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联合调考生物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山东省部分学校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质量检测联合调考生物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格式 pdf
文件大小 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3-10-08 10:06:3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二质量检测联合调考
生物学
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
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
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4. 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第1章 第2章。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人体内环境稳态与身体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A. 人体内CO2是细胞呼吸的产物,参与维持内环境稳态
B. 内环境中酸碱平衡的维持与肺、肾等器官密切相关
C. 人体血浆渗透压与细胞内液渗透压相当,约为770 kPa
D. 尿素是人体代谢废物,不属于内环境中的组成成分
2. 在“模拟生物体维持pH的稳定”的探究实验中,某同学以自来水、pH为7的磷酸盐缓冲液、
兔血浆、肝匀浆为实验材料,分别向其中滴加0. 1 mol L-1的HC1和0. 1 mol . L-1的
NaOH进行探究。下列关于实验方法和结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A. 加自来水、pH为7的磷酸盐缓冲液的组别可作为实验的对照组
B. 滴加HC1或NaOH之前需要记录溶液的起始pH
C. 向肝匀浆中滴加一滴HC1后立即检测溶液的pH
D. 兔血浆、肝匀浆中均含有缓冲物质,可维持pH相对稳定
3.下表表示人体细胞内液和两种细胞外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成分/(mmol L-1 ) Na + IV Ca2t 啦十 cr 有机酸 蛋白质
① 147 4.0 1.25 1.00 114.0 7.5 1.0
② 142 5.0 2. 50 1. 50 103. 3 6.0 16.0
③ 10 140.0 2, 50 10. 35 25.0 - 47.0
A.①可能是组织液或淋巴液
②中的蛋内质主要是血红蛋内
C. ③表示细胞内液
D. ①②③物质的含撤唔动态变化
4.脑脊液是存在于大脑细胞师娥的液体,正常脑介液U荷 定的版力,对维持颅内压力的相对
稳定有重要作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髙二生物学第1页(共8页)】 - 24-72B1-
{#{QQABLQAEogCgQhBAAAgCAwFACgOQkBECCKoOhAAIoAAAgQFABAA=}#}
A. 大脑细胞释放的c()2能使脑脊液pii明显降低
B. 脑脊液可以为大脑细胞提供营养,运输代谢废物
C. 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会导致颅内压力降低
D. 脑脊液的渗透压与蛋白质有关,与离子无关
5-当机体糖类利用受阻或长时间不能进食吋,机体会氧化分解脂肪补充能量。脂肪分解会生成
酮体,其酸性较强。当人体内的酮体浓度超过一定限度后,就会在血液中堆积,导致人体患酮
血症。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内环境中使酸碱度保持相对稳定的物质主要是K f、C1 -
B. 与等质量的糖类相比,脂肪氧化分解会消耗更多的氧气
C. 酮血症患者的内环境稳态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D. 酮血症患者恢复糖类供能,血浆的酮体浓度会恢复到正常水平
6. 《世说新语沖记载了曹操“望梅止渴”的故事。吃梅和望梅都能够使人的唾液分泌增加。下
