清:科举考试由盛到衰
(1)形式:
(2)生源:
(3)内容:
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与殿试三级。
主要是国子监和府州县学的学生等。
从四书五经中命题。
材料:“科举考试必须按照宋儒的传注,写作教条的、死板的八股文,以功名利禄来僵化人们的思想。注重的是背诵千篇一律的高头讲章,写作与国计民生毫无关系的八股文,那些举人、进士,大多并无真才实学。这种使人别无选择的愚民政策,是另一种形式的文化专制。”——樊树志:《国史十六讲》,第266页。
材料:1397年明朝科举考试录取进士52人,全是南方人,北方举人全数落选。北方举人强烈不满,纷纷指责主考官自己是南人,就包庇南人压抑北人。朱元璋派人复查,结果是主考官并未舞弊违法,史称“南北榜争”。1425年,明朝实行按地域调配进士名额的制度,规定“南六十,北四十”。这一制度后来被清朝继承沿用。 ——林白、朱梅苏著《中国科举史话》
思考:你怎样看待材料中的“南北榜争”及其最终结果?
①“南北榜争”反映了经济文化重心南移背景下,科举录取的公平性(科举录取与经济文化发展的关系)问题;
②明朝最终按地域分配进士名额的做法,有利于笼络北方士人,巩固明朝统治,为后世借鉴(沿用)。
一、立国之基 选才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五)元明清时期的选官制度:



2、 明清:科举考试由盛到衰
一、立国之基 选才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六)元明清时期的选官制度:



3、 清末:废除(1905年)
材料:“1905年是新旧中国的分水岭。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和另一个时代的开始。”
——罗兹曼主编的《中国的现代化》
(1)1898年戊戌变法曾改革科举制,废八股,改试策论;
(2)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光绪帝诏准。延续1300多年的科举制废至此正式废除了。
士人可以不经荐举,直接报名考……由政府择优录取,从而纠正了魏晋以来世家大族垄断用人做官大权的状况。 ——韦庆远 《中国政治制度史》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少小须勤学,文章可立身;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 ——汪洙(宋)《神童诗》
间接助成国内风俗教化之统整,以辅成大一统政府之团结与巩固。 ——钱穆《国史大纲》
贞观初放榜日,上私幸端门,见进士于榜下缀行而出,喜谓侍臣曰:“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王定保《唐摭言》
(科举制度)为所有西方国家以考试录用人员的文官考试制度提供了一个遥远的榜样
——崔瑞德《剑桥中国隋唐史》
八股之害,等于焚书,而败坏人才,有甚于咸阳之郊所坑者四百六十余人也。—顾炎武
思考归纳:阅读材料,分析科举制的影响?
(七)科举制度的影响:
①打破门阀垄断,促进阶层流动,扩大统治基础,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
②提高官员素质,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
③促进社会重学风气形成,推动儒学及教育的发展。
④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
⑤对西方文官制度产生深远影响。
弊:八股取士禁锢思想,摧残人才;阻碍科学发展,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一、立国之基 选才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朝代 制度 途径 标准
西周 世官制 世袭(世卿世禄) 血缘
春秋战国 荐举功劳制 举荐、通过战争获得军功 才能、军功
秦 “以法为教” “以吏为师” 向官员学习律令而为官 明习法律
两汉 察举制 先考察后推举,分常科和特科 孝廉、茂才等
魏晋 九品中正制 中正定品,吏部授官 家世、道德、才能
隋唐 科举制 分科考试,分为制举和常举 才学
两宋 科举制 “取士不问家世” 才学
元 蒙古传统和科举制 世袭、军功、科举比例小 血缘、军功、才学
明清 科举制 从学校参加科举,分三级考试 才学
选官制变化实质:把官员选拔权收归中央,反映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
