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七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语文六年级上册统编版
认真阅读下列选文,完成试题。
月光曲(片段)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 ( http: / / www.21cnjy.com )月亮正从( )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 )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1.按照课文内容,在选文括号里填上相应的词语。
2.下面诗句中,与文中画横线部分所描绘的画面最接近的一项是( )
A.月落乌啼霜满天 B.江清月近人 C.海上明月共潮生
3.下面对《月光曲》旋律变化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舒缓→悠扬→激昂 B.舒缓→激昂→突变 C.舒缓→突变→激昂
4.皮鞋匠听着《月光曲》,联想到了月光和大海。回忆平时熟悉的歌曲:《我和我的祖国》《义勇军进行曲》……选择其中一首展开联想和想象并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记叙文阅读。
大风
莫言
我家后面有一条弯弯曲曲的胶河、沿着高高的河堤 ( http: / / www.21cnjy.com )向东北方向走七里左右路,就到了一片方圆数千亩的荒草甸子。每年夏天,爷爷都去那儿割草,我爷爷的镰刀磨得快,割草技术高,割下来的草干净,不拖泥带水。
最早跟爷爷去荒草甸子割草,是刚 ( http: / / www.21cnjy.com )过了七岁生日不久的一天。堤顶是一条灰白的小路,路的两边长满野草,行人的脚压迫得它们很瑟缩,但依然是生气勃勃的。爷爷的步子轻悄悄的,走得不紧不慢,听不到脚步声。田野里丝线流苏般的玉米缨儿,刀剑般的玉米叶儿,刚秀出的高粱穗儿,很结实的谷子尾巴,都在雾中时隐时现。河堤上的绿草叶儿上挂着亮晶晶的露水珠儿,微微颤抖着,对我打着招呼。
田野里很寂静,爷爷漫不经心地哼起歌子来:
一匹马踏破了铁甲连环
一杆枪杀败了天下好汉
一碗酒消解了三代的冤情
一文钱难住了盖世的英雄……
坦荡荡的旷野上缓慢地爬行着爷爷悲壮苍凉的歌声。听着歌声,我感到陡然间长大了不少,童年似乎就消逝在这条灰白的镶着野草的河堤上。
他带着我去找老茅草,老茅草含水少,干得快,牲 ( http: / / www.21cnjy.com )口也爱吃。爷爷提着一把大镰刀,我捉着一柄小镰刀,在一片茅草前蹲下来。“看我怎么割。”爷爷示范给我看。他并不认真教我,比画了几下干就低头割他的草去了。他割草的姿势很美,动作富有节奏。我试着割了几下,很累,厌烦了,扔下镰刀,追鸟捉蚂蚱去了。
不知何时,无上布满了大块的黑云。
我帮着爷爷把草装上车,小车像座小山包一样。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堤弯弯曲曲,刚走出里把路,黑云就把太阳完全遮住了。天地之间没有了界限,我竟然感到一种莫名的恐惧。回头看爷爷,爷爷的脸木木的,一点表情也没有。
河堤下的庄稼叶子忽然动了起来,但没有声音。河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也有平滑的波浪涌起,同样没有声音。很高很远的地方似乎传来了世上没有的声音,天地之间变成紫色,还有扑鼻的干草气息、野蒿子的苦味和野菊花幽幽的香气。
在我们的前方,出现了一个黑色的,顶天立地的圆柱,圆柱飞速旋转着,向我们逼过来,紧接着传来沉闷如雷鸣的呼噜声。
“爷爷,那是什么?”
“风。”
爷爷淡淡地说,“使劲拉车吧,孩子。”说着,他弯下了腰。
我们钻进了风里,听不到什么声音,只感到有两个大巴掌在使劲扇着耳门子,鼓膜嗡嗡地响。堤下的庄稼像接到命令的士兵,一齐倒伏下去。【版权所有:21教育】
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风把车上半干不湿的茅草揪出来,扬起来,小车城哆嗦。爷爷的双腿开始颤抖了,汗水从他背上流下来。
夕阳不动声色地露出来,河里通红通红,像流动着冷冷的铁水。庄稼慢慢地直起腰。爷爷像一尊青铜塑像一样保持着用力的姿势。
我高呼着:“爷爷,风过去了。”
他慢慢地放下车子,费劲地直赶腰,我看到他的手指都蜷曲着不能伸直了。
风把我们车上的草全卷走了,不,还有一棵草夹在车粱的榫缝里。我把那棵草举着给爷爷看,一根普通的老茅草,也不知是红色还是绿色。
“爷爷,就剩下一棵草了。”我有点懊丧地说.
