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7张PPT。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烟台第三中学
唐自然
一、【教材分析】 《课程标准》要求: “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新航路的开辟,欧洲殖民者的殖民扩张加速了工业革命的到来,而工业革命也将人类带入了新的时代,给闭关自守的中国一前所未有的冲击,古老的中国被迫开始了他的艰难的近代化进程,可见本课在本单元中处于核心地位,工业革命在整个经济发展历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二、【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认知能力来看:高一学生对历史的认识往往还停留在感性认识阶段,理性思维能力不高.
从心理特点来看:高一学生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表现欲,不喜欢枯燥、刻板的教学方式,这就要求历史教学要有趣味性、挑战性。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让学生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的事实和掌握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形成巨大影响.
培养合作交流、探索新知的能力;
利用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全面、客观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三、【教学目标】2、过程与方法:
通过情景教学法、合作探究法等教学方法,使学生分析出工业革命的原因和影响,以突破本课的重点和难点。
通过图片展示和列表归纳构建知识体系,突出两次工业革命的异同点以突破本课重点。三、【教学目标】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教学中要让学生认识到,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经济要发展,科技要先行的思想。
通过学习使学生辩证的看待世界市场的形成对人类文明的影响,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尊重经济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四、【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教学难点:
工业革命能够在英国产生的原因
两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五、【教学策略】整合教材:
将第三目“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渗透到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中去解决。
拓展挖掘教材:
将蒸汽机发明的影响,放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的影响去解决
将电的发明及广泛应用的影响放到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中去解决。
教学模式 :
采取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小组内合作探究、组间竞答解决问题——教师点拨升华——学生巩固练习的教学模式。以实现“和谐高效、思维对话”课堂的要求。概念解读工业革命:主要是以机器取代人力,是以资本主义由工场手工业阶段到工厂机器大工业生产阶段的一个飞跃,它既是生产领域里的一场大变革,又是社会关系方面的一场革命。发明人国别内容年代史蒂芬孙英火车1814年富尔顿美轮船1807年瓦特英改良蒸汽机1785年卡特莱特英水力织机1785年克隆普顿英骡机1779年阿克莱特英水力纺机1769年哈格里夫斯英珍妮纺纱机1765年工业革命时期的主要发明探究1:通过图表看特点?一:第一次工业革命
材料一(技术):工业革命前,英国的工场手工业已非常发达,精
细的分工导致了生产工具的专门化,为以后大机器的发明创造了技
术前提。材料二(劳动力):从15世纪开始的圈地运动,到18世纪中期,自
耕农阶级已不存在。大批农民离开土地,成为一无所有的游民。
探究2:为什么工业革命首先能产生在英
国?材料三(市场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
工业也不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 —— 《共产党宣言》 结合所学还有哪些因素?总结出工业革命产生发展的规律性因素政治保障(前提)
资金
劳动力
技术
原料
市场(必要性)
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社会稳定殖民贸易和殖民地掠夺获得的大量财富圈地运动工场手工业的积累殖民掠夺和圈地运动最大殖民帝国的形成,海外市场不断扩大探究3:以蒸汽机为代表的工业革命的影响(展示小论文)生产力:结合蒸汽机发明的影响
生产关系:结合图片手工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
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
—— 马克思
社会关系:结合蒸汽机发明的影响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材料4国际关系:19世纪中期一位英国经济学家这样记述:“大洋洲有我们的牧场,阿根廷和北美西部草原上有我们的羊群,……南非和澳大利亚的黄金流向伦敦,印度和中国人为我们种茶,而且我们的咖啡、白糖和香料种植园遍布东印度群岛。……”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生产力: 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统治在世界范围内的基 本确立;机器工厂取代手工工场
社会关系:自由、平等民主思想进一步深入人心,进入争取民主的时代
国际关系:东方从属于西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探究4: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原因政权条件
资本条件
市场条件
