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登高》课件(共27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8.2《登高》课件(共27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0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7 09:10: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1张PPT)
《登高》第一课时
“登高”成就了中国古典文学:
曹操在碣石山登山望海,蘸笔挥毫,以景托志;
陈子昂在幽州台凭栏注目,苍凉长啸,俯仰古今;
王之涣在鹳雀楼极目远眺,意气风发,踌躇满志;
王维在重阳节独自登高,佳节良辰,思念倍加;
王安石登飞来峰,高瞻远瞩,胸怀宽阔……
学习目标:
1.了解杜甫生平及其作品风格;
2.品味鉴赏诗歌语言,领会杜诗语言凝练、内涵丰富的特点。
3.反复诵读品味,知人论世,解析意象,感受和体悟景中之情,体会中国古典诗歌之美。
作者简介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他创作的许多诗歌,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而被称为“诗史”。杜甫诗作大多集于《杜工部集》,有“三吏”“三别”等名作。
杜甫的思想核心是“仁政” 思想,他有“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宏伟抱负。杜甫是中国古代诗歌史上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之一,他一生坎坷,备受苦难煎熬,民间疾苦凝聚笔尖心头。他的诗如同一部真实的历史画卷,忧国忧民,沉郁顿挫,真挚感人,广为人知。
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秋天。当时安史之乱已经结束四年,地方军阀四起,冲突不断。随着严武病逝,杜甫失去其所依靠的幕府,只好离开经营了五六年的成都草堂,买舟南下夔门。在夔门三年里,生活困苦,身体也非常不好。一天他独自登上白帝城外的高台,登高临眺,百感交集。望中所见,激起意中所触;萧瑟的秋江景色,引发了他身世飘零的感慨,渗入了他老病孤愁的悲哀。于是,就有了这首被誉为“七律之冠”的《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zhǔ)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bìn),潦(liáo)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 杜甫
字词解析
猿啸哀:猿凄厉的叫声。《水经注·江水》引民谣
云:“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渚(zhǔ):水中的小洲;水中的小块陆地。
鸟飞回:鸟在急风中飞舞盘旋。回:回旋。
落木:指秋天飘落的树叶。
萧萧:模拟草木飘落的声音。
字词解析
万里:指远离故乡。
常作客:长期漂泊他乡。
百年:犹言一生,这里借指晚年。
艰难:兼指国运和自身命运。
苦恨:极恨,极其遗憾。苦,极。
繁霜鬓:增多了白发,如鬓边着霜雪。繁,这里作动词,增多。
潦倒:衰颓,失意。这里指衰老多病,志不得伸。
新停:刚刚停止。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登高 杜甫
如果请你用一个词来表达你读完这首诗的感觉,
你想到的是哪个词语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在本诗的首联中,作者写了哪些意象?
作者分别以什么修饰词来对它们加以形容?
风、天、猿、渚、沙、鸟
急、高、哀、清、白、飞回
风急:急风使人感到非常冷。急风凛冽,不仅吹在诗人身上,更是吹在诗人的心里。既有身体的,又有心灵的,但更主要是内心的悲凉。
天高:“天”本身是没有主观色彩的,但和“高”结合就不一样了,再和诗人的处境结合起来,天高阔远,在茫茫天地之间,诗人更觉自己的渺小,无限悲凉之情涌上诗人的心头。
猿啸哀:猿啸本来就传达出“哀”,再加以“哀”修饰,有强调、加重语气的作用。诗句中提到了“哀”,但是这仅仅是在说猿猴叫得哀伤吗?不知到底是猿猴的鸣叫声悲哀还是诗人自己内心的哀伤。诗意表达的不确定性留给了读者无限想象的空间。
渚清、沙白:从色调上看,清和白是冷色调,更显环境的冷清和凄凉。诗人触景生情,自然内心也倍感凄凉。
鸟飞回:一只与鸟群失散的鸟,在凄清空旷的沙洲上无助地盘旋,鸟无枝可依,就是无家可归。而鸟儿的无家可归正是诗人精神的无所归依、无家可归的象征。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思考:为何前人将此句誉为“古今独步”的“句中化境”?
颔联集中表现了夔州秋天的典型特征。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木叶,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在写景的同时,也深沉地抒发了自己的情怀。
落木萧萧:生命之飘零
长江滚滚:时间之流逝
无边、不尽:空间上广大无边,时间上横跨古今,容量极大,涵盖极广。
作业:
1.反复诵读涵咏,背诵诗歌。
2.为什么《登高》一诗能获得“唐人七律第一”等赞誉?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1.首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营造了怎样的意境?
(1)风急天高,猿啼悲哀,渚清沙白,飞鸟回翔。首联描绘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景图,意境雄浑高远。
(2)一个“哀”字,让景物有了浓重的感伤色彩,营造出了凄凉的意境。
2.在颔联(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中,
为什么诗人写“落木”而不写落叶?
落木:从上到下看到落叶飘零,诗人联想到自己像此一样,已是晚年,已经走到了生命的晚秋。
木,树也。木叶即树叶。“木叶”是文人喜好的传统意象。楚辞已有使用。“木”字好在既有树叶的含义,又无树叶的繁密,浓郁之感,从而更加能够凸显空阔、光秃的感觉,更符合作者对于秋季衰败、凋零的表达意图。
3.诗歌的前四句(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写得好在哪里?
①“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是一幅凄凉的秋景图。诗人登上高处,峡中不断传来高猿长啸之声,使诗人顿生悲情;
②“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抒发了诗人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慨:诗人仰望茫无边际、萧萧而下的落木,俯视奔流不息、滚滚而来的江水,感受到景色之沉郁悲凉,更觉悲慨。
4.在诗歌中,诗人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
①情景交融、借景抒情。前两联描绘登高所见长江秋景,为下两联抒情做铺垫,凄清、苍凉的景物,烘托出抒情主人公的悲怆形象,抒发了诗人内心的悲凉。
②直抒胸臆 诗歌以“悲”直抒胸臆,贯穿全诗。诗人由内心伤悲而登高遣悲,由登高遣悲到触景生悲,由触景生悲到借酒遣悲,由借酒遣悲到倍增新悲,全诗起于“悲”而终于“悲”,悲景着笔,悲情落句 “艰难苦恨”直接表达了诗人悲伤的具体内容。
③运用夸张 “万里”夸张地表现出漂泊离家之远,使思乡之悲更显强烈;“百年”夸张地表现出自己年老多病时日之长,使伤己之悲更显强烈。
5.《登高》一诗的“悲”仅仅指个人遭遇吗?
不是。悲不仅是悲个人艰难,还有悲国家艰难。诗歌情感从“景物之悲”到“个人之悲”,最后扩大到“国家之悲”,其中不仅有对自身命运不堪的感伤,而且饱含着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