纲要(上)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课件(2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纲要(上)第10课 辽夏金元的统治 课件(22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3-10-08 10:0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2张PPT)
赛典赤·赡思丁 (1211—1279)
元代著名回族政治家,云南行省首任“省长”(平章政事)
第10课 “华夷同风,再造中国”
——辽夏金元的统治
第三单元 辽宋夏金多民族政权的并立与元朝的统一
课标要求:
通过了解辽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认识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政权并立与疆域拓展
PART 1
契丹《骑射图》
一、政权并立与疆域拓展
政权 民族 存在时间 建立者 都城 生活方式
辽 916—1125 上京
北宋 汉族 960—1127 赵匡胤 东京(今开封) 农耕为主
西夏 1038—1227 元昊 (今银川) 游牧、农耕
金 1115—1234 会宁,后迁都燕京
南宋 汉族 1127—1276 赵构 临安(今杭州) 农耕为主
元 蒙古族 1271—1368 (今北京)
契丹族
耶律阿保机
游牧、渔猎
党项族
女真族
完颜阿骨打
忽必烈
农耕、狩猎、畜牧
游牧
兴庆
大都
一、政权并立与疆域拓展
1. 观察地图1、2,提取一条历史信息。
一、政权并立与疆域拓展
2. 观察地图3,填写元朝疆域的四至。
3. 基于地图1、2,结合元朝形势图,概括10—13世纪中国政治发展趋势。
从辽宋夏金等多民族政权并立到元再次统一。
一、政权并立与疆域拓展
4. 观察地图3,结合教材P57-58内容,归纳元朝管理广袤疆域的措施。
交通通讯:
修筑四通八达的驿道、设立驿站;
设立急递铺,负责传递公文。
地方管理:
全国大部:实行行省制度
吐蕃:由宣政院进行管理;
西域:由北庭都元帅府和宣慰司
管理军政事务;
台湾:由隶属福建的澎湖巡检司
管理。
◎元代急递铺令牌
一、政权并立与疆域拓展
5. 观察地图3,阅读以下材料,思考与唐代相比元代对边疆统治有何成就?
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
——《元史·地理志》
版图扩大,边疆更为广阔;
出现边疆与内地一体化趋势;
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统治。
制度建设与国家治理
PART 2
胡笳十八拍图
二、制度建设与国家治理
图1:
辽墓壁画《契丹人引马图》
图2:
宋墓壁画《夫妻对坐宴饮图》
材料一
在政治制度方面,草原民族根据多民族国家的实际,最早推行了“因俗而治”的政策,这种尝试始于“五胡十六国”时期,完善于唐、辽,定型于元朝。
——乌恩:《草原民族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历史贡献》
材料二
辽朝在中央政权机构内实行南面官和北面官制,在地方行政上实行州县制与部族制并行。金朝灭辽后,在政治制度上兼采辽、宋制度,推行猛安谋克制与州县制,以猛安谋克制管理游牧部族,以州县制管理汉人。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同样实行蕃汉并行、分而治之的办法。元朝设云南行省,但根据当地多民族的复杂状况,同时推行了土司制度,承认各族首领的传统地位。
——申友良:《历史上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及其政权初探》
1. 根据材料一思考,草原民族在政治制度上推行什么政策?
2. 根据材料二思考,辽、西夏、金和元的政治制度是如何体现该政策的?
“因俗而治”
辽——中央南北面官制,地方部族制与州县制并行;
西夏——蕃汉并行,分而治之;
金——猛安谋克制与州县制并行;
元——云南在行省外,推行土司制度。
二、制度建设与国家治理
材料一
在政治制度方面,草原民族根据多民族国家的实际,最早推行了“因俗而治”的政策,这种尝试始于“五胡十六国”时期,完善于唐、辽,定型于元朝。
——乌恩:《草原民族对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形成的历史贡献》
材料二
辽朝在中央政权机构内实行南面官和北面官制,在地方行政上实行州县制与部族制并行。金朝灭辽后,在政治制度上兼采辽、宋制度,推行猛安谋克制与州县制,以猛安谋克制管理游牧部族,以州县制管理汉人。党项族建立的西夏同样实行蕃汉并行、分而治之的办法。元朝设云南行省,但根据当地多民族的复杂状况,同时推行了土司制度,承认各族首领的传统地位。
——申友良:《历史上中国北方游牧民族及其政权初探》
3. 结合材料思考,这一政策对于中华文明的影响是什么?(从民族、边疆、制度角度考虑)
①有利于缓和民族矛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②有利于稳定边疆地区,维护国家领土统一。
③是草原民族对古代封建政治制度的一大创举,为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提供了制度保障,
为后世多民族国家治理提供了制度借鉴。
金世宗——大定之治
二、制度建设与国家治理
在当时,大都及其周围地区(山东、山西和河北)由中书省直接管辖。
腹里
其他地区,除了吐蕃、畏兀儿地区之外,设置了岭北、辽阳、河南、陕西、四川、甘肃、云南、江浙、江西、湖广10个行省,由中书省派省臣到各地方行省执政。
在行省之下,继承前代的制度,设置路、府、州、县。
行省制度
各行省的重大民政事务必须呈报中书省,军政要务则需呈报枢密院。没有来自中央的诏旨,行省官员既不能更改赋税征收制度,也不得调动军队。此外,行省官员还要定期觐见皇帝,向皇帝述职。
——人民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行省皆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表里,……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
——《元史》卷九一《百官志七》
根据材料,思考元朝行省权力的特点是什么?
