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把握对环境的铺陈,了解环境对小说主题的作用。
2. 研读探究,体悟边城的美,进而理解作者的创作动机。
课前准备:
预习课文《边城》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边城》自问世以来距今已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了,它跨越悠悠岁月而来,与现实的繁华喧嚣隔水相望。那里有绵绵青山,沧桑古城,吊脚竹楼映衬着白色孤塔。有人说,边城的山是归根山,边城的水是忘情水,边城的石是三生石,边城的人是有情人。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那山,那水,那人。
二、 速读:
课件出示关键句,请学生诵读句子。
(1)边城所在一年中最热闹的日子,是端午、中秋和过年。
(2)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
(3)落日向上游翠翠家中那一方落去,黄昏把河面装饰成了一层银色薄雾。
(4) “翠翠,翠翠,是不是你”
“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被黄河里鲤鱼吃去了。”
(5)祖父坐在船头吹《娘送女》曲子给她听,她却同黄狗躺到门前大岩石上荫处看天上的云。
(6)白日渐长,不知什么时节,守在船头的祖父睡着了,躺在岸上的翠翠同黄狗也睡着了。
1.学生诵读,教师指点,在诵读中体味情感。
2.教师范读,指导学生把握句中重点字词。
思考:请用一个字或一个词概括你读完课文的感受?
(学生的答案居多是:美、闲适、惬意、舒缓、慢等)
老师过渡语:每个同学都从中读出了不同的感受,但所有的感受都有一个共同的指向:美好。沈从文的《边城》写的是平凡的人,平凡的事,平凡的人,平凡的梦。但沈从文却用不平凡的文字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纯美的边城。
三、 研读:
思考:
1.边城美在哪里?
(学生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自己所感受到的美:风景美、民俗美、人情美。)
2.边城的人们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此时中国的大环境如何?
(结合文章第一自然段,品析边城之“边”。)
老师补充材料:沈从文的《边城题记》中有这样一句话,《边城》写的是另外一个地方,另外一种事情。可见,边城是一个文化概念,是“城市”的对立面。
小组探讨:从文章中找出具体句子,对边城的“美”分点作答。
3.小组探究:这么美的边城还存在吗?(悟主旨)
(社会的发展带来物质的丰富,也带来了灵魂的贫瘠,学生可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论这个问题:可以存在,可以不存在。)
老师过渡语:
在我们没有办法用脚步丈量的世界,边城也许存在,也许不存在。但是我们每个人内心都应该守候自己的边城。沈从文的《边城》给我们每个人的内心种下了爱与美的种子。如果这粒种子没有在我们的心间生根发芽,那么道德沦丧的世界会是什么样吗?
恩格斯说:社会的每一次进步都是以道德的沦丧为代价的。
四、 探究主旨:
出示补充材料,明确沈从文的创作意图:
沈从文(1902-1988),湖南凤凰县人。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3年从故乡到北京,1926年开始文学创作,后陆续在青岛大学、西南联大、北京大学任教。
沈从文是抱着对新的人生和新的世界的热烈追求和向往,才从荒僻、闭塞、落后的湘西赶到大都市北京的。然而,迎接他的并不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世界,而是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官僚们共同统治下的黑暗天地。
《边城》所写的那种生活确实存在过,但到沈从文写作时已经不复存在。《边城》既是现实主义的,又是浪漫主义的,既是真实的,又是理想化了的,一种理想化了的现实。
为什么要这样?因为想留驻一点美好的,永恒的东西,让它长在,以便于重造国家,重造民族品德。正如沈从文自己说,他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汪曾祺 读《边城》)
五、 结语。
沈从文不是政治家,重造民族道德也不是只凭借《边城》就可以做到的。所以沈从文把这个改造社会的理想称之为一个傻头傻脑的“乡下人”的打算。但是他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表现了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那么身为21世纪的主人,我们每个人是不是更应该承担这种责任?
同学们,当震耳欲聋的工厂掩盖了林间的蝉鸣,当风驰电掣的汽车取代了悠闲的散步,当我们匆忙的灵魂在现实生活里流离失所,请从《边城》中寻找闲适的生活态度;当“扶不扶跌倒在地的老人”成为社会的热点话题,当救助了183名贫困儿童的丛飞病倒在床却依然被逼捐款,当人性迷失在匆忙的世界,请从《边城》中找寻爱与美的初衷。《边城》在呼唤我们民族精神的回归,这也是我们今天依然学习《边城》的意义所在。
六、 作业。
在《边城》中,除了“美”和“爱”之外,你能体会到孤独吗?
请写一篇200字左右的小短文,选择一个人物形象,分析他的孤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