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本题共 22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4分。
1.C 2.A 3.B 4.B 5.C 6.B 7.D 8.C 9.A 10.D 11.B 12.A
13.C 14.A 15.D 16.A 17.D 18.B 19.A 20.D 21.C 22.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小题,共 56分。
23.(1)雨季为夏季,夏季风来自海洋,带来大量水汽;夏季风受山地阻挡,形
成地形雨。(4分)
(2)7月份降水多,云量大,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少,气温低;夜晚保温
作用好,气温高。(4分)
(3)5月份降水少于 6月份,云量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弱,气温
高。(4分)
24.(1)绘图如右图。(2分)
(2)北侧颗粒物较小。北侧河流主要流经黄土高原,
黄土颗粒小;河流流程长,落差小,流速慢,泥
沙搬运能力弱,故沉积物颗粒小。(6分)
(3)地壳运动形成断层,断层线处岩石破碎,易被
风化、侵蚀、搬运,形成沟谷;沟谷内雨水汇集
形成洪流,洪流不断下蚀;当沟谷深及地下含水层时,地下水开始汇沟谷,获
得了稳定的地下水补给,从而发育成河流。(6分)
25.(1)分布特征:北部大部分地区为降雪,中南部大部分地区为降雨。原因:
北部地区纬度高,且位于山区,海拔高,气温低,降水相态为降雪;中南部海
拔低、纬度低,气温高,降水相态为降雨。(6分)
(2)自(西)北向(东)南移动。依据:图示时段,降雪空间分布从(西)北向
(东)南推移,说明南部气温在 3小时内明显下降;是冷空气从北方吹来导致
的降温,由此可以判断引起本次降水的天气系统自(西)北向(东)南移动。
(6分)
(3)冰晶特性(形态和大小)、降水相态、雪层挤压程度、大气湿度。(任答 2
点得 4分)
26.(1)由图可知,信风减弱,秘鲁寒流变弱,赤道中东部表层海水升温。(或
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明显上升,近洋面热空气上升,西风暴发,信风减弱。)
(2分)
(2)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东南信风减弱,南赤道暖流减弱;受其影响,秘鲁寒
流减弱,沿岸水温异常升高;冷水性鱼类不适应水温升高而死亡;海洋底层营
养盐类上泛减少,浮游生物减少,鱼类缺乏食物,渔业产量减少。(8分)
(3)信风减弱导致西太平洋低纬度地区受暖流影响小,海水温度和气温较其他年
份低,从而形成的台风较常年少。(或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信风减弱,高低
纬度热量交换减弱,使得西太平洋暖水区域面积扩大,有利于形成台风)。(4
分)
高二地理答案 第 1页(共 1 页)
{#{QQABJQIEggAAQhBAAQhCEwGSCAEQkAGCAKoOBAAAoAAAAQFABAA=}#}2023--2024
10
本试卷分Ⅰ卷(选择题)和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分,考
试时间 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 44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 22小题,每小题 2分,共 4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
符合题目要求。
明代的《沔阳蝴.志》记载:“汉水至浊,与江湖水合,其流必澄,故
常填淤,而组泽之区因成沃壤。民渐茭剔(清除植被),垦为阡陌。又因其
地之高下,修堤防以障之。大者轮广(纵横)数十里,小者十余里,谓之日
垸……垸愈多,水愈迫。”据此完成 1~3题。
1.汉水从“至浊”到“必澄”的过程,体现的外力作用是
A.风化、侵蚀 B.侵蚀、搬运
C.搬运、堆积 D.堆积、风化、
2.汉水两岸常受洪水威胁,但仍被“垦为阡陌”,主要原因是该处
A.土壤肥沃 B.水源充足
C.水运便利 D.地形平坦
3.“垸愈多,水愈迫”的原因是圩垸造成汉水
A.流速减缓 B.河道变窄
C.落差加大 D.含沙量增大
乌尔禾魔鬼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准噶尔盆地西北边缘的佳木河下
游乌尔禾矿区。远眺该城,就像中世纪欧洲的一座大城堡。大大小小的城堡
林立,高高低低参差错落,这些城堡似的小丘均按一定方向排列。图 1乌尔
禾魔鬼城位置示意图 。据此完成 4~5题。
图 1
4.魔鬼城这种特殊地貌的形成过程最正确的是
高二地理试题 第 1 页(共 8页)
