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版必修一专题六第二课卓尔不群的雅典(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民版必修一专题六第二课卓尔不群的雅典(共24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1-22 19:51: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4张PPT。教材
分析学情
分析教学
设计教学
评价教学
策略卓尔不群的雅典教学目标教材分析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从教材内容看,专题六介绍了与近代西方国家的政治制度有着历史传承关系的希腊民主政治与罗马法律制度。分析了形成的背景和深远影响;揭示了民主与法制是人类社会自我完善的必由之路,是衡量时代文明程度的重要指标,以及国家政治生活是否健康的关键所在。
本课为专题六第二课,需要1课时,分三目介绍古代西方世界民主政治的成就:雅典民主政治的建设过程、伯里克利时代民主政治的表现、及对雅典民主政治的分析评价。
从教材地位来看,这一内容极为重要:
(1)它是人类早期政治生活中追求民主历程中的光辉典范,是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杰出成就;
(2)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近代西方代议制;
(3)对于今天正在努力推动民主化进程及发展建设的中国具有借鉴作用。学情起点能力现实情况情感、特性学情分析教材分析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
(1)识记:梭伦改革的内容和作用;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标志;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过程;伯利克利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表现;
(2)理解:民主的含义;雅典民主政治确立的历史条件;雅典民主政治的历史价值与历史局限性;
(3)应用:通过对雅典民主得失的分析,明确当今如何进行民主建设。 教材分析教学目标2、过程与方法
设置问题情境,通过阅读法、讨论法、归纳法、探究法,引导学生分析雅典民主政治的得失之处,掌握历史评价的基本方法。
教材分析教学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识雅典民主政治在人类民主进程中的历史开创性意义和现实价值。
(2)通过学习雅典民主政治,体会古代西方希腊罗马政治文明与古代中国政治文明的不同之处,进而感悟民主的来之不易,认识人类一直身处追求民主的过程之中,从而树立追寻民主、推进民主发展的责任感。
(3)感悟学习历史的目的就在于人类的自我总结和自我完善。 教材分析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及对其的评价。
2、难点:
(1)把握雅典民主政治在不同历史发展时期的作用,学会全面科学的历史评价方法;
(2)明确民主的内涵以及怎样正确实施民主权利。
教学策略
教法:问题探究式教学法
学法:自主探究、互相协作
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教学过程分析1








5








2








3








4







知设计一:开门见山,引出概念
1、“焦点访谈” :“我眼中的民主” 什么是民主?
请例举一个你行使民主权利的场景。
设计一:开门见山,引出概念
2、史海掠影—— “民主”一词的由来 民主: democracy
demos=people 人民
cracy=to rule 统治,治理方式
民主:由人民治理、由所有公民参
与决策的制度。
设计二:团队合作,构建概念
1、设定目标,分组合作
2、提供材料,强化认识史海风云: 材料一 棱伦改革的一项重要措施规定,根据每年谷物收入,雅典公民被分为四个等级.并担任相应官职:
第一等级:500麦斗以上为“五百麦斗级”,可任执政官、司库。
第二等级:300麦斗以上称为“骑士级”.可任执政官。
第三等级:200麦斗以上称为“牛轭级”.只能任低官。
第四等级:200斗以下通称“日例级”与一切官职无缘。
读史感悟:材料一划分公民等级的依据是什么?在当时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史海风云: 材料二 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除十将军外,一切官职向各等级男性公民开放。公民大会是城邦的最高权力机构,每十天左右召开一次,凡20岁以上的男性公民均可参加,每人在大会上都拥有发言权和表决权。
读史感悟:材料二与材料一相比有怎样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设计三:创设情境,运用概念 1、黑镜头 2、黄金眼历史黑镜头:苏格拉底之死 黑镜头:苏格拉底之死 帕帕迪是个雅典郊区的农民,今年(前399年)三十岁,他是家庭中的男主人。今天他去雅典参加公民大会。到达会场时,大会还没有正式开始,会场围着篱笆,设有十道门。 “大家注意,今天是公民大会,外邦人不许入内。”在门口执勤的监察员大声地喊着。监察员的这句提醒说明了什么问题?
历史黑镜头:苏格拉底之死 黑镜头:苏格拉底之死 今天是帕帕迪的幸运日。在参加完公民大会后,他有资格参与法庭审判员的抽签,无数次抽签后,他终于如愿地抽中了黄豆而不再是黑豆,他兴奋得要跳起来,这意味着他成为民众法庭6000名审判员中的一名,并加入了由501人组成的言论法庭。雅典公民是通过什么方式决定其能否参政?
历史黑镜头:苏格拉底之死 黑镜头:苏格拉底之死 此次审判的是苏格拉底。哲学家苏格拉底,现年70岁,被控犯有「不敬国神」、「另立新神」和「败坏青年」的罪行而送交审判。
在法庭上,苏格拉底为自己辩护,并再一次重申了自己的哲学观点。帕帕迪本听不懂是什么意思,但他竟然听见苏格拉底说象自己这样目不识丁的人没有资格参加审判?!被邀怒了的帕帕迪决定举手投他有罪!参加审判的501位法官投票表决,以略过半数的281票通过有罪判决。苏格拉底拒不认罪,结果,第二次表决以360票通过了死刑判决 。 这一判决结果的出台说明了什么问题?从中我们可以获得什么启示?
黄金眼:投票民主选举的小偷 你如何看待这一事件?投票选出小偷体现了大多数人的意志,这是不是民主?它暴露了什么问题? 设计四:即时训练,巩固新知
1、 点金棒之试一试 伯里克利时代公民的民主发展到很高的程度,最主要的表现是:
A、使用“陶片放逐法”
B、“五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的权力
C、“公民大会”成为事实上的国家最高权力机构,并向所有公民开放
D、向低级公民发放津贴设计四:即时训练,巩固新知
2、点金棒之议一议 为什么古代的中国与古代的雅典会形成截然不同的政治制度?设计五:联系现实,畅想未来
1、在今天的现实生活中,是否可以寻找到雅典民主政治留下的历史印记?
2、你认为在班集体、学校建设中,有更好的体现民主精神的举措吗?教学评价“观察法评价” “操作性评价”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