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课件)【2023秋人教七上语文高效实用备课】(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8 《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课件)【2023秋人教七上语文高效实用备课】(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6.6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7 11:13: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人教七上语文同步公开课课件
统编版七年级上册
8 世说新语二则
咏雪
在你眼中,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像棉絮、像蒲公英的种子、像鹅毛……
古代有户人家在家庭聚会时,一位长辈便问出了这个问题,那么家中的年轻人又是怎样回答的呢?
学习目标
1
知识必备
2
初读:晓畅文意
3
细读:把握内容
4
课堂小结
5
积累拓展
6
1.了解《世说新语》,积累文学常识。
2.结合注释,疏通文意,积累文言实词、虚词及文言现象。
3.把握文章传递的情趣,感受古人的生活情绪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
学习目标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门客编写的文言志人小说集,是魏晋轶事小说的集大成之作,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笔记小说”的代表作。其内容主要是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与轶事。
知识必备
刘义庆
刘义庆(403年~444年),字季伯,彭城(今江苏省徐州市)人 ,南朝宋宗室、文学家。宋武帝刘裕之侄,长沙景王刘道怜次子,永初元年(420年)封临川王,征为侍中。文帝元嘉时,历仕秘书监、丹阳尹、尚书左仆射、中书令、荆州刺史等。
知识必备
谢安
谢安,字安石。陈郡阳夏人。东晋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名士。
谢安多才多艺,善行书,通音乐。性情闲雅温和,处事公允明断,不专权树私,不居功自傲,有宰相气度。他治国以儒、道互补,作为高门士族,能顾全大局,以谢氏家族利益服从于晋室利益。齐人王俭称其为“江左风流宰相。”
知识必备
谢道韫
谢道韫,字令姜 ,又名韬元,东晋女诗人。陈郡阳夏人。她是安西将军谢奕之女,东晋政治家谢安的侄女,王凝之的妻子,王羲之的儿媳。
谢道韫少博学,聪颖有才智,风韵高迈,谢安称她有“雅人深致”。
知识必备
初读:晓畅文意
1.请小组相互合作,借助工具书、课内注释、上下 文推断,疏通文意。直译意译相结合,注意特殊词语、重点句式。
2.将不能解决的字词圈点勾画出来。
限制时长3分钟。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zhòu
chā
这篇文章讲了怎样的故事呢?现在我们一起走进本文,朗读课文后,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这个故事!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
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像什么。
急。
不久,一会儿。
大体。
相比。
谢安次兄的长子胡儿说:“在空中撒盐大体可以相比。”
不久,雪下得急了,谢安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文章的义理。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和他的小辈讲解文章的义理。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
谢安长兄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飞舞。”谢安大笑起来。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她就是谢安长兄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不如,不及。
趁、乘。
重点实词
实虚词及文言现象总结
(1)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内集:_____________________
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2) 与儿女讲论文义 文义: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章的义理
(3) 俄而 俄而:_____________________
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久,一会儿

(4) 白雪纷纷何所 似: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撒盐空中 差:_______________
拟:_______________
大体
相比
(6) 未若柳絮风起 未若:_____________
因:_______________
不如,不及
趁、乘
文言现象
古今异义
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今义:子女
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本文讲了什么内容?
谢太傅与儿女寒雪日于家中进论文义,兴起而咏雪。
细读:把握内容
时间:寒雪日
地点:家中
人物:谢太傅、儿女
事件:讲论文义、咏雪
从文中,你能感受到什么样的家庭氛围呢?
“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由以上几个词不难看出,谢家的家庭氛围温馨、融洽、欢快且充满文化气息。
谢太傅认为哪个比喻更好?为什么?你有什么不同看法吗?
从课文中谢安“大笑乐”的反应来看,他倾向于“柳絮因风起”的说法。因为它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姿态,“柳絮”是轻盈的,“盐”却是沉重的颗粒,缺乏美感。
我认为“撒盐空中”更好,因为文中说到“雪骤”,大雪下得猛烈密集时,只见雪粒片直落,看不见雪花轻飘曼舞的样子。“撒盐空中”的比喻,也许更为真切地描摹了当时的场景。
文章通过写谢家小辈即景赋诗咏雪的情景,展示了其家庭生活的情趣,赞美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
课堂小结
积累拓展
春雪
(唐)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这首诗里春雪有怎样的特点?
2.结合《咏雪》,谈谈你学到了哪些“咏雪”的方法?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