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乡愁同步课课练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对《乡愁》一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由有家难归到有国难回的无奈, 表达了其渴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愿 望。
B.这首诗写思念亲人是假,思念祖国是真。诗人将对祖国的思念依附到对亲人的思念 上,使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了,诗的意境也就出来了。
C.这首诗在音节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更辅以短语的重复、量词的变换,极具古典 诗歌的韵律感。
D.这首诗虽然分为相对独立的四个镜头,但却以“乡愁”贯穿其间;并且,由前三个镜 头到第四个镜头是一次质的升华。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妈妈说的羚羊是用一件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
B .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仔细调查,不可以掉以轻心。
C .风儿从我脚底下的林子里钻出来,送来林涛深沉的低吟。
D .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3.下列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这首诗以形式上的四个小节,将“乡愁”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在时间上是前后 顺承的,即“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B.这首诗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的内 涵既单纯又丰富。
C.诗歌把“乡愁”寄托在四种物象上,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十分具体。
D .这首诗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音乐美上,但该诗在结构上并无美感。
4.下列说话得体的一项是 ( )
A.你已经交了作业,课代表仍在追要,你说: “难道要我叫两遍不成? ”
B .你对比赛得了名次的同学说: “祝贺你,有什么好经验向我介绍介绍好吗? ”
C .同学邀你到他家去玩,你说: “行,届时我一定光临寒舍。 ”
D .你去办公室问老师问题,你说: “老师,我来不耻下问了,请给我讲讲这个题。 ”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余光中的《乡愁》和《乡愁四韵》,是海外游子深情而 优美的恋歌。
B.《红海行动》体现出我们的态度: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可要是侵犯到国家利益、人 民安危,我们也绝不退缩。
C.是什么力量让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在短短 40 年中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D .中国春节正逐步成为全球旅游消费旺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成为热门选择, “外卡内用”也成为春节消费新时尚。
二、基础知识综合
6 .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依据“字体一致,和谐美观”的原则,为图中的空缺处选择最恰当的一项( )
A . B .
C . D .
(2)评析这种书法字体及其特点,正确的一项是( )
A .字体属于行书, 工整清晰, 飞洒活泼。 B .字体属于草书, 连绵回绕, 自由飘逸。
C .字体属于楷书, 形体方正, 端庄通畅。 D .字体属于篆书, 体态宽扁, 古朴典雅。
(3)下列各项与此句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B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C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D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三、诗歌鉴赏
阅读《乡愁》回答后面小题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7.朗读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应该是( )
A.急速、悲壮 B.欢快、幸福 C.缓慢、忧伤 D.轻柔、平淡
8.全诗是采用什么顺序、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
9.作者在《乡愁》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其乡愁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0.诗结尾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11 .填空。
(1) 《乡愁》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他是我国当代著名的__________和诗评家。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强烈的___________之情,表达了华夏儿女_______________ 的强烈 愿望。
四、综合性学习
12 .余光中曾用对联的形式给一家报纸题词,请你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海峡无阻
下联: _____________
上联:一湾浅浅的海峡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4.乡愁同步课课练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 ___________班级: ___________考号: 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对《乡愁》一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抒发了诗人由有家难归到有国难回的无奈, 表达了其渴望海峡两岸统一的愿 望。
B.这首诗写思念亲人是假,思念祖国是真。诗人将对祖国的思念依附到对亲人的思念 上,使抽象的东西变得具体了,诗的意境也就出来了。
C.这首诗在音节上回环往复,一唱三叹,更辅以短语的重复、量词的变换,极具古典 诗歌的韵律感。
