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上导学案+课时练习 6.1 数据的收集(教师版+学生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版七上导学案+课时练习 6.1 数据的收集(教师版+学生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8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2-04 09:29:16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总课时52)§6.1数据的收集
一.选择题
1.要调查你校学生学业负担是否过重,选用下列哪种方法最恰当( )
A. 查阅文献资料 B. 对学生问卷调查 C. 上网查询 D. 对校领导问卷调查
2.班委会决定组织一次娱乐活动,活动内容从讲故事和唱歌中选择一项,为了决定是讲故事还是唱歌,班委会要进行民间调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调查的问题是:选择讲故事还是唱歌 B. 调查的范围是:全班同学
C. 调查的方式是:查找资料
D. 这次调查需要收集的数据是:全班同学选择讲故事和唱歌的人数
3.进行数据的收集调查时,在明确调查问题、确定调查对象后一般还要完成以下4个步骤:①展开调查 ②得出结论 ③记录结果 ④选择调查方法,但它们的顺序弄乱了,正确的顺序是(  )
A.④①③② B.③④①② C.④③①② D.②④③①
4.展览馆某天四个时间段进出馆人数统计如下,则馆内人数变化最大时间段为(  )
9:00~10:00 10:00~11:00 14:00~15:00 15:00~16:00
进馆人数 24 55 32 50
出馆人数 65 28 45 30
A.9:00~10:00 B.10:00~11:00 C.14:00~15:00 D.15:00~16:00
5.某市期末考试中,甲校满分人数占4%,乙校满分人数占5%,比较两校满分人数( )
A. 甲校多于乙校 B. 甲校与乙校一样多 C. 甲校少于乙校 D. 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
6.进行数据的调查收集,一般可分为以下六个步骤,但它们的顺序弄乱了,正确的顺序是______.(用字母按顺序写出即可)A.明确调查问题;B.记录结果;C.得出结论;D.确定调查对象;E.展开调查;F.选择调查方法.
7.如果你是班长,想组织一次春游活动,用问卷的形式向全班同学进行调查,你设计的调查内容是(请列举一条)____________.
8.右表为甲、乙两人比赛投篮球的记录,以命中率(投进球数与投球次数的比值)来比较投球成绩的好坏,得知他们的成绩一样好,下面有四个a,b的关系式:①a-b=5;②a+b=18;③a:b=2:1;④a:18=2:3.其中正确的是(只填序号)_________
学生 投进球数 没投进球数 投进次数
甲 10 5 15
乙 a b 18
三.解答题
9.为了深化课程改革,某校积极开展本课程建设,计划成立“文学鉴赏”、“科学实验”、“音乐舞蹈”和“手工编织”等多个社团,要求每位学生都自主选择其中一个社团,为此,随机调查了本校各年级部分学生选择社团的意向,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统计图表(不完整):
根据统计图表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本次调查的学生总人数及a,b,c的值;
(2)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若该校共有1200名学生,试估计全校选择“科学实验”社团的学生人数.
10.李强靠勤工捡学的收入维持上大学费用,表中是李强某一周的收支情况表,记收入为正,支出为负(单位:元):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收入 +15 +18 0 +16 0 +25 +24
支出 -10 -14 -13 -8 -10 -14 -15
(1)到这个周末,李强有多少节余?
(2)照这个情况估计,李强一个月(按30天计算)能有多少节余?
(3)按以上的支出水平,李强一个月(按30天计算)至少有多少收入才能维持正常开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总课时52)§6.1数据的收集
一.选择题
1.要调查你校学生学业负担是否过重,选用下列哪种方法最恰当( B )
A. 查阅文献资料 B. 对学生问卷调查 C. 上网查询 D. 对校领导问卷调查
2.班委会决定组织一次娱乐活动,活动内容从讲故事和唱歌中选择一项,为了决定是讲故事还是唱歌,班委会要进行民间调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 调查的问题是:选择讲故事还是唱歌 B. 调查的范围是:全班同学
C. 调查的方式是:查找资料
D. 这次调查需要收集的数据是:全班同学选择讲故事和唱歌的人数
3.进行数据的收集调查时,在明确调查问题、确定调查对象后一般还要完成以下4个步骤:①展开调查 ②得出结论 ③记录结果 ④选择调查方法,但它们的顺序弄乱了,正确的顺序是( A )
A.④①③② B.③④①② C.④③①② D.②④③①
4.展览馆某天四个时间段进出馆人数统计如下,则馆内人数变化最大时间段为( A )
9:00~10:00 10:00~11:00 14:00~15:00 15:00~16:00
进馆人数 24 55 32 50
出馆人数 65 28 45 30
A.9:00~10:00 B.10:00~11:00 C.14:00~15:00 D.15:00~16:00
5.某市期末考试中,甲校满分人数占4%,乙校满分人数占5%,比较两校满分人数( D )
A. 甲校多于乙校 B. 甲校与乙校一样多 C. 甲校少于乙校 D. 不能确定
二.填空题
6.进行数据的调查收集,一般可分为以下六个步骤,但它们的顺序弄乱了,正确的顺序是ADFEBC.(用字母按顺序写出即可)A.明确调查问题;B.记录结果;C.得出结论;D.确定调查对象;E.展开调查;F.选择调查方法.
