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
题卡上。写在本试卷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舒适型移民”已成为当代社会重要的人口流动方式。在经济比较发达,人均可自由支
n
配收入较高、大众旅游以及城市化发展较为成熟的背景下,许多人要求暂时或求久离开城
数
市喧嚣浮躁的生活环境,寻找一种安逸自在慢节奏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形成“舒适型移
民”。据此完成下面1一2题
1,“舒适型移民”产生的客观条件是地区间
(
A.环境状况的差异B.就业机会的差异C.经济水平的差异D.投资政策的差异
2.“舒适型移民”对迁人地可能带来的影响有
①增加劳动力
②大力开发资源
③提升住房价格
④芳动服务业发展
A.①②
B.31
C.(23
D.(①①
南搬绿洲中的传统民居多就地取材,星紧密型布局部分居民在丘陵与平原交接地带
布
巧妙地就坡砌将、挖羽、筑台,并朵用各种营建技术.塑造立居空间。下图为南紧密型聚
落俯邮及剖而示惑图,据此完成下而3一4题
3.为适应当地气候.该传统民居注重
A.防风、保温
B.通风,散热
C.采光、防潮
D.防晒、蓄水
4.该地聚落紧密布局主要是为了
(
A.节约土地建材
B.便于出行交流
C.扩大牧场面积
D.方便就近耕作
拉古纳加尔松桥横跨乌拉圭南部海岸的泻湖之上,原是一座直行
养
桥梁,后改为圆形,该桥是进入乌拉圭海岸的海滩度假胜地的必经之
路。右图为拉古纳加尔松桥景观。完成下面5一6题。
5.拉古纳加尔松桥建成圆形.可以
A.缓解堵车状况
B.降低地形坡度
【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共6页·第1页】
C.减少建设成本
D.避免流水侵蚀
6.拉古纳加尔松桥的建成,会导致
()
A.生态环境改善B.交通事故锐减C.通行时间增加
D.通行距离缩短
2023年6月5日是第52个世界环谠日,口号是“减塑捡塑”,中国的主题是“建设人与
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日益严
重,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逐渐为国际社会所关注。据此完成下面7一8题。
7.提出“减塑捡塑”口号主要是为了防治
()
A.重金属污染
B.生物污染
C.废纸污染
D.白色污染
8.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我们应该
A,坚持传统发展模式
B.高投入、高消费
C.发展循环经济模式
D.无限扩大生产规模
2023年5月11日,深圳某高中研学小纽在深圳湾
(114°E,22N)日出刷场观看日出:,并拍照记录。右图是该
研学小组拍摄的日出照片。完成下面9一10题
9.该图拍摄的方向是
A.东北
B.西南
C.东南
D.西北
10.拍摄当日,与深圳大致在同一时刻日出的地点是
A.哈尔滨(126°E.45°N)
B.西安(I09E,34°N)
C.武汉(114°E,30°N)》
D.亚(109E,I8°N)
气象学上将冷空气在山谷或盆地底部江
海拔/米
集的现象称为“冷湖效应”右图示意2月4
3000
27001
日一5日某山谷冷湖效应出现前后大气温度
-4日17:00
2-400
…4日1900
随海拔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2100
--4日23:00
11.该山谷“冷湖"形成的时间大约是(
)1800
-5日08:00
150010
5日10:00
A.4日17:00
1B.4日19:00
2温C
C.5日08:00
D.5日10:00
12.有利于该山谷“冷湖“形成的天气系统是
A.暖性反气旋
B.锋面气旋
高
C.冷性反气旋
D.暖性气旋
暴雨引发的洪水携带泥沙进入湖泊后,
厄
沉积形成砂质纹层。某地湖泊中砂质纹层
出现频次与厄尔尼诺事件频次正相关。推
启送事件频次
算的厄尔尼诺事件频次如右图所示。读图
完成下面13一14题。
13.由图可知
1000
2000
3000
4000
A.距今1200年左右该地气候较稳定
距今时间/年