①选官方式:由世袭、推荐到公开考试,趋向公平、公开、公正。
②选官标准:由血缘、家世门第演变为学识才学,趋向科学和公平。
③选官权力:选官权从地方到中央,体现中央集权加强。
④选官形式:从形式多样到八股取士逐渐走向僵化单一。
⑤选拔趋势:逐渐走向制度化,越来越注重严密、公平、公正、客观的原则。
一、立国之基 选才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
启示:公正公开,德才兼备,考试录用;选官用人,关系国家兴衰,正确人才观,尊重知识人才。
1. 有学者提出:“西周时期实行世官制,即社会统治阶层由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等组成,其中“士”属于社会的中低阶层,但是西周统治者的尚贤意识和任贤行为为“士”中贤者有才干的人向上流动提供了空间。他们可以通过他人推荐、学校教育、在射礼中的突出表现、建立军功、自我推荐来实现向上流动。”对材料观点概括最正确的是
A.世官制是唯一西周选官制度 B.“尚贤”、“任贤”是世官制的补充
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 D.学校教育是“士”向上流动重要渠道
B
检测巩固:
2.公元前 134 年,汉武帝诏令郡国每年向朝廷荐举孝者、廉者各一人以被提升任用,由此形成固定的“察举”制度。出身贫寒、多年钻研《春秋》的公孙弘通过此途径举拜为博士,十年内升至宰相。公孙弘的经历说明察举制
A.对人才选拔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B. 缓和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
C.名存实亡,无法选拔出有用人才 D. 确立了儒家学说的正统地位
3.“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是在针砭哪种选官制度的弊端
A. 察举制 B. 九品中正制 C. 科举制 D. 赐官制
B
A
时代 秦汉 隋唐 宋 明 清
考核制度
二、治国资本 治吏 ——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考核制度
1、秦汉时期考核制度——上计制
上计制
考满、考察
考课
尚书省吏部考课
严格的标准
磨勘
结合课本内容,梳理古代考核制度的发展过程?
上计制:每年岁末,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盗贼多少等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央,称为“上计”
有道之主,听言督其用,课其功,功课而赏罚生焉。——《韩非子》
中央
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
上报郡国
县、侯国
郡国
郡国汇编,制成计簿,上报中央。
御史府
审核计簿,防止造假
意味着中央加强
了地方财政控制
以考核结果的优劣来决定对官员的赏罚升降
是中央政府用来对地方政府实行财政监督和政绩考课的制度。
原因:门阀士族势强,战乱频仍,中央集权有限
二、治国资本 治吏 ——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考核制度
1、秦汉时期考核制度——上计制
【考核时间】
【考核对象】
【考核内容】
【考核流程】
【考核结果】
【监督机制】中央监察官御史参与审核计簿,防止造假
每年岁末;
各县、侯国(县级政权)与郡国(郡级政权);
一年来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
县级政权将辖区内情况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央,称为“上计”;
是官员赏罚的依据。
作用:加强对地方官员的管理和控制,也意味着中央对地方财政控制的加强。
2、魏晋南北朝时期考核制度——流于形式
魏晋南北朝根据新的历史条件,先后制定了一些列的考课法,试图加强对官吏的考课,使之走上法制化的轨道,……北朝考课尤其是北魏考课创新颇多,成就较大。北魏的考课继承了以往汉民族政权考课的优点,同时杂以拓跋鲜卑自身的特点,……但由于考课实施的效果与最高统治者的个人威信有很大关系,考课法要靠君主个人来强制推行北魏考课很快流于形式,考课法也就荒废不用了。尽管如此,……魏晋北朝考课法的制定是我国古代考课制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对隋唐考课制度产生了重要影响。 ——王东洋《魏晋北朝考课制度探讨》