“天黑了,走吧。”爷爷说着,弯腰推起了小车。
我举着那棵草,跟着爷爷走了一会儿,就把它随手扔在堤下淡黄色的暮色中了。
(选自《萌芽》 2013年第1期,有删改)
5.莫言说:“我是一个讲故事的人”。请用简洁的语言分点概括本文的主要故事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根据要求回答问题。
(1)“坦荡荡的旷野上缓慢地爬行着爷爷悲壮苍凉的歌声”甸中,“爬行”一词表达上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品味“我们钻进风里”一句中“钻”的妙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阅读下面三段文字,结合全文说说爷爷是个怎样的人。
(1)“爷爷,那是什么?”
“风。”
爷爷淡淡地说,“使劲拉车吧,孩子。”说着,他弯下腰。
(2)爷爷双手攥着车把,脊背绷得像一张弓,他的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腿上的肌肉像树根一样条条棱棱地凸起来。
(3)“爷爷,就剩下一棵草了。”我有点懊丧地说。
“天黑了,走吧。”爷爷说着,弯腰推起了小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文中画线段描写了大风降临前的情形,请简要赏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小说中“我”这个人物形象有哪些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中国结
一根红绳,就这么三缠两绕;一份祝福,就这样编结而成。——题记
我喜欢中国结。我欣赏她正统的“中国红”,就如同上海世博会中的中国馆那样,在世界之林中焕发着鲜艳的色彩。21教育网
凡是优秀的传统的东西一定不怕年代的推敲。
也许在现代生活中,咖啡喝多了就觉得平 ( http: / / www.21cnjy.com )淡;忙碌久了就希望有沉淀,有积累。现代人,被一种怀旧思绪牵引着,开始了对传统的搜寻。所以,中国传统工艺——中国结,就被发掘出来了。21cnjy.com
悄悄地,“中国风”刮了起来。
于是,街头巷尾,我们常常会看见时髦的女孩子身 ( http: / / www.21cnjy.com )着传统的中式服装:那些精致的盘扣,那些织锦的质地,让人一望之下,隐约品到了远古的神秘与东方的灵秀。遐想一番,挟着“中国风”,我们看见了那散发着传统芳香的中国结艺,也许是沉淀得太久,她的古色古香,让人不禁神往。21*cnjy*com
中国结艺分大型挂件、小型挂件,因其含义不同,所挂位置也不同。以前人们多挂于家中墙壁或门上,现在有车的人多了,结艺于是也成了一种车饰。
我记得我奶奶也会编这种中 ( http: / / www.21cnjy.com )国结。小的时候,在奶奶编织中国结的时候,我总喜欢趴在奶奶的大腿上,吵着闹着要奶奶教。天真的小孩子,见着好玩,总要亲手摆弄玩玩。不过至今,我尚未学会。
如今,现代结艺早已不是简单的传承,它更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融入了现代人对生活的诠释,加进了现代人的巧思。人们更注重结艺体现的现代装饰意味,将传统的各式技巧与现代艺术相结合,使今天的人们更乐于接受。悠久的历史和漫长的文化沉淀使“中国结”蕴含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精髓。它不仅是美的形式和巧的结构的展示,更是一种自然灵性与人文精神的表露。
我为生在长在这片富饶的土地而感到自豪,我为我是一名炎黄子孙而骄傲。我想,我们勤奋的华夏儿女终有一天会让“中国风”吹遍世界每个角落。
10.中国结艺分 、 两大类,所挂位置有 、 、 等地方。
11.下面对文章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结是一根红绳,但更是一种祝福。
B.中国结经常出现在家中的墙壁或门上,还有汽车内。
C.中国结不仅是美的形式和巧的结构的展示,更是一种自然灵性与人文精神的表露。
D.中国结因为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所以深受全世界人民的喜爱。
12.“我记得我奶奶也会编这种中国结。”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21·世纪·教育·网】
13.“凡是优秀的传统的东西一定不怕年代的推敲。”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加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
看戏
叶君健
①时间是晚上八点。太阳虽然早已经落下,但暑气并没有收敛。没有风,公园里那些屹立着的古树是静静的。树叶也是静静的。露天的劳动剧场也是静静的。
②但剧场里并不是没有人。相反,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挤得非常满。每个角落里都是人,连过道的石阶上都坐着人:工人,店员、手艺人、干部、学生,甚至还有近郊来的农民——一句话,我们首都的劳动人民。从前面一排向后面望,这简直像一个人海。他们所发散出来的热气和空中的暑气凝结在一起,罩在这个人海上面,像一层烟雾。烟雾不散,海在屏住呼吸。
③舞台上的幕布拉开了,音乐奏起来了,演员 ( http: / / www.21cnjy.com )们踩着音乐的拍子,以庄重而有节奏的步法走到脚灯前面来了。灯光射在他们五颜六色的服装和头饰上,激起一片金碧辉煌的彩霞。这个迷蒙的海上顿时出现了一座蜃楼。那里面有歌,也有舞;有悲欢,也有离合;有忠诚,也有奸诤;有决心,也有疑惧;有大公的牺牲精神,也有自私的个人打算。但主导这一切的却是一片忠心耿耿、为国为民的热情。这种热情集中地、具体地在穆桂英身上表现了出来。
