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八单元阅读理解精选题语文三年级上册统编版
课内阅读。
①赵一曼一看,就知道是从病号灶盛 ( http: / / www.21cnjy.com )(shèng chéng)来的。那些日子非常艰苦,抗联部队几个月来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有时候乡亲们冒着危险给部队送来一点儿粮食,但得留给伤病员吃。团长、政委和战士们一样,嘴边有几个月没沾过粮食了。赵一曼看到这碗高(梁 粱)米饭,不禁想起战士们的艰苦生活,想起同志之间的友爱,想起通讯员对她的关心……21·世纪*教育网
②赵一曼端着碗轻轻走进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倒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
1.在语段括号中选择正确的读音和汉字,打“√”。
2.文中哪句话最能体现出部队生活的艰苦?用“______”在文中画出来。
3.赵一曼把碗里的饭换成了野菜粥,是因为( )(填序号)
A.赵一曼不喜欢吃 B.赵一曼心里想着伤病员,不搞特殊化
4.对比今天的幸福生活,你想对赵一曼女士说些什么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21·世纪·教育·网】
阅读实践。
灰雀(节选)
①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他在周围的树林中找遍了,也没有找到。【版权所有:21教育】
②这时,列宁看见一个小男孩,就问:“孩子,你看见过一只深红色胸脯的灰雀吗?”
③A男孩说:“没……我没看见。”
④列宁说:“一定是飞走了或者是冻死了。天气严寒,它怕冷。”
⑤那个男孩本来想告诉列宁灰雀没有死,但又不敢讲。
⑥B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
⑦男孩看看列宁,说:“会飞回来的,一定会飞回来的。它还活着。”
⑧列宁问:“会飞回来?”
⑨C“一定会飞回来!”男孩(一定 肯定)地说。
5.画“——”的句子中“他”指的是 。画“ ”的句子中, 一词也体现了这样的情感。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6.用“√”在文中括号里选出恰当的词语。
7.列宁和小男孩对话时,各自想了什么?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到后面的( )里。
句A中男孩在想( ),句B中列宁在想( ),句C中男孩在想( )。
A.我明天就把灰雀送回来。
B.我不能说我把灰雀捉走了。
C.男孩已经把灰雀送回来了,我不能问男孩,那样会伤害他的自尊心。
D.灰雀是男孩捉走的,我要用我的担心与惋惜感染男孩,让他主动送回灰雀。
课内阅读。
手术台就是阵地(节选)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在周围爆 ( http: / / www.21cnjy.com )炸。师卫生部长匆匆赶来,对白求恩说:“师长决定让您和一部分伤员离开这里。”白求恩沉思了一会儿,说:“我同意撤走部分伤员。至于我个人,要和战士们在一起,不能离开。”部长恳求说:“白求恩同志,这儿危险,让您离开这里,是战斗形势的需要哇!”白求恩说:“谢谢师长的关心。可是,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怎么能离开自己的阵地呢?部长同志,请您转告师长,我是一名八路军战士,不是你们的客人。”白求恩低下头,继续给伤员做手术。
8.画横线的句子说明当时的形势十分 。
9.将选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对“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A.白求恩把抢救伤员看作打仗,把手术台看作打仗的阵地。
B.手术台是医生的阵地,医生不能不顾自己的伤员而单独离开。
C.这是夸张的说法,意在赞扬白求恩坚守阵地、无私忘我的品质。
阅读。
善意的传递
一位年老的盲眼阿婆,拿着平生的积蓄,找到水电 ( http: / / www.21cnjy.com )行的老板,让他帮忙在她家附近的小路上装几盏灯。老板很纳闷:“阿婆,你自己又看不见装灯干什么啊?”阿婆说:“虽然我看不见,但从这儿走过的人常常会因为看不清楚道路而摔跤,很不方便,所以我想装几盏灯。”21cnjy.com
盲眼阿婆要装灯的消息第二天就传遍了全镇,所 ( http: / / www.21cnjy.com )有的人都被阿婆感动了,纷纷捐钱,主动参与装灯行动。每个人的心里都在想: 。结果,不但阿婆家外面的路灯全部亮了起来,马路还被拓宽了,通往郊外的木板桥变成了水泥桥,就连阿婆的小木屋也被重新砌(qì)成了又美丽又坚固的水泥房,每天还有很多人来看望阿婆,陪着她说笑。
盲眼阿婆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一点点善意的付出,不但使整个小镇光明、美丽起来,也无意间让自己也快乐了起来。
11.加点词语“纳闷”在短文中应读出什么语气( )
A.疑惑不解。 B.怨恨,愤怒。 C.(心情)不畅快。
12.默读第②自然段,思考每个人心里都会想些什么?请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c-n-j-y
13.你喜欢阿婆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阅读完本文,你明白了哪些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内阅读。
一个粗瓷大碗(节选)
赵一曼端着碗轻轻走进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倒(dǎo dào)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www-2-1-cnjy-com
炊事员老李在旁边看得清楚,他没吭声,眼睛里却含着泪花。
第二天开饭的时候,赵一曼又没有碗了。小通讯员急得直叫:“我说政委同志啊,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这么‘丢’啊!”
