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高一历史纲要上册
第27课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分层作业)
一、单选题
(
A基础练
)
1、1960年11月,中央的《关于农村人民公社当前政策问题的紧急指示信》中规定:“人民公社实行三级所有,坚决反对和彻底纠正‘一平二调’的错误,坚持生产小队的小部分所有制,允许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小规模的家庭副业。”这表明中央( )
A.对“左”倾错误进行彻底纠正 B.对国民经济转入调整的轨道
C.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2、“20世纪即将结束,21世纪即将来临。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走向引起世界关注”。“世纪之交”,中国外交的首要任务是( )
A.巩固与发展周边关系 B.拓展与发达国家的合作领域
C.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D.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3、下图为“新中国不同时期新增建交国家数量示意图”。对其前四个阶段解读正确的是( )
A.阶段①外交成就得益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阶段②时期我国与英国升格为大使级的外交关系
C.阶段③时期我国实现同西方大国外交关系的突破
D.阶段④时期打开外交新局面源于中苏关系正常化
4、下表为某校历史学习小组收集的资料,据此判断,该小组研究的主题应该是( )
时间 内容
1956年 中共八大
1958年 “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1961年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
1966年 “文化大革命”爆发
A.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B.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C.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 D.民主法制建设严重滞后
5、1956年,中共批评苏联经济管理体制的弊端,思考“中国式工业化道路”的问题;1956年,毛泽东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1957年,又提出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作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等等。这表明当时中共( )
A.研究如何深入开展社会主义革命 B.积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C.调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D.努力践行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6、今年五一劳动节那天,同学们参观了当地举办的建国后英雄模范人物展,看到以下一组图片。对他们所作贡献和事迹表述正确的是( )
A.为国防事业现代化做出了贡献 B.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楷模
(
B提升练
)C.勇于探索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D.成为过渡时期各条战线的英雄
7、下图为1953—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折线图。图中促使A到B段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文化大革命”的破坏 B.严重自然灾害的影响
C.“左”倾经济路线的影响 D.中苏关系恶化的影响
8、1964年,有一份报告引起了毛泽东的不安,其中写道:“仅全国14个100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就集中了约60%的主要民用机械工业,50%的化学工业和52%的国防工业。”为此,国家采取的措施是( )
A.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 B.在全国掀起了“大跃进”
C.提出“四个现代化”的目标 D.开展大规模的三线建设
9、1974年,我国铁路运输严重堵塞,当年全国货运量只完成计划的92%,比1973年少运货物4321万吨。但是到1975年4月底,堵塞情况严重的几个铁路局就已经全部疏通,全国20个铁路局中有19个超额完成计划。上述材料反映了我国( )
A.二五计划取得显著成效 B.过度依赖苏联援助
C.政治局势影响经济建设 D.浮夸风气有增无减
10、2021年11月15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追思会暨灵骨安放仪式在长沙市唐人万寿园陵墓举行。这位一生研究水稻、根植于泥土的老人,长眠在他深爱的土地上。1973年,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至1998年,亩产达450千克。2017年,袁隆平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亩产达1149.02千克。袁隆平院士的研究( )
A.推动了中国人口的增长
B.使得我国农业基本上实现了现代化
C.解决了世界性的饥饿问题
D.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11、1986年,钱学森回忆说:“中国过去没有搞过大规模科学技术研究,‘两弹’才是大规模的科学技术研究,那要几千人、上万人的协作,中国过去没有。组织是十分庞大的,形象地说,那时候我们每次搞试验,全国的通讯线路将近一半要由我们占用,可见规模之大。”材料反映新中国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是( )
A.科技工作者团结协作精神 B.“科教兴国”战略的推动
C.先进通讯方式的技术支持 D.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保障
12、1961年第26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我国乒乓球运动员容国团在决赛中喊出“人生能有几回搏,此时不搏,更待何时!”的口号。中国队最终以5比3击败日本队,获得团体冠军。“人生能有几回搏”成为20世纪60年代广大青年的座右铭。这表明( )
A.精神力量决定竞技水平 B.世界冠军引领运动潮流
(
C拓展练
)C.体育运动提高国际地位 D.竞技体育激励民族精神
二、材料题
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议程
会议次数 主要内容
第一次 开幕,致辞,确定会议日程
第二次 各地代表报告工作情况
休会 起草党的纲领和工作计划
第三次 讨论党纲和今后实际工作
第四次 讨论党纲和今后实际工作
第五次 讨论党纲和今后实际工作
第六次 法国巡捕侵扰,会议未能进行
第七次 通过党纲、决议,讨论宣言,选举中央,闭幕
材料二
2021年11月召开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其中提炼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主要有:“……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党的百年奋斗,形成了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
(1)根据材料一,能够确认哪些史实?