{#{QQABJQIEggAAQhBAAQhCEwGSCAEQkAGCAKoOBAAAoAAAAQFABAA=}#}
A.岩浆侵入-地壳上升-风力侵蚀
B.外力沉积-地壳上升-风力侵蚀
C.外力沉积-地壳上升-流水侵蚀
D.岩浆喷涌-风化作用-风力侵蚀
5.城堡似的小丘有规律排列的方向是
A.东西向 B.南北向
C.西北-东南向 D.东北-西南向
冰川槽谷横剖面一般呈“U”形,其形态的沿程变化反映了冰川侵蚀特征
的沿程分异。图 2示意青藏高原某冰川不同部位槽谷横剖面形态。据此完成
6~7题。
图 2
6.推测该冰川不同部位槽谷从上游到下游的顺序依次是
A.甲丙乙丁 B.甲乙丙丁
C.乙丙丁甲 D.丙丁甲乙
7.与乙处相比,丙处槽谷横剖面展宽更大,可能是因为丙处
A.位于主冰川和支冰川汇流处,流水堆积强
B.位于上游,垂直高差大,冰川侵蚀强
C.位于冰川的交汇处,流水侧蚀强
D.位于主冰川和支冰川汇流处,冰川侧蚀强
丹霞地貌是发育于红色砂砾岩层的、以陡崖坡为特征的地貌,其演化可
分为幼年期、青年期、壮年期、老年期四个阶段(图 3,侵蚀基准面是河流
垂直下切侵蚀的界限)。在广东仁化县丹霞山,厚达 300~500米的岩层在
地质作用下形成了堡垒状的山峰、峰丛和奇石。据此完成 8~9题。
高二地理试题 第 2 页(共 8页)
{#{QQABJQIEggAAQhBAAQhCEwGSCAEQkAGCAKoOBAAAoAAAAQFABAA=}#}
图 3
8.与青年期的河流相比,老年期的河流
A.流速更快 B.水量更小 C.河曲发育 D.河道更窄
9.影响丹霞山丹霞地貌发育的地质作用是
A.构造抬升+流水侵蚀 B.断层陷落+流水堆积
C.构造抬升+风力侵蚀 D.断层陷落+风力堆积
图 4为北极地区(白色为陆地)2023年某月(1月或 7月)某时海平面
等压线分布(单位:百帕)。据此完成 10~12题。
图 4
10.图中甲地的风向是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11.乙地气流逆时针辐合,则乙地气压值是
A.1005 B.1010 C.1015 D.1020
12.图示季节,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高二地理试题 第 3 页(共 8页)
{#{QQABJQIEggAAQhBAAQhCEwGSCAEQkAGCAKoOBAAAoAAAAQFABAA=}#}
①至香港的油轮在斯里兰卡南部顺风顺水②丙处锋面可能带来雨雪天气
③天山牧民在高海拔牧场放牧④北半球中纬度对流层厚度为一年中最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笔记整理是地理学习的重要方法。表 1是某同学整理的我国两省区“季
风”相关知识,经老师检查,发现其中有两处错误。据此完成 13~14题。
表 1
甲省 浙江
季节 夏季 冬季 夏季 冬季
风向 ①东南风 ②东北风 ③东南风 ④西北风
⑤气压带风带 ⑥海陆热力性 ⑦气压带风带 海陆热力性质
成因
季节移动 质差异 季节移动 差异
性质 ⑧湿热 干暖 ⑨湿热 ⑩干冷
13.表中甲省可能是
A.山东 B.青海 C.云南 D.吉林
14.表中两处错误是
A.①⑦ B.④⑧ C.②⑥ D.③⑤
2023年 4月 3日,强烈的冷暖空气激烈“对撞”,形成江淮气旋。受其影
响,该日湖北、湖南、江西等地出现狂风暴雨。图 5为江淮气旋移动路径示
意图。据此完成 15~16题。
图 5
高二地理试题 第 4 页(共 8页)
{#{QQABJQIEggAAQhBAAQhCEwGSCAEQkAGCAKoOBAAAoAAAAQFABAA=}#}
15.与热带气旋相比,江淮气旋
A.形成原因相同 B.高发季节一致
C.尺度大小相当 D.天气变化相似
16.该日,湖北等地降水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A.暖气团水汽充足 B.冷气团势力强盛
C.冷暖气团温差大 D.气旋移动速度慢
每年随着干、湿季节的变化,东非高原上数以百万计的野生食草动物就
会组成一支壮观的大军,浩浩荡荡地在坦桑尼亚的赛伦盖蒂国家公园和肯尼
亚的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间来回迁徙。图 6是 2020年食草野生动物迁
徙路线图。据此完成 17~18题。
图 6
17.当①地有充足的水源和青草时,当地正受
A.西风带控制 B.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
C.信风带控制 D.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18.野生食草动物从②地迁徙到③地的时间可能是
A.12月—次年 5月 B.7月底—8月中下旬
C.10月底—11月底 D.1月中上旬—3月底
发源于祁连山区的疏勒河,以昌马峡和双塔堡水库为界分上、中、下游。
该河中下游冲积平原上河床宽而浅,多分叉。受全球变暖影响,近年来该河
上游山区径流量增多。图 7为疏勒河流域局部图。据此完成 19~20题。
高二地理试题 第 5 页(共 8页)