④当这个女主角以轻盈而矫健的步子走出场来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时候,这个平静的海面陡然膨胀起来了,上面卷起了一阵暴风雨,观众像触了电似的对这位女英雄报以雷鸣般的掌声。她开始唱了。她圆润的歌喉在夜空中颤动,听起来似乎辽远而又逼近,似乎柔和而又铿锵。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颦一笑中,从她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这回音听不见,但是它却淹没了刚才涌起的那一股狂暴的掌声。【来源:21cnj*y.co*m】
⑤众人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雀无声。
⑥他们看得入了神。他们的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想感情和舞台上女主角的思想感情交融在一起。随着剧情的发展,女主角的歌舞渐渐进入高潮,观众的情感也渐渐进入高潮。潮在涨,没有谁能控制住它。这个一度平静下来的人海又忽然膨胀起来。戏就在这时候到达顶点。我们的女主角也就在这时候像一朵盛开的鲜花,观众想要把这朵鲜花捧在手里,不让它消逝。他们都不约而同地从座位上起来,真像潮水一样,涌到我们这位艺术家的面前。观众和她打成一片,舞台已经失去了界限,整个的剧场就是一个庞大的舞台。
⑦我们的这位艺术家是谁呢?他就是梅兰 ( http: / / www.21cnjy.com )芳同志。过了半个世纪的舞台生活以后,现在66岁的高龄,他仍然能创造出这样富有朝气的美丽形象,仍然能表现出这样充沛的青春活力,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这种奇迹只有在我们的国家里才能产生——因为我们拥有这样热情的观众和这样热情的艺术家。www.21-cn-jy.com
14.第①自然段交代了什么?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并思考,歌声是无形的,怎么能“像珠子似的”“一粒一粒地滚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文章为什么把观众的表情写得具体详尽,而对戏曲剧情的描写却十分简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阅读文中画线的句子,句中从哪几个方面具体表现了女主角的表演才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第④自然段中“听不见的回音”指什么?既然听不见怎么能“淹没”掌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选文一再写“人海”的动与静、涨与落,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传说战国时期,一位叫韩娥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女子来到齐国,因为一路饥饿,断粮已经好几天了,于是在齐国临淄(zī)城西南门卖唱求食。她美妙而婉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天以后,人们还听到她的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人们都说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韩娥投宿一家旅店,因为贫困, ( http: / / www.21cnjy.com )韩娥遭到了旅店主人的侮辱,韩娥伤心透了,“曼声哀哭”而去。声音是那么悲凉,凡是听到她歌声的人都觉得好像沉浸在哀怨里。一时间,“老幼悲愁,垂泪相对,三日不食”,旅店主人只好又把她请回来唱一首欢乐愉快的歌曲。韩娥“复为曼声长歌”,众人闻之“喜跃抃(biàn,拍手鼓掌)舞,弗能自禁”,气氛顿时欢悦起来,把此前的悲愁全忘了。其歌声之动人,乃至于此。
因此后世就有“余音绕梁”“绕梁三日”的成语典故,以形容美妙的歌声和音乐的魅力。
20.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余音绕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从文章哪里可以看出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旅店主人为什么只好又把韩娥请回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结合掌握的文言知识,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1)老幼悲愁,垂泪相对,三日不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喜跃抃舞,弗能自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或形容歌声美妙的四字词语?至少写三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黄河大合唱
①风在吼,马在叫,黄河在咆哮!黄河在咆哮!……
②啊,星海!这就是你的《黄河大合唱》!
