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54.0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7 18:41: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八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语文五年级上册统编版
阅读。
忆读书<节选>
①我自1980年到日本访问回来后, ( http: / / www.21cnjy.com )即因腿伤闭门不出,“行万里路”做不到了,“读万卷书”便是我唯一的消遣。我每天都会得到许多书刊,知道了许多事情,也认识了许多人物。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比如说看了精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
②书看多了,从中也得到了一个体会,物怕比,人怕比,书也怕比,“不比不知道,一比吓一跳”。
③因此,某年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有个儿童刊物要我给儿童写几句指导读书的话,我只写了九个字,就是: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栩栩如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索然无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作者喜欢读 的书,作者运用的读书方法是 。
3.谈谈你对“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这句话的认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选好书是读书的第一步,请你推荐一本读过的好书。
好书推荐卡推荐书名:《 》推荐理由: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练习。
碎片化阅读的“美丽”与“忧愁”
近年来,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 ( http: / / www.21cnjy.com )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逐渐盛行。不超过140字的微博,手机、平板电脑等掌上阅读成为时尚,这种阅读方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
不少人觉得碎片化阅读是“美丽”的。无 ( http: / / www.21cnjy.com )论是天文地理还是娱乐八卦,无论是耳熟能详的经典名作还是冷门生僻的知识,都可以通过碎片化阅读迅速获取。同时,比起价格不菲的大部头的纸质书,它的阅读成本更低。
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碎片化阅读带 ( http: / / www.21cnjy.com )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导致了知识来源的随意性和不可靠性。零碎的阅读根本无法让读者走进大部头书籍和主题严肃的文本,人们习惯于简单的口述和拼接后,就很难主动阅读,容易形成思维惰性,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碎 ( http: / / www.21cnjy.com )片化阅读的“美丽”和“忧愁”是共生的。但有一点毋庸置疑:不管什么人,都要想办法去构筑自己的精神家园,否则便是这个世界上无根的流浪儿。要做到这一点,有效的方法便是深度阅读。21*cnjy*com
5.用一句话概括什么是“碎片化阅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第2~4自然段各自围绕一个中心进行表述,用“——”分别画出各段的中心句。
7.碎片化阅读的“美丽”和“忧愁”具体指什么?请梳理文本信息,填写下表。
碎片化阅读的“美丽” 优点1: 优点2:
碎片化阅读的“忧愁” 问题1: 问题2:
得出的结论
8.平时生活中,你经常进行 阅读。读完此文,你得到的阅读启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推荐一本书
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是人类进步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阶梯。”好书,像长者,谆谆教诲;似导师,循循善诱;如朋友,心心相印。书,是开启智慧之门的一把钥匙;书,是带我们去遨游知识海洋的潜水艇;书,是带我们走向文明乐土的一道彩虹。今天,我要向大家推荐一本书——《绿野仙踪》。
《绿野仙踪》是弗兰克·鲍姆写于1900年的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个美丽的童话故事。故事讲述了一位名叫多萝茜的小姑娘被龙卷风吹离了家乡,为了回家,在一位善良的女巫的指点下,来到翡翠国寻找伟大的奥芝帮忙的经过。一路上,多萝茜遇到了需要大脑的稻草人、需要心的铁皮人和需要胆量的狮子,他们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危机,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达到了目标。
这是一本有趣的书,我津津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味地读了一遍又一遍,里面有碧绿的翡翠城、充满诱惑的罂粟花丛、美丽而易碎的瓷器国。还有个性不同的主人公们:好巫婆和坏巫婆,“伟大的术士”奥芝。奥芝变化多端,让人害怕的是,每个人都见不到他的真身,多萝茜最终揭开了他的神秘面纱,令人意想不到……【来源:21·世纪·教育·网】
《绿野仙踪》除了有好看的情节以外,还让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要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发现自己的优点,给予自己信心和希望。同时,遇到困难时,大家要团结一心,勇往直前。
小伙伴们,《绿野仙踪》的故事非常好看,让我们和小姑娘多萝茜、稻草人、铁皮人、狮子一起去探险吧!
