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永州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湖南省永州市名校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88.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3-10-07 18:03:23

文档简介

也很难让搬入其中的村民拥有踏实的幸福感。
2023—2024 学年度高一年级第一次月考 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发展的必然结果。农民要住更新的房子,村庄要修更宽
的马路,于是土窑洞被水泥瓷砖取代,青石板路上覆盖了厚厚的水泥,合村并居也成了一种
语 文
现实选择。只不过,环境变了,生活变了,基于生活之上的习俗、文化、历史等也都会随之
考试时间:150 分钟;分值:150 分 改变。因此,合村并居与保护乡土文脉之间存在天然的矛盾,这其实也是现代社会发展中广
注意事项: 泛存在的一个文化悖论。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摘编自《合村并居,别丢了乡土文脉》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材料二:
第 I卷(选择题) 乡下最小的社区可以只有一户人家。夫妇和孩子聚居于一处有着两性和抚育上的需要。
一 、现代文阅读(35 分) 无论在什么性质的社会里,除了军队、学校这些特殊的团体外,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
(一)现代文阅读 I (本题共 5 小题 ,17 分) 在中国乡下这种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是不常见的。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能有这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5 题 。 类情形,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这一点对于我们乡土社会的性质很有影响。美国的乡下大
材料一: 多是一户人家自成一个单位,很少屋檐相接的邻舍。这是他们早年拓殖时代,人少地多的结
前段时间,一些地方“合村并居”的新闻不断吸引着人们的眼球。合村并居主要是将一 果,同时也保持了他们个别负责、独来独往的精神。我们中国很少类似的情形。
些人口偏少、位置偏远的小村子甚至“空心村”进行整合,将这些村落的人们迁往大村子或 中国农民聚村而居的原因大致说来有下列几点:一、每家所耕的面积小,所谓小农经营,
城镇并居,从而整合资源,节约土地,提升人居环境和公共服务水平。 所以聚在一起住,住宅和农场不会距离得过分远。二、需要水利的地方,他们有合作的需要,
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举措,合村并居无疑是一件好事。可合村并居后,对一些群众而言, 在一起住,合作起来比较方便。三、为了安全,人多了容易保卫。四、土地平等继承的原则
“人住进了城镇的楼房,心却在牵挂老家的祠堂”。这说明,合村并居不是简单的“拆旧房、 下,兄弟分别继承祖上的遗业,使人口在一个地方一代一代的积起来,成为相当大的村落。
建新居”的物理迁移,它还应包含“人心搬迁”“文脉传承”等软性内容。 无论出于什么原因,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我
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中指出,乡土性是中国传统社会的本质特色。中国人素来就 在上文所说的孤立、隔膜是以村和村之间的关系而说的。孤立和隔膜并不是绝对的,但是人
有安土重迁、聚村而居、终老是乡的习惯传统。乡村是承载中国文化与精神的基石,是乡土 口的流动率小,社区间的往来也必然疏远。我想我们很可以说,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
文脉赓续的重要空间。 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
不管是被动的合村并居,还是自然的城市化进程,大量村庄已经消失或正在消失,这是 孤立的社会圈子。
客观现实。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00年中国大约拥有 360万座自然村,而到了 2010年该数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假如
字已下降到 270万。长期关注传统村落保护的学者冯骥才评估,中国每天大约有 80到 100 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
个村庄消失。 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
一旦村庄消失,中国传统的乡土精神和历史记忆也将失去依托。比如,遍布乡村的祠堂 有陌生人的社会。
是乡村中重要的传统文化建筑,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其主要功能是祭祖敬祖、宗亲 摘编自费孝通《乡土中国》
联谊、家风传承。合村并居过程中,如果村子里的祠堂被简单拆掉,那真的可能会祭拜祖宗 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都找不到地方,孝亲敬祖的传统可能因此就断裂了。 A.将一些人口偏少、位置偏远的小村子甚至“空心村”进行整合是乡村振兴的一件重要举
面临同样命运的,还有那些农村的老房子。不少村子尤其古村落都有极具历史价值的古 措。
建筑或古民居,但有些村落规模较小,离城镇较远,人口也流失严重,如果按照一些地方合 B.将经济价值和商业考量置于首要地位,过分关注合村并居中经济价值和景观价值是得
村并居的标准,可能会一并了之、一拆了之。当那些老房子、古建筑,在推土机的轰鸣中应 不偿失的。
声倒下时,我们丢掉的不是几片残砖断瓦或几根石柱木梁,而是老房子承载的历史文化价值, C.农民要住更新的房子,村庄要修更宽的马路,追求更好的物质生活条件是社会发展的
是通过老房子与历史进行对话的机会。 必然结果。
不幸的是,合村并居过程中,不少地方将经济价值和商业考量置于首要地位,更多关注 D.只有在中国社会,除了军队、学校这些特殊的团体外,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
合村并居中“钱值”(经济价值)和“颜值”(景观价值)的开发,而忽略了“文值”(文化价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值)的保育。有的地方按照城市商业住宅的统一标准,给村民设计房子,楼越盖越高,可原 A.冯骥才评估中国每天大约有 80到 100个村庄消失,这是被动的合村并居和自然的城
来各具特色的村落格局全都消失了。还有一些,生硬照搬外国风格改造农村的院子,结果使 市化进程的结果。
得乡村建筑中出现“欧洲补丁”“美国碎片”等不伦不类、不中不西、不土不洋的奇葩景观。 B.有些村落规模较小,也没有具历史价值的古建筑或古民居,可以将这些村落的人们迁
乡村景观城市化与建筑西洋化,不仅割裂了乡土原生文化传承,也污染了乡土文化精神。丢 往大村子或城镇并居。
弃乡土文化特色,一味地进行克隆复制,很难将新社区建成让群众拥有独特记忆的精神家园, C.中国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但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以看到只有一户人家
语文第一次月考卷第 1页,共 4页
{#{QQABJQAAggiAQABAAAgCAwXACAMQkACCCAoOxBAMsAIAAQFABAA=}#}
的小社区。 讨我的胡局长吗?”