③那是1941年吧,我在太行山的一座核桃林中,第一次听到了这首歌。
④好大的合唱队啊,足有三四百人!这是由几个 ( http: / / www.21cnjy.com )根据地来会演的宣传队组成的。他们上直排到台下,在核桃林那绿油油的屏风前,构成一个巨大的扇面。这里的每一个人,都是穿过“刀山火海”走来的。他们一个个目光闪闪,神情严峻。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⑤乐队,也够奇特的:有洋 ( http: / / www.21cnjy.com )油桶改制的大提琴,庙上摘下的古钟,两个人搂不过来的牛皮鼓,号兵连借来的马号…在林荫下排成了长阵。从伸出来的丫权上,吊下来一盏马灯,照着乐谱架和指挥台。
⑥“朋友!你到过黄河吗?……”在森林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深处,一个声音深情地发问了。这声音,把我带到了黄河畔,那里有枣花的淡淡清香,旋转奔流的雄浑河水,一个个穿着白布背心的船夫,紧握着桨,炯炯的目光射向蹲在船头的老艄公,等他发出开船的手势……
⑦指挥,缓缓地举起了指挥棒, ( http: / / www.21cnjy.com )几千人的心都被提了起来!鼓手,捏紧了鼓槌;号兵,举起了系着红绸的马号;几千双眼睛凝聚在那个小小的棒头上。他,将棒向下一劈,乐声像冲出闸门的洪水,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啊!
⑧指挥棒一跳一个巨浪,一甩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浪花。分不清乐声、歌声,台上、台下。只感到扑面飞来的水珠,脚上滚滚的波浪;万千父老弟兄,盯着一个人的眼睛。桨板,劈动了死寂的东海;号子,震醒了沉睡的山峰;中国号,乘驾着怒吼的黄河,向前冲去!
⑨直到乐声停止了,耳边还响着浪拍石崖的澎湃声。
⑩大道上传来了沙沙的声响,仔细听去 ( http: / / www.21cnjy.com ),才觉出是脚步声。嗬,好一支精悍的队伍!几百个人,脚步轻得就像蚕咬桑叶。小伙子们背(bèi bēi)着满袋手榴弹、鼓鼓的子弹袋,脖子上挂着一条干(gàn gān)粮袋,皮带上系(xì jì)一双草鞋,一个个那么轻便(biàn pián)、利落、敏捷。一双双眼睛那么机警而深沉;闪射着投入激战前的焦灼和快乐,迫不及待的复仇意志,可以忍受巨大考验的刚毅火花。这是一支随时都可以投入战斗的部队。
林中的合唱在继续着:“风在吼,马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叫……”歌声好像在为这支部队送行。今夜,他们就要徒步涉过深深的河水,穿过敌人的火网; 明天,在那稠密的青纱帐里、地道里、田埂上,就会有无数的人们,在小号的号音中,“挥动着大刀长矛”,跟在部队后面,唱着雄壮的歌曲,迎接战斗!21*cnjy*com
25.给加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26.短文第⑥⑦⑧⑨自然段中有很多作者联想和想象的句子,用波浪线标出你最喜欢的一处,并说明理由。
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7.第⑩自然段写了部队奔赴战 ( http: / / www.21cnjy.com )场的场面,作者从脚步声、 、神态等方面进行描写,为我们刻画了一支 的队伍。
28.根据对短文的理解,下面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既写了演唱《黄河大合 ( http: / / www.21cnjy.com )唱》的情景,又写了抗日部队奔赴前线的场面,表现了《黄河大合唱》的磅礴气势和抗日军民的昂扬斗志,颂扬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
B.“乐声像冲出闸门的洪水”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乐声形象化,写出了乐声的激昂、声势巨大。
C.大提琴是洋油桶改制的,古钟是从庙里摘下的,马号是从号兵连借来的……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条件的艰苦和队员们的满腔热情。
D.短文的最后作者回忆起了以往的战斗经历,描绘了一幅在田间、地头的热烈的战斗画面,振奋人心。
参考答案:
1.水天相接 一缕一缕 ( http: / / www.21cnjy.com ) 2.C 3.A 4.《义勇军进行曲》这首歌气势磅礴,如一声惊雷,唤醒了沉睡的大地。它仿佛在召唤全国人民站起来,奋力反抗,军民团结一致,众志成城,共同抵御外敌。【出处:21教育名师】
【解析】1.本题考查名篇名作的识记。
注意“缕”的正确书写。