二、治国资本 治吏 ——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考核制度
2、隋唐至两宋时期考核制度
唐对流内官员考课标准可概括为“四善二十七最”。“四善”是政府着眼于官德品行。“二十七最”则是根据官员职位职能特点的不同而提出的具体要求。
——《唐代官吏考核与监察制度的互洽逆转及启示》
隋朝:九品以上官员每年要考核,地方官每年要派员向中央报告,或由皇帝遣使到州县巡行考察。
唐朝:以品德和才能为标准考核官员,分为九等,依据考核结果确定官员升降。
尚书省
吏部考课
宋代制定严格的标准考核官员,即定期勘验官员以定升迁的制度称为“磨勘”,由审官院考核京官,考课院考核地方官。南宋在御史台设考课司,共掌考核,标准:“四善四最”。
磨勘

二、治国资本 治吏 ——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考核制度
3、元明清时期考核制度
考满是对官员任职期满的考核,结果是决定官员正常升迁或降、调的依据。
考察(又称大计)重在查处官员的贪、酷和不作为。
注意:清朝吸收了明后期考核制度松散 、官吏贪墨成风的教训 , 在考核标准上偏重于惩办腐朽。
考满和考察
考课制度
京察的考核,以“四格”、“八法”作为升降京官的标准。“四格”分别为:守、政、才、年。
守,代表操守,分为廉、平、贪;政,代表政务,分为勤、平、怠;
才,代表才干,分为长、平、短;年,指年龄,分为青、中、老。
“八法”为:贪、酷、无为、不谨、年老、有疾、浮躁、才弱。分别给以提问、革职或降级调用的处分,年老和有疾者退休。


三年
六年
九年
六年
三年
三年
三年
【探究】结合材料,谈谈你对中国古代考核问题的看法。
考核是中国古代官员管理的一项重要制度,历代十分重视考核制度的建立与完善。明朝张居正曾说:盖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不难于听言,而难于言之必效。若询事而不考其终,兴事而不加屡省,上无综核之明,人怀苟且之念。虽使尧舜为君,禹皋为佐,恐亦难以底绩而有成也。——张居正《请稽查章奏随事考成以修实政疏》
辩证
积极
一定程度监督作用;提升良好素养,推动吏治清明和行政效率的提高,社会秩序良性发展……
局限
本质是维护君主专制,“只唯上,不唯实”,不能从根本上杜绝官僚队伍中的腐败和低效等现象
启示
对于当今社会建立更加科学、合理、公正、有效的官员考核制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发展
二、治国资本 治吏 ——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考核制度
二、治国资本 治吏 ——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
(一)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考核制度
朝代 考核制度或归属部门 考核时间 考核对象 考核结果
秦汉
隋唐
明朝
清朝
上计制
每年岁末
地方行政长官
官员赏罚的依据
尚书省吏部负责考核
每年
九品以上官员
官员升降的依据
考满
考察
京察
大计
三年(“初考”)六年(“再考”)九年(“通考”)
三年(朝觐考察)
六年(京察)
三年
任职期满的官员
外地官员
京官
京官
外省官员
分三等,是决定官员升降的依据
查处官员贪、酷和作为
官员奖惩的依据
梳理中国古代官员考核制度的发展,思考其变化有何特点趋势?
①考核日趋严密
②考核方法、法规趋于完善
③考核重德尚能
④据考核结果奖惩激励
⑤监督检查人员介入考核过程
总趋势:
从以道德或功绩为主的单一的考核标准发展为道德、才能与功绩相结合的考核标准。
我们的先人们早就认识到,反腐倡廉的核心是制约和监督权力。我国古代很早就有监察、御史、弹劾、谏官等方面的制度。这些制度有不少在历代反腐倡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我们推进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具有借鉴意义。治国先治吏,治吏必从严,这是一条历史经验。
二、治国资本 治吏 ——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
(二)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监察制度
“每个有权力的人都趋于滥用权力,而且还趋于把权力用至极限,这是一条万古不易的经验。……从
事物的性质来说,要滥用权力,就必须以权力制约权力。” ——孟德斯鸠
