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高频考点检测拓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高频考点检测拓展卷(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7 10:55: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高频考点检测拓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振天动地 振兴中华 振奋人心 B.成天成夜 成家立业 成心成意
C.眉开颜笑 喜笑颜开 笑逐颜开 D.无拘无束 无牵无挂 无忧无虑
2.“成群的喜鹊在天河上边搭起一座桥。”下列缩句最准确的一项是( )
A.成群的喜鹊在天河上边。 B.喜鹊在天河上边搭桥。
C.喜鹊搭起桥。 D.喜鹊搭起一座桥。
3.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
A.民间故事是一些长期流传于老百姓之间的故事,这些故事往往表现了群众美好的愿望。
B.《猎人海力布》描写了善良、诚实的海力布,为了拯救乡亲们的生命,不惜自己变成一块石头。
C.《牛郎织女》的故事表达了勤劳善良的劳动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D.很多诗人借牛郎织女的动人故事创作诗歌,表达情感,如林杰的《乞巧》、杜牧的《鹊桥仙》等。
二、读拼音,写词语。
chóu xiè dīng zhǔ bēng tā fā shì
wǎn xiá qī zǐ xī han sǎo zǐ
三、分清这些字,分别组词。
珍( ) 歹( )郎( ) 扶( ) 纱( )
诊( ) 夕( )朗( ) 肤( ) 沙( )
四、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词填空。
( )开( )笑 ( )家( )业 ( )( )为命
( )( )堂皇 ( )( )无束 ( )( )不舍
(1)那座( )的房子从前是一个贵族的家。
(2)张老师爽朗、热情,和她交谈( )。
五、辨一辨,选字组词。
(朗 郎 琅) 状元( ) 豁然开( ) 琳( )满目
(筐 框 眶) 箩( ) 条条( )( ) 热泪盈( )
(衰 哀 衷) ( )老 言不由( ) 喜怒( )乐
六、用成语替换画线部分,保持句子的意思不变。
(1)如果像你这样前怕狼后怕虎,我们必将一事无成。( )
(2)他本想为自己开脱,但管理员却打开天窗说亮话,说他其实就是想偷书。( )
(3)正所谓吃水不忘挖井人,面对别人的付出,我们一定要想着回报。( )
(4)人生苦短,我们得珍惜时间,不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 )
七、日积月累。
乞 巧
[唐]林杰
____________看碧霄,____________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____________________。
这首诗描写了民间七夕乞巧的盛况,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神话传说故事,想象丰富,表达了少女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美好心愿。
八、按要求改写句子。
1.亲密的伙伴还在一块儿,离不离开家有什么关系?(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会场上爆发出一阵阵掌声。(改为夸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天上富丽堂皇。天上没有自由,她不喜欢。(用关联词将两句话合并成一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九、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你会怎样复述这则故事,想一想,把下列提纲补充完整。
(1)海力布救了龙王的女儿小白蛇,小白蛇要__________________。
(2)龙王把宝石给了海力布,小白蛇再三叮嘱他________________。
(3)海力布利用宝石从鸟儿那里听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海力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己变成了石头。
(5)乡亲们得救了,人们世世代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课内阅读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商量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大家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非常后悔,非常悲痛。他们含着眼泪,念着海力布的名字,扶着老人,领着孩子,赶着牛羊,往很远的地方走去。他们走在路上,忽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号,接着就是倾盆大雨。半夜里,听见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地下涌出洪水,把他们住的村子淹没了。