列关于“望梅止渴”和“吃到梅子分泌唾液”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望梅止渴”是在“吃到梅子分泌唾液”的基础上形成的
B. 二者都能够使人体分泌唾液,但其反射弧是不完全相同的
C. “吃到梅子分泌唾液”这一反射活动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
D. 人长时间不吃梅可能会导致望梅时唾液分泌不会增加
7. 星形胶质细胞是一类体积最大的神经胶质细胞,具有许多突起,并伸展填充在神经元之间,起
支持、分隔、营养神经元的作用。其细胞膜上的N a - - K -泵可摄取神经元排出的从而
维持神经元附近适宜的K+浓度。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星形胶质细胞的功能和神经元的主要功能不同
B. 星形胶质细胞功能异常会影响神经元的功能
C. 神经元排出K+时和星形胶质细胞吸收K+时都需要消耗ATP
D. 在外周神经系统中神经胶质细胞可参与构成神经纤维的髓鞘
8. 排尿活动是一种反射活动。当膀胱充盈到一定程度时,膀胱壁的牵张感受器受到刺激而兴
奋,通过神经调节引起膀胱壁收缩,储存在膀胱内的尿液排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排尿反射的低级中枢位于脊髓
B. 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有利于完成排尿
C. 成年人会有意识地憋尿,这是一种条件反射
D. 中枢神经系统可以对内脏活动进行分级调货
9. 针灸的现代化模式——电针刺激小鼠后肢的“足三里”穴位,可在细菌多糖引起的炎症反应中
发挥抗炎作用。适当电针刺激"足三里”时,会激活一组PROKR2感觉神经元(主要存在于四
肢节段),能够腿蘄激活迷走神经(脑神经中的其中一对),并通过相关调节作用激活免疫细
胞,进而发挥抗炎作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八.对小鼠皮肤进行电针刺激吋,产生的兴夼在祌经纤维上的传导是双向的
B. 迷走神经是脑发出调节内脏活动侬号的神经,W f 中枢神经系统
C. 人在穴位被电针刺激吋感到疼痛,但肢体并不会缩1"1,这W于非条件反射
【离二生物学第2页(共8页)】 - 24-72B1 .
{#{QQABLQAEogCgQhBAAAgCAwFACgOQkBECCKoOhAAIoAAAgQFABAA=}#}
D.兴奋在相邻两个神经元之间进行传递时,会发生信号转换
10.人的大脑皮层有140多亿个神经元,组成了许多神经中枢,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
位。它除了感知外部世界以及控制机体的反射活动,还具有语言、学习、记忆等方面的高级
功能。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语言功能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涉及听、说、读、写
B. 若某人言语区的V区发生障碍,则该患者不能看懂文字
C. 学习和记忆是由多个脑区和神经通路共同参与的
D. 情绪是人对环境作出的反应,与大脑的功能无关
11.人体体表痛和内脏痛的形成存在共用神经元时,神经中
枢无法判断刺激的来源,但神经中枢更习惯于识别体表
皮肤
信息,将内脏痛误认为是体表痛,这种现象称为牵涉痛。
参与牵涉痛的神经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牵涉痛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
B. a属于传人神经,c属于传出神经
C. 牵涉痛的产生可能是共用了神经元b
D.兴奋只能从脊髓到大脑皮层单向传递
12.神经胶质细胞中的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后,一方面在Rheb蛋白的作用下,促进丙酮酸进人
线粒体氧化分解供能;另一方面,丙酮酸转变成乳酸,乳酸经MTC(乳酸转运载体)运输进入
神经元内的线粒体进行分解,两种细胞的相关代谢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H神经胶质细胞
一神经元
A.神经胶质细胞可为神经元提供营养物质
B.乳酸可以作为神经元的能源物质
C. 增强MTC活性可能导致神经元结构损伤
D. Rheb蛋白失去活性会有利于保护神经元