D.中国乡村里,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这是一个熟悉的没有陌生人的社 “林小姐不必害怕。时光真快,我们不见已经两年多了。”胡梦安柔声说着,“你一走,
会。 林伯母急坏了:我也急……林小姐,你晓得吗?我是如何地敬慕着你……”
3.下列不可以视为“合村并居”积极有效举措的一项是( )(3分) 他眯缝着眼睛,露着惋惜的神色:“令堂大人已经去世了,令尊去了南方;至于小风小
A.陕西安康谭坝借助发展民宿的契机,对村子里的老房子进行保护性的改造。 弟,我本想留下,跟着我在北平读书,后来他愿意跟着父亲,所以也去了南方——他们大概
B.对于那些因合并而消失的村子,可以帮其编写村史村志,有条件的可以建村史馆。 都在南京。”道静突地打了一个冷战,想:“他怎么会知道这些?”但她仍旧从牙齿缝里向
C.对于农村现存的无人居住的老旧危房,为了消除安全隐患,避免其倒塌给周围村民带 外迸着字句:“你找我有什么事就照直说吧!那个家庭与我毫不相干!”
来危险,可以一律拆除。 胡梦安不动声色,拿起了纸烟;“宪兵三团晓得你参加了共产党的活动,因此逮捕了你。
D.云南山歌作为民间艺术的一个分支,传承于古时最底层老百姓的生活,不够高雅,可 林小姐,你跑出家庭闯来闯去,闯到共产党的怀抱里。真想不到!真想不到!”他连声慨叹
以取缔。 着,“林小姐,你放心好了。不管你过去有过多少危害民国的严重问题,有我——可以帮助
4.近日,我市就合村并居如何开展面向社会征集意见。请结合材料给出几条建议。(4分) 你……”
“我没有危害国家!我也不需要你的帮助!”道静的心里像有一颗埋藏的炸弹爆炸了,
她瞪着眼睛激怒地喊道。
5.从下面这段文字中,并结合材料二,你读出了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所揭示 胡梦安的笑容收敛了,拿起桌上的大皮包,掏出几张红绿纸片和几本刊物,像亮宝一样
的中国“乡土社会”的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4分) 向她眼前一亮:“这是什么?林小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 望着那些熟悉的纸片——“中国共产党”几个字赫然映到她的眼里,她的《北方红旗》
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 也落入强盗们的手里……看见这些,她心里一阵发热,脸色由惨白变成了深红。愤怒使她忘
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掉了怎样对付狡猾的敌人,她喊道:“传单是我的!我恨你们!”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 “林道静呵,我和你家里是老世交喽。你还是个孩子,很年轻,不懂得社会的复杂黑暗。
叹惋。 世界能凭一点点盲目的热情救得了吗?这腐烂透顶的社会能凭一些像你这样热情的孩子获
——(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救吗?我劝你醒一醒……蒋孝先这小子手狠得很,昨晚上又枪毙了十五个共产党,都是蛮好
的青年,花一样的年纪,其中还有三个女的。为什么要拿自己宝贵的生命去做无谓的牺牲?”