(2)结合所学,对材料二中前两个时期党的重大成就进行评析。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第一个五年计划成就示意图
材料二
社会主义革命已经使我国大大缩短了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我们尽管犯过一些错误,但我们还是在三十年间取得了旧中国几百年、几千年所没有取得的进步。
——邓小平《坚持四项基本原则》(1979年3月30日)
材料三
1978年,在邓小平先生倡导下,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为标志,中国开启了改革开放历史征程。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40年众志成城,40年砥砺奋进,40年春风化雨,中国人民用双手书写了国家和民族发展的壮丽史诗……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了世界!
——习近平《开放共创繁荣创新引领未来——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18年4月10日)
(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一五计划建设成就的主要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社会主义革命后至改革开放前,我国在经济建设中进行有益探索的主要表现。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用史实说明我国是如何推进“改革开放这场中国的第二次革命”的。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解题时注意“1960年11月”,联系已学知识及题干中所给的信息“人民公社实行三级所有,坚决反对和彻底纠正‘一平二调’的错误,坚持生产小队的小部分所有制,允许社员经营少量的自留地和小规模的家庭副业。”可知表明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造成经济困难的形势下,中共中央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调整国民经济,并不是放慢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速度,B项正确;对“左”倾错误进行彻底纠正中“彻底”不符合史实,之后“左”倾错误开始扩大到政治领域,即“文革”时期,排除A项;开始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都是在1978年以来改革开放时期,时间不符,排除CD项。故选B项。
2、答案:A
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可知,这是推断类题目,时空是21世纪的中国。结合所学可知,“世纪之交”,中国外交的首要任务是睦邻友好,开展合作,巩固与发展周边关系,A项正确;中共十八大(2012年)以来,我国拓展与发达国家的合作领域,排除B项;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排除C项;进入21世纪,中国积极参与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但这并非首要任务,排除D项。故选A项。
3、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可知,1964年,中法正式建交,法国成为第一个同中国建交的西方大国,“阶段③时期我国实现同西方大国外交关系的突破”符合史实,C项正确;1953年12月,中印两国政府就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一些问题举行谈判,周恩来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6月,周恩来应邀访问印度、缅甸,发表的联合声明中确认了这五项原则,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与阶段①的时间不符,排除A项;1972年3月13日,我国与英国外交关系升为大使级,与阶段②的时间不符,排除B项;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苏关系实行正常化,与阶段④的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
4、答案:C
解析:“1956年召开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1965年国民经济发展超过新中国成立以来最高水平”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1958年掀起‘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1966年发动‘文化大革命’”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挫折和失误,综合来看,上述信息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发展,故选C项。
5、答案:B
解析:
6、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火热年代(1956——1966年),全国各条战线上涌现出了大批英雄模范人物,其中的典型代表有“铁人” 王进喜,“两弹元勋”邓稼先、党的好干部县委书记焦裕禄,人民好战士雷锋,B项正确;“两弹元勋”邓稼先为国防事业现代化作出了贡献,排除A项;人民好战士雷锋的身份与“勇于探索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不符,排除C项;社会主义过渡时期是指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56年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排除D项。故选B项。
7、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1953-197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速折线图”可知,A到B处所处时间大致为1958年到1961年,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这段时间,我国政府发动了“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这些“左”倾经济路线使得我国经济出现了严重失误,使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出现急速下滑趋势,C项正确;“文化大革命”是1966年至1976年,排除A项;自然灾害使得这一时期的经济形势更加恶劣,但不是主要原因,排除B项;中苏关系的恶化是外部原因,不是这一时期国内生产总值下降的主要原因,排除D项。故选:C。
8、答案:D
解析:材料描述的是当时工业建设区域分布不平衡情况,为解决这一问题,同时应对苏联的威胁,我国开展三线建设,D项正确;1957年提前完成一五计划,排除A项;1958年大跃进,排除B项;1964年12月21日,根据毛泽东的提议,周恩来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正式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战略目标,但是四个现代化与题干中的问题不符,排除C项。故选:D。
9、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74年,我国铁路运输严重堵塞是因为“文革”动乱所致;1975年1月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从交通领域开始对全国进行全面整顿,以推动经济建设正常化,到1975年4月底,堵塞情况严重的几个铁路局就已经全部疏通,这说明政治局势影响经济建设,故C项正确;二五计划的时间是1958—1962年,这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项错误;此时中苏关系已经恶化,故B项错误;浮夸风出现于1958年“大跃进”时期,这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故选:C。
10、答案:D