13.去甲肾上腺素(NE)是一种神经递质,发挥作用后会被突触前膜重摄取或被酶降解。临床上
可用药物X抑制NE的重摄取,以增加突触间隙的NE浓度,来缓解抑郁症状。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A. NE可能是一种兴奋性神经递质
B. 药物X作用于突触前腆使突触间隙中NE浓度增加
C. NE能被突触前膜重撖取,所以兴奋在神经元之阿双向传递
D. 降低分解NE的_的活性能会达到缓解抑郁症状的M的
【髙二生物学第3页(共8页)】 24 - 72B1
{#{QQABLQAEogCgQhBAAAgCAwFACgOQkBECCKoOhAAIoAAAgQFABAA=}#}
14.图甲是反射弧的结构示意图,图乙是神经纤维局部放大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图甲中①表示感受器,神经中枢位于④中
B. 兴奋在③处的传导速度比在⑥处的传递速度快
C. 图乙中b是兴奋部位,a、c是未兴奋部位
D. 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电流方向一致
15.人神经系统中存在如图所示的环状通路,信息在环路中循环传递会使神经元活动的时间延

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处表示突触结构,图中共有3个突触
B. 兴奋在环路中的传递顺序可能是①■-③—②->①
C. M处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时,膜外的Na+浓度低于膜内的
D.若刺激X处,则M、N、Y处均会发生电位变化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 S-
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某研究小组用脊蛙(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进行以下三组实验:①分别将左右后肢趾浸人
盛有浓度为1%的硫酸的玻璃皿内,结果两只腿均产生屈腿反射;②在左肢趾关节上做个环
形皮肤切口,将切口以下的皮肤全部剥除,用浓度为1%的硫酸浸泡左肢趾尖,结果没有出
现屈腿反射;③剪断右后肢的神经重复实验①,结果只有左腿产生屈腿反射。下列分析正确
的是
A. 屈腿反射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
B. 实验②缺少感受器不能产生反射活动 圍
C. 实验③一定是破坏了右后肢的传人神经
D. 实验说明反射活动需要完整反射弧参与
17.科研人员对哺乳动物有关苦味和甜味感知的调控进行了研究。科研人员给小鼠吸食不同口
味的液体,并记录小鼠一定时间内的舔舐次数,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味觉的产生需要借助功能正常、结构完整的反射弧才能 30
釤 I组:甜味剂
完成 n组:甜味和苦味混合剂
鹿,0 di组:苦味剂
B. 单独喂食甜味剂或苦味剂时,味觉分子会刺激味觉感受
器产生兴奋 10
c.比较三组小鼠的舔舐次数,n组显著低于I组,与瓜组
0 I--- 1相近 11组 ID组
D.据结果推测,甜觉产生后,对苦觉的产生具有明擺的抑制作用
【高二生物学第4页(共8页)】 24 - 72B1
{#{QQABLQAEogCgQhBAAAgCAwFACgOQkBECCKoOhAAIoAAAgQFABAA=}#}
I8. 量離神经纤维膜内外电位的装置,图2表示鵬釀电位变化情况。下列叙述
+6o
A +
3o
-
3o
6o
9o
o
吋间/毫秒
图1 图2
八.图1中A、B分別表示神经纤维受刺激前、后的电位情况
B. 神经纤维的状态由B变为A的过程中,细胞膜对Na+的通透性增大
C. 图1中A、B测得的电位大小可能分別对应图2中D、F点
D. 适当降低细胞外Na+浓度,在相同条件刺激下图2中F点会下移
19.兴奋性神经递质乙酰胆碱(Ach)能与毒蕈碱型受体结合。阿尔茨海默病与神经元凋亡增多
有关,细胞凋亡引起释放的Ach减少。某实验小组为验证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对大
鼠进行处理后,再对其进行学习能力以及记忆巩固能力的测验,实验处理和结果如表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实验结果
组別 实验处理
错误次数 完成学习所需时间/s
甲组 不作处理 8. 76 112. 39
