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平均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表格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单元平均数苏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表格教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0-07 11:52:2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数学 集体备课预案
主备人: _ 主备学校: 总第 课时
课 题 平均数 复备人 授课时间
内 容 教材第49~51页例3、“练一练”和练习八第1~4题。补充习题第44~45页4、6、7题
教 学 目 标 1.学生在丰富的具体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通过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发意义,学会计算简单的平均数。 2.学生在运用平均数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乐趣,形成统计观念。 3.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感受统计知识所带来的乐趣,树立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重 点 难 点 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难点: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教 具 学 具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流程 个性化修改
一、 回顾 整理 形成 网络 谈话:同学们玩过套圈游戏吗?四年级的同学正在进行套圈比赛,大家想不想去看看? 课件出示书第49页的情境图。四年级第一小组的男、女生进行套圈比赛,每人套15个圈。 师:通过看图,你知道了什么?(指名说。) 除了从图中看出每个人套中的数量,你还能看出什么?
二、 内化理解 初步应用 引入平均数 谈话:想要知道是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你们有什么方法比较呢? 想法一:比最多的那一个,女生赢。 追问:用一个人的成绩代表整个队的成绩,合适吗? 想法二:先求出每个队一共套中多少个,再比较。 谈话:比总数,女生赢。男生有意见吗?为什么? 追问:这种想法已经注意到从整体的方面去比较,但是这样比公平吗?为什么?怎么办呢? 想法三:先求出两个队平均每人套中了多少个,再比哪个队套得准(比平均数)》 追问:这样公平吗?我们就用“求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这种方法试一试。 想法四:去掉一个女生或添上一个男生。 谈话:这样的想法是不错的,可是女生谁也不愿意被去掉,而且男生也没有人了。 2、理解平均数 提问:男生平均每人套中多少个呢?观察统计图,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找出男生的平均成绩。 预设(1)移多补少,请学生讲讲移的过程。 (2)先分后合,说说怎么样用先分后合的方法求平均数,引导列式,提问:第一步算式算的是什么?7表示什么意思? 谈话:统计图中的红色线条表示什么?(揭示课题) 观察:男生套圈的平均数是7,这四个男生套中的个数分别是6个、9个、7个和6个,猜测一下平均数和每人套中的个数相比较,它在哪两个数之间呢?你是怎么想的? 引导:平均数比最大的数大,可能吗?比最小的数小,可能吗?为什么?因此,平均数的范围在最小的数和最大的数之间。 提问:根据刚才的发现,估一估女生队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在什么范围之间? 尝试列式求女生队平均数,说说为什么除以5而不除以4? 提问:现在你能判断男生套得准还是女生套得准吗?
三、 回顾 交流 收获 提升 1、完成书第50页“练一练” 先数一数每个笔筒里笔的支数,引导学生用两种方法分别求出“平均每个笔筒里有多少支”铅笔。 2、完成书第51页练习八第1题 谈话:你能估计一下平均长度在什么范围之间呢? 3、完成书第51页练习八第3题 (1)在小组内讨论。 (2)指名回答,要求说出理由。 4、完成书第51页练习八第4题 (1)默读题目。指名估计第一个问题,并计算。 (2)第2个问题口答。提问:你还能提出什么问题?
四、 延伸 拓展 综合 应用 1.课堂总结: 提问:通过刚才的活动,我们认识了什么,你认识平均数的哪些知识呢? 2.课堂作业: 补充习题第44~45页4、6、7题。
板书 设计 求平均数 先合后分:6+9+7+6=28(个),28÷4=7(个) 移多补少
教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