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做“海力布”的石头呢。
1.照样子,些词语。
原原本本(AABB型) ______ ______
倾盆大雨(含有比喻) ______ ______
2.文中画“ ”的句子属于_____描写,你从中看出海力布的_______特点。
3.海力布为什么会变成石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人们为什么要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一、阅读理解
大熊猫
①大熊猫体态丰满,四肢粗壮,尾巴短秃,毛色奇特,头和身躯呈乳白色,而四肢和肩部为黑色。头上有一对整齐的黑耳朵,还有两个黑眼眶,很像戴着一副“八”字形的黑眼镜。大熊猫长相俊俏,性格温驯给人以善良、活泼的感觉。
②大熊猫的学名其实叫“猫熊”,意思是“像猫的熊”,也就是“本质类似于熊,而外貌相似于猫”。严格地说,“熊猫”是错误的名词。这一“错案”,是这么造成的:1939年,四川重庆北碚博物馆曾经展出“猫熊”标本,说明牌上自左往右横写着“猫熊”两字。可是,当时报刊的横标题习惯自右向左认读,于是记者们便在报道中把“猫熊”误写为“熊猫”。“熊猫”一词经媒体广为传播,说惯了,也就很难纠正。于是,人们只得将错就错,称“猫熊”为“熊猫”。
③其实,科学家定名大熊猫为“猫熊”,因为它的祖先跟熊的祖先相近,都属于食肉目。后来熊一直保持肉食习惯,而大熊猫一般食素,最喜翠竹,偶尔也吃玉米秆、幼杉树皮。这是为什么呢?据科学家研究,大熊猫远祖虽是肉食动物,后来,由于寻不着肉食,只得吃满山丛生的竹子,代代相传,也就养成了吃竹子的习惯。
④随着我国同世界各国人民友好往来日益密切,大熊猫作为友好使者,频频出访,轰动了全世界。许多国家以能够获得中国政府所赠送的大熊猫为荣。大熊猫就像一颗璀璨的东方明珠,给这些国家的动物园增添了华夏异彩。1972年10月,中国政府赠送的大熊猫“兰兰”“康康”到达日本上野动物园,在前9个月里,每天前往参观的人数竟达30万,形成了“熊猫热”。
1.选文第①段主要介绍了大熊猫的( )。
A.体态丰满 B.毛色奇特 C.长相俊俏 D.外形特点
2.科学家将大熊猫定名为“猫熊”是因为它( )。
A.体态丰满,四肢粗壮,尾巴短秃,毛色奇特
B.长相俊俏性格温驯
C.本质类似于熊,而外貌相似于猫
D.一般食素,最喜翠竹
3.文中画“”的语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熊猫”学名的错误是怎么造成的?为什么不纠正?(答案限20字以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我会写作。
题目:缩写《冬不拉》
要求:把《冬不拉》缩写成一个简短的故事,注意故事要完整,情节要连贯,语句要通顺。
参考答案
一、
1.D
2.C
3.D
二、酬谢 叮嘱 崩塌 发誓 晚霞 妻子 稀罕 嫂子
三、珍贵 好歹 新郎 扶助 纱巾 诊所 夕阳 朗读 皮肤 沙子
四、眉 眼 成 立 相 依 富 丽 无 拘 恋 恋 富丽堂皇 无拘无束
五、郎 朗 琅 筐 框 框 眶 衰 衷 哀
六、畏首畏尾 直言不讳 饮水思源 得过且过
七、七夕今宵 牵牛织女 穿尽红丝几万条 乞取智巧 追求幸福
八、亲密的伙伴还在一块儿,离不离开家没有什么关系。 会场上爆发出一阵阵雷鸣般的掌声。 天上虽然富丽堂皇,可是没有自由,她不喜欢。
九、报答他 千万不能把动物说的话和别人说 这里大山要崩塌,大地要被洪水淹没的消息 万般无奈,只好把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了乡亲们 怀念海力布
十、
1.高高兴兴 干干净净 鹅毛大雪 胆小如鼠
2.心理 舍己为人
3.海力布把动物说的话告诉了乡亲们。
4.因为海力布舍弃自己的生命拯救了大家。
十一、
1.D
2.C
3.举例子、列数字。由面到点具体准确地说明了轰动之大。
4.记者报道失误,广为传播,只得将错就错。
十二、例文:
缩写《冬不拉》
相传很久以前,哈萨克族人在一片大森林边上过着游牧生活。森林里有一只身躯庞大、性情凶恶的瞎熊,经常伤害人和牲畜,让人们的生活不得安宁。
国王几次派出猎人去伏击这只瞎熊,却都没有成功,许多猎人还被这只瞎熊咬死。国王的儿子冬不拉自告奋勇去除掉这只瞎熊,但国王不答应。
第二天一早,仆人禀告国王,说王子不见了。国王知道儿子已经去找那只瞎熊了,十分担心,连忙派人去瞎的地方寻找王子。
后来人们在密林深处的一条小道上发现了王子和瞎熊扭在一起的尸体。大家把瞎熊剁成肉酱,将王子安葬在向阳的山坡上。
从此,哈萨克族有了这种弹拨乐器。为了纪念王子,牧民们就用王子的名字给这种乐器命名,叫“冬不拉”。
( http: / / www.21cnjy.com )
( http: / / www.21cnjy.com )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