乙组 向大鼠大脑注射鹅膏蕈氨酸溶液 15. 72 149. 73
注:鹅膏蕈氨酸与Ach竞争性地与毒蕈碱型受体结合。
A. 注射鹅膏蕈氨酸溶液的目的是构建实验模型大鼠
B. 乙组大鼠大脑中Ach发挥作用的效果降低
C. 乙组大鼠学习能力和记忆巩固能力均下降
D. 可通过比较两组大鼠大脑中Ach含量来验i正
20. NO化学性质十分活泼,脯多种生物学功能。NO作为脑内的气体分子神叫弟蔣卜
的神经递质不同,NO并不储存于囊泡中,而娃作为逆行信使参与突触般
一种非典型的神经递质,其作用机理如图:谷氨酸(Glu)与突触后膜上"递,属于
NMDA受体结合,NMDA通道开,Na4和Qf内流,同时外流NO 受体印
起Glu释放。下列说法正确的菇 ’仕大触前膜内引
AMPA
MDA a
Glu切
)AG
突触前脫
突触)n 膜
【高二生物学第5页(共8页)】 24 - 72B1
{#{QQABLQAEogCgQhBAAAgCAwFACgOQkBECCKoOhAAIoAAAgQFABAA=}#}
t i 1 i I
III
A. NO作为脑内的神经递质,其跨膜运输方式不是胞吐
B. NO由突触后神经元释放,作用于突触前神经元
C. NO可使兴奋吋间延长和兴奋作用增强
D. 突触间隙中Ca24浓度升高不利于兴奇的产生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个小题,共55分。
21. (11分)下图是机体组织细胞通过内环境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示意罔,其中a d表
示人休的四个系统。问答下列问题:
外 02
界养料 I
环 组织细胞
境 淋 墨
代谢废物 液
液 细胞外液
(1) 图中表示消化系统的是(填字母),d表示系统。
(2) 在肝脏中,毛细血管动脉端的02浓度(填“低于”、“等于”或“高于”)组织液
处的,组织细胞内液的C()2浓度(填“低于”、“等于”或“高于”)组织液处的,
气体分子通过的跨膜方式进出细胞,这种浓度差有利于该过程的进行。
(3) 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内环境的作用是
( 答 出 1 点 即 可 ) 。 机 体
内环境的相对稳定,主要依靠调节网络来维持。
22. (11分)为了研究神经干的兴奋传导和神经一肌肉突触的兴奋传递,将蛙的脑和脊髓损毁,
然后制作坐骨神经(传人神经)一腓肠肌标木,在坐骨神经和腓肠肌上放置电流表甲和乙,如
图所示。实验过程中需要经常在标本上滴加任氏液(成分如表所示),以保持标本活性。回
答下列问题:
任氏液成分/(g-L'1)
成分 含量
NaCl 6. 50
KC1 0.14
CaCb 0.12
NallCft 0.20
NaH^PO-i 0,01
葡萄糖 2. 00
⑴蛙的活细胞都生活在内坏境中’任氏液相当于蛙腓肠鵬胞生活的—’其中维持
酸碱平衡的成分有一 , 酗含量不能城,原因是
⑵任氏液中的葡萄糖的作用主基
0
突触前膜产生——电位并释放——。
⑷二触的兴滅递是軸的’结合图及相关实验装置 设计实验验证
23 访鵬韻腑⑽細W息传递 毒品可卡
【离二生物学第6页(共《页)】 -24 - 72B1 -
{#{QQABLQAEogCgQhBAAAgCAwFACgOQkBECCKoOhAAIoAAAgQFABAA=}#}
回答下列问题:
少。毒品可卡因对人脑部突触间神经冲动的传递干扰如图
1所示。
阁I
(1)多巴胺在神经细胞内合成后储存在中,该结构会与突触前膜融合。
⑵多巴胺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后.引起Na^■大量内流,突触后膜的电位变化是
⑶结合以上信息分析,可卡因能延长多巴胺的作用时间,其作用机理是--------- ------- °
长期吸食可卡因会引发多巴胺受体减少,使
吸食者精神萎靡,从而严重危害身体健康。
(4)研究表明,长期的情绪压力会使单胺类神经递质传递兴奋的功能减弱,严重时会出现抑
郁症。人在情绪压力下,大脑中某突触的结构如图2所示。单胺氧化酶抑制剂是目前常
用的一种抗抑郁药,能有效改善抑郁症状。结合图示信息,其可能的作用机理是-------
0
单胺类神经递质降解酶
图2
24. (11分)神经细胞间的突触联系往往非常复杂。下图为大鼠视网膜局部神经细胞间的突触
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3 AC木梢介神妗冲动怜米吋,内腆内的突触小池会释放It极酸,与中膜t的甘氨酸受
体结合,_______(填“促进”成“抑制”)('“ ill \ 从而 _______ (填“促进”或“抑
I藏生物学第7页(共8页)】 .24-72B1 .