2.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读句子“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 ( http: / / www.21cnjy.com ),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根据关键词“海面”“月光”可知,这句表达的是月光照在海面上的美景,和“海上明月共潮生”的意境最为相似。故选C。
3.本题考查内容的理解。
读句子“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 ( http: / / www.21cnjy.com )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可知,月亮刚刚升起来,乐曲此时的旋律是舒缓的;读句子“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可知,月亮穿过微云越来越高,乐曲此时的旋律是悠扬的;读句子“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可知,乐曲此时的旋律是高亢激昂的。故选A。
4.本题考查表达能力。
答案不唯一,可以参考选文中的内容,根据歌曲要表达的主题展开想象即可。如:
听着雄壮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我仿佛看到,在中华民族存亡的危机时刻,无数的革命志士,顶着炮火、冲锋陷阵,与敌人厮杀的场景。
5.爷爷和“我”—起去割草,遭遇大风 ( http: / / www.21cnjy.com ),后与大风搏斗。 6. 形象写出了爷爷的歌声低沉有力、节奏缓慢。 写出了风之大,表现了祖孙俩敢于面对大风的勇气。 7.爷爷是一个坦然镇定、刚毅坚强的人。 8.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描写了大风来临前自然界的反应;用词准确生动,富有变化。 9.以“我”的口吻讲述故事,增强真实感;通过“我”在大风来临前后的言行衬托爷爷的形象;表现祖孙情深,爷爷对“我”关心疼爱,“我”对爷爷敬爱依赖。
【解析】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概括。
结合文章内容,写清楚谁的什么事或 ( http: / / www.21cnjy.com )者谁怎么样,概括要全面,语言要简洁。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爷爷和“我”,事件是“我们”一起去割草,遭遇了大风,我们和大风搏斗,风过去了,车上只剩下了一棵草。
6.本题考查词语的含义。
(1)“爬行”原指爬着向前行走,形容行动的缓慢。这里把爷爷的歌声拟人化,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了爷爷歌声的特点:低沉有力,节奏缓慢。
(2)“钻”是“我”和爷爷的动作描写,突出了风的大,“我”和爷爷在风中行走艰难,同时也表现两人面对大风时的勇敢。
7.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
第(1)句中“爷爷淡淡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表现出爷爷并没有被来势汹汹的大风吓倒,反而十分淡定;第(2)句是对爷爷的动作描写,“攥着”“绷得像一张弓”“双腿像钉子一样钉在堤上”等这些细节描写,体现了爷爷使出全身力气与大风抗争,表现出他的勇敢;第(3)句中爷爷在发现稻草全被风刮跑之后只是说“天黑了,走吧”,这体现了爷爷在面对得失时的豁达坦然。
综上,可知爷爷是一个坦然镇定、刚毅坚强的人。
8.本题考查句子的含义。
画线段是景物描写,“很高很远的地方 ( http: / / www.21cnjy.com )似乎传来了世上没有的声音”这是听觉,“天地之间变成紫色”这是视觉,“还有扑鼻的干草气息、野蒿子的苦味和野菊花幽幽的香气”这是嗅觉,该段从视觉、听觉、嗅觉等角度描写了大风来临前的景物状况,十分具有画面感。
9.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
文章以第一人称叙事,增强了故事的真实感,“我 ( http: / / www.21cnjy.com )”可以看成一个线索人物,“我”是爷爷的见证人,同时“我”是爷爷的衬托者,“我”面对大风时恐惧,会懊丧稻草被吹跑,而爷爷却敢于与大风搏斗,更凸显出爷爷的刚毅坚强,对“我”的关心疼爱。www-2-1-cnjy-com