行省权力“大而不专”,受制于中央。
赛典赤·赡思丁(1211—1279) ,回回人,1274年,元世祖忽必烈派其为云南行省的首任平章政事。
赛典赤上任后,兴利除弊,大胆改革。他在全省设置郡县,把原统治全省的军事单位总管府、万户府、千户所改立为相应的路、州、县行政区域。云南经济文化落后,“无稻麦桑麻,子弟不知读书”,赛典赤“教民播种,筑池以备水旱”同时“创建孔子庙、明伦堂,购经史,授学田,由是文风稍兴”。云南山路险远,盗贼出没,旅客通行不便,赛典赤“相地置镇,每镇设土酋吏一人、百夫长一人,往来者或值劫掠,则罪及之”。面对当时云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叛乱,赛典赤恩威并施,用宽仁之心感化叛军,很快平定了叛乱,“西南诸夷翕然款附”。
赛典赤主政云南六年而卒,享年69岁,葬于鄯阐(昆明)北门,“百姓巷哭,号泣震野”。忽必烈思念他的功劳,追封他为上柱国、咸阳王,谥“忠惠”。当地人赞颂赛典赤“兴滇之心,事滇之子”,千百年来,祭祀不绝。
——据《元史·赛典赤·赡思丁传》等
1. 根据材料,概括赛典赤担任云南行省平章政事时期,治理云南的功绩。
①政治上:设置郡县,平定叛乱,维护国家统一。
②经济上:劝课农桑,兴修水利,促进经济发展。
③文化上:创建孔庙,兴办儒学,推动文化认同。
④社会上:打击盗贼,通畅交通,保障社会安定。
赛典赤·赡思丁(1211—1279) ,回回人,1274年,元世祖忽必烈派其为云南行省的首任平章政事。
赛典赤上任后,兴利除弊,大胆改革。他在全省设置郡县,把原统治全省的军事单位总管府、万户府、千户所改立为相应的路、州、县行政区域。云南经济文化落后,“无稻麦桑麻,子弟不知读书”,赛典赤“教民播种,筑池以备水旱”同时“创建孔子庙、明伦堂,购经史,授学田,由是文风稍兴”。云南山路险远,盗贼出没,旅客通行不便,赛典赤“相地置镇,每镇设土酋吏一人、百夫长一人,往来者或值劫掠,则罪及之”。面对当时云南地区少数民族的叛乱,赛典赤恩威并施,用宽仁之心感化叛军,很快平定了叛乱,“西南诸夷翕然款附”。
赛典赤主政云南六年而卒,享年69岁,葬于鄯阐(昆明)北门,“百姓巷哭,号泣震野”。忽必烈思念他的功劳,追封他为上柱国、咸阳王,谥“忠惠”。当地人赞颂赛典赤“兴滇之心,事滇之子”,千百年来,祭祀不绝。
——据《元史·赛典赤·赡思丁传》等
2.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行省制度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所起的作用。
①促进了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使其加速融入国家政权。
②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统一。
③是我国省制的开端,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对后世影响深远。
民族交融与国家认同
PART 3
元大都城墙遗址
三、民族交融与国家认同
图1:
契丹货币
“天朝万岁”
图2:
西夏
“敕燃马牌”
图3:
河南郑州元代清真寺
“四等人制”
为保证蒙古贵族的利益,元朝实行了民族差别对待政策。
元朝存在民族矛盾,但不同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也得到进一步加强,民族交融是这一时期民族关系的主流。
三、民族交融与国家认同
材料一:
辽人在自称“中国”的同时,并不反对宋人称‘中国’……辽人自称“北朝”,称北宋为“南朝”,认为“南朝”、“北朝”是一家……作为分立对峙政权,金人承认金、宋分别是各自独立的不同政权,各有自己的国号,互为外国,但作为“中国”,他们又认为金、宋都是“中国”。
——赵永春:《中国“多元一体”与辽金史研究》
材料二:
元人的“中国观”要点是:“中国”的疆域是元统治地区加上南宋统治的江南;“中国”的人民是:汉人和少数民族两大部分;“中国”的文化是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两大系统。
——何志虎:《中国观在元代的转换》
根据材料一,概括辽和金的国家观。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元人“中国观”有何发展?
辽和金都承认和宋是不同政权,但认为彼此都是“中国”,对“中国”产生了认同。
将众多少数民族文明纳入到了“中国”文明的概念中,“中国”这一概念内涵更加丰富。
元朝以前的中国历史,包括汉、唐在内,本质上属于“小中国”。到了元朝,加上此前辽金等北方民族政权的影响,中国才变成了“大中国”。
——张帆:《元朝开启了“大中国”时代》
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发展中的作用是什么?
华夷同风,
再造“中国”!
辽夏金元等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不仅在版图上拓展了祖国的疆域,促进了对边疆的开发;在制度上传承和创新并举,加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统一;在民族关系上,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国家认同,丰富了“中国”的内涵。
所以说,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促进了中国“多元一体”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我们辽阔的疆域是各民族共同开拓的
我们悠久的历史是各民族共同书写的
我们灿烂的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创造的
我们伟大的精神是各民族共同培育的
——习近平
“华夷同风,再造中国”——辽夏金元的统治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