{#{QQABLQAEogCgQhBAAAgCAwFACgOQkBECCKoOhAAIoAAAgQFABAA=}#}
制”)BC释放谷氨酸。在AC和BC之间,兴奋只能由AC传递到BC,原因是
(2) B C中谷氨酸以 的方式进人突触间隙,与乙膜上的谷氨酸受体结合,使G C释
放内源性大麻素,大麻素会 (填“促进”或“抑制”)BC释放谷氨酸。大麻素的
受体位于(填图中的膜种类)上。
(3) 正常情况下,可能会在内环境中出现的是(多选)。
A.谷氨酸 B.甘氨酸 C.内源性大麻素
25. (11分)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二者均是生命科学研究的热点领域。回答下列
问题:
( 1 )研究发现,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 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人类的
记 忆 过 程 分 成 四 个 阶 段 , 其 中 相 当 于 短 时 记 忆 , 短 时 记 忆 可
能与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
脑区有关。
(2)科学家开发了一种测量小鼠长时记忆的体系。①训练:在容器中放入2个相同的物品
(A).将小鼠放人容器中1 min后取出。②测试:24h后,取出容器中的1个A,在原来的
位置放人另一种与A不同的物品(B),将小鼠放回容器中,观察小鼠探索两个物品的时
间,计算鉴别指数(DI)(DI=小鼠探索B的总时长/探索A和B的总时长)。假设小鼠探
索A、B两个物品的最长用时相等,在一定范围内,DI与长时记忆的强弱呈
(填“正”或“负”)相关。当DI大致等于时,表示小鼠几乎不具有长时记忆。
(3)褪黑素(MEL)是由松果体产生和分泌的一种激素。已有研究显
示,MEL可调节记忆的形成。科学家继续深人研究了 MEL对
小鼠的长时记忆的确切影响。分别向小鼠注射MEL,经过训练
后进行测试,结果如图所示。阁中对照组应做的处理是-------
o结果说明,MEL可以
【离二生物学 第8页(共8页)】 24 - 72B1
{#{QQABLQAEogCgQhBAAAgCAwFACgOQkBECCKoOhAAIoAAAgQFABAA=}#}
高二质量检测联合调考
生物学参考答案
1. D【解析】尿素属于内环境成分,D项符合题意。
2. C【解析】向肝匀浆中一次滴加一滴HC1,然后轻轻摇动,加人5滴后再测pH,C项符合
题意。
3. B【解析】③是细胞内液,②是血浆,①可能是组织液或淋巴液,②中的蛋白质主要是血浆蛋
白,B项符合题意。
4. B【解析】脑脊液属于内环境,内环境的pH不会有明显变化,A项错误。脑脊液循环通路受
阻会导致颅内压力升高,C项错误。脑脊液的渗透压与蛋白质、离子等均有关,D项错误。
5. A【解析】K+、Cr不是调节内环境的酸碱度的主要物质,A项符合题意。
6. C【解析】“吃到梅子分泌唾液”是非条件反射,这一反射活动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广望梅止
渴”是条件反射,条件反射是在非条件反射的基础上形成的,二者的反射弧不完全相同,A、B
项正确,C项错误。条件反射是可以消退的,人长时间不吃梅可能会导致望梅时唾液分泌不
会增加,D项正确。
7. C【解析】神经元排出K+为协助扩散,不消耗ATP,C项符合题意。
8. B【解析】副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膀胱缩小,有利于完成排尿,B项符合题意。
9. D【解析】电针刺激时,刺激的是皮肤等部位的感受器,所以产生的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
导是单向的,A项错误。迷走神经是脑神经中的其中一对,属于外周神经系统,B项错误。人
在穴位被电针刺激时感到疼痛,但肢体并不会缩回,主要是因为大脑皮层对脊髓的调控作用,
这属于条件反射,C项错误。
10. D【解析】情绪是大脑的高级功能之一,D项符合题意。
11. C【解析】痛觉的产生未经过完整的反射弧,不属于反射,A项错误;a、c都属于传人神经,B
