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下第六单元第19课改革发展中的教育(共2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下第六单元第19课改革发展中的教育(共23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5-01-22 10:10: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3张PPT。改革发展中的教育说课设计结构一、说教材二、说学情三、说教法、学法四、说教学程序五、说板书设计 本课是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十九课。
它主要包括“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和“高等教育的大发展”两个子目的内容。
起着承上启下的过渡衔接作用。同时,本课还是体现学科综合的重要一课。
1、教材地位和作用:一、说教材2、教学目标:一、说教材课程标准:列举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史实,认识教育发展在“科教兴国”战略中的地位。以学生发展为本,以学生培养为重。①了解和掌握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普及和高等教育迅速发展的基本史实。
②掌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的颁布及其意义③初步理解“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意义。知识与能力一、说教材①将历史图片和图表引入课堂教学,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体验历史理解历史的能力。
②通过情境创设,让学生从生活中提炼教学资源,于情境中感悟历史。③通过师生互动教学,初步培养学生阅读、分析、质疑、对比、总结、归纳的能力过程与方法一、说教材①通过改革发展中的教育的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学习的思想感情。②通过创设情景,体会教育的重要性。③通过交流讨论,培养同学间协作学习、关注现实的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一、说教材“科教兴国”战略
九年义务教育、高等教育发展
一、说教材重点难点3、重点与难点二、说学情 初中生对具体、生动、形象的直观事物比较感兴趣,同时也开始对抽象的逻辑思维和社会现象发生兴趣。本课的授课对象为初中二年级的学生,这些学生的知识储备较弱,思维能力正在形成,认知能力有待加强。同时他们活泼好动,参与欲、表现欲强。三、说教法、学法图片导
入法演示法谈话法研究法教学方法三、说教法、学法⑴指导学生读图分析、列表对比
⑵引导学生从生活中提炼学习资源,于情境中感悟历史
⑶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交流,进行探究学习学法指导四、说教学程序1、导入新课,揭示主题(3分钟)2、图片展示,引入新知(7分钟)3、情境创设,感悟体验(15分钟)4、合作交流,探究发现(15分钟)5、归纳小结,布置作业(5分钟)我要读书!提问:“图片中的女孩是谁?她在想什么?” 1、导入新课,揭示主题(3分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凝神、起兴、点题”的效果。 2、图片展示,引入新知(7分钟)初步感知和记忆,积累历史知识同学们,我们来观察图片,图片描述的是什么呢?义务教育法为什么这么重要,它起到了什么作用? 通过观察和结合书本的内容,我国教育情况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谈话法①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事业有了很大发展
②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③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
④“科教兴国”战略
⑤高等教育形成相当的规模、学校数量增加、学科门类比较齐全、布局日趋合理。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出发点 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 3、情境创设,感悟体验①张华爷爷读书时教学环境非常艰苦。
②张华的爸爸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学习。
③张华读书时教学环境好、设备先进、资源丰富。讲故事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4、合作交流,探究发现(15分钟)
⑴《义务教育法》规定:“凡满六周岁的儿童,不分性别、民族、种族,应当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条件不具备的地区,可以推迟到七周岁入学。”你怎样理解上述法律条文中你所享受的权利和应尽的义务?他们谁说的对?为什么?
⑵二战后,日本和德国都非常重视教育。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这两个国家都取得举世瞩目的成绩,为什么教育可以促使一个国家的富强。
⑶总有一些孩子由于种种现实问题而辍学,我们该怎样帮助他们呢?
不仅是学到了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5、归纳小结,布置作业(5分钟)归纳小结:
由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反思本节课的探索过程。让学生画一幅知识结构图,使学生理解和运用本课的内容并体会学习历史的方法。培养总结归纳能力,养成良好的反思习惯。5、归纳小结,布置作业(5分钟)A卷
1、1986年颁布实施了( )2、九年义务教育属于( )教育3、“三个面向”是( )提出的。4、20世纪90年代以来,党和政府实施( )的发展战略。5、我国的高等大学主要有( )、( )等。
B卷
你认为我国的教育发展现状怎样?如果解决上学困难的问题?
布置作业: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五、说板书设计形象生动、直观明了、发散性强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