1、秦汉时期监察制度
秦朝:(1)中央:设立御史大夫,位列三公,官署是御史府,职责是掌握天下文书和监察百官。
( 2)地方:皇帝派“监御史”常驻郡县,职责是负责监察郡内各项工作。
西汉: (1)中央:设御史大夫作为长官,御史中丞为副职,兼掌皇帝机要秘书和中央监察之职。西汉末年,御史大夫更名大司空,御史府改作御史台,由御史中丞主管监察事务。
(2)地方: 汉武帝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即十三州部,每部派一名为专职监察官即刺史,以“六条问事”为依据,巡查监督州部内所属各郡。
秦 朝
御史府:御史大夫(贰丞相)
监御史
郡、县
汉 朝
御史府:御史大夫
丞相史
州、县、郡
御史台:御史中丞
州部刺史
13个监察区(州部)
县乡:督邮
丞相司直+给事中
秦汉时期监察制度特点:
①有中央地方之分 ②监察和行政分开
③监察服务于皇权 ④体制较为紊乱、组织尚未完全独立
二、治国资本 治吏 ——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
(二)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监察制度
2、隋唐时期监察制度
中央:御史台为最高监察机构,其长官为御史大夫。
地方:唐太宗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监察官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
唐代十道图
材料1:元和十五年,八月甲申,御史台奏:“推勘景陵土石工作专知官、京兆府户曹参 军韦正牧、减刻工匠价钱、厨料、充私用,计赃 八千七百余贯。又于陵所私造石器等”。诏付京兆府,决痛杖一顿处死。景陵皇堂石作专知官、奉先县令于辇,虚竖物价及破米面,共计赃钱一万三千六百四十六贯。数内八千余贯石入己,余充赂遗,并官典破用。诏付京兆府,决重杖处死。 ——《册府元龟》材料2: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旧唐书·韦思谦传》
分工明确,相互配合,形成一套比较完整的监察系统。
御史台
御史大夫
台院
侍御史
殿院
殿中侍御史
察院
监察御史
台院:“掌纠举百僚,推鞫狱讼”;
殿院:掌殿廷供奉之仪式”;
察院:掌分察百僚,巡按州郡,纠视刑狱,肃整朝仪”
二、治国资本 治吏 ——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
(二)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监察制度
3、两宋时期监察制度
中央:御史台,长官御史大夫,台谏合一
地方:划分路作为监察区,设四监司、通判
宋朝在地方监察制度方面建立了与路、府州二级相适应的监察体系,并且对地方监察体制自身监察进行了强化。其在路上建立监司,府州一级设置了通判 ,称为 “监州 ”,与知州同领州事并专门负责对知州的监察 。
注意:宋代监察制度的重大变化就是台谏合一,御史拥有谏官的议事权,谏官拥有了御史的监察权。
二、治国资本 治吏 ——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
(二)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监察制度
4、元时期监察制度
材料1:元代肃政廉访司的前身是设置于至元五年的提刑按察司,至元二十八年(1291),元廷改提刑按察司为肃政廉访司,“每道仍设官八员,除二使留司以总制一道,余六人分临所部,如民事、钱谷、官吏奸弊,一切委之。俟岁终,省台遣官考其功效”。
材料2:元代监察制度以三台为主干,以二十二道肃政廉访司为网结,颇为严密。独创了行台制度,从中央到地方浑然一体,从组织上保证了对各级官吏实行有效的监察,从而加强了中央集权。
中央:御史台
地方: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禁卫军
二、治国资本 治吏 ——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
(二)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监察制度
5、明清汉时期监察制度
1
明朝
都察院监察御史不仅负责纠察内外百官,还代皇帝巡按各省。
六科给事中负责皇帝制敕与大臣奏疏的封还驳正,稽查六部百司之事。
2
清朝
将六科并人都察院,停止了派御史巡按各省的做法,但都察院作为皇帝“耳目风纪之司”监察百官的职能没有改变。
督察院
六科并入
