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3张PPT)
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三单元
老人与海
(节选)
学习目标
二
一
把握圣地亚哥的“硬汉”性格,进一步理解“美国精神”。
掌握内心独白的创作手法,探讨人物形象;理解海明威的“冰山理论”
了解小说梗概,把握小说主要内容,理解作品思想内涵。
了解海明威及其作品,积累文学常识。
三
四
老渔夫圣地亚哥的硬汉性格;“冰山理论”“电报式写作”
梳理小说的情节,品味内心独白式语言,把握人物形象。
二
一
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冰山理论
学习重点
学习难点
教法与学法
学习课时数
影视助读法:通过影片画面帮助情节梳理。
速读、讨论、探究
读写互促法:梳理故事情节基础上,制作人物卡片,拟写颁奖辞。
二
一
2课时
三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了解《老人与海》写作背景
梳理《老人与海》故事情节
爱国者
蝙蝠侠
一、情境导入
在奥斯卡影片中,大家能发现许多“硬汉”形象,这些形象被人津津乐道。
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可以说是“美国精神”的代表。
让我们一起走进《老人与海》。
国民灵魂塑造大师
鲁迅
懦弱卑琐、封闭保守又自高自大的懦夫
画出缺陷,改造国民
“一个人并不是生来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海明威
顽强坚韧、自尊自强富有探索开拓精神的硬汉
画出优点,影响国民
二、学习活动
活动一:知人论世——作者、作品与评价
海明威(1899~1961),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18岁起进入报界,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入死以致伤痕遍体,拥有过勋章,同时拥有了几百处的伤疤和身体里无法取出的弹片。
1.走进作者、作品
又荣获第五十四届诺贝尔文学奖
《老人与海》获普利策奖
美国精神和“硬汉”精神
代表作《太阳照常升起》《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老人与海》等
“冰山原理”简单蕴深意,提倡“站着写作”的“电报式”行文风格
四次婚史,美国“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人物,文坛硬汉却用钟爱的猎枪终结了自己的辉煌,他的墓志铭是:恕我不能站起来。
1953年
1954年
从创作风格来看
从文学成就上来看
1961年
正如约翰·肯尼迪总统的唁电所说:“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欧内斯特·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他称海明威为“本世纪(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
2.对海明威的评价
二、学习活动
活动二:速读文本,梳理故事情节
1.写作背景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并与他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两人经常一起出海捕鱼。
1936年,富恩特斯曾出海很远捕到了一条大鱼,但这条鱼太大,在海上被拖行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航途中又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当时这件事给了海明威很深的触动,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1952年,海明威发表了《老人与海》,这部作品赢得了诸多赞美,海明威本人也认为这是他“这一辈子所能写得最好的一部作品”。
一个名叫圣地亚哥的老渔夫,连续84天没捕着一条鱼。后来,他独自一人出门远航,在海上经过三天两夜的搏斗,终于捕到一条足有一千五百多磅的大马林鱼。
2.故事梗概
然而在归航途中,一条条鲨鱼陆续围了上来,尽管老人奋力拼搏,但还是没能抵挡住凶猛鲨鱼的进攻,等他回到海岸时,大马林鱼只剩下了一副巨大的骨架。
第一部分(1--29)老人第一次与一头灰鲭鲨/(尖齿鲨)搏斗及写老人的心理活动。
第二部分(30--47)写老人与两条铲鼻鲨/(加拉诺鲨)星鲨第二次搏斗。
第三部分(48--53)与铲鼻鲨的战斗。第三次搏斗。
第四部分(54--82)老人与另两条两条铲鼻鲨第四次搏斗及老人的心理活动。
第五部分(83--88)与群鲨搏斗(第五次)。
第六部分(89--97)搏斗一夜的老人回到家里。
3.内容结构
全文划六部分。重点描写的是老人与鲨鱼搏斗的五个回合。
作业
《老人与海》获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授奖委员会的评价是:勇气是海明威的中心主题。《老人与海》写的是一个老人,展现的却是一个世界。
请你也为桑地亚哥写一则颁奖辞。
①生平事迹的简要概括
②人生价值的高度评价
构成
①言简意赅 、高度概括
②评价中肯、画龙点睛
③语言准确、生动优美
颁奖辞
特点
为桑地亚哥写一则颁奖辞
1.你,只是深海中一位普通的渔夫;你,只是时代年轮下一位平凡的老者。海浪翻滚,你从不退缩;鲨鱼袭来,你从不畏惧,只因为你守着“人,可以被摧毁,不可以被打败”的信念。
2.海洋上的愚公,手提鱼叉的战士,灾难与坎坷磨炼了你的性格,坚韧和执着造就了你的不屈。桑地亚哥,你用行动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勇敢,你用行动捍卫了人类灵魂的尊严。
3.你用行动证明了一位老人的自信自尊;你用敢勇诠释了强者的不屈和坚韧;你用坚定的信念给予了我们生活的勇气。最美的赞歌献给你,生的强者——桑地亚哥。
致桑地亚哥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品味独白式语言,感知人物形象;
冰山理论与电报式写作风格。
一、情境导入
站着写作的“硬汉”
一战时,海明威的一条腿的膝盖被打得粉碎。伤好后他只有用站着的姿势写作,以减轻受伤腿的痛苦。渐渐地他养成了站着写作的习惯。
曾有记者采访他:“你那简洁风格的秘诀在哪里?”“站着写作!”海明威脱口答道,“我站着写,而且是用一只脚站着,我采取这种姿势,使我处于一种紧张的状态,使我尽可能简洁地表达我的思想。”
让我们一起走进“站着写作”而形成的“电报式风格”及“冰山理论”创作。
二、学习活动
活动一:小组讨论——赏析人物形象
人物
形象
塑造
手法
正面描写
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神态描写
心理描写
细节描写
侧面描写
环境烘托
人物衬托
其他
对比、抑扬、白描
【思考】内心独白的作用?