解析:依据材料“袁隆平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亩产达1149.02千克”的信息和所学可知,超级水稻为世界粮食产量的提高、解决人类生存问题做出重大贡献,D项正确;杂交水稻主要是解决人类生存的问题,不是推动人口增长的因素,排除A项;农业现代化是指由传统农业转变为现代农业,把农业建立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上,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工业来装备农业,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B项;超级水稻并没能完全解决世界性的饥饿问题,只能一定程度上缓解世界性饥饿问题,排除C项。故选:D。
11、答案:D
解析:A.科技工作者团结协作精神是原因之一,不是根本原因,故A错误;B.“科教兴国”战略是改革开放后提出的,故B错误;C.当时中国没有先进通讯方式,故C错误;D.钱学森说““两弹”是大规模的科学技术研究,那要千人、上万人的协作……那时候我们每次搞试验,全国的通讯线路将近一半要由我们占用”。依据所学知可知,新中国取得成就的根本原因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保障,故D正确。故选:D。
12、答案:D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乒乓球运动员的精神激励中国广大青年,故D项正确。A项说法绝对化,排除。世界冠军引领运动潮流与材料无关,排除B项。材料不涉及体育与国际地位的关系,排除C项。
13、答案:(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决议,选举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讨论宣言,确定党的工作任务,会议期间受到法国巡捕侵扰等。
(2)第一个时期,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近代以来,列强侵略不断加剧,中华民族危机严重,虽经太平天国运动、戊戌变法及辛亥革命,但均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辟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革命新道路,经过抗日战争与人民解放战争,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彻底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条件,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成为20世纪人类历史上的重大事件。
第二个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从建国初期到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制定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从借鉴苏联模式到探索本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人民物质和文化水平提高,取得了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科技文化和外交等伟大成就。这些成就有开创性、奠基性的意义,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提供物质基础、宝贵经验和理论准备。
解析:(1)根据“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议程”的相关内容,可以获得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大会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的纲领、决议,选举党的领导机构中央局,讨论宣言,确定党的工作任务,会议期间受到法国巡捕侵扰等信息。
(2)第一个时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根据“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结合所学知识,从原因、成就、作用等方面进行评析。原因可从近代以来中华民族危机严重,农民阶级、资产阶级的探索和斗争均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开辟了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工农武装割据革命新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等角度进行评析。成就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彻底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进行评析。作用可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方向,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等角度进行评析。第二个时期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根据“党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伟大成就”,结合所学知识,从原因、成就、作用等方面进行评析。原因,从改革开放前,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探索适合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制定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等角度评析原因。成就从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性转变等角度进行阐述。作用可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等角度进行评析。
14、答案:(1)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
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工业基础薄弱;国内外形势严峻,增强国防实力的客现需要;借鉴苏联工业化道路的经验;东部地区工业基础好、资源丰富。
(2)1956年中共八大召开,正确分析了国内矛盾的变化情况,确立了集中力量发展生产力、尽快使我国从落后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的任务。1960年,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实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
(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1979年在深圳、珠海等地设立经济特区;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全国推广;1985年设立沿海经济开放区;1990年设立浦东新区,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1992年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
解析:(1)第一小问,主要特点:根据地图中“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鞍山钢铁公司”以及这些工厂所在的地理位置等信息可知,优先发展重工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第二小问,原因:结合所学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国家重工业基础、国内外形势、苏联模式的影响、工厂集中在东部地区的优势等角度进行分析。
(2)抓住题干要求“社会主义革命后至改革开放前”“有益探索”,结合所学可知,这一时期的有益探索主要是中共八大和国民经济的调整,可列举中共八大对国内矛盾、国家任务的正确分析,1960年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的相关史实。
(3)按时间顺序,用史实说明改革开放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