多么“诚恳”的语言,血淋淋得可怕。
( 二 ) 现 代 文 阅 读 Ⅱ ( 本 题 共 4 小 题 , 18分 )
“卑贱的灵魂永远不能理解什么叫崇高的事业!”道静的眼睛看着窗户和门外,她冷静
阅 读下 面的 文字 ,完成 6-9题 。 下来了。
青春之歌(节选) 胡梦安见说不动,威胁着以三天为限,挟着皮包走了。
杨沫 道静怔怔地走回屋里,颓然坐在一把椅子上。她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孤独和软弱。屋子虽
林道静像在做噩梦。上车后还没容她想,就有一大块黑布把她的两眼捆得严严的。世界 然小,但却变得这样空旷、这样冷清。看看凌乱的屋子,她忍不住伏在桌上哭了。
突然变得漆黑而可怕,她的心像掉在无底的深渊中停止了跳动。“匪徒们绑架青年”她听说 “不要难过啦,那是个什么东西,这样欺负人?”只见屋子里站着四五个人——有男有
过,国民党常用这种阴毒的手段捕走青年。有许多人就这样一去不返。 女,全是同院的房客,多半都是北大的学生。一霎间,道静觉得欣慰而胆壮了。
“死吧——牺牲的时候到了!”下了车,她想着,被推进一个门里。潮湿、阴暗、拥挤、 之前,她简单地只想到死,一死不是什么都完了么?现在,她不再愿意死,她要斗争。
发着霉气的臭味,使她立刻明白这是到了牢房。许多女犯人包围着她。 第二天下午,来了一个瘦小而活泼的女学生。女学生热情地拉起道静的手,说:“道静,
“这屋里都是什么案?”林道静问。 想不到在这儿遇见你……”这正是纪念“三一八”时打阎庚的徐辉,是邻居姐妹特意请来帮
一个镶着金牙的胖女人,扳着指头道:“花案、赌案、烟案、抢案,外带上拐带呀,私 助道静的。
逃呀,白面瘾客呀!” “请你说说你这次被捕的经过吧。”徐辉的眼睛忽然变得像锥子一样,锐利而明亮。
林道静把拥塞着的女人一个个看了一下,觉得眼熟。忽然,父亲的姨太太,母亲凶狠的 接着,道静把被捕经过和碰见胡梦安的情况,向徐辉说了一遍。
脸,淫荡的小调,噼啪的麻将牌响……许多忘了的情景和人物,此刻全在她脑际清晰地浮动 徐辉侧着头,全神贯注地听着。时而摇头笑笑,时而拍拍道静的肩膀,皱皱眉头。听完
起来了,她厌恶地吐了口唾沫,不愿再想这些。 了,她道:“你的斗争勇气还不错,性格也直爽可爱。对刽子手,你干吗那么诚实?你不该
第二天下午,她被担保释放。 承认传单是你散的。”
林道静雇车赶回公寓,关上门,正想查查丢了什么东西,一个西服革履的瘦长男出现了。 道静紧紧拉住徐辉的手,望着她好像两盏小灯一样精明的眼睛,红着脸说:“徐大姐,
“林小姐,受惊了!我特来慰问。”胡梦安摘下精致的灰色呢帽,露着笑脸向道静点头 我真是傻极啦。”
鞠躬。道静盯住那精瘦的闪动着白眼珠的黄脸,暗自想道:“他不是那个曾经买通母亲,要 徐辉沉思了一会,问道;“你打算怎么办?”
语文第一次月考卷第 2页,共 4页
{#{QQABJQAAggiAQABAAAgCAwXACAMQkACCCAoOxBAMsAIAAQFABAA=}#}
“想逃脱。但是不知道怎么逃。” 郎高郢擢升甲科,吏部判入等,授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四月,宪宗策试制举人,应才识
徐辉笑了。 兼茂明于体用科,策入第四等,授周至县尉、集贤校理。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自雠
“明天傍晚在家等着,会有人把你带走。千万机密!” 校至结绶畿句,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而
孤独的感觉消失了。林道静被随处都能遇到的、人类最珍贵的同情与正义的支援鼓舞着。 往往流闻禁中。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二年十一月,召入翰林为学士。三年五月,
她想:生活的海洋,只要你浮动,你挣扎,你肯咬紧牙关,那么总不会把你沉没。她开始整 拜左拾遗,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拜命之日献疏言事居易与河
理东西,幻想着即将到来的新生活。 ——(有删改) 南元稹相善,同年登制举,交情隆厚。稹自监察御史谪.为江陵府士曹掾,翰林学士李绛、崔
群上前面论稹无罪,居易累疏切谏。疏入不报。六年四月,丁母陈夫人之丧,退居下邽。九
6.下列对小说节选部分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年冬,入朝,授太子左赞善大夫。十年七月,盗杀宰相武元衡,居易首上疏论其冤,急请捕
A.林道静在关押时回忆过去家庭生活的情节,与下文她和胡梦安抗争过程中表现出的与 贼以雪国耻。宰相以宫官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事。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执政方恶
家庭决裂的情节相呼应。 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诏出,中书舍人王涯上疏论之,言居易所犯状迹,不宜治郡,追
B.胡梦安一开始柔声细语,言谈间充满关心,实际上,他的劝说只是为了拉拢林道静, 诏授江州司马。
软化林道静的革命意志。 (节选自《旧唐书·白居易传》)
C.林道静在牢房中不安,在公寓中愤怒,得到帮助后坚定,展现了一个普通女性向革命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斗士转变的心路历程。 A.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拜命之日/献疏言事/
D.林道静对新生活充满“幻想”,暗示了真正美好的新生活即将到来,这是林道静参加革 B.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拜命之日/献疏言事/
命初期幼稚的表现。 C.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拜命之日/献疏言事/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D.居易自以逢/好文之主非次拔擢/欲以生平/所贮仰酬恩造/拜命之日/献疏言事/
A.小说按照时间线索,讲述了林道静被捕关押、和敌人交锋、与战友相遇等三个情节, 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它们层层推进,衔接紧密。 A.元和,唐宪宗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汉武帝首创年号。
B.小说描写人物既有群像描写,如庸俗市侩的囚犯、热情友爱的友人;也有个人特写, B.京都,指唐朝首都长安。古人也把首都称作京师,如《登泰山记》中“自京师乘风雪”。
如林道静、胡梦安、徐辉。 C.字,即表字,人的别名,古人有名有字,字常用于自称,称呼别人时,以称名表示
C.文章从多个角度对林道静进行了细致的刻画,运用了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礼貌。
心理描写等手法,突出了人物形象。 D.谪,指贬官降职,文段一中“左迁”与文段二中“贬为江表刺史”中的“贬”也有此意。