10. 大型挂件 小型挂 ( http: / / www.21cnjy.com )件 家中墙壁 门上 车内 11.D 12.祖国的传统文化就凝聚在一个个小小的家庭之中。 13.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永不磨灭。如唐诗宋词,唐诗宋词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两颗明珠,唐代被称为诗的时代,而宋代则被称为词的时代。现代人民对唐诗宋词,依旧热爱。
【解析】10.本题考查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从第七段的句子“中国结艺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大型挂件、小型挂件,因其含义不同,所挂位置也不同。以前人们多挂于家中墙壁或门上,现在有车的人多了,结艺于是也成了一种车饰。”可知答案。
11.本题考查根据短文内容填空。
A.从第一段的句子“一根红绳,就这么三缠两绕;一份祝福,就这样编结而成。”可知本句叙述正确。
B.从第七段的句子“以前人们多挂于家中墙壁或门上,现在有车的人多了,结艺于是也成了一种车饰。”可知本句叙述正确。
C.从第九段的句子“悠久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历史和漫长的文化沉淀使“中国结”蕴含了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精髓。它不仅是美的形式和巧的结构的展示,更是一种自然灵性与人文精神的表露。”可知本句叙述正确。
D.错误,改为:中国结因为与现代生活相结合,所以深受中国人民的喜爱。
12.本题考查理解句子意思。
明确句子的含义,并不是字 ( http: / / www.21cnjy.com )面上的意思,它是蕴涵在句里,而没有说出来的意思,没有说出来的感情,没有说出来的思想。要把握句子的含义,必须在理解句子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进一步思索,才能体会得到的。
“我记得我奶奶也会编这种中国结。”说明中国结这种传统文化深入人心,深受每家每户的喜爱。
13.本题考查理解句子意思。
明确句子的含义,并不是字面上的意思,它是蕴 ( http: / / www.21cnjy.com )涵在句里,而没有说出来的意思,没有说出来的感情,没有说出来的思想。要把握句子的含义,必须在理解句子字面意思的基础上,进一步思索,才能体会得到的。
“凡是优秀的传统的东西一定不怕年代的推敲。”这句话意思是优秀的传统的东西经得起时间的考验,深受每代人的喜爱,不会随着时间而磨灭。21·cn·jy·com
历史留下的优秀的传统的东西很多,比如:唐诗宋词、京剧、国画、书法等。
14.交代了时间、天气、地点以及安静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氛围。作用:安静的氛围表现出观众对演出的期待和认真的态度,为下文作铺垫;与下文的热闹沸腾形成对比。 15.作者巧妙地借助一个比喻,将无形化为有形,从视觉设喻,从而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表现了演员唱得优美动听。 16.写观众表现既能体现人们对艺术的热情,又能侧面烘托梅兰芳的表演水平,而剧情与文章中心关系不大,所以才如此处理。 17.从表情、动作三个方面具体表现了女主角的表演才华。 18.指观众内心的共鸣。掌声是外在的,而内心的共鸣是心灵的震撼,是内在的。回音淹没掌声,表明观众被梅兰芳的表演所陶醉忘记了鼓掌。 19.生动地写出了观众的激情与热烈,烘托了艺术家的精彩表演。
【解析】14.本题考查环境描写的赏析。
结合第一自然段的“时间是晚上 ( http: / / www.21cnjy.com )八点,太阳虽然早已经落下,但暑气并没有收敛。没有风,公园里那些屹立着的古树是静静的。树叶也是静静的。露天的劳动剧场也是静静的”可知,这一段是自然环境的描写,描写的是艺术家演出之前剧场外的自然环境,这样就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还写出了天气的闷热,烘托出了观众的热情,从而为下文作铺垫。
15.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
解答时要紧扣本单元的阅读要 ( http: / / www.21cnjy.com )素:借助语言文字展开想象,体会艺术之美。结合“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颦一笑中”可知,句中把“歌词”比作了“珠子”,句中还运用了“滚、滴、溅、落”这些动词来修饰歌词,这种写法不能不说是创新,形象立体地表现了艺术家唱腔字正腔圆、柔和铿锵的特点,表现了梅兰芳先生的歌喉美妙动听,入耳入心,令人回味无穷。