【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共6页·第2页】高三第二次联考地理答案 中砂质纹层出现频次与厄尔尼诺事件频次正相关 而砂
1—5:ABAAA 6—10:CDCAB 11—16:BCCDCA 质纹层是暴雨引发的洪水沉积形成的 因此是厄尔尼诺
1. A 解析:结合材料分析 “舒适型移民”是指人们要求暂时 事件导致该地暴雨频发 C 正确 全球气温下降与厄尔尼
或永久离开城市喧嚣浮躁的生活环境 寻找一种安逸自 诺现象无明显相关性 D 错误
在慢节奏健康的生活方式 因此其客观条件是区域之间 14. D 解析:厄尔尼诺现象是指东太平洋海水每隔数年就会
环境状况的差异 A 正确 “舒适型移民”更多的是考虑环 异常升温的现象 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 沃克环流减
境的舒适 与就业机会、经济发展水平及投资政策的关联 弱 东太平洋下沉气流减弱或消失 甚至出现上升气流
性小 BCD 错误 气候由干燥少雨变成多雨 引发洪涝灾害 西太平洋上
2. B 解析:结合上题可知 “舒适型移民”主要是为了享受慢 升气流减弱或消失 气候由温润多雨转变为干燥少雨
节奏的、健康的生活方式 因此对于迁入地区而言 会提 带来旱灾或森林大火 该地受厄尔尼诺影响 暴雨增
升住房的价格 及带动迁入地劳动服务业的发展 ③④正 多 应位于东太平洋沿岸地区 厄尔尼诺现象主要影响
确 该类人口迁移主要是为了享受生活 因而迁入地增加 太平洋沿岸地区 AB 错误 亚欧大陆东部位于太平洋西
劳动力说法错误 大力开发资源说法也不正确 ①②错 岸地区 C 错误 南美洲西部位于太平洋东岸地区 因此
误 综上 B 正确 ACD 错误 该地最可能位于南美洲西部 D 正确
3. A 解析:南疆绿洲为暖温带地区 距离海洋远 且四周高 15. C 解析:你好岛的等高线稀疏 说明地形大部分平坦 成
山阻隔 导致气候干旱 昼夜温差大 风沙天气多 冬季寒 为飞机备降地的最主要原因是地形较为平坦 且无人居
冷 传统民居应注重防风、保温 A 正确 当地风速大 不 住 C 正确 森林茂密 不便于飞机降落 B 错误 岛屿面
需要注重通风 B 错误 当地降水少 地面干燥 不需要关 积小 A 错误 由图可知 距珍珠港较近 D 错误
注防潮、蓄水 CD 错误 16. A 解析:夏威夷各岛是火山岛 是火山喷发的岩浆冷凝
4. A 解析:读剖面示意图可知 聚落紧密布局的结构 可以 形成的 自然最观的共同之处是多熔岩荒漠 A 正确 C
相互利用墙体 最大限度地节约土地建材 A 正确 沿山 错误 夏威夷各岛面积小 河流稀少 B 错误 多熔岩荒
坡修建 交通不便 不便于出行交流 B 错误 该布局图无 漠 土壤发育程度低 D 错误
法判断对牧场面积的影响 紧密型布局与耕作远近关系 17. (16 分)(1)以维多利亚港为中心 功能区向外呈环状分
不大 CD 错误 布 (2 分)历史因素 经济因素 社会因素 行政因素
5. A 解析:结合材料图文和所学知识 司机们在通过大桥 环境因素等 (任答 2 点得 4 分)
时 都要减速以平稳开过圆形弯道 双向的半圆形路线起 (2)工业区 (2 分)工业区沿海布局 交通便利 减少物
到了车辆分流的作用 缓解了大桥的堵车状况 A 正确 流成本 城市外围 地价较低 减少对城区的污染 (任
BCD 错误 答 2 点得 4 分)
6. C 解析:结合材料图文和所学知识 拉古纳加尔松桥为圆 (3)合理规划工业区、保留一定规模的绿地等 可以有效
形 较原来的直行桥梁需绕路 增加了车辆的过桥时间和 改善生态环境 合理安排居住区、基础设施等 可以提高
通行距离 C 正确 D 错误 尽管车辆过圆形大桥弯道时需 土地资源利用效率 保护古迹和传统文化 使人类历史
降低车速 谨慎行驶 但也增加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 B 和文化遗产得以永续相传 (任答 2 点得 4 分)
错误 其在修建过程中会破坏生态环境 A 错误 18. (12 分)(1)直接租用已建设施的工业园 节省建设投
7. D 解析:白色污染是对废塑料污染的一种称谓 “减塑捡 资 (无需大量新建硬件设施 )可快速投入生产 缩短投
塑”的目的是进一步推进塑料污染治理的宣传和实践 D 资回收周期 便于直接与园区管理者处理事务 减少与
正确 重金属污染指由重金属或其化合物造成的环境污 当地政府打交道的障碍 提高办事效率(或利于园区本
