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材分析】
部编教材必修上第二单元属于学习任务群7“实用性阅读与交流”,人文主题是“劳动光荣”。本单元学习任务在阅读方面侧重于实用性文本的阅读与理解,在表达方面侧重于培养实用性表达与交流能力。第五课所选文章是新闻评论,与《喜看稻菽千重浪》《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探界者”钟扬》在文体特征上有相通之处,又有明显不同。在教学设计时,应根据单元“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主题思想,让学生了解新闻评论的文体知识,把握“工匠精神”的内涵和时代意义,引导学生关注新闻评论的标题、论证方法和论证语言,鉴赏技法,促进写作。
【教学目标】
1.学会准确把握新闻评论的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等特点。
2.学习新闻评论的写作技巧,尝试新闻评论写作。
3.深入理解工匠精神的价值和意义,继承和发扬工匠精神。
【核心素养】
1.语言建构与运用:了解新闻评论相关知识。
2.思维发展与提升:学会准确把握新闻评论的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等特点。
3.审美鉴赏与创造:学习新闻评论的写作技巧,尝试新闻评论写作。
4.文化传承与理解:深入理解工匠精神的价值和意义,继承和发扬工匠精神。
【教学重点】
学会准确把握新闻评论的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等特点。
【教学难点】
学习新闻评论的写作技巧,尝试新闻评论写作。
【教学方法】
诵读法,探究法,比较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上节课我们围绕“工匠精神”解读了文章,这节课我们从新闻评论的角度,继续来鉴赏文章。
【设计意图】
温故知新,回顾上节课所学,同时引入本节课重点,激发学生对新闻评论的思考,快速进入学习情境。
二、文体简介
1.新闻评论
新闻评论是媒体就当前重大问题、新闻事件发议论、作解释、提批评、谈意见的一种论说文体,属于议论文。
新闻评论的特点:观点鲜明,注意行文的逻辑性,针对性强。
2.议论文
议论文是作者对某个问题、某件事、某个人或某种现象进行分析、评论,表明自己的观点、立场、态度、看法和主张,帮助他人解决疑惑、澄清是非或说服他人的一种文体。
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论点(需要证明什么):是正确、鲜明阐述作者观点的句子,是一篇文章的灵魂、统率。任何一篇文章都只有一个中心论点,一般可以有多个分论点。论点的要求:明确、清晰。
论据(用什么来证明):是支撑论点的材料,是作者用来证明论点的理由和根据,分为事实论据(大家都认可的事件、数据)和理论论据(大家都认可的公理、俗语、名人名言)两种。论据的要求:可信,有用,要有分析。
3.论证(怎样来证明):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论证的目的在于揭示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
论证的要求:
①严密性——论证过程中注意观点和材料的统一。
②条理性——论证过程中思路明晰,层次清楚。
③逻辑性——论证过程逻辑要严密,没有漏洞。
论证方法:
①举例论证:也称为“事实论证”,用“摆事实”来证明论点。作用:说理更具体、观点更鲜明,说服力更强。
②道理论证:用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譬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等来证明论点。是“讲道理”中最重要的一种。作用:观点更鲜明,说服力更强。
③对比论证:拿正反两方面的观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作用:更鲜明地突出论点,使是非曲直更明了,给人印象深刻。
④比喻论证:用具体、生动、形象的事物作比喻,来证明较抽象道理的论证方法。作用:说理更生动形象,通俗易懂。
⑤假设论证:就是针对着上面所举的事,从反面进行假设,进而推论论据的真实性、可靠性,从而有力地论证中心论点。
⑥归纳论证:也就叫“事实论证”。它是用列举具体事例来论证一般结论的方法。
⑦演绎论证:也叫“理论论证”,它是根据一般原理或结论来论证个别事例的方法。
⑧类比论证:是从已知的事物中推出同类事例子方法,即从特殊到特殊的论证方法。
⑨因果论证:它通过分析事理,揭示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
⑩引用论证:“道理论证”的一种,引用名家名言等作为论据,引经据典地分析问题、说明道理的论证方法。引用的方法有两种:一是明引,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交代其出处,一种是暗引,即不交代所引的话是谁说的或出处。
三、整体感知
1.对比已学三篇人物通讯的标题与本文的标题,总结新闻评论标题的特点。
2.回顾文章的论证思路,并由此总结新闻评论的写作思路。
【设计意图】
从标题和行文思路上整体感知新闻评论的特点,为后面进一步研读打好基础。
四、深入探究
1.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方法来论证自己的观点?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本文在具体展开议论时,非常注重逻辑关系的严密性。请结合原文,梳理一下文章使用了哪些逻辑关系 分别有什么效果 按照示例填写下表。
3.新闻评论有很强的针对性,回到原文找一找,在这篇新闻评论中有哪些语句是针对时代要求,社会心态展开评论的 请把这些句子圈画出来。
五、主旨提升
总结新闻评论的写法。
①标题:观点鲜明,多用祈使
②论证思路:先引后提,析后作结
③论证方法:引用对比,类比假设
④逻辑性强:逻辑严密,思辨说理
⑤针对性强:时代要求,社会心态
【设计意图】
通过探讨新闻评论中的论证方法、逻辑严密、针对性强等几个方面,加深对新闻评论写法的理解,从而突破教学难点。
六、课堂小结
写好新闻评论
①读懂材料。
了解有关背景,熟悉主要事件及相关情节,把握精神实质。
②点评到位。
点评的篇幅要小,一定要选好角度提炼观点,做到一语中的,目标集中、准确,不可分散,切忌什么都想评。
③点评有理。
好的点评应该做到以礼以法阐释,导向鲜明,事理清晰,鞭辟入里,以理服人,发人深省。
④点评生动。
点评要讲究艺术性,言简意赅,干净利索,力求新颖、鲜明、生动,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这篇文章是新闻评论的经典,是论述文写作的模范,希望同学们学以致用,从模仿做起,锻炼思维,锤炼论述语言,促进自身学习和实践的提升。
七、作业布置
教育部发布的 2022 年版义务教育阶段“新课标”显示,从秋季学期起,劳动课将正式成为中小学的一门独立课程。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健康、农业生产劳作等任务,将分别贯穿不同年级段,小学生将被要求会炒西红柿鸡蛋,搞得了盆栽水产养殖等。
此前,我国中小学就有劳动教育,不过一直存在被边缘化、弱化等问题。出现了一些学生轻视劳动、不会劳动、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小学生不会剥煮熟的鸡蛋、不会拿扫帚扫地,大学生让家长定期到校洗衣服、请家政司来宿舍搞卫生……这样的报道引发社会热议。
请结合以上热点,选取合适的角度写一段 200 字左右的新闻评论,体现你对新时代劳动教育的观点,注意合理借鉴所学论证方法和论述语言。
【板书设计】
写好新闻评论
①标题:观点鲜明,多用祈使
②论证思路:先引后提,析后作结
③论证方法:引用对比,类比假设
④逻辑性强:逻辑严密,思辨说理
⑤针对性强:时代要求,社会心态
【教学反思】
亮点:本课立足于人文主题“劳动”,围绕写好新闻评论的角度来解读课文,教学目标清晰,呼应学科素养,关注学生学情,较第一课时更深一层,教学环节可操作性强,能够较好的实现教学目标。
不足:课堂时间时间有限,如果课堂上能先让学生写好新闻评论的提纲,就更好了。
教学建议:最好能在课堂上让学生互相点评各自所写新闻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