D.结尾部分“你浮动,你挣扎,你肯咬紧牙关……”运用排比手法,强调了林道静受到启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发后,意志趋于坚强,思想趋于成熟。 A.文段一交代了《琵琶行》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人物,概述了琵琶女的身世。
8.请简要分析林道静的性格特征。(6分) B.白居易自幼聪明过人,十五六岁时创作的文章就得到了当时著名文士顾况的赞许。
C.白居易与元稹交好,元稹被贬时他多次上疏极力劝谏,奏疏呈上却没有得到回复。
9.小说以“青春之歌”为题,有何妙处?请简要分析。(6分) D.宰相武元衡被刺杀,白居易上疏请求抓捕刺客,却因越权进谏而被贬为江州司马。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每小题 4分)
二 、古代诗文阅读(41 分) (1)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 5 小题 ,20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 10-14 题 。
文段一: (2)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
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中夜弹琵琶者,听其音,铮
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 14.白居易为什么能得到章武皇帝的重用,请结合文段二简要概括。(3分)
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
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六言,
命曰《琵琶行》。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 2 小题 ,9 分)
(白居易《琵琶行·序》)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课时作业》188页)
文段二: 蓟中作
白居易,字.乐天,幼聪慧绝人,襟怀宏放。年十五六时,袖文一编,投著作郎顾况。况
高适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
能文,后进文章无可意者。览居易文,不觉迎门礼遇。贞元十四年,始以进士就试,礼部侍
语文第一次月考卷第 3页,共 4页
{#{QQABJQAAggiAQABAAAgCAwXACAMQkACCCAoOxBAMsAIAAQFABAA=}#}
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 就这样一直在乡下读书、思考、种地。终于在他弃彭泽令回家16年后的57岁时写成 的
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①。 《桃花源记》。陶渊明不是政治家,却勾勒出一个理想社会,让人们不断去追求;他不是专
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②。 门的游记作家,却描绘了一幅最美的山水图,让人们不断地去寻找;他不是专门的哲学家,
惆怅孙吴③事,归来独闭门。 却给出了人生智慧,设计了一种最好的心态,让人们得到解脱。如果真要说专业的话,陶渊
【注】①翻:通“反”,反叛。②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安禄山为夺取边功,数次 明只是一个诗人,他开创了田园诗派,用美来净化人们的心灵。
侵掠奚、契丹,引起边患,却被唐玄宗封为东平郡王。③孙吴;战国时期军事家孙武和吴起。 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④闭门:东汉名士陈寔有感于世道黑暗,拒绝入仕,故“闭门悬车,栖迟养老”。 A.空中楼阁 顺藤摸瓜 大张旗鼓 脍炙人口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B.海市蜃楼 按图索骥 大刀阔斧 脍炙人口
A.诗歌开头以“沙漠”“塞垣”这些塞外特有的景物,勾勒出一幅塞外图画,又用白描 C.海市蜃楼 顺藤摸瓜 大张旗鼓 喜闻乐见
手法刻画了“白日”昏暗、寒云苍茫的萧条之景。 D.空中楼阁 按图索骥 大刀阔斧 喜闻乐见
B.“边城何萧条”一句中的“何”字和形容词“萧条”,强烈地暗示了诗人的感慨之深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与忧愁之重,为下文进行议论和抒情做了铺垫。 A.人们把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折射出不同的“桃花源”。
C.“一到”引出由前面虚实结合的叙事写景到后面议论抒情的转折,又巧妙地指出了“边 B.人们从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中折射出不同的“桃花源”。
城何萧条”的具体原因“胡虏”的反叛。 C.不同的“桃花源”,折射出不同的人对理想家园的理解认知。
D.全诗叙事写景,形象逼真,境界浑朴;议论抒情,深睿精警,跌宕起伏;语言看似 D.不同的“桃花源”,折射出人们对理想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
平淡质朴,但字字含情,情感浓烈。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 (本题共 2小题 ,6 分)
16.诗歌后四句表现了诗人哪些思想感情?请结合诗句加以分析。(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20—21题。(第三周周考语言文字运用题)
宋词有以山喻愁的。如赵嘏:“夕阳楼上山重叠,未抵闲愁一倍多。”愁很沉重,像山
一样压来,让人透不过气来,难以喘息,无法摆脱,极言 ① 。在李清照的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 1 小题 ,12 分) 笔下,使无形的愁有了重量。她的《武陵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 可以载在船上,但愁太过沉重,只恐船都载不动。愁的悲凉与沉重活灵活现。
(1)白居易《琵琶行》中,“ , ”运用侧面烘托的手法, ② 。如,刘禹锡:“水流无限似侬愁”;李后主:“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
突出表现了琵琶女高超的琴技,曲虽罢,但却余音绕梁,令人沉醉、沉浸其中。 水向东流。”秦少游:“落红万点愁如海。”把愁比喻成江水或海水,一是说愁像江水连绵
(2)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将自然景观与怀古之情融为一体,具有承上启下的过 不绝;二是说愁像海水既深又广,让人深陷其中难以自拔,且茫茫无涯,不知何处是尽头。
渡作用的句子是“ , ”。 欧阳修《踏莎行》“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说的是依依不舍的离愁如春