赵一曼笑着说:“是啊,什么时候才能不‘丢’碗呢?”
据后来“侦(zhēng zhēn)察”,这个粗瓷大碗已经成了七班的菜盆了。
15.请在文中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 ”画出来。
16.联系课文内容,写一写。
炊事员老李在旁边看得清楚,他没吭声,眼 ( http: / / www.21cnjy.com )里却含着泪花。他心里在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源:21cnj*y.co*m】
17.读选文第1自然段,注意加点词语,想一想赵一曼为什么要这么做,写下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我说政委同志啊,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这么‘丢’啊!"
(1)联系课文内容想一想,碗真的“丢”了吗?这里的“丢”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句话应该用( )的语气朗读。
A.责备 B.惋惜 C.无可奈何 D.敬佩
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巧捞簪子
古时候,有个小孩叫董辉。有一 ( http: / / www.21cnjy.com )天,他和妈妈到井边打水。妈妈低头提水的时候,一不小心,头上的簪子掉到井里去了,妈妈连忙找来一根竹竿,在竹竿的一头绑上一个小铁钩,伸到井里去捞簪子。
井里黑洞洞的,什么也看不清楚, ( http: / / www.21cnjy.com )捞了半天也没有捞上来。妈妈有些泄(xiè)气了,说:“要是太阳能照到井里该有多好!”这时董辉也替妈妈着急,听了妈妈的话,他看看井里,又抬头看看天上的太阳,趴在井沿上沉思着。妈妈说:“辉儿,我们不捞了,回家去吧。”董辉抬起头来,对妈妈说:“妈妈,您别着急,我有办法了。”说完他转身往家跑去,不一会儿,他抱来一面镜子。
董辉拿着镜子左照照,右照照,镜子反射出一束强光,可是怎么也照不到井里去。董辉想了想,转身跑回家去,又从家里拿来一面镜子。
他把这面镜子放在井台上,让它斜着向上,反射出 ( http: / / www.21cnjy.com )的阳光正好照在他手中的那面向下的镜子上,这样,阳光拐了两个弯,反射到井里去了。井里被阳光照得明晃晃的,妈妈的簪子很快就捞上来了。
19.从文中找出一对反义词写下来:( )——( )
20.下列对于妈妈的心情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簪子掉到井里——慌张
B.捞了半天也没有捞出来——失望
C.镜子照不到井里——绝望
D.簪子被捞了上来——欣喜
21.短文第( )自然段写董辉最后帮妈妈捞出了簪子。
22.这篇短文中的董辉是一个( )的孩子。
A.勇敢 B.聪明
参考答案:
1.chéng 粱 2.那 ( http: / / www.21cnjy.com )些日子非常艰苦,抗联部队几个月来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 3.B 4.赵一曼女士,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现在我们吃得饱、穿得暖,就在前几天,我们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感谢您为我们做出的一切,这盛世,如您所愿,山河犹在,国泰民安。2·1·c·n·j·y
【解析】1.考查字的读音及字形。
盛:读“shèng”时,指兴盛;繁盛。读“chéng”时,指把东西放在容器里。结合语境,“从病号灶盛来的”,应选择读音“chéng”。21教育网
高粱:禾本科一年生草本植物。故选“粱”。
2.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
从第①自然段的“那些日子非常艰苦,抗联部 ( http: / / www.21cnjy.com )队几个月来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团长、政委和战士们一样,嘴边有几个月没沾过粮食了”这写话中的“几个月来都是靠野菜、草根、橡子面充饥”“几个月没沾过粮食”可看出当时生活条件非常艰苦。
3.考查对语段内容的理解。
通过阅读与理解语段可知, ( http: / / www.21cnjy.com )赵一曼将“满满一碗高粱米饭”换成了“半碗野菜粥”的原因是:赵一曼看到这碗高粱米饭,不禁想起战士们的艰苦生活,想起同志之间的友爱,想起通讯员对她的关心……,战士们的生活太艰苦了。于是,赵一曼端着碗轻轻走进炊事棚,趁人不注意的时候,把碗里的饭倒进锅里,又从另一口锅里盛了半碗野菜粥。也就是说,在缺粮少食的情况下,赵一曼心里想着的是别人。