16.本题考查文章写法的赏析。
围绕文章中心选择的材料, ( http: / / www.21cnjy.com )对中心的作用也是不同的,有的能够很好地表现中心意思,有的则只是起一个衬托的作用,所以作者安排详略都是很有讲究的。文章旨在表现热情的观众与热情的艺术家,因此略写剧情。
17.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的理解。
结合“歌词像珠子似的从她的一颦一笑中,从她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优雅的“水袖”中,从她的婀娜的身段中,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中的“一颦一笑”“一粒一粒地滚下来,滴在地上,溅到空中,落进每一个人的心里”可知,主要从艺术家的表情、动作等方面来体现了女主角的表演才华。
18.本题考查对重点语句的理解。
结合“众人像着了魔一样,忽然变得鸦 ( http: / / www.21cnjy.com )雀无声”“他们看得入了神。他们的思想感情和舞台上女主角的思想感情交融在一起。随着剧情的发展,女主角的歌舞渐渐进入高潮,观众的情感也渐渐进入高潮”可知,这“回音听不见”是说艺术家的表演引起了观众们的共鸣;“‘淹没’掌声”是说观众完全陶醉于艺术家的表演而忘记了鼓掌。
19.本题考查描写手法的赏析。
选文写“人海”的“动”与“静”,“涨”与“落”,可知,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这种写法叫作侧面描写,是为了烘托出艺术家的精彩表演。
20.在文中指韩娥的歌声美妙而婉转 ( http: / / www.21cnjy.com )动听,余音回旋不绝。 21.她美妙而婉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天以后,人们还听到她的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 22.(1)因为韩娥遭到旅店主人的侮辱很伤心,“曼声哀哭”离去。(2)歌声过于悲凉,听到的人都仿佛沉浸在哀怨里,导致“老幼悲愁,垂泪相对,三日不食”。 23. 年老的和年少的(泛指所有人)十分悲伤哀愁,流着眼泪对视,三天不吃东西。 高兴得一跃而起拂袖起舞,击掌为乐,无法控制自己欢快的情绪。 24.天籁之音 娓娓动听 婉转动听 余音袅袅
【解析】20.本题考查词语解释。
余音绕梁:音乐停止后,余音好像还在绕着屋梁回旋。文中指韩娥的歌声美妙而婉转动听,余音回旋不绝。
21.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根据第①自然段中“她美妙而婉转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三天以后,人们还听到她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人们都说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可知,从“三天以后,人们还听到她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可以看出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2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根据文章第②自然段中“韩娥投宿一家旅店, ( http: / / www.21cnjy.com )因为贫困,韩娥遭到了旅店主人的侮辱,她伤心透了,“曼声哀哭”而去。声音是那么悲凉,凡是听到她歌声的人都觉得好像沉浸在哀怨里。一时间,“老幼悲愁,垂泪相对,三日不食”,旅店主人只好又把她请回来唱一首欢乐愉快的歌曲。”可知,旅店主人又把韩娥请回来是因为韩娥“曼声哀哭”而去后,凡是听到她歌声的人都觉得好像沉浸在哀怨里。一时间,“老幼悲愁,垂泪相对,三日不食”,旅店主人只好把她请回来唱一首欢乐的歌曲。
23.本题考查文言文翻译。
(1)老幼:年老的河年少的。垂泪:流着眼泪。故这句话的意思是:年老的和年少的(泛指所有人)十分悲伤哀愁,流着眼泪对视,三天不吃东西。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2)喜:高兴。抃舞:拂袖起舞。弗能:不能,无法。故这句话的意思是:高兴得一跃而起拂袖起舞,击掌为乐,无法控制自己欢快的情绪。
24.本题考查词语积累。
形容歌声美妙的四字词语:洋洋盈耳、绕梁三日、一片宫商、林籁泉韵、声动梁尘、如闻天籁等。
25.bēi gān jì biàn 26.只感到扑面飞来的水珠,脚上滚滚的波浪