(3)曹操《短歌行》中“ , ”两句运用比喻手法,以 水迢迢;贺铸《江城子》“漫将江水比闲愁,水尽江头愁不尽”,说的是
明月可望而不可取,比喻求贤才而不得,点明了忧愁不断的原因。 ③ ;秦观“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说的是一言难尽的悲愁如泪化
(4)《归园田居》(其一)中描写乡村中常常听到的声音是: , 。 春江。
(5)《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诗人蔑视权贵,也是全诗主旨的诗句 20.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
是: , 。 处不超过 15 个字。(5分)
(6)杜甫《登高》中道出郁积诗人心中的自身之苦和国运之恨,无限悲凉难以排遣的句子 21.结合材料内容分析李清照、李煜、秦观在描写“愁”的时候运用的修辞手法。(3分)
是: , 。
三 、语言文字运用(14 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 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 I (本题共 2小题 ,6 分) 在阅读文学作品时,从自己的感受出发,简要地把自己对作品的理解、分析和评价写出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8—19题。 来,这就是文学短评。文学短评在“评”,要结合内容议论,不是天马行空的读后感;叙议
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是被审美的汁液浸泡、又为理想的光环所笼罩着的山水,它是作者 结合又以议论为主;评议时“点面结合”而重点在“点”。
幻化出的 。在当代中国,无论东西南北,都能 找到“桃花源”。人们对理想 请从下面诗词中任选一项,写一则文学短评:
家园不同的理解认知折射出不同的“桃花源”。但每一个“桃花源”里似乎都有陶渊明的影 ①李清照《声声慢》 ②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 ③白居易《琵琶行》。
子,真可谓“一处桃源一陶翁”。陶渊明在归隐前也不是没有参与过政治,读书人谁不想建 要求:1.从思想感情、形象、艺术手法、语言四个方面中的一个方面进行评论。
功立业?他一上任就在自己从政的小舞台上 地搞改革,却引来了上级监察和考核官 2.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
员政绩的官吏来找麻烦。陶渊明大怒:“我安能为五斗米折腰?”连夜罢官而去。从此,他 息;不少于 800 字。
语文第一次月考卷第 4页,共 4页
{#{QQABJQAAggiAQABAAAgCAwXACAMQkACCCAoOxBAMsAIAAQFABAA=}#}2023—2024 学年度高一年级 第一次月考语文答案 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体现的是聚村而居,熟人社会
1.D 2.A 3.D 的特点;“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体现的是人口不流动(或:
4.①合村并居不能是简单的物理迁移,还应包含“人心搬迁”“文脉传承”等软性内容。 人与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是孤立和隔膜的)特点。
②尊重中国人安土重迁、聚村而居、终老是乡的习惯传统。 6.D 7.C
③尽力保留乡村中的重要的传统文化建筑、具历史价值的古建筑或古民居,传承中国传统的乡土精神和历 8.①敢于斗争:被捕后做好牺牲准备;在与敌人的抗争中不受蛊惑、意志坚定。
史记忆。 ②直爽可爱:在愤怒中承认自己参与散发传单,承认仇恨;在友人面前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信任同志。
④要多关注“文值”(文化价值)的保育。要让新社区成为群众拥有独特记忆的精神家园,让搬入其中的村 9.①内容上,展现了青年革命党人林道静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青春历程;
民拥有踏实的幸福感。(每点 1分,共 4分) ②主题上,表达了作者对以林道静为代表的这一青年群体的讴歌、赞美;
5.①以农业为生(或:乡下人离不了泥土); ②聚居一处(或:聚村而居);③熟人社会;④人口不流动(或: ③表达效果上,生动形象,富有文学性,给人朝气蓬勃之感,使人感受到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人与人在空间的排列关系上是孤立和隔膜的)。(每点 1 分,共 4 分) 【解析】
【解析】 6.D.“这是林道静参加革命初期幼稚的表现”理解错误。依据原文当林道静听完徐辉的话之后,“孤独的
1.D.“只有在中国社会……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错误,材料二原文为“无论在什么性质的社会 感觉消失了。林道静被随处都能遇到的、人类最珍贵的同情与正义的支援鼓舞着。她想:生活的海洋,只
里,除了军队、学校这些特殊的团体外,家庭总是最基本的抚育社群”,选项缺少条件。故选 D。 要你浮动,你挣扎,你肯咬紧牙关,那么总不会把你沉没”可知,林道静对新生活充满“幻想”,这是林
2.B.“可以将这些村落的人们迁往大村子或城镇并居”错误,材料一原文为“合村并居不是简单的“拆 道静感受到同志关怀,坚定革命信念的表现。故选 D。
旧房、建新居”的物理迁移,它还应包含'人心搬迁文脉传承等软性内容”。 7.C.“运用了外貌描写”分析错误。“‘这屋里都是什么案?’林道静问”是语言描写,“暗自想道:‘他
C.“但在四川的山区种梯田的地方,可以看到只有一户人家的小社区”错误,材料二原文为“在四川的山 不是那个曾经买通母亲,要讨我的胡局长吗?’”是心理描写,“道静的眼睛看着窗户和门外,她冷静下来
区种梯田的地方,可能有这类情形,大多的农民是聚村而居”。 了”是动作描写,文章在描写林道静时没有使用外貌描写。故选 C。
D.“中国乡村里,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这是一个熟悉的没有陌生人的社会”错误,材料 8.①敢于斗争:当林道静被捕后,她想“死吧——牺牲的时候到了!”由此可知林道静已经做好了牺牲的
二原文为“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说明这是在假设的情况下出现的结果。故选 A。 准备;后来,被担保释放,面对胡梦安的劝说,林道静“我没有危害国家!我也不需要你的帮助!”“卑贱
3.根据材料一“将这些村落的人们迁往大村子或城镇并居,从而整合资源,节约土地,提升人居环境和 的灵魂永远不能理解什么叫崇高的事业!”“现在,她不再愿意死,她要斗争”等等,这些内容表现出林道
公共服务水平”可知,“合村并居”积极有效举措指的是:整合资源,节约土地,提升人居环境和公共服 静立场坚定,不怕牺牲,敢于斗争的性格特点。
务水平。 ②直爽可爱:当胡梦安拿起桌上的大皮包,掏出几张红绿纸片和几本刊物时,林道静喊道:“传单是我的!