故选B。
4.考查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
学生结合文段内容回答即可。示例:您 ( http: / / www.21cnjy.com )知道吗?现在的中国是一个独立自主的中国、盛世和谐的中国、人民幸福的中国。中国的繁荣昌盛是您和像您一样前仆后继的共产党人、革命烈士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如果没有你们,哪能成就“犯我中华者,虽远必诛”的壮志豪言。
5. 列宁 可惜 6.肯定 7. B D A
【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提取关键信息的能力。
结合第①自然段“一天,列宁又来到公园,走到白桦树下,发现那只胸脯深红的灰雀不见了。”可知“他”指的是列宁。
结合文章内容可知,列宁在 ( http: / / www.21cnjy.com )树林中找遍了都没有找到那只灰雀,与第⑥自然段“多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呼应,“可惜”的意思是:值得惋惜。表达了列宁找不到灰雀的失望。
6.本题考查选词填空。
一定:规定的;确定的
肯定:确定;明确。
结合语境可知小男孩非常确定和明确灰雀会飞回来,故选“肯定”。
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句A“男孩说:‘没……我没看见。’”可以看出小男孩说话吞吞吐吐,他害怕列宁责备他,不敢对列宁说他把灰雀抓走了,故选B。21*cnjy*com
句B“列宁自言自语地说:‘多 ( http: / / www.21cnjy.com )好的灰雀呀,可惜再也飞不回来了。’”这是列宁在跟自己说话,实际上是说给男孩听的,列宁确定灰雀是小男孩捉的,但是没有揭穿小男孩,只是把自己对灰雀的担心和惋惜表现出来,让小男孩主动把灰雀送回来。故选D。
句C“‘一定会飞回来!’男孩肯定地说。”是小男孩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行为,他知道自己错了,他要把灰雀送回来。故选A。21·cn·jy·com
8.危急 9.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不能离开自己的阵地。 10.C
【解析】8.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
“敌机不断地在上空吼叫。炮弹不断地 ( http: / / www.21cnjy.com )在周围爆炸”是对环境的描写,说明当时的形势十分危急。也为下文描写白求恩不愿撤离,坚持为伤员做手术做了铺垫,更能体现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德。
9.本题考查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反问句改为陈述句的方法:①将反问句中的肯定 ( http: / / www.21cnjy.com )词改为否定词,或将否定词改为肯定词。②将反问句中的反问语气词(怎、怎么、难道等)去掉。③将句末的疑问助词(呢、吗等)去掉。④问号改为句号。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分析例句,把“我怎么能”改为“我不能”;“问号”改为“句号”。即:战士们没有离开他们的阵地,我也不能离开自己的阵地。
10.本题考查句子的理解。
“手术台就是阵地”这句话意思是 ( http: / / www.21cnjy.com )说白求恩把动手术抢救伤员看成和打仗一样重要,他要像战士坚守阵地一样坚守手术台。表现了白求思对工作极端负责,对同志极端热忱的高尚品德。C项中,夸张的说法不正确。故选C。
11.A 12.阿婆都这么关心我们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我们也该向阿婆学习,多关心别人。 13.喜欢。因为阿婆乐于助人,无私奉献。 14.当你帮助别人时,别人也会感恩你。
【解析】11.本题考查句子的朗读。
“纳闷”是老板感到疑惑不解,所以应该独处疑惑不解的语气,故答案选A。
12.本题考查补充内容。
结合文章内容进行补充。由上文“所有的 ( http: / / www.21cnjy.com )人都被阿婆感动了,纷纷捐钱,主动参与装灯行动”以及后文“不但阿婆家外面的路灯全部亮了起来,马路还被拓宽了,通往郊外的木板桥变成了水泥桥,就连阿婆的小木屋也被重新砌成了又美丽又坚固的水泥房,每天还有很多人来看望阿婆,陪着她说笑”可知大家被阿婆的善意所感动,决定帮助阿婆。由此可知每个人的心里都在想:阿婆虽然失明也想着帮助别人,我们应向阿婆学习。
13.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