9.作者开头引用 ,说明了书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并将书比作 、 、 、 、 、 ,运用 和 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书的重要性。
10.第 自然段概述了童话故事的主要内容,这段属于 (详写 略写)部分。
11.画“——”的句子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处:21教育名师】
12.画“ ”的句子是 句,在文中起 的作用。
13.你觉得《绿野仙踪》是本怎样的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阅读。
给女儿的一封信(选段)
今天下午,你去上中文课之前,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看见你不断地翻书,一边翻,一边数,然后得意地说你这个礼拜读了两千多页的课外书,一定能得奖了。过去的两个礼拜,爸爸也确实看见你每天才吃完饭,就抱着书看,爸爸还好几次对你说:“刚吃完饭,应该休息,让血液去肠胃里工作。如果急着看书,血都跑到脑袋里去了,会消化不良。而且刚吃饱比较糊涂,读书的效果也不好。”只是不管爸爸怎么说,你都不听,才把书放下几分钟,跟着又拿起来。你读书的样子好像打仗似的,好快好快地翻,读完的时候还大大地喘口气:“哇,我又读了一本。”现在,爸爸终于搞懂了:原来你们班上有读书比赛,每个礼拜统计,看谁读得多。爸爸不反对这种比赛,它确实能鼓励小朋友多读不少书。只是,爸爸也怀疑你到底能记住多少,又读懂了多少。如果你只是匆匆忙忙地翻过去,既不能咀嚼书里的意思,又不能欣赏美丽的插图,甚至不能享受那些故事,获得读书的乐趣——你读得再多,又有什么意义呢?
读书就跟到博物馆一样。你可以“精读”,从头 ( http: / / www.21cnjy.com )到尾只待在一间展览室里,研究一两样东西;你也可以“浏览”,到处走走,遇到感兴趣的,就多读一下展品的说明。读书也可以像是参加“发现之旅”的比赛。大家拼命读,拼命冲,比谁读得多,谁考得好。只是到头来,很可能没见到多少,没学到多少,徒然得个虚名,不仅浪费了时间,还搞坏了身体。在这儿,爸爸要告诉你两句孔子说过的话——孔子说:“把已经学过的东西,常常拿出来温习,就会有新的收获,不是很喜悦的事吗?”孔子又说:“只知道学习,却不进行思索,到头来等于白学;只靠思索却不去学习,则变得危险了。”在孔子的这两句话里提到了三个词,也就是“学”“习”和“思”。“学”是指“学新的东西”;“习”是讲“温习”,也就是把学过的东西再温习一下;“思”是讲“思索”,让学过的东西在脑海里多打几个转,甚至引发一些自己的想法,产生一些自己的创意。现在爸爸要问你,你这个礼拜读了两千多页书,算是“学”,是“习”,还是“思”?你的答案大概只有“学”吧!21·cn·jy·com
14.第1段画线句用了的修辞手法,有什么样的表达效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第2段作者讲了孔子关于“学”、“习”、“思”的2句话,请任选一句,用孔子的原话表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背课文
金波
记得上小学的第一天,老师发下语 ( http: / / www.21cnjy.com )文(那时候叫国文)新课本,我就急不可待地翻开来看。当时印象最深的是第一课的图画,画的是地平线上升起一轮太阳,红红的,光芒四射。
老师开始教我们学课文。
没想到第一课这么简单,就三个字:天亮了。
渐渐地,学了三课,老师让我们从第一课背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第三课。全班同学就像唱歌似的,拉长音调背起来。背得那么轻松、流畅,清脆的声音像河水般缓缓地流着,连标点符号都被走了。老师也笑咪眯地和我们一起背。
真没想到,语文课这么好学。背书就像唱歌,谁也没把它放在心上。
后来,课文越学越多,越来越长,老师还是让我们背书,我就觉得没那么轻松了。大约上到四年级,老师教我们学新课文,这篇课文是《匆匆》。
讲完了《匆匆》,老师照例让我们背诵课文。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对这几句特别感兴趣:“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一面读着,一面看着屋里方砖地上的阳光,觉得作者写得真好。
可是,我只顾欣赏课文,并没用心去背。等妈妈来检查时,我只能背出开头的一段,后面的就结结巴巴地背不出了。我不由得垂头丧气。
妈妈拿着课本,很平静地说:“你学的都是白话文,念起来就像说话,不难背啊!”