D.“可以取缔”不符合“合村并居”积极有效举措,作为民间艺术的一个分支,云南山歌属于乡土原生文 我恨你们!”另外,当徐辉听完林道静叙述完被捕经过时说她“你的斗争勇气还不错,性格也直爽可爱。
化,应该予以传承和保护,而不是取缔。故选 D。 对刽子手,你干吗那么诚实?你不该承认传单是你散的。”这时,林道静红着脸说:“徐大姐,我真是傻极
4.根据材料一“合村并居不是简单的拆旧房、建新居的物理迁移,它还应包含'人心搬迁文脉传承等软性 啦。”由此可以看出林道静直爽可爱的性格特点。(每点 3分,指出 1 分,分析 2分,共 6分。)
内容”可以概括出:合村并居不能是简单的物理迁移,还应包含“人心搬迁”“文脉传承”等软性内容。 9.首先,从内容上来看,文章从开篇当林道静被捕后单纯的想“死就死吧”到后来被保释后面对敌人的
根据材料一“中国人素来就有安土重迁、聚村而居、终老是乡的习惯传统”可概括出:要尊重中国人安土 劝说,再到同志的引导和帮助,说明了林道静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犹如人的青春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一
重迁、聚村而居、终老是乡的习惯传统。 样。
根据材料一“一旦村庄消失,中国传统的乡土精神和历史记忆也将失去依托。比如,遍布乡村的祠堂是乡 其次,从主题上来看,文章以“青春之歌”为题,一则说的是以林道静为代表的青年群体的成长记录的讴
村中重要的传统文化建筑,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人文信息,其主要功能是祭祖敬祖、宗亲联谊、家风传承” 歌,另外也说明了文章主要是对他们成长过程的歌颂。
可概括出:要尽力保留乡村中的重要的传统文化建筑、具历史价值的古建筑或古民居,传承中国传统的乡 最后,从表达效果来看,“青春”一词富有朝气,是生命美好时光的代名词,生动形象,极具感染力,以
土精神和历史记忆。 “青春之歌”为题,让读者感受到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对革命的必胜充满信心。(每点 2 分,共 6 分)
根据材料一“更多关注合村并居中‘钱值’(经济价值)和‘颜值’(景观价值)的开发,而忽略了‘文值’ 10.A 11.C 12.D
(文化价值)的保育”“丢弃乡土文化特色,一味地进行克隆复制,很难将新社区建成让群众拥有独特记忆 13.(1)她曾经跟随穆、曹两位技艺高超的乐师学弹琵琶,年纪渐大,容颜衰老,嫁给商人为妻。
的精神家园,也很难让搬入其中的村民拥有踏实的幸福感”可概括出:要多关注“文值”(文化价值)的保 (2)(这些作品)都在立意上含有讽谏的表述,针砭当代的弊病,弥补政务的缺漏,那些有学问且品德高
育。要让新社区成为群众拥有独特记忆的精神家园,让搬入其中的村民拥有踏实的幸福感。 尚的人都很赞赏他。(每小题 4 分)
5.费孝通先生在《乡土中国》一书中所揭示的中国“乡土社会”有以下特点: 14.①白居易擅长诗文创作,创作了很多讽喻诗。
结合材料二“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可知,从 ②白居易创作的讽喻诗常常流传到皇宫。
人和空间的关系上来说,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粘在土地上的,他们一代接一代的传下去,不太有变动。世 ③章武皇帝善于纳谏,渴望听到正直言论。(每点 1 分,共 3 分)
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 【解析】
结合材料二“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 10.句意:白居易自认为遇到了喜好文治的君主,自己被破格提拔,就决心用平生所学,报答皇上的恩泽。
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可知,从人和人在空间的排序关系上来说,乡土社会是以住 他在拜谢厚命的时候,献上文章议论政事。
在一处的集团为单位,中国的乡土社区单位是村落,村落与村落之间又彼此孤立。 “好文之主”做“逢”的宾语,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BD;
结合材料二“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 “生平”修饰“所贮”,关系紧密,中间不能断开,排除 C。故选 A。
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这是一个“熟悉”的社会,没有陌生人的社会”可知,从人与人的关系上来 11.C.“字常用于自称,称呼别人时,以称名表示礼貌”错误。名常用于自称,称呼别人时,以称字表示
