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 高中化学 必修第二册 1.2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同步练习(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 高中化学 必修第二册 1.2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同步练习(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70.7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鲁科版(2019)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3-10-07 21:3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2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表同步练习-鲁科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二册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有关1H、2H、3H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氢的三种同位素 B.含有相同的质子数
C.含有相同的中子数 D.含有相同的电子数
2.下列关于铝及其化合物的说法错误的是
A.硬铝是一种合金 B.Al2O3是一种两性氧化物
C.Al(OH)3是一种医用的胃酸中和剂 D.AlCl3与NaOH溶液及盐酸均能反应
3.下列化合物中,由主族序数等于周期数两倍的两种元素形成的是
A.CS2 B.CO2 C.SO2 D.SiO2
4.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1869年门捷列夫把当时已知的元素根据物理、化学性质进行排列,准确预留了甲、乙两种未知元素的位置,并预测了二者的相对原子质量,部分原始记录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元素甲位于现行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第ⅢA族
B.元素乙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强于CH4
C.原子半径比较:甲>乙>Si
D.推测乙可以用作半导体材料
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卢瑟福发现了电子,并提出了“葡萄干面包式”的原子结构模型
B.门捷列夫将元素按相对原子质量由小到大依次排列,制出了第一张元素周期表
C.瑞典化学家舍勒最早发现了氯气
D.侯德榜发明的联合制碱法,为我国的化学工业发展和技术创新作出了重要贡献
6.下列各组元素属于d区的是
A.Fe B.S C.Ar D.Li
7.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甲酸甲酯和果糖的实验式都为CH2O
B.16O2与18O2互为同位素
C.MgCO3的电离方程式:MgCO3 Mg2+ + CO
D.26Fe3+的结构示意图:
8.人们有意识地在烟花中加入特定金属元素,使焰火绚丽多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均为无色 B.NaCl和灼烧时火焰颜色不相同
C.焰色均应透过蓝色钻玻璃观察 D.利用焰色试验可以检验某些金属元素
9.元素周期表有许多有趣的编排方式,有同学将短周期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进行排列得到如图所示的“蜗牛”元素周期表。图中每个“·”代表一种元素(图中字母不表示元素符号)。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L、M、X三元素位于同一族
B.K、Z两元素的氢化物的水溶液都显酸性
C.Y元素对应的氢化物比K元素对应的氢化物沸点低
D.K、L、X、Z四种元素离子半径大小顺序是Z->L+>X3+>K3-
10.从下列事实所得出的相应结论正确的是( )
实验事实 结论
① 在相同温度下,向1 mL 0.2 mol·L-1NaOH溶 液中滴入2滴0.1 mol·L-1MgCl2溶液,产生 白色沉淀后,再滴加2滴0.1 mol·L-1FeCl3 溶液,又生成红褐色沉淀 溶解度:Mg(OH)2>Fe(OH)3
② 将CO2通入到Na2SiO3溶液中产生白色浑浊 酸性:H2CO3>H2SiO3
③ 已知反应5Cl2+I2+6H2O=2HIO3+ 10HCl,2BrO+Cl2=2ClO+Br2 氧化性强弱顺序:BrO>Cl2>ClO>IO
④ 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SO4与Na2CO3溶 液的pH,后者较大 非金属性:S>C
A.③④ B.②④ C.①②③ D.全部
二、填空题
11.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以元素周期律为课题研究“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中的分布”,他们提出元素在周期表中布的四种方法:
方案甲:
方案乙:
方案丙
方案丁:
(1)这四种方案都有“合理”的理由,请填写下表
“合理”的理由
方案甲 与、等第ⅠA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均为一个电子, 与、等稀有气体元素原子最外层都已达稳定结构
方案乙 与、等第ⅡA族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均为2
方案丙 与F、等第ⅦA族的元素原子均可得一个电子形成稳定结构
方案丁 与C、等第ⅣA族的非金属元素原子都不易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稳定结构
(2)下列化合物中支持方案丙中把放在第ⅦA族的是 (填字母)。
A. B. C. D.
(3)下列关系式中支持方案丁中把H放在第ⅣA族的是 (填字母)。
A.最外层电子数=族序数 B.最高正化合价+|最低负化合价|
C.最高正化合价=|最低负化合价| D.电子层数=周期数
(4)在短周期元素中,原子最外电子层只有1个或2个电子的元素是 (填字母)。
A.金属元素 B.稀有气体元素
C.非金属元素 D.无法确定为哪一类元素
12.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序号分别代表某一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周期 Ⅰ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2 ① ② ③ ④
3 ⑤ ⑥ ⑦ ⑧ ⑨ ⑩
(1)可作半导体材料的元素是 (填元素符号);
(2)气态氢化物与其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可直接化合生成一种盐的元素是 (填名称);
(3)第三周期中离子半径最小的是 (填离子符号);
(4)① ~ ⑨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碱性最强的是 (填化学式),它与⑥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⑧、⑨可形成A2B2型的共价化合物,分子中二者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则其电子式为 。
13.(1)请补充完成下表:
元素 甲 乙 丙 丁
原子序数 6 13
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第二周期 第ⅥA族 第三周期 第IA族
(2)甲、乙、丙、丁四种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的是 (填元素符号),写出元素丙的氯化物的电子式 。
(3)元素丁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既能与元素丙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反应,又能中和过多的胃酸。请分别写出上述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
(4)丙单质在乙单质中燃烧产物的颜色是 ,该产物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14.根据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硫原子的质子数为 ;
(2)硫原子属于 (选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元素;
(3)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 (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15.在表中用实线画出周期表的外框,写明族序数和周期序数,并在相应的空格内写出1~20号元素的元素符号,用虚线画出过渡元素外框 。
16.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参照元素①﹣⑩在表中的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IA ⅡA ⅢA ⅣA ⅤA ⅥA ⅦA 0
1 ①
2 ② ③ ④ ⑤ ⑥ ⑦
3 ⑧ ⑨ ⑩
(1)自然界物质种类最多的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2)⑧⑨⑩的离子半径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填化学用语).