我仍低着头,不吭声。妈妈接着说:“我小时候,学的是古文,还不懂呢,就让背。”说完,她就背起来:“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我听着很新鲜。看看妈妈,她容光焕发地背着。我很受鼓舞。我很佩服妈妈,她连那么难懂的古文都能背下来,这篇有趣的课文,我为什么背不下来呢?
自从那次以后,每当我遇到难背的课文,就用妈妈的话激励自己。
有一天,课堂上,老师发给每人一篇补充教材,是《桃花源记》,这是一篇古文。
老师像讲故事似的,先把课文的内容复述一遍,大家听得津津有味,催老师快点讲解。
老师却没有那样做,她带领大家一遍又一遍地朗诵 ( http: / / www.21cnjy.com )课文:“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渐渐地,那字句不再生疏,变得铿锵悦耳。去几遍,不仅声音好听,课文的内容也从迷茫之中显现出来,在我们的脑海中,渐渐地活出那个捕鱼人有趣的经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我们几乎都能背下这篇课文了。
老师说:“读书百遍,而义 ( http: / / www.21cnjy.com )自见。”我们对老师的这句话似懂非懂。但是,渐渐地,我们体会到,多背一些好文章,储存在脑海里,在一次次的重温中,不断地加深着理解,就好牛儿吃下草,经过多次反刍,慢慢地消化,慢慢地吸收。【版权所有:21教育】
现在,我还常常默诵着小时候学过的课文,那些文字总能行云流水般地把我带回小学的语文课堂上。(有删改)
16.根据意思,在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 )
(2)形容兴趣浓厚的样子。( )
17.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中,“见”读 ,意思是 ,这句话的意思是 。
18.(阅读要素)作者回忆了自己背课文的哪些经历?用简短的话概括出来。
《背课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通过背课文,作者有哪些体会?(  )(多选)
A.边读边想象课文内容,就可以快速背下来。 B.多背可以加深理解。
C.多背有助于写作能力的提高。 D.边读边欣赏可以背得更快。
20.你赞同画“ ”的句子中老师的做法吗?说说理由。
课外阅读。
书架
大凡人们都是先有书,后有书架的。书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了,无处搁放,才造一个架子。我则不然,我仅有十多本书时,就有一个挺大、挺威风、挺华美的书架了。它原先就在走廊贴着墙放着,和人一般高,红木制的,上边有细致的刻花,四条腿裹着厚厚的铜箍。架上也没一本书,里边一层层堆的都是杂七杂八的,什么破布呀,旧竹篮呀,空瓶子呀,等等,简直就是个杂货架子。21教育网
至于拿它当书架用,倒有一个特 ( http: / / www.21cnjy.com )别的起因。那是十一岁时,我到一个同学家里去玩,见到这同学的爷爷,一位皓首霜须、性情豁朗的长者。他的房间里四壁都是书架,几乎瞧不见一块咫尺大小的空墙壁,书架上整整齐齐排满书籍,我感到这房间又神秘又安静,而且莫测高深。这老爷爷一边轻轻捋着长长的胡须,一边笑嘻嘻地和我说话,不知为什么,我这张平日挺能讲话的嘴巴始终紧紧闭着,不敢轻易地张开。
我回家后,就把走廊那大书架硬拖到我房 ( http: / / www.21cnjy.com )间里,擦抹得干干净净,放在小屋最显眼的地方,然后把自己的宝贝书也都一本紧挨着一本立在上边。遗憾的是,这些书总共不过十多本,放在书架上显得可怜巴巴,看上去又穷酸又空洞。我就到爸爸妈妈、姐姐妹妹的房间里去搜罗,凡是书籍,不论什么内容,一把拿来放在我的书架上,惹得他们找不到书就来和我吵闹。我呢,就像小人国的仆役,急于要蒙饱格列佛的大肚囊那样,整天费尽心思和力气到处找书。大概最初我就是为了填满这大书架才去遛书摊、逛书市的。我没有更多的钱,就把乘车、看电影和买冰棒的钱都省下来买了书。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不再为了充实书架而买 ( http: / / www.21cnjy.com )书。我有一种感觉:当许许多多好书挤满在书架上,书架就变得次要、不起眼,甚至没什么意义了。我渐渐觉得还有一个硕大无比、永远也装不满的书架,那就是我自己。
此后,我就忙于填满自己这个“大书架”了。
书是无穷无尽的,一本本书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像一个个潮头,一页页书就像一片片浪花,书上的字便是一颗颗晶莹的水珠。它们汇成了海洋,你最多只是站立滩头的弄潮儿而已。大洋深处,有谁到过?有人买书,总偏于某一类,我却不然。两本内容完全是两个领域的书,看起来毫无关系,就像各自在太平洋和大西洋的两滴水珠,没有任何关联一样,但不知哪一天出于一种什么机缘和需要,它俩也会倏然地融成一滴。