化虚为实,写出了乐曲激昂的节奏,富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动感和激情,形象而生动。 27. 身上的装束 充满战斗精神、坚毅机警 28.D
【解析】25.本题考查多音字。
背:[bèi](1)躯干的后部,自 ( http: / / www.21cnjy.com )肩到后腰。(2)某些物体的后面、反面或上面。(3)背部对着或后面靠着(与“向”相对)。(4)违反;不遵守。(5)凭记忆读出。
[bēi](1)(人)用脊背驮。(2)负担;承担。
干:[gān](1)没有水分或水分很少(跟“湿”相对)。(2)不用水的。(3)加工制成的干的食品。(4)徒然。(5)牵连;涉及。(6)姓。2·1·c·n·j·y
[gàn](1)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2)做(事)。(3)有能力的。(4)担任;从事。
系:[xì](1)关联;连接(多用 ( http: / / www.21cnjy.com )于抽象事物)。(2)挂念,牵挂。(3)系统;有联属关系的事物组成的整体。(4)高等学校中按学科分的教学单位。21·世纪*教育网
[jì]打结;扣上。
便:[biàn](1)顺利,快捷,没有困难或阻碍。(2)简单的,礼节上非正式的。(3)排泄物。
[pián](1)肚子肥大的样子。(2)物价较低。
小伙子们驮着满袋手榴弹、鼓鼓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子弹袋,脖子上挂着一条装干的食品的袋子,皮带上绑着一双草鞋,一个个那么简易轻巧、利落、敏捷。根据字义和句意,“背”字读bēi;“干”字读gān;“系”字读jì;“便”字读biàn。
26.本题考查赏析句子。
同学们按照题目的要求找出自己最喜欢的句子,并用波浪线画出,再说明喜欢的理由。
示例:他,将棒向下一劈,乐声像冲出闸门的洪水,真是“黄河之水天上来”啊!
喜欢的理由:句子运用了夸张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乐声形象化,写出了乐声的激昂、声势巨大。
27.本题考查赏析描写手法。
“大道上传来了沙沙的声响,仔细听去,才觉出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脚步声。嗬,好一支精悍的队伍!几百个人,脚步轻得就像蚕咬桑叶。”是描写部队奔赴战场的脚步声的内容。
“小伙子们背着满袋手榴弹、鼓鼓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子弹袋,脖子上挂着一条干粮袋,皮带上系一双草鞋,一个个那么轻便、利落、敏捷。”是描写战士们身上的装束的内容。
“一双双眼睛那么机警而深沉;闪射着投入激战前的焦灼和快乐,迫不及待的复仇意志,可以忍受巨大考验的刚毅火花。”是描写战士们神态的内容。
从“好一支精悍的队伍”“一个个那么轻便 ( http: / / www.21cnjy.com )、利落、敏捷”“一双双眼睛那么机警而深沉;闪射着投入激战前的焦灼和快乐,迫不及待的复仇意志”可以知道这支队伍充满战斗精神、坚毅机警、精悍。
从以上内容可知,第⑩自然段写了部队奔赴战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场面,作者从脚步声、身上的装束、神态等方面进行描写,为我们刻画了一支充满战斗精神、坚毅机警的队伍。
28.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A.文章的第④段至第⑨段讲了合唱队演唱《黄 ( http: / / www.21cnjy.com )河大合唱》的情景,第⑩段讲了抗日部队奔赴前线的场面,表现了《黄河大合唱》的磅礴气势和抗日军民的昂扬斗志,颂扬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选项说法正确。2-1-c-n-j-y
B.“乐声像冲出闸门的洪水”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乐声比作冲出闸门的洪水,把乐声形象化,写出了乐声的激昂、声势巨大。选项说法正确。
C.从第⑤段的“乐队,也够 ( http: / / www.21cnjy.com )奇特的:有洋油桶改制的大提琴,庙上摘下的古钟,两个人搂不过来的牛皮鼓,号兵连借来的马号…”可以知道大提琴是洋油桶改制的,古钟是从庙里摘下的,马号是从号兵连借来的……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当时条件的艰苦和队员们的满腔热情。选项说法正确。
D.短文的最后写的是作者从听到的歌声中联想到部队日后奋力战斗的情景,并不是作者回忆起了以往的战斗经历。选项说法错误。
选项D说法错误。故选D。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