7.如果你是班长,想组织一次春游活动,用问卷的形式向全班同学进行调查,你设计的调查内容是(请列举一条)你最想去哪玩?
8.右表为甲、乙两人比赛投篮球的记录,以命中率(投进球数与投球次数的比值)来比较投球成绩的好坏,得知他们的成绩一样好,下面有四个a,b的关系式:①a-b=5;②a+b=18;③a:b=2:1;④a:18=2:3.其中正确的是(只填序号)②③④
学生 投进球数 没投进球数 投进次数
甲 10 5 15
乙 a b 18
三.解答题
9.为了深化课程改革,某校积极开展本课程建设,计划成立“文学鉴赏”、“科学实验”、“音乐舞蹈”和“手工编织”等多个社团,要求每位学生都自主选择其中一个社团,为此,随机调查了本校各年级部分学生选择社团的意向,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统计图表(不完整):
根据统计图表中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求本次调查的学生总人数及a,b,c的值;
(2)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
(3)若该校共有1200名学生,试估计全校选择“科学实验”社团的学生人数.
解:(1)本次抽样调查的学生总人数是:20÷10%=200,a= ×100 =30,b=×100=35 ,
(2)国际象棋的人数是:200×20%=40,条形统计图补充如下:
(3)1300×35%=455(人)答:全校选择“音乐舞蹈”社团的学生人数大约有455人.
10.李强靠勤工捡学的收入维持上大学费用,表中是李强某一周的收支情况表,记收入为正,支出为负(单位:元):
星期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日
收入 +15 +18 0 +16 0 +25 +24
支出 -10 -14 -13 -8 -10 -14 -15
(1)到这个周末,李强有多少节余?
(2)照这个情况估计,李强一个月(按30天计算)能有多少节余?
(3)按以上的支出水平,李强一个月(按30天计算)至少有多少收入才能维持正常开支?
解:(1)由题意可得:15+18+16+25+24﹣10﹣14﹣13﹣8﹣10﹣14﹣15=14元;
(2)由题意得:14÷7×30=60元;
(3)根据题意得;84÷7×30=360元.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总课时52)§6.1数据的收集
【学习目标】了解收集数据的意义、常用方法和一般步骤.
【学习重难点】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导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收集数据的方式有:①_______;②______;③______;④___⑤__________________.
2.常用的统计图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数学兴趣学习小组对某校七年级全校学生每天到校方式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的数据如下表:
步行 骑自行车 坐公共汽车 其它方式
50人 100人 140人 10人
(1)这个学校七年级有___名学生;
(2)采用____________到校方式的人最多,有___人;
(3)采用_________到校方式的人最少,有___人;
(4)采用_________到校方式的人数是采用______到校方式的人数的两倍.
二.探究新知
引例1.小颖想了解她所在的城市的用水量情况,于是她查找资料,得到下面的统计图。
引例2.小明想了解周围的人是否具有节水意识,于是他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
问题1.你在刷牙时会一直开着水龙头吗?