这样,我的书就杂了。还有些绝版的、旧版的书,参差地竖立在书架上,它们带着不同时代的不同风韵气息,这一架子书所给我的精神享受是无穷无尽的。
我爱这一架子书。
(作者:冯骥才,选文有删改)
21.选文围绕“书架”写了四个方面的内容,分条概括下来。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下列不能表现“我”想要填满书架的迫切心情的事情是(  )
A.把书架放在小屋最显眼的地方。 B.到家人的房间里去搜罗书籍。
C.遛书摊、逛书市,费尽心思到处找书。 D.把平时省下来的钱拿去买书。
23.读句子,回答问题。
(1)画波浪线句中的“大洋”指的是什么?联系上下文写一写这句话的含义。
(2)联系短文内容,说说文章结尾的特点。
24.结合自己的读书经历,谈谈你对文中画“_____ ”句子的理解与体会。
参考答案:
1. 形容艺术形象非常逼 ( http: / / www.21cnjy.com )真,如同活的一样。 形容枯燥,一点兴趣和意味都没有。 2. 故事情节精彩、人物个性鲜明、充满质朴的真情实感 挑选、比较着读 3.“读书好”指开卷有益,“多读书”指博览群书,“读好书”是说要读对身心有益的书。这九个字既是作者对自己一生读书体会的总结,也是对下一代的殷切期望。 4. 中外民间故事 本书精心选编中外流传已久、广受赞誉的优秀民间故事,从中我们可以认识一个个生动的形象,感受世界各国人民的智慧。21cnjy.com
【解析】1.本题考查对重点词语的理解。
结合第①自然段句子“看了人物栩 ( http: / / www.21cnjy.com )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可知形容《水浒传》的人物刻画很逼真。因此栩栩如生的意思是形容艺术形象非常生动逼真,像活的一样。www-2-1-cnjy-com
结合第①自然段句子“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 ( http: / / www.21cnjy.com )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可知看了人物刻画很逼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呆板枯燥的《荡寇志》,因此索然无味的意思是形容呆板枯燥,一点意味或者趣味都没有,使人失去兴趣。
2.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文章第①自然段句子“比如说看了精 ( http: / / www.21cnjy.com )彩的《西游记》就会丢下烦琐的《封神榜》,看了人物栩栩如生的《水浒传》就不会看索然无味的《荡寇志》。对于现代的文艺作品,那些写得朦朦胧胧的、堆砌了许多华丽词句的、无病而呻的文字,我一看就从脑中抹去。但是那些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哪怕只有几百上千字,也往往使我心动神移,不能自已!”可知作者喜欢看的是故事情节精彩,人物栩栩如生,满带着真情实感、十分质朴浅显的篇章;
结合文章第①自然段句子“同时,书看多了,我也会挑选、比较。”可知作者的读书方法是挑选、比较。
3.本题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
对于文中的“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分开理解。
1、“读书好”的含义:读书有助于人进步向前,可以使人懂得人生道理,找到人生的方向等,有很多益处,因此,读书是好的;
2、“好读书”的含义:懂得了读书的益处,就应该学会热爱读书,喜欢上读书,养成好的读书习惯;
3、“读好书”的含义:仅仅喜欢读书是不行的,还要学会读好的、有益身心的书籍,好的书籍能引导人走向成功。
三者的关系是一一递进的,因为读书好,所以要好读书,但要满足读好书这一条件。要养成好好的读书习惯,三者缺一不可。
4.本题考查阅读推荐。
根据题干写出你最近读的一本书,并写出你推荐这本书的理由即可。
如推荐书名:《火星救援》美国作家安迪·威尔。
推荐理由:小说以第一人称为主讲述了主角孤 ( http: / / www.21cnjy.com )身一人困在火星近549(星)天,最后通过自己的技能求得救助的故事。作者技术宅的背景、深厚的航天知识及幽默诙谐的语言,让原本绝望的求生故事,变得逗比又热血,当看到被遗落在火星的男主角,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和小伙伴胜利会合并回到地球,会感受到一种生命顽强不息的感动。阅读时会被主角积极的情绪感染,再艰难的日子也能笑出声来。