(3)写出由⑥、⑧、⑩元素形成的一种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
(4)根据斜线性质相似规则,②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与盐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5)③的氧化物,氢氧化物有两性,写出③的单质与⑧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6)已知W+X=Y+Z,W、X、Y、Z分别是由①⑤⑥三种元素形成的四种十电子粒子,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
17.周期表编排规则:
把 叫周期。
把 叫族。
18.氢、氧、硫、铁、铜是常见元素,请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他们位置,并用文字描述出来?
氢:第 周期, 族、氧:第 周期, 族、硫:第 周期, 族、铁:第 周期, 族、铜:第 周期, 族。
19.比较Na与Mg、Al的原子半径大小
20.(1)我国是激光技术先进的国家,红宝石(Al2O3)是最早用于产生激光的材料。请用离子方程式来证明它是一种两性氧化物: 、 .
(2)取等质量的两份某镁铝合金分别加入足量的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中,产生的标准状况下H2体积分别为33.6L、22.4L则该合金中镁、铝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
(3)将一定质量的镁铝合金溶解在500mL盐酸中,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逐滴加入2mol/L NaOH溶液,产生沉淀质量与碱溶液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则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假设反应前后溶液体积的变化忽略不计) .产生沉淀质量的最大值 g.
三、实验题
21.某铝合金(硬铝)中含有铝、镁、铜、硅,为了测定该合金中铝的含量,某实验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1)步骤①中分离固体和溶液时所需的玻璃仪器为 。
(2)固体1中所含物质的化学式为 。
(3)步骤②中发生了3个离子反应,写出其中的1个: 。
(4)步骤④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5)该样品中铝的质量分数是 。
22.某校化学兴趣小组同学为探究元素周期律,设计了如下一系列实验。
Ⅰ.(1)将物质的量均为1 mol的钠、钾、镁、铝分别投入足量的0.1 mol/L的盐酸中,试预测实验结果: 与盐酸反应最剧烈, 与盐酸反应最慢。
(2)将NaOH溶液与NH4Cl溶液混合,反应生成NH3·H2O,从而验证NaOH的碱性强于NH3·H2O的碱性,继而可以验证Na的金属性强于N的金属性,你认为此设计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
Ⅱ.利用如所示装置可以验证元素的非金属性的变化规律。
已知:MnO2+4HCl(浓)MnCl2+Cl2↑+2H2O,
2KMnO4+16HCl(浓)=2KCl+2MnCl2+5Cl2↑+8H2O。
(3)仪器A的名称为 ,D的作用是 。
(4)实验室中现有药品Na2S、KMnO4、浓盐酸、MnO2,请选择合适药品设计实验,验证氯的非金属性强于硫的非金属性。装置A、B、C中所装药品分别为 、 、 ,装置C中的实验现象为有淡黄色沉淀生成,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5)若要证明非金属性C>Si,则A中应加入 溶液,B中应加入Na2CO3,C中应加入 溶液,装置C中的现象为 。
23.氮化锂是一种重要的化工试剂,在空气中易潮解。实验室制备的原理是。某实验小组拟设计实验制备并探究其性质。(装置可重复使用)
回答下列问题:
(1)装饱和溶液的仪器是 (填名称)。
(2)B装置的作用是 。
(3)气流从左至右,装置的连接顺序为 。
(4)实验时,先点燃 (填“A处”或“C处”)酒精灯。
(5)A装置中制备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6)如果氮化锂产品中混有,可能的原因是 。
(7)取粗产品于试管中,向试管中滴加蒸馏水,有气体产生,同时溶液呈碱性。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参考答案:
1.C
2.D
3.A
4.B
5.A
6.A
7.A
8.D
9.C
10.B
11. H H H D C D
12. Si 氮 Al3+ NaOH
13. 第二周期第ⅣA族 8 11 第三周期第ⅢA族 Na Al(OH)3+OH-=+2H2O Al(OH)3+3H+=Al3++3H2O 淡黄色 2Na2O2+2CO2=2Na2CO3+O2
14.(1)16
(2)非金属
(3)得到
15.
16. 第二周期第IV族 S2﹣>Cl﹣>Na+ LiOH+H+=Li++H2O Be+2NaOH=Na2BeO2+H2↑ NH4++OH﹣=NH3+H2O
17. 电子层数相同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依次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成一横行 不同横行中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照电子层数递增的顺序排列成纵行
18. 1 IA 2 IVA 3 ⅣA 4 Ⅷ 4 ⅠB
19.Na>Mg>Al
20. Al2O3+6H+=2Al3++3H2O Al2O3+2OH—=2AlO2—+H2O 3:4 2.8mol/L 33
21.(1)烧杯、漏斗、玻璃棒
(2)Cu、Si
(3)OH-+H+=H2O、Mg2++2OH-=Mg(OH)2↓、Al3++4OH-=+2H2O (任写1个即可)
(4)2Al(OH)3Al2O3+3H2O
(5)
22. 钾 铝 不合理,用碱性强弱来判断元素的金属性强弱时,一定要用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强弱进行判断,NH3 H2O不是N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 分液漏斗 防止倒吸 浓盐酸 KMnO4 Na2S S2-+Cl2=S↓+2Cl- 硫酸 Na2SiO3 有白色胶状沉淀产生
23.(1)分液漏斗
(2)干燥氮气,吸收D装置中挥发出的水蒸气
(3)B→C→B→D
(4)A处
(5)
(6)装置内空气没有排尽
(7)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