{#{QQABJQIEggAAQhBAAQhCEwGSCAEQkAGCAKoOBAAAoAAAAQFABAA=}#}
图 7
19.对疏勒河下游的水文特征描述正确的是
A.含沙量大 B.季节变化小 C.流速快 D.年际变化大
20.疏勒河春季主要补给类型为
A.大气降水 B.冰川融水 C.地下水 D.季节性积雪融水
图 8为北大西洋局部洋流分布示意图。据此完成 21~22题。
图 8
21.下列四幅图可能符合③附近海域海水运动和性质的是
A. B.
C. D.
22.图中②附近的海域盐度偏低,主要的原因是
A.纬度低,气温高,蒸发旺盛 B.地处赤道附近,降水量大
C.与其他海域连通,海水流动性好 D.远离陆地,无河流淡水注入
高二地理试题 第 6 页(共 8页)
{#{QQABJQIEggAAQhBAAQhCEwGSCAEQkAGCAKoOBAAAoAAAAQFABAA=}#}
第Ⅱ卷(选择题 共 56分)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大题,共 56分。
2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孟买属于典型的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干湿分明,雨季降水特别丰
富。图 9是孟买区位和气温降水统计图。
图 9
(1)与旱季相比,说明孟买雨季降水形成的有利条件。(4分)
(2)简述孟买 7月份昼夜温差较小的原因。(4分)
(3)孟买 5月份气温高于 6月份,对此作出合理解释。(4分)
24.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渭河的形成是区域地质、地势、岩性、洪流(降雨后沿沟谷及河道流动
的暂时性线状流水)对沟谷的冲蚀和稳定的地下水补给共同作用的结果。图
10示意渭河流线,图 11示意该区域地质构造。
图 10
(1)在图 11中用箭头画出此区域地质构造(断层)的位移方向。(2分)
(2)与渭河平原南侧相比,指出北侧沉积物颗粒的大小,并分析原因。(6
分)
(3)从内、外力作用的角度,简述渭河的形成过程。(6分)
高二地理试题 第 7 页(共 8页)
{#{QQABJQIEggAAQhBAAQhCEwGSCAEQkAGCAKoOBAAAoAAAAQFABAA=}#}
25.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雪水比(SLR)是指某地新增积雪深度与融化后等量液体深度(降水量)
的比值,是表征积雪深度与降水量关系的重要参数。冰晶从生成到降落地面
经历了云内、云下及地表压实过程,这些过程共同影响并最终决定了 SLR
的大小。2020年 2月 13日至 14日,华北地区中部经历了明显的雨雪过程,
14日 14-20时天津南部和沿海地区 SLR 有增大趋势。图 11示意 2月 14日
此次降水过程中不同观测时间降水相态的变化情况(图中虚线表示 300米海
拔高度)。
图 11
(1)描述此次降水过程中 5时降水相态的空间分布特征并简述其原因。(6
分)
(2)指出引起本次降水的天气系统的移动方向,并说出推测依据。(6分)
(3)推测影响 SLR 的因素。(4分)
26.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世界气象组织于 2023年 7月 4日宣布,热带太平洋七年来首次形成厄
尔尼诺条件,目前已进入厄尔尼诺状态(如图 12)。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叠
加中等以上强度厄尔尼诺事件,可能导致全球气温飙升、破坏性天气和气候
模式的出现。
图 12
(1)据图说明赤道中东太平洋海表温度明显上升和信风减弱之间的关系。
(2分)
(2)运用相关原理,阐述该现象导致秘鲁渔场渔业减产的原因。(8分)
(3)厄尔尼诺对亚洲东部台风活动的影响,有“增多”和“减少”两种不同观点,
请谈谈你的看法。(4分)
高二地理试题 第 8 页(共 8页)
{#{QQABJQIEggAAQhBAAQhCEwGSCAEQkAGCAKoOBAAAoAAAAQFABA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