【思考一】找出五次搏斗前后的老人的内心独白,并分析这些独白在文中的作用。
犁头鲨
铲鼻鲨
灰鲭鲨
第一次搏斗
①搏斗前: “这简直像是做梦一样,他想。我没法阻止它攻击我,但我也许能制服它。”
②搏斗后:“但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别想啦,老家伙………顺着这条航线走吧,事到临头再对付吧。”
第二次搏斗
①搏斗前:“‘呀!’他大声叫起来”。
②搏斗后: “真希望这是一场梦”。
第三次搏斗
搏斗后: “老家伙,你累了……你从骨子里累了”。
第四次搏斗
搏斗后:“跟它们斗……我要跟它们一直斗到死。”
第五次搏斗
①搏斗前:“……我总该有点儿运气吧。不会的。他说,你出海太远了,你的好运气都给毁了”“别犯傻了………兴许你还能交上好大的运气呢。”
②搏斗后:“是什么把你给打垮了呢”“没有什么把我打垮……因为我出海太远了。”
思考二:内心独白在文中有何作用?
②丰富小说内容
这些内心独白不仅深刻揭示了主人公那内心的自豪感、坚毅以及寻求援助的孤独感,而且闪烁着深邃丰富的哲理光彩,丰富了小说的思想,构成小说的重要特色。
①再现人物心理
文中大量人物的内心独白,它们忠实地记录了桑地亚哥的内心活动,写出他在海上漂泊的这几天的心态,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真实地再现了老人的思想与感受。
形象总结
①坚强的意志
②高贵的自信。
③不败的生活准则。
④直面未来的勇气。
普通的渔夫,
平凡的老者
成功的失败者,
失败的悲情英雄
铁骨铮铮的硬汉
硬汉形象
“明知是个死,也要宝剑出鞘,这叫亮剑,没这个勇气你就别当剑客。倒在对手剑下算不上丢脸,那叫虽败犹荣,要是不敢亮剑,你以后就别在江湖上混啦。咱独立团不当孬种,鬼子来一个小队,咱亮剑,来一个大队也照样亮剑。”
▲电影《亮剑》
“硬汉形象”是指海明威作品中出现的一系列人物形象。这些人物有拳击师、斗牛士、猎人等,他们都具有一种百折不挠、坚强不屈的性格,面对暴力和死亡,面对不可改变的命运,都表现出一种从容、镇定的意志力,保持了人的尊严和勇气。
“硬汉形象”
学习活动二:体味“电报式”写作风格
【例】1
他想:现在倒霉的时候就要来了、不过还是得琢磨琢磨、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他(绝望地)想:现在倒霉的时候就要来了、不过还是得琢磨琢磨、这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例】2
他说:顺着这条航线走吧、想点儿高兴的事吧、我可以把刀子绑在一只船桨的柄上。
他(乐观地)说:顺着这条航线走吧、想点儿高兴的事吧、我可以把刀子绑在一只船桨的柄上。
思考:想与说之前为何不加修饰词?这样做不会更具体鲜明吗?
海明威在小说中用简约的电报式语言,作者不发表观点,将故事用简单干练的文风传递给读者,引发读者思考。删去了一切华丽的修辞词汇,调动读者自身的感受、经验和思想情感并对其文本进行填补。这种创作手法在绘画中,类似中国的水墨画,重在写意,而非写实。用黑色、白色去渲染意境,不需要百分之百的反映客观事物,只需寥寥几笔勾勒出大概轮廓,制造一种悬念,让欣赏者去探究、补充其余部分。
①结构上的单纯性,人物少到不能再少,情节不枝不蔓。
②避免使用过多的描写手法,特别是华丽的辞藻,尽量采用直截了当的叙述和生动鲜明的对话,因此,句子简短,语汇准确生动。
③鲜明生动的动作描写和简洁的对话。
④着力追求一种含蓄、凝练的意境。
总结:“电报式风格”艺术特色
活动三:回顾文本,探究技巧“冰山理论”
"冰山理论",就是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把自身的感受和思想情绪最大限度地埋藏在形象之中,使之情感充沛却含而不露、思想深沉却隐而不晦,从而将文学的可感性与可思性巧妙地结合起来,让读者通过感受鲜明形象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
海明威借助《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之口喊出一个硬汉子的宣言:人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黑格尔说:人格的伟大和坚强的程度,只有借助矛盾对立的伟大和刚强的程度才能衡量出来。
小结
作业
如果让你为《老人与海》中的圣地亚哥设计一尊雕像,你将怎样设计呢?
要求:描述雕像的体态、外貌、神情等特征,并依据原著说明设计的意图,18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