染 A 错误 生物污染是指对人和生物有害的微生物、寄 土化) (任答 2 点得 4 分)
生虫等病原体和变应原等 B 错误 废纸污染不是塑料 C (2)进一步优化园区内基础设施、配套设施等硬件 给予
错误 园区企业补贴或减免税收等优惠政策 降低企业投资风
8. C 解析:无限扩大生产规模 高投入、高消费是传统发展 险 为企业提供便捷服务 减免服务费用 营造良好营商
模式的特征 这种模式使人类陷入严重的资源、环境危 环境 (任答 2 点得 4 分)
机 而循环经济是以资源节约和循环利用为特征的经济 (3)泰国有丰富的橡胶资源 原料优质且供应充足 在泰
模式 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ABD 错误 C 正确 国设厂可规避国际贸易壁垒 利于产品进入本地及欧美
9. A 解析:5 月 11 日太阳直射北半球 深圳湾(114°E 22° 等国际市场 工业园距深水港、国际机场、泰国首都较
N)应东北方位日出 图片正对日出方位拍摄 因此图拍摄 近 交通便捷 利于产品外运 或基础设施完善、政策支
的方向是东北 A 正确 BCD 错误 持、有廉价劳动力、投资环境好 (任答 2 点得 4 分)
10. B 解析:5 月 11 日太阳直射北半球 晨线大致呈西北— 19. (12 分)(1)位于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
东南走向 同在晨线上的各地同一时刻日出 哈尔滨 消亡边界 板块碰撞挤压 地壳抬升运动显著 火山等地
(126°E 45°N)与深圳(114°E 22°N)连线呈东北—西南 壳活动频繁 (任答 2 点得 4 分)
走向 此日不可能同一时刻日出 排除 A 西安(109°E (2)乙处 查亚峰所处地区几百万年来岩层受水平挤
34°N)与深圳(114°E 22°N)连线呈西北—东南走向 与 压 形成褶皱构造 岩层断裂后并继续抬升 查亚峰周围
此日晨线走向相似 此日两地可能同一时刻日出 B 符 地区多为背斜顶部或向斜两侧 较易被侵蚀 查亚峰所
合题意 武汉(114°E 30°N)与深圳(114°E 22°N)连线 在地区位于褶皱构造的向斜槽部(轴部、核部) 因挤压
呈南北走向 此日不可能同一时刻日出 排除 C 三亚 岩层较紧实 难以被侵蚀 而成山岭 (任答 2 点得 4
(109°E 18°N)与深圳(114°E 22°N)连线呈东北—西南 分)
走向 此日不可能同一时刻日出 排除 D (3)地形陡峭复杂 对攀登者体能和技能要求严格 查亚
11. B 解析:读图可知 五个时间段中 4 日 19 ∶ 00 海拔 峰所处地区气候恶劣 常年大雨 极易滑坡、涌水 路滑
1800—2400 米之间 海拔越高 气温越高 出现了上热下 破碎攀登难度大 需要通过热带雨林地带 昆虫、疾病灾
冷的逆温层(且在五个时间段中出现最早) 冷空气汇集 害风险大 (任答 2 点得 4 分)
于山谷底部 形成“冷湖” B 正确 ACD 错误 20. (12 分)(1)感热通量分布不均 东部地区以正值为主
12. C 解析:由图可知该山谷气温均为零下 故不可能为暖 (或西部地区以负值为主或东高西低) 东部分布较稀疏
性反气旋 A 错误 气旋会增强对流运动 不利于逆温结 (或西部分布较密集) 西部地区负值数值较大(或东部
构形成 BD 错误 冷性反气旋即冷高压控制 在冷高压 地区正值数值较小) (任答 2 点得 4 分)
控制下 大气静稳 风力微弱 山谷中的大气与外界交换 (2)夏季 该地区受西南季风(离岸风)影响 底层冷水上
较差 利于“冷湖”的形成 C 正确 泛 形成(沿岸)寒流 使该地区水温低于气温 热量由上
13. C 解析:读图可知 距今 1200 年左右厄尔尼诺事件频次 向下传递 感热通量为负值 (任答 2 点得 4 分)
高 气候不稳定 A 错误 距今 3500 年厄尔尼诺事件频次 (3)偏西风 7 月份 北印度洋西部沿海感热通量为负
低 说明暴雨出现频率低 河流侵蚀作用弱 B 错误 湖泊 值 水温低于气温 (任答 2 点得 4 分)
高三第二次联考 地理 1 高三第二次联考 地理 2
{#{QQABJQIEggCgAgAAAQhCAwXgCEGQkAGCCAoOxFAIoAIAwAF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