D.这首诗虽然分为相对独立的四个镜头,但却以“乡愁”贯穿其间;并且,由前三个镜 头到第四个镜头是一次质的升华。
【答案】 B
【详解】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鉴赏能力。
B.有误, “这首诗写思念亲人是假”的表述错误。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张 窄窄的船票”“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是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诗歌最后一节才由对故 乡及亲人的思念上升到了家国之思,所以 B 项不正确。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妈妈说的羚羊是用一件黑色硬木雕成的工艺品。
B .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我们一定要认真研究,仔细调查,不可以掉以轻心。
C .风儿从我脚底下的林子里钻出来,送来林涛深沉的低吟。
D .学校开展地震安全常识教育活动,可以增强同学们的安全自我保护。
【答案】 C
【详解】 A.语序不当: “一件”和“用”互换位置;
B.语序不当, “仔细调查”和“认真研究”互换位置;
D.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语。句末加“意识”;
故选 C。
3.下列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首诗以形式上的四个小节,将“乡愁”分为四个阶段。这四个阶段在时间上是前后 顺承的,即“小时候”“长大后”“后来”“现在”。
B.这首诗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它们的内 涵既单纯又丰富。
C.诗歌把“乡愁”寄托在四种物象上,使抽象的事物变得十分具体。
D .这首诗的形式美主要体现在音乐美上,但该诗在结构上并无美感。
【答案】 D
【详解】试题分析:考查对诗文内容的理解。《乡愁》有形式美。一是结构上寓变化于 统一, 节与节, 句与句, 均衡对称。但整齐中又有参差, 长句与短句相互变化错落, 体 现了自由诗的特点。二是同一位置上的词的重复和叠词的运用, 在音乐上造成一种回环 往复,一唱三叹的旋律,给全诗营造了一种低回怅惘的氛围。据此,答案为 D。
4.下列说话得体的一项是 ( )
A.你已经交了作业,课代表仍在追要,你说: “难道要我叫两遍不成? ”
B .你对比赛得了名次的同学说: “祝贺你,有什么好经验向我介绍介绍好吗? ”
C .同学邀你到他家去玩,你说: “行,届时我一定光临寒舍。 ”
D .你去办公室问老师问题,你说: “老师,我来不耻下问了,请给我讲讲这个题。 ”
【答案】 B
【详解】试题分析:考查语言表达。 A“难道要我交两遍不成? ”反问语气,有质问对方 的口气,不得体; B 说话得体; C“寒舍”是对自己家的谦称,说别人家不能用“寒舍” , 不得体;D“不耻下问”意思为向地位比自己低、学识比自己少的人请教,也不感到羞耻。
老师的学识比学生高,向老师请教问题不能叫“不耻下问”,不得体。据此,答案为 B。
5.下列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 ”余光中的《乡愁》和《乡愁四韵》,是海外游子深情而
(
A
.
) (
C
.
) (
B
.
) (
D
.
)优美的恋歌。
B.《红海行动》体现出我们的态度:人不犯我,我不犯人,可要是侵犯到国家利益、人 民安危,我们也绝不退缩。
C.是什么力量让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在短短 40 年中发生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
D .中国春节正逐步成为全球旅游消费旺季,“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成为热门选择, “外卡内用”也成为春节消费新时尚。
【答案】 A
【详解】 A.“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这句话的第二个“ ,”号应该在引号外。故选 A。
二、基础知识综合
6 .看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请依据“字体一致,和谐美观”的原则,为图中的空缺处选择最恰当的一项( )
(2)评析这种书法字体及其特点,正确的一项是( )
A .字体属于行书, 工整清晰, 飞洒活泼。 B .字体属于草书, 连绵回绕, 自由飘逸。
C .字体属于楷书, 形体方正, 端庄通畅。 D .字体属于篆书, 体态宽扁, 古朴典雅。
(3)下列各项与此句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
A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B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C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D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答案】 (1)D
(2)C
(3)A
【解析】(1)
本题考查辨别字体的能力。图片中的文字横平竖直,形体方正,这些是楷书的特点;故 选 D。
(2)
本题考查分析字体特点的能力。楷书的特点:横平竖直,形体方正,端庄通畅;故选 C。
(3)
本题考查理解诗句含义的能力。
“隔千里兮共明月”意思是地虽千里之隔,而明月却可共享。
A.句意是:茫茫的海上升起一轮明月,此时你我都在天涯共相望。由此可见, “海上生 明月,天涯共此时”与“隔千里兮共明月”意思相近;
B.句意是:恰逢白露时节,故乡的月亮应该更明亮;
C.句意是:我禁不住抬起头来,看那天窗外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头沉思,想起远 方的家乡;
D.句意是:举杯向天,邀请明月,与我的影子相对,便成了三人;
故选 A。
三、诗歌鉴赏
阅读《乡愁》回答后面小题
小时候,
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
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
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
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
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
我在外头,
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
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7.朗读这首诗的感情基调应该是( )
A.急速、悲壮 B.欢快、幸福 C.缓慢、忧伤 D.轻柔、平淡
8.全诗是采用什么顺序、以什么为线索来写的?