说,乡土社会是熟人社会。 礼貌。故选 C。
陶渊明文中“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体现的是以农业为主的特点;“阡陌交通, 12.D.“却因越权进谏而被贬为江州司马”错误,以偏概全。由原文“宰相以宫官非谏职,不当先谏官言
答案第 1页,共 2页
{#{QQABJQAAggiAQABAAAgCAwXACAMQkACCCAoOxBAMsAIAAQFABAA=}#}
事。会有素恶居易者,掎摭居易。执政方恶其言事,奏贬为江表刺史。诏出,中书舍人王涯上疏论之,言 已承恩”,胸中不是没有安边良策,无奈将帅己得封赏无心边防。这一句将诗人安边的自信和慷慨壮志击
居易所犯状迹,不宜治郡,追诏授江州司马”可知,除了“越权进谏”外,还有其他原因。故选 D。 碎,其心理也经历了一个起伏不定的过程。写出对安禄山发起不义战争的反感与否定,也含有对贤者沉沦、
13.(1)“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才”,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尝于穆、曹二善才学琵琶”;“善才”, 奸邪之人得志的现实的憎恨。
技艺高超的乐师;“色”,容颜;“委身”,嫁给。 最后两句“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才如孙吴却无处施展呀,只好归来闭门独自惆怅。“惆怅孙吴事,
(2)“意”,立意;“存”,含有;“箴”,针砭;“病”,弊病;“多”,赞赏。 归来独闭门”诗人积极用世、渴望成就一番功业,不会甘于闭门不出,此为其激愤之语。结合注释的背景
14.由原文“居易文辞富艳,尤精于诗笔。自雠校至结绶畿句,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 和典故可以得知,诗人忧心边事、报国无门,内心愤懑,表达出诗人浓浓的爱国情怀,以及不愿与世俗同
病,补政之缺”可知,白居易文辞丰富艳美,尤其擅长作诗。从学习写作到任职京师,他写的几十上百篇 流合污的精神追求,表现了诗人目睹贤者沉沦、奸人晋爵的社会现状,痛恨当朝统治者错用奸臣、造成无
诗歌,(这些作品)都在立意上含有讽谏的表述,针砭当代的弊病,弥补政务的缺漏。由此可知,白居易 穷边患的愤懑之情。
擅长诗文创作,创作了很多讽喻诗。 17.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
由原文“所著歌诗数十百篇,皆意存讽赋,箴时之病,补政之缺,而士君子多之,而往往流闻禁中”可知, 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他写的几十上百篇诗歌,(这些作品)都在立意上含有讽谏的表述,针砭当代的弊病,弥补政务的缺漏, 明明如月,何时可掇。
那些有学问且品德高尚的人都很赞赏他,并往往流传到宫中。由此可知,白居易创作的讽喻诗常常流传到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皇宫。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由原文“章武皇帝纳谏思理,渴闻谠言”可知,章武皇帝接受劝谏励精图治,渴望听到正直的言论。由此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每空 1 分,共 12 分)
可知,章武皇帝善于纳谏,渴望听到正直言论。 18.B 19.D
参考译文: 【解析】
文段一: 18.第一空,空中楼阁:多用来比喻虚幻的事物或脱离实际的理论、计划等。海市蜃楼:比喻虚幻的事物。
唐宪宗元和十年,我被贬为九江郡司马。第二年秋季的一天,送客到湓浦口,夜里听到船上有人弹琵琶。 语境指桃花源是想象出来的虚幻事物,选择“海市蜃楼”合适。
听那声音,铮铮铿铿有京都流行的声韵。探问这个人,原来是长安的歌女,曾经向穆、曹两位琵琶大师学 第二空,按图索骥:指按照图像寻找好马,比喻按照线索寻找,也比喻办事机械、死板;顺藤摸瓜:比喻
艺。后来年纪大了,红颜退尽,嫁给商人为妻。于是命人摆酒叫她畅快地弹几曲。她弹完后,有些闷闷不 沿着发现的线索追究根底。语境指按照一定线索和标准找到桃花源,选择“按图索骥”合适。
乐的样子,自己说起了少年时欢乐之事,而今漂泊沉沦,形容憔悴,在江湖之间辗转流浪。我离京调外任 第三空,大张旗鼓:比喻声势和规模很大;大刀阔斧:比喻办事果断而有魄力。“他一上任就在自己从政
职两年来,随遇而安,自得其乐,而今被这个人的话所感触,这天夜里才有被降职的感觉。于是撰写一首 的小舞台上……搞改革”,强调“他”办事果断而有魄力的,选择“大刀阔斧”合适。
长诗赠送给她,共六百一十六字,题为《琵琶行》。 第四空,脍炙人口:指美味人人都爱吃,比喻好的诗文或事物,人们都称赞;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