5.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 6.不少人觉得碎片化阅读是“美丽”的。
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 7. 快速获取海量信息 阅读成本低 知识来源有随意性和不可靠性 容易形成思维惰性,难以主动阅读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要想构筑精神家园,就要进行深度阅读 8. 碎片化 要多一点深度阅读,碎片化的阅读可以获取很大的信息量,但是深度阅读才能带给我们更多的理解,激发我们更深入地思考。
【解析】5.本题考查概括材料内容的能力。
根据第一自然段“近年来,通过手 ( http: / / www.21cnjy.com )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逐渐盛行”和“这种阅读方式被称为碎片化阅读”可知“碎片化阅读”是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
6.本题考查提取文章关键信息的能力。
由第二自然段“同时,比起价格不菲的大部头的纸质书,它的阅读成本更低。”可知,本段主要介绍了不少人觉得碎片化阅读是“美丽的。
由第三自然段“碎片化阅读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导致了知识来源的随意性和不可靠性。”可知,本段主要介绍了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
由第四自然段“碎片化阅读的“美丽”和“忧愁”是共生的。”可知,本段主要介绍了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
7.本题考查筛选和提取文章关键信息的能力。
由文中“碎片化阅读带来海量信 ( http: / / www.21cnjy.com )息”“都可以通过碎片化阅读迅速获取。”“比起价格不菲的大部头的纸质书,它的阅读成本更低。”可知,迅速获取海量信息、阅读成本更低,这两点是碎片化阅读的优点。
由文中“同时也导致了知识来源的随意性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不可靠性。”“很难主动阅读,容易形成思维惰性,成为碎片化信息的奴隶。”可知,知识来源的随意性和不可靠性、容易形成思维惰性,这两点是碎片化阅读带来的问题。
由文中“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碎片化阅读的“美丽”和“忧愁”是共生的。”可知,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
8.本题考查思维拓展能力。
结合自身实际和对材料内容的理解作答。
平时生活中,“我”经常进行碎片化阅读。
“我”得到的阅读启示是:                    
(1)通过手机、电子书、网络等工具进行的不完整的、断断续续的阅读。
(2)不少人觉得碎片化阅读是“美丽”的。也有人对此表示担忧。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
(3)①快速获取海量信息;阅读成本更低;②知识来源有随意性和不可靠性;容易形成思维惰性,难以主动阅读;③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来源:21cnj*y.co*m】
(4)碎片化要多一点深度阅读,碎片化的阅读可以带来很大的信息量,但是深度阅读才能带给我们更多的理解,激发我们更深入地思考。
9. 高尔基的名 ( http: / / www.21cnjy.com )言 长者 导师 朋友 钥匙 潜水艇 彩虹 排比 比喻 10. 二 略写 11.抒发了作者对这本书的喜爱之情。 12. 过渡 承上启下 13.既有趣又能让我们懂得一定道理的书。
【解析】9.考查文章内容理解和赏析手法。
结合“高尔基曾经说过:‘书籍 ( http: / / www.21cnjy.com )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知是高尔基的名言,结合“好书,像长者,谆谆教诲;似导师,循循善诱;如朋友,心心相印。书,是开启智慧之门的一把钥匙;书,是带我们去遨游知识海洋的潜水艇;书,是带我们走向文明乐土的一道彩虹。”可知把书比作长者、导师、朋友、钥匙、潜水艇、彩虹,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连用三个“书是”,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21·世纪*教育网