科技条件 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原因资本主义统治在世界范围内的基本确立(由于第一次工业革命开展)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自然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展,科技紧密结合(突出科技)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内燃机示意图发电机电动机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展爱迪生在实验室里?李比希实验室内的有机分析装置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展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展第二次工业革命成就展探究5:两次工业革命之间的异同19世纪下半叶内燃机、电力科学家科学理论与生产紧密结合多个国家同时进行重工业最大不同探究6: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电的发明为代表的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影响生产力: 人类进入电气时代(结合教材)
生产关系: 进入垄断资本主义(结合教材)
大企业时代
社会关系:进入相对民主的时代(以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英国议会改革为例)
国际关系: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在广义上指的是国际间商品交换关系的总合。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概念解读 探究7:世界市场形成过程
(1)开始形成
(2)初步形成
(3)最终形成(16C—18C中叶)
决定因素:
表现:早期的殖民扩张和世界贸易
(18C中后期—19C中叶)
决定因素:
表现: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居于世界
贸易中心
(19C下半叶—20C初)决定因素:
表现:欧美强国开始分享英国世界
贸易中心地位,瓜分世界。新航路的开辟工业革命的推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19世纪末形成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国际贸易的推动探究8: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方式人口和资本的流动(国际移民、资本输出)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方式武力逼迫和殖民统治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示意图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方式世界市场形成带来的影响对资本主义国家
对亚非拉国家
对整个世界
破坏性客观建设性深化探究【课堂小结】
依据板书,由学生归纳总结本课的重点知识,
由教师进行纠正总结升华
两次工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发展,最终推动了世界市场形成。西方列强借着工业革命的雄风向我们滚滚驶来,在这场工业革命的大潮中闭关自守的清政府必将受到全面的冲击,中国卷入世界市场的命运已成历史的必然。【巩固练习】1 第二次工业革命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大的不同点是
A 整个革命的进程时间缩短 B 先进国家几乎是同时进行
C 社会生产力获得极大提高 D 科学与技术开始结合紧密2
2下列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形成途径是靠英国的侵略扩张
B 世界各地落后封闭的经济结构被打破而融为一个整体
C 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D 给世界各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3 史学界认为,18世纪末到19世纪中期,对欧洲大陆来说一个大动荡的时代,同时也是历史性变革的时代。这一“历史性变革”的根本原因是
A 资本主义制度进一步确立 B 工业革命的扩展
C 工人运动的迅速发展 D 争夺世界霸权的斗争加剧4 导致英国工业革命产生的直接原因是
A 广阔的海外市场和廉价原料产地的拓展
B 分工的发展使劳动工具进一步专门化
C 工场手工业无法满足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D 英国工人和技师的努力探索【巩固练习】材料一: 市场总是在扩大,需求总是在增加,甚至工场手工业也不能满足这种需求了. 于是,蒸汽机和机器就引起了工业中的革命.
材料二: 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
不管反动派怎样惋惜,资产阶级还是挖掉了工业脚下的民族基础,古老的民族工业被消灭了,并且每天都还在被消灭.
材料三:
它的商品的低廉价格, … 它迫使一切民族---如果不想灭亡的话---采用资产阶级的生产方式它迫使它们在自己那里推行所谓文明制度,即变成资产者. 一句话,它按照自己的面貌为自己创造出一个世界.
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说明工业革命发生的直接原 因.
(2)根据材料二和三,概括工业革命造成的主要影响.
【巩固练习】【反思】本课的教学内容非常丰富,学生虽对工业革命有初步的印象,但涉及到众多的重点问题,许多概念难以理解,教时设计为2-3课时,难度很大。为了说课的整体效果,围绕工业革命对世界市场的影响这一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我对教材进行大胆的整合,将第三目“工业时代的经济组织”,渗透到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中解决,整体上以问题引领进行设计,同时采取组内合作探究、组间竞答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及时总结历史学习的方法规律,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又能讲清重点,突破难点,同时也实现了教学的三维目标。尽自己的能力结合学情做了教学估计和对策,当然在具体教学中会有种种教学问题出现,教学设计意图不一定都能得到实现,希望能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完善。
敬请各位专家多批评指正! 工业革命 蒸汽时代的到来 工业革命的含义、原因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影响进入电气时代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原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 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三个阶段) 世界市场的形成方式 国际贸易的发展人口和资本的流通
武力威逼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板书设计】蒸汽机出现的意义一大时代 , 两革命 , 三变化一大时代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两革命动力革命交通运输业革命城市化工业化三变化平等化(社会关系)自然力:人力、畜力、风力
----蒸汽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