结合“从这儿走过的人常常会因为看不清楚道路 ( http: / / www.21cnjy.com )而摔跤,很不方便,所以我想装几盏灯”可知阿婆装灯是因为常有人会因为看不清路而摔跤,表现了阿婆乐于助人,关心他人的品质。
示例:我喜欢阿婆。因为阿婆关心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14.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理解。
结合“盲眼阿婆自己也没有想到,自己一点点善意付出,不但使整个小镇光明、美丽起来,也无意间让自己快乐了起来”可知本文的主旨。
示例:关心他人,自己也会收获快乐。
15.dào zhēn ( http: / / www.21cnjy.com ) 16.政委啊,你自己好久都没有沾过粮食,还总是想着战士们,我们也心疼您呀! 17.因为她知道战士们也好久都没吃到粮食了,做为政委的她不想搞特殊,她要与战士们同甘共苦。 18. 不是真的丢了,在这里“丢”的意思的赵一曼又把碗送给了别的战士了。 C
【解析】15.本题考查字音辨析。
“倒”是一个多音字,字音不同字义也就 ( http: / / www.21cnjy.com )不同,所以组成的词语也就不同。对于多音字我们要注意平时的积累要注意一个字在不同的读音下,字义、词义分别是什么,也可以借助词性来记忆。dǎo倒:竖立的东西躺下来; dào倒:把容器反转或倾斜使里面的东西出来。那么根据语境义应该选择“dào”。21*cnjy*com
侦察:zhēn chá,(动)为了弄清敌情、地形及其他有关作战的情况而进行活动。
16.本题是一个开放性题目,回答言之有理就可以。
由此“炊事员老李在旁边看 ( http: / / www.21cnjy.com )得清楚,他没吭声,眼睛里却含着泪花”可以看出,赵一曼关爱战士胜过关爱自己,在艰苦的环境中与战士同甘共苦,坚持革命,赵一曼的精神感动了老李,所以,他的眼里含着泪花。在他的泪水里,也有对赵一曼的疼惜。将老李心里对赵一曼的疼惜之情表示出来即可。
例如:政委啊,你不要总是想着战士们了,你自己的身体你也要注意啊!
17.本题考查学生对于加点词语的理解。
要想理解加点词语的意思, ( http: / / www.21cnjy.com )就要先理解整个选段中的意思。从选段中我们可以看出赵一曼“端着碗轻轻走进”“趁人不注意”就是不想让人发现,可见她并不想搞特殊。所以我们可以理解为:因为她知道战士们也好久都没吃到粮食了,做为政委的她不想搞特殊,她要与战士们同甘共苦,坚持革命。
18.(1)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的理解。
从“据后来‘侦察’,这个粗瓷大碗已经成了 ( http: / / www.21cnjy.com )七班的菜盆了。”中可以看出这个菜碗不是真的丢了,它被赵一曼送给七班当菜盆了。在这里“丢”的意思是“送”,指赵一曼又把碗送给了别的战士了。【出处:21教育名师】
(2)本题考查朗读的语气。
认真读选文,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句子“我说 ( http: / / www.21cnjy.com )政委同志啊,给你一百个碗也架不住这么‘丢’啊!”中的“丢”有特殊含义,知道是赵一曼把碗用到了别的地方,肯定不是丢了。所以读这句话的时候应该用无可奈何的语气。
19. 黑洞洞 明晃晃 20.C 21.4/四 22.B
【解析】19.本题考查反义词辨析。
反义词就是两个意思相反的词,包括:绝对反义词和相对反义词。
结合文中井里阳光照射前后环境对比,可知反义词是“黑洞洞——明晃晃”。
20.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A.根据“妈妈连忙找来一根竹竿”可知簪子掉到井里时慌张的心情。
B.根据“妈妈有些泄气了”可知捞了半天也没有捞出来时失望的心情。
C.根据“这时董辉也替妈妈着急”可知镜子照不到井里时着急的心情。
D.簪子失而复得,妈妈肯定是欣喜的心情。
综上所述,答案选C。
21.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重点内容的理解、分析能力。
题目中要求找到董辉最后帮妈妈捞起簪子的段落,也就是文章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就是董辉的最后帮妈妈捞出了簪子的内容。即第④自然段。www.21-cn-jy.com
22.本题主要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鉴赏能力。
从董辉想到利用两面镜子蒋光反射到井里的方法可以看出董辉是一个聪明、机智的孩子。故答案选B。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