10.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文章第二段主要介绍了《绿野仙踪》的主要内容,用简单的几句话进行概括,属于略写。
11.考查体会思想感情。
结合“这是一本有趣的书,我津津有味 ( http: / / www.21cnjy.com )地读了一遍又一遍,里面有碧绿的翡翠城、充满诱惑的罂粟花丛、美丽而易碎的瓷器国。”中“津津有味”可知抒发了作者对这本书的喜爱之情。
12.考查分析字词句的含义和作用。
“《绿野仙踪》除了有好看的情节以外”承接上文,“还让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总起下文,因此这是一个过渡句,在文章中的作用是承上启下。2·1·c·n·j·y
13.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结合“这是一本有趣的书”可知这是一本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趣的书。结合“还让我明白了一个深刻的道理”可知能让我们懂得一定道理,因此《绿野仙踪》是本既有趣又能让我们懂得一定道理的书。
14.比喻,形象的写出女儿读书翻 ( http: / / www.21cnjy.com )页很快,读的很累人,好像是在完成任务一样。 15.“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1-c-n-j-y
【解析】14.本题考查对句子的赏析。
你读书的样子好像打仗似的,好 ( http: / / www.21cnjy.com )快好快地翻,读完的时候还大大地喘口气:“哇,我又读了一本。”这句画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我读书的样子”比作“打仗”,形象生动地写出了我读书的速度之快,就像是在完成任务一样。
15.本题考查了对名人名言的积累。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意思是学习后经常温习所学的知识,利用时间去实践它,不也很令人愉悦吗?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孔子所提倡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种读书及学习方法,指的是一味读书而不思考,就会因为不能深刻理解书本的意义而不能合理有效利用书本的知识,甚至会陷入迷茫。而如果一味空想而不去进行实实在在地学习和钻研,则终究是沙上建塔,一无所得。
16. 垂头丧气 ( http: / / www.21cnjy.com ) 津津有味 17. xiàn 显现 读书的遍数多了,其中的意思自然领会 18.背诵第一课到第三课像唱歌,真轻松。
背《匆匆》不用心,妈妈示范。
读《桃花源记》,熟读成诵。 1 ( http: / / www.21cnjy.com )9.AB 20.我赞同老师的做法。先读,在读中理解意思,在读中想象文章的内容,多读促进理解,这样很快就能背诵下来了
【解析】16.本题考查根据意思写词语。
可在文中找与意思具有共同词素的词语。
(1)垂头丧气:形容情绪低落、失望懊丧的神情。    
(2)垂头丧气:形容兴趣浓厚的样子。
17.本题考查字音及字义。
见:[jiàn],看到 。[xiàn]古同“现”,出现,显露。
见:显现。读音为: xiàn。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是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18.本题考查概括短文内容。
解答此题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根据题干中给出的事件找到对应的段落,然后再用简洁的语句概括。
文章第二至五四段主要写了作者背诵第一课到第三课像唱歌,真轻松。
文章第六至十一段主要写了作者背《匆匆》,没有用心背,背不出力,妈妈激励我。
文章第十二至十五段主要写了 作者读《桃花源记》,熟读成诵。
19.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掌握。
首先需要理解整篇文章大致内容,思考题目中的重点信息,抓住要点,再利用关键信息进行分析。