A.经常这样 B.有时这样 C.从不这样
问题2.你会将用过的水另作他用吗?例如,用洗衣服的水拖地、冲厕所等。
A.经常这样 B.有时这样 C.从不这样
并到小区随机调查了40人,绘制的统计图:
引例3.节水意识的调查结果统计图
【归纳】从事一个统计活动大致要经历的步骤:
第一步:明确_______________;第二步:确定_____;第三步:选择_______,设计________;
第四步:展开_____;第五步:收集并整理_____;第六步:分析____,得出____,作出____。
三.典例与练习
例1.如果想了解人国水资源的总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你打算怎样获得这些数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1.为了得到“抛掷一枚均匀的硬币50次,出现正面朝上的总次数”,你打算如何收集这个数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2.有人针对公交车上是否主动让座做了一次调查,结果如下:
解:(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2.某中学七年级两个班的同学“献爱心”活动中捐书情况如下:有25人各捐5本,30人各捐7本,15人各捐10本,7人各捐15本,请制成统计表并回答:
人数
本数
(1)两班共有___学生;
(2)全班一共捐了_________书;
(3)捐书不低于10本的有___人?
四.课堂小结
1.明确收集数据的目的和意义;
2.正确选用收集数据的方法和策略;
3.正确分析和使用数据.
五.分层过关
1.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动物名称 鸡 鸭 鹅 鸽子 火鸡
孵化时间 21天 30天 30天 16天 26天
(1)孵化期最短是___天,是___动物;(2)孵化期最长是___天,是_________动物。
2.下表是对四位小朋友每天回家看课外书的时间的调查
姓名 小明 小亮 小华 小花
时间(分钟) 30 10 8 5
从这张表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调查最适合用查阅资料的方法收集数据的是(  )
A.班级推选班长 B.本校学生的到校时间
C.2014世界杯中,谁的进球最多 D.本班同学最喜爱的明星
4.某市有9个区,为了解该市初中生的视力情况,小明设计了四种调查方案.你认为比较合理的是(  )
A.测试该市某一所中学初中生的视力 B.测试该市某个区所有初中生的视力
C.测试全市所有初中生的视力 D.每区各抽5所初中,测试所抽学校学生的视力
5.某校初一年级组织了数学嘉年华活动,同学们踊跃参加,活动共评出三个奖项,年级购买了一些奖品进行表彰,为此组织活动的老师设计了如下表格进行统计.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合计
获奖人数(单位:人) 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40
奖品单价(单位:元) 4 3 2
奖品金额(单位:元) 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100
已知获得二等奖的人数比一等奖的人数多5人.问:获得三种奖项的同学各多少人?
6.《人民日报》2019年3月1日刊载了“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有关脱贫攻坚的数据如下表:
年度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农村贫困人口/万 7017 5575 4335 3046 1660
贫困发生率% 7.2 5.7 4.5 3.1 1.7
(1)在给出图形中,直观表示近年农村贫困人口人数变化情况;
(2)根据你完善的统计图,写两点你获得的信息.
从小颖的统计图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在小明调查的40人中,各年龄段分别有多少人接受了调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小明给出的调查数据,你认为哪个年龄段的人最具有节水意识
_______________
(1)参与本次调查的人数是多少?
(2)“从来不让座的人”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
(3)面对以上的调查结果,你还能得到什么结论?
解:(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总课时52)§6.1数据的收集
【学习目标】了解收集数据的意义、常用方法和一般步骤.
【学习重难点】体验统计与生活的联系,养成用数据说话的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导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收集数据的方式有:①问卷调查;②查阅资料;③实地调查;④试验⑤网上专业网站或搜索引索.
2.常用的统计图有: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
3.数学兴趣学习小组对某校七年级全校学生每天到校方式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的数据如下表:
步行 骑自行车 坐公共汽车 其它方式
50人 100人 140人 10人
(1)这个学校七年级有300名学生;
(2)采用坐公共汽车到校方式的人最多,有140人;
(3)采用其它方式到校方式的人最少,有10人;
(4)采用骑自行车到校方式的人数是采用步行到校方式的人数的两倍.
二.探究新知
引例1.小颖想了解她所在的城市的用水量情况,于是她查找资料,得到下面的统计图。
引例2.小明想了解周围的人是否具有节水意识,于是他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
问题1.你在刷牙时会一直开着水龙头吗?
A.经常这样 B.有时这样 C.从不这样
问题2.你会将用过的水另作他用吗?例如,用洗衣服的水拖地、冲厕所等。
A.经常这样 B.有时这样 C.从不这样
并到小区随机调查了40人,绘制的统计图:
引例3.节水意识的调查结果统计图
【归纳】从事一个统计活动大致要经历的步骤:
第一步:明确调查的问题和目的;第二步:确定调查对象;第三步:选择调查方法,设计调查问题;第四步:展开调查;第五步:收集并整理数据;第六步:分析数据,得出结论,作出决策。
三.典例与练习
例1.如果想了解人国水资源的总量、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你打算怎样获得这些数据?