9.作者在《乡愁》用了哪些意象来表现其乡愁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10.诗结尾处,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答案】 7.C 8.采用时间顺序, 以乡愁(思乡) 情感为线索。 9.用了四个具
体的意象: “邮票” 、“船票” 、“坟墓” 、“海峡”,这样写就使乡愁有了寄托,变得具体形 象,生动感人。 10 .渴望跨越海峡的阻隔,实现祖国统一的浓烈的家国之思。
【解析】 7 .考查朗读的感情基调。
诗中通过“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这几个时序语贯串全诗,借邮票、船票、 坟墓、海峡这些实物, 把抽象的乡愁具体化, 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 绵怀念,流露出诗人深沉的历史感。 全诗语言浅白真率,情感深切。故感情基调应是 缓慢忧伤的。
故选 C。
8 .考查写作顺序和线索。
根据诗中的“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啊”“而现在”可知采用时间顺序。
本诗第一小节写对母亲的思念, 第二小节写对妻子的思念, 第三小节写对逝去母亲的怀 念,第四节写对大陆故土的思念。故这首诗的线索是乡愁或思乡。
9.考查赏析诗中意象。根据“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乡愁是 一方矮矮的坟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可得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 峡”。乡愁本是无形之物, “邮票”、“船票”、“坟墓”、“海峡”乃有形之物, 以“邮票”、“船
票” 、“坟墓” 、“海峡”喻乡愁,化无形为有形,使作者的乡愁深切可感。
10.考查赏析作者感情。根据“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可知, 一湾浅浅的海峡把作者与故土大陆隔开, 思归却不得返, 表现了作者渴望跨越海峡的阻 隔与对祖国统一的强烈渴望。
11 .填空。 (1) 《乡愁》的作者是____________ ,他是我国当代著名的__________和诗评家。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强烈的___________之情,表达了华夏儿女_______________ 的强烈 愿望。
【答案】 (1)余光中 诗人 (2)思乡 盼望祖国统一
【详解】(1)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学常识的把握。解答文学常识类试题, 关键在于平时的 识记与积累。这类题型的判断点是:作者的名(字、号)、称谓、国籍、生活时代;作 品的名称、体裁、人物、内容(情节)、主题、风格、流派等。对于课本中所涉及到的 课文的文学常识及其大致内容、主题要有正确的理解和识记, 同时坚持由课内到课外的 原则,即在学习好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加以拓展延伸。《乡愁》的作者是余光中,他是我 国当代著名的诗人和诗评家。 (2)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及思想情感的理解能力。解答此题,要在阅读诗歌内容 的基础上, 整体感知诗歌大意, 联系写作背景, 诗歌的主旨, 来进一步理解诗人的思想 情感。根据诗歌《乡愁》内容可知,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强烈的思乡之情, 表达了华夏儿 女盼望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
四、综合性学习
12 .余光中曾用对联的形式给一家报纸题词,请你根据上联对出下联。
上联:海峡无阻
下联: _____________
上联:一湾浅浅的海峡
下联: 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下联: 【示例】陆岛有情 下联: 【示例】两岸深深的乡心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拟写对联的能力。拟写对联要注意: ①上下句字数相等; ②上 下句意思相近或相反,有时上下句意思上具有承接、递进、因果、假设、条件等关系; ③上下句对应位置的字眼词性相对、结构相同、不重复用字。了解这些常识,根据上 联内容来对出下联即可。解答时, 需要结合题干所给示例, 分析其句式结构, 恰当组织
语言,对仗工整即可。本题上联“海峡无阻”,可以对下联“陆岛有情”。上联“一湾浅浅 的海峡”,可以对下联“两岸深深的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