文段二: 形容很受欢迎。此处指《桃花源记》受人称赞,选择“脍炙人口”合适。故选 B。
白居易,字乐天,太原人,他从小就聪慧过人,胸怀豁达开朗。白居易十五六岁时,袖揣自己的一篇 19.画横线的句子的语病主要是主客颠倒,不是人们的理解和认知折射出桃花源,而是“桃花源”折射出
文章,去投赠著作郎吴地人顾况。顾况擅长作诗文,后辈的诗文,没有合他心意的。(顾况)看到白居易 人们的理解和认知。C 项“不同”应修饰“理解认知”。修改正确的是 D项。故选 D。
的文章,不自觉地到门口迎接,以礼节对待他。贞元十四年,白居易才以应贡进士身份参加考试,礼部侍 20.①愁的程度之重 ②有以水喻愁的 ③百无聊赖的闲愁比江水还长(一空 2 分,两空 4分,全对 5 分)
郎高郢选拔他为甲科,吏部判试合格,拜授他为秘书省校书郎。元和元年四月,宪宗当廷策试制举应考者, 21.修辞手法:李清照运用了比拟、比喻的手法,化无形为有形;李煜运用了设问、(比喻)明喻、夸张
白居易参加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廷试,录入四等,授周至县尉、集贤殿校理。白居易文辞丰富艳美,尤其 的手法;秦观运用了暗喻、夸张的手法。(3分,每处答对 1 处即得分。共 3分)
擅长作诗。从学习写作到任职京师,他写的几十上百篇诗歌,(这些作品)都在立意上含有讽谏的表述, 【解析】
针砭当代的弊病,弥补政务的缺漏,那些有学问且品德高尚的人都很赞赏他,并往往流传到宫中。章武皇 20.第①空,根据语境可知,此处填写的内容是对前文所述的概括,“愁很沉重,像山一样压来,让人透
帝接受劝谏励精图治,渴望听到正直的言论,元和二年十一月,皇帝召白居易进翰林院任学士。元和三年 不过气来,难以喘息,无法摆脱”是说愁的程度很重,故可填写“愁的程度之重”之类的句子。
五月,又任命他为左拾遗。白居易自认为遇到了喜好文治的君主,自己被破格提拔,就决心用平生所学, 第②空,由句后的“如”可知,后文是对此处所述的具体举例,故根据后文“水流无限似侬愁”“问君能
报答皇上的恩泽。他在拜谢厚命的时候,献上文章议论政事。白居易与河南人氏元稹相友善,同年应制举 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落红万点愁如海”等可知,都是“把愁比喻成江水或海水”,故可填写
之试得中,彼此交谊深厚。元稹从监察御史贬为江陵府士曹属吏,翰林学士李绛、崔群在皇上面前辩说元 “有以水喻愁的”之类的句子。
稹无罪,白居易也多次上疏恳切劝谏。可奏疏呈上去却没有答复。元和六年四月,其母陈夫人去世,白居 第③空,此处为照应句,句式上与后文“说的是一言难尽的悲愁如泪化春江”相对,应用“(形容词)的
易退职还居下邽。元和九年冬天,重新进入朝廷,被授予太子左赞善大夫的官职。元和十年七月,盗贼诛 愁……”;内容是对前文诗句的分析,“漫将江水比闲愁,水尽江头愁不尽”说的是愁比江水长,故可填写
杀宰相武元衡,白居易第一个上书议论他冤枉,急切请求逮捕强盗以洗雪国耻。宰相认为白居易是太子属 “百无聊赖的闲愁比江水还长”之类的句子。
官而非谏官,不应在谏官之先议论政事。正碰上有人一向嫉恨白居易,便挑他的毛病,说他浮华无德行。 21.李清照写愁,“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愁可以载在船上,但愁太过沉重,只恐都载不动”,
主管这一事务的人正厌恶白居易为此事上谏,就上奏皇帝把他贬为江表刺史。诏书下达,中书舍人王涯上 运用比拟的手法,“载不动”把愁拟作物体,把抽象的事物写的有重量,化无形为有形,运用比喻。
疏议论,根据白居易所犯的罪行,不应该治理州郡,追回诏书授任江州司马。 李煜写愁,“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自问自答,运用设问的修辞,同时运用比喻,把愁
15.C 16.①七、八句写出对安禄山发起不义战争的反感与否定,也含有对贤者沉沦、奸邪之人得志 比作江水,生动形象地说明愁连绵不绝。
的现实的憎恨;②最后两句借用典故透射出具有孙吴之才的诗人报国无门的强烈愤懑,以及不愿与世俗同 秦观写愁,“落红万点愁如海”运用暗喻,把“愁”比作“海”,极言愁像海水既深又广,愁“如海”也是
流合污的精神追求。(6 分,每点 3分) 夸张。
【解析】 22.略(60 分)
15.C.“前面虚实结合的叙事写景”错,诗歌前四句的写景是实写。故选 C。
16.第七、八句“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是诗人由边患不止而引发的激愤之语。“岂无安边书,诸将
答案第 2页,共 2页
{#{QQABJQAAggiAQABAAAgCAwXACAMQkACCCAoOxBAMsAIAAQF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