从十五段作者背《桃花源记》时“在我们的脑海中,渐渐地活出那个捕鱼人有趣的经历”可知边读边想象课文内容,就可以快速背下来。A选项正确。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从十七段的句子“但是,渐渐地,我们体会到, ( http: / / www.21cnjy.com )多背一些好文章,储存在脑海里,在一次次的重温中,不断地加深着理解,就好牛儿吃下草,经过多次反刍,慢慢地消化,慢慢地吸收。”可知多背可以加深理解。B选项正确。
CD选项文中并没有提及。
20.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回答表明自己的观点,再集结合句子意思说明理由。
画横线的句子主要写作者《桃花源记》时一遍又一遍地朗诵课文,边读边想象,在读中理解意思,领悟文章的感情。
21. “我”家有一个闲置的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书架 受同学爷爷的影响,“我”把书架利用起来 “我”开始为填满书架而放书 “我”不再为充实书架而放书,书架上的书给“我”带来精神享受。 22.A 23. “大洋”指的是浩如烟海的书籍。这句话说明知识是无穷无尽的,学习时永无止境的。 结尾再次电梯,总结全文,表达了作者对书的喜爱和对知识的渴望。 24.文中的作者不再为了充实书架而买书,而是明白了重要的是从书中获得知识。以前我也是像作者一样,为了让书架放满书,经常叫妈妈买书,有些翻都没翻过,今后我要认真品读每一本书,从书中获取知识。
【解析】21.此题考查学生的概括总结能力。
第一自然段交代了“我”家有个大书架,虽然 ( http: / / www.21cnjy.com )很华美很威风,但是却是一个闲置的书架,上面放着的不是书而是杂七杂八的东西。这是围绕书架写的第一方面内容。
第三自然段交代了“我”去同 ( http: / / www.21cnjy.com )学家玩,看到同学爷爷的书架上面整整齐齐的书感觉神秘又宁静,让我也想拥有这样的书架。这是围绕书架写的第二方面的内容。
第四自然段交代了“我”回家后把自己家的大 ( http: / / www.21cnjy.com )书架擦得干干净净,把能收罗的书都放在书架上。为了能填满书架,我到处费心力找书。这是围绕书架写的第三方内容。
第五、六自然段交代了我慢慢 ( http: / / www.21cnjy.com )开始变化,我觉得填满书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填满自己这个书架,把知识学到自己的头脑里。这是围绕书架写的第四方面内容。
22.此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
联系上文“我渐渐觉得还有一个硕大无比 ( http: / / www.21cnjy.com )、永远也装不满的书架,那就是我自己。”可知“此后,我就忙于填满自己这个‘大书架’了”这里的“大书架”指的是作者自己。“填满书架”实际上就是不断读书,充实自己。www.21-cn-jy.com
A.把书架放在小屋最显眼的地方。不符合“我”想要填满书架的迫切心情。
B.到家人的房间里去搜罗书籍。符合“我”想要填满书架的迫切心情。
C.遛书摊、逛书市,费尽心思到处找书。符合“我”想要填满书架的迫切心情。
D.把平时省下来的钱拿去买书。符合“我”想要填满书架的迫切心情。
故选A。
23.此题考查理解句子含义。
(1)联系上文“书是无穷无尽的,一本本书就像 ( http: / / www.21cnjy.com )一个个潮头,一页页书就像一片片浪花,书上的字便是一颗颗晶莹的水珠。它们汇成了海洋,你最多只是站立滩头的弄潮儿而已。”可知,作者把书比作潮头,把书比作浪花,把字比作水珠,那么这些都汇聚成了知识的海洋,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只是站在了浪头而已,但知识真正的边界我们谁都没有到过。所以“大洋”指的是无穷无尽的知识。
(2)“我爱这一架子书。”文段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结尾处有总结全文的作用。“我爱这一架子书。”既总结了全文,又表达了我对知识的热爱,升华了作者的感情,我对书架不再停留于只是为了填满它而填满它,而是要获取知识,用这一架子书所带来的知识武装自己的头脑。
24.此题考查学生对文段的理解和语言表达。
我们在读书时都有过这样的经历,先是比谁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书多谁的书精美,这能给我们带来虚荣心上的满足。慢慢的就会发现,比书籍的数量并不是最终的目的,真正值得骄傲的是自己有多少知识。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需要的知识越来越多,就像一个书籍需要的书籍越来越多,那个永远装不满的书架就是我们自己。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