督察院
御史和给事中都只是正七品官员,品级虽低,但权力很大。
督察院
六科
科道
◎海瑞,官至都察院右佥都御史
◎纪昀,数次出任都察院左都御史
御史台模式
督察院模式
标志着监案制度的职能和权力的重心已完全放到了对臣下的监督、控制上来。
二、治国资本 治吏 ——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
(二)中国古代官员的管理——监察制度
5、明清时期监察制度
材料1:洪武十五年(1382年),明朝罢谏官,设六科给事中,正七品,以监察六部。都察院名义上是最高的监察机构,但管不了六科,六科“俱系近侍官员,与内外衙门并无行移”,直接对皇帝负责。工作中,六科给事中与都察院的监察御史有不同意见,则“上疏互驳,皆控御前”,由皇帝做裁决。—《关于明朝监察系统的若干整理》
材料2:清雍正时期,意识到监察机构一分为二有重叠的弊端,给事中与御史分权、科道分设往往导致监察机构之间互相纠举弹劾、争权夺利,影响监察效能发挥,御史雍正元年(1723年),六科给事中被并入都察院,与十五道监察御史合称“科道”,分别负责对京内外官员的监督和纠弹。
材料3:都察院为清代中央最高监察机关,其所属执行监察任务的机构有六科给事中、十五道监察御史等,科道官可“纠动百司,辨明冤枉及一应不公不法事”。弹劾的对象有“皇子、诸王及一内外大臣官员”——刘战、谢茉莉《试论清代的监察制度》
明清两代出现了特务监察。明代,在一般监察机关都察院和六科给事中之外,又设立了对臣民进行秘密监察的特务机关——厂卫。清雍正帝为了加强专制统治,恢复了特务监察。但这些特务不再由宫内宦官允任,而是豢养了大批职业特务来对官吏和百姓的言行进行秘密监察。雍正皇帝同时建立密折言事制度,鼓励告密,以特务的手段来加强对官员和百姓思想言行的控制。
朝代 中央 地方
秦朝 御史大夫 监郡御史
汉朝 御史大夫 十三州刺史
隋唐 御史台(御史大夫) 唐太宗将全国分为10道监察区,派监察官巡回监察
两宋 御史台、台谏合一 地方划分路为监察区(四监司)、通判
元朝 御史台 行御史台、肃政廉访司
明朝 都察院、六科 御史巡按各省
清朝 都察院 停止派御史巡按各省
三、中国古代的官员监察制度
总结:中国古代官员监察制度的演变
材料1:汉武帝派出的刺史,论职级只有六百石,却可弹劾了二千石的郡国长官。唐代御史台成为一独立机构,所谓三省、六部、一台,监察权脱离相权。宋朝谏官脱离了门下省,变成了秃头的,独立的,不再隶属于宰相了。地方设通判,直隶皇帝。
材料2:唐朝规定,一个官吏必须有地方行政官的经历,才能到中央担任监察官吏。宋朝规定,凡未经两任县令者不得为御史。在选拔监察官时特别重视文化素质 ,其中绝大部分为进士出身。
材料3:“ 当是时, 东厂番役横行, 所缉访无论虚实辄糜烂……民间偶语或触忠贤,辄被擒谬,甚至剥皮,刮舌,所杀不可胜数, 道路以目。 ”
——《明史· 魏忠贤传》
特点:
皇帝握有最高的监察权。
监察机构独立,自上而下垂直监察
监察官位卑权重,以轻制重。
严格监察官的选任。
监察方式多样化。
积极:有利于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加
强了决策的科学性,有利于澄清吏治,提高官员素质。
局限:①不能从根本上约束皇帝的无上权力;②也不能杜绝官僚队伍的腐败和低效现象。
【合作探究】阅读材料,分析监察制度的特点及作用?
作用:
认识: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对加强政府对官吏的监督、调整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它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成为强化皇权、巩固封建统治的重要手段。基于专制制度的制约,其作用也是非常有限的。
官员选拔制度
官员考核制度
官员监察制度
中国古代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西周至春秋——世官制
春秋战国——荐举功劳制
秦朝——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汉朝——察举制
隋唐宋元明清——科举制
秦汉——御史大夫
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秦汉——上计制
魏晋南北朝——流于形式
隋唐宋——尚书吏部考课
明清——考满、考察
宋代——台谏合一
明清——科道合一
本课小结
实质:
始终围绕着皇权的强化、中央集权的加强而变化,是巩固统治、强化专制的一种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