查阅资料或到专业网站查阅或搜索引索
练习1.为了得到“抛掷一枚均匀的硬币50次,出现正面朝上的总次数”,你打算如何收集这个数据?
进行50次实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例2.有人针对公交车上是否主动让座做了一次调查,结果如下:
解:(1)参与本次调查的人数是15365+13270+4540+1048+698=34921人
(2)698÷34921=2%
(3)绝大多数人都会让座(答案不唯一)
练习2.某中学七年级两个班的同学“献爱心”活动中捐书情况如下:有25人各捐5本,30人各捐7本,15人各捐10本,7人各捐15本,请制成统计表并回答:
人数 25 30 15 7
本数 5 7 10 15
(1)两班共有77名学生;
(2)全班一共捐了590本书;
(3)捐书不低于10本的有32人?
四.课堂小结
1.明确收集数据的目的和意义;
2.正确选用收集数据的方法和策略;
3.正确分析和使用数据.
五.分层过关
1.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动物名称 鸡 鸭 鹅 鸽子 火鸡
孵化时间 21天 30天 30天 16天 26天
(1)孵化期最短是16天,是鸽子动物;(2)孵化期最长是30天,是鸭、鹅动物。
2.下表是对四位小朋友每天回家看课外书的时间的调查
姓名 小明 小亮 小华 小花
时间(分钟) 30 10 8 5
从这张表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
小明看课外书的时间最长,有30分钟,而小花看课外书的时间最短,只有5分钟.
3.下列调查最适合用查阅资料的方法收集数据的是( C )
A.班级推选班长 B.本校学生的到校时间
C.2014世界杯中,谁的进球最多 D.本班同学最喜爱的明星
4.某市有9个区,为了解该市初中生的视力情况,小明设计了四种调查方案.你认为比较合理的是( D )
A.测试该市某一所中学初中生的视力 B.测试该市某个区所有初中生的视力
C.测试全市所有初中生的视力 D.每区各抽5所初中,测试所抽学校学生的视力
5.某校初一年级组织了数学嘉年华活动,同学们踊跃参加,活动共评出三个奖项,年级购买了一些奖品进行表彰,为此组织活动的老师设计了如下表格进行统计.
一等奖 二等奖 三等奖 合计
获奖人数(单位:人)  x   x+5   40﹣x﹣(x+5)  40
奖品单价(单位:元) 4 3 2
奖品金额(单位:元)  4x   3(x+5)   2(35﹣2x)  100
已知获得二等奖的人数比一等奖的人数多5人.问:获得三种奖项的同学各多少人?
解:设一等奖的人数有x人,根据题意得:4x+3(x+5)+2(35﹣2x)=100,解得:x=5,
则二等奖的人数有x+5=5+5=10人,三等奖的人数有35﹣2x=35﹣2×5=25人,
答:一等奖的人数有5人,二等奖的人数有10人,三等奖的人数有25人;
故答案为:x,x+5,40﹣x﹣(x+5),4x,3(x+5),2(35﹣2x).
6.《人民日报》2019年3月1日刊载了“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有关脱贫攻坚的数据如下表:
年度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农村贫困人口/万 7017 5575 4335 3046 1660
贫困发生率% 7.2 5.7 4.5 3.1 1.7
(1)在给出图形中,直观表示近年农村贫困人口人数变化情况;
(2)根据你完善的统计图,写两点你获得的信息.
从小颖的统计图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
城镇生活用水指标高于农村生活用水指标.
在小明调查的40人中,各年龄段分别有多少人接受了调查?
30岁以下6人,30-45岁24人,45岁以上10人
通过小明给出的调查数据,你认为哪个年龄段的人最具有节水意识
30-45岁
(1)参与本次调查的人数是多少?
(2)“从来不让座的人”占调查总人数的百分比是多少?
(3)面对以上的调查结果,你还能得到什么结论?
解:(1)绘制的折线统计图如图所示:
(2)农村贫困人口数量逐年下降,
预计到2020年,农村全部脱贫.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