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人教七上语文同步公开课课件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8 世说新语二则
陈太丘与友期
“自古英雄出少年”,我国古代出现过许多聪颖机智有名的少年。你知道哪些有名的少年呢?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位聪颖的少年——陈元方。
学习目标
1
知识必备
2
初读:晓畅文意
3
品味“方正”
4
思考探究
5
课堂小结
6
积累拓展
7
1.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现象。
2.了解谦辞、敬辞,学习文化常识,增强文化底蕴。
3.把握人物形象,感受古代少年的聪慧方正。
学习目标
人物简介
陈寔,字仲躬,颍川许县(今河南省许昌市长葛市古桥镇陈故村)人。是东汉时期官员、名士。
陈寔出身微寒,司空黄琼辟选人才,补闻喜县令,治理闻喜半岁;复除太丘长,后世称为“陈太丘”。
其子陈纪、陈谌并著高名,时号“三君”。
知识必备
陈元方,名纪,字元方,颍川许昌人,陈寔长子,享年七十岁。与弟陈谌俱以至德称,兄弟孝养,闺门雍和。纪于遭党锢后,发愤著书,号曰《陈子》,凡数万言。
作品简介
《方正》是刘义庆小说《世说新语》的第五门,共有66篇,主要记载言语、行动、态度等方面表现出来的正直品质。
方正指正直。正直是我们民族一贯重视的优良品德,历来都得到赞美。
说话、行事,坚持正确的原则,这是体现正直人品的一个重要问题。
知识必备
初读:晓畅文意
1.请小组相互合作,借助工具书、课内注释、上下 文推断,疏通文意。直译意译相结合,注意特殊词语、重点句式。
2.将不能解决的字词圈点勾画出来。
限制时长5分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qī
fǒu
这篇文章讲了怎样的故事呢?现在我们一起走进本文,朗读课文后,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 , 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陈太丘和朋友约定同行,约定的时间在正午时分。过了正午时分,(友人)还没有到,陈太丘舍弃(他)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友人)才到。
相约同行。期:约定。
正午时分。
丢下(他)而离开。舍,舍弃。去,离开。
才。
当时。
年龄。
嬉戏玩耍。
同“否”。
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这里指友人。
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友人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舍弃。
离开。
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没有到,(他)已经离开了。”友人就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我约定同行,舍弃我离开了。”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
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回头看。
拉,牵拉。
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定的时间在正午时分。正午时分(您)没有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友人感到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走进家门没有回头看。
重点实词
实虚词及文言现象总结
(1) 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期日中 日中:___________________
正午时分
约定
(3) 太丘舍去 舍:_____________________
舍弃
(4) 尊君在不 尊君:___________________
对别人父亲的尊称
(5) 相委而去 委:_____________________
舍弃
(6) 君与家君期日中 家君: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
(7) 下车引之 引:_____________________
拉,牵拉
(8) 元方入门不顾 顾:_____________________
回头看
文言虚词
(1) 去后乃至 _______________
才
(2) 相委而去 _______________
连词,表顺接
(3) 则是无信 _______________
就
(4) 下车引之 _______________
代词,指元方
文言现象
1. 通假字
尊君在不 _____同_____,意思:_________
不
否
表疑问
2. 古今异义
太丘舍去
古义:_______,今义:往、到
离开
本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叙述故事。
文章记述了陈太丘和友人约定出行,友人失约、晚到,还对陈太丘言语不尊敬,其子陈元方与来客对话的故事。
品味“方正”
从本文中,我们能看到友人和元方两个主要人物,他们分别是怎样的人呢?
元方
友人
懂礼讲礼
性格直率
小孩子气
无信无礼
知错能改
要一分为二地看待人物形象。
《陈太丘与友期行》出自《方正》篇。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出陈元方的“方正”?
太丘的这位朋友,自己言而无信,失约却不自省,反而怒骂别人;陈元方据理抗辩,小小年纪就表现出“方正”之气:第一,他懂得“信”的重要;第二,他懂得“礼”的重要;第三,他的辩驳有理有据,落落大方;第四,他以“入门不顾”的行为,维护了父亲和自己的尊严。
方正,指人的行为、品行正直,合乎道义。
思考探究
读了这则文章,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在人际交往中,它给我们一个什么启示?
通过记述陈元方与来客对话时的场景,告诫人们做事要讲诚信,为人要方正。同时赞扬了陈元方维护父亲尊严的责任感和无畏精神。
课堂小结
文化常识-古代常见的敬辞与谦辞
敬辞 释意及示例
令 用于对方的亲属。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
惠 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动。惠顾(他人的光临)、惠赠(他人赠予的敬辞)
垂 用于别人(多指长辈或上级)对自己的行动。垂询、垂念(对方对自己的关心挂念)、垂爱(对方对自己的爱护)
赐 用于别人对自己的指示、光顾、答复等。赐教(给予指教)
高 用于对别人的敬称。高见、高论、高寿、高龄、高就(指人离开原来的职位就任较高的职位)、高朋、高邻(对邻居的敬称)
积累拓展
敬辞 释意及示例
贤 用于平辈或晚辈。贤弟(对年岁较幼之友的敬称)、贤侄(对侄辈年轻人的美称)
尊 用于称与对方有关的人或事物。尊上、尊亲(对方父母)、尊公、尊府、尊君(对方父亲)。例如:尊君在不?《陈太丘与友期行》
奉 用于自己的举动涉及对方时。奉送(赠送)、奉还、奉劝、奉陪
其他 久仰、劳驾、赏光(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邀请)、赏脸(用于请对方接受自己的要求或赠品)、贵姓、贵庚(问人年龄)、大作(称对方的著作)、大驾(对他人前来家中的敬称)
谦辞 释意及示例
家 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高的或同辈年纪大的亲属。家君(对人谦称自己的父亲)例如:君与家君期日中。《陈太丘与友期行》(七上)家父、家严、家母、家慈(对别人称自己的母亲)
舍 用于对别人称比自己辈分低的或同辈中比自己年纪小的亲属。舍弟(对别人称自己的弟弟)、舍妹、舍侄
小 用于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小弟、小女、小儿、小店、小老(老年人谦称自己)。例如:我小老这一双眼睛。《范进中举》(九上)
谦辞 释意及示例
愚 用于自称。愚兄(对同辈年轻者于己的自我谦称)、愚见(称自己的意见)
拙 用于称自己的文章、见解等。拙作或拙著(称自己的作品)、拙见(称自己的见解)
敝 用于称跟自己有关的事物。敝人、敝姓、敝校(自己的母校)
鄙 用于自称。鄙人(对人称自己)、鄙见
其他 寒舍(称自己的家)、见谅(请对方谅解)、见教、斧正(请人修改自己的文章)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