项错误;兴奋能从大脑皮层传递到脊髓,D项错误。
12. D【解析IRheb蛋白失去活性会使大量乳酸进人神经元,会产生较多的自由基,可能会导
致神经元结构损伤,不利于保护神经元,D项错误。
13. C【解析】增加突触间隙中NE的浓度可以缓解抑郁症状,推测NE可能是一种兴奋性神经
递质,A项正确。药物X抑制NE的重摄取,所以其作用于突触前膜,B项正确。兴奋在神
经元之间是单向传递的,C项错误。
14. D【解析】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电流方向一致,D项错误。
15. A【解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只能由轴突到胞体或树突,所以兴奋传递顺序是①
②—③—②,B项错误。M处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时,膜外的Na+浓度高于膜内的,C项错
误。刺激X处,M处不会发生电位变化,D项错误。
16. ABD【解析】实验③破坏了右后肢的神经,可能破坏了右腿屈腿反射的传出神经,C项
错误。
【高二生物学 参考答案 第1页(共3页)】 24 - 72B1
{#{QQABLQAEogCgQhBAAAgCAwFACgOQkBECCKoOhAAIoAAAgQFABAA=}#}
17. AD【解析】味觉的产生是由感受器产生兴奋后经传人神经传到大脑皮层形成的,没有经过
完整的反射弧,A项错误。单独喂食甜味剂或苦味剂时,特定的味觉分子会刺激味觉感受器
产生兴奋,传递到大脑皮层中的特定中枢形成味觉,B项正确。由实验结果可以推测,苦味
刺激味觉感受器产生兴奋后,对甜觉产生具有明显抑制作用,D项错误。
18. ACD【解析】图1中A测得的电位是外正内负(静息电位),B测得的电位是外负内正(动
作电位),A、C项正确。神经纤维的状态由B(动作电位)变为A(静息电位)的过程中,细胞
膜对K+的通透性增大,B项错误。适当降低细胞外Na+浓度,在相同条件刺激下,Na+内流
量减少,导致动作电位的峰值下降,即图2中F点会下移,D项正确。
19. D【解析】注射鹅膏蕈氨酸溶液的目的是构建实验模型大鼠,A项不符合题意;Ach的含量
不变,但由于部分受体被鹅膏蕈氨酸结合,Ach发挥作用的效果降低,D项符合题意。
20. ABC【解析】提高突触间隙中的Ca2+浓度有利于兴奋的产生,D项错误。
21. (l)b(l 分)循环(1 分)
(2) 高于(2分)高于(2分)自由扩散(1分)
(3) 作为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作为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答出1点即可,2分)
神经一体液一免疫(2分)
【解析】(1)图中a、b、c、d分别表示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循环系统。(2)在肝脏中,
毛细血管动脉端的02浓度高于组织液处的,组织细胞内液的CO2浓度高于组织液处的,这
种浓度差有利于气体分子通过自由扩散的跨膜方式进出细胞。(3)内环境是细胞生活的直
接环境,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神经一体液一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
主要调节机制。
22. (1)组织液(1 分)NaHCO3 和 NaH2PO4(l 分)
(2) 给细胞提供能量(1分)保持任氏液正常的渗透压(2分)
(3) 动作(1分)神经递质(1分)
(4) 在A点给予刺激,腓肠肌能收缩,甲、乙的指针都发生偏转(2分);在B点给予刺激,腓肠
肌收缩 ,乙的指针发生偏转,甲的指针不发生偏转(2分)
【解析】任氏液中的NaHCOs和NaH2PO4具有维持酸碱平衡的作用。任氏液类似于腓肠肌
细胞生活的组织液,其渗透压维持在生理状态。任氏液的葡萄糖含量增加会使细胞发生渗
透失水,影响细胞的生理功能。神经一肌肉突触的兴奋传递是单向的,由传出神经向腓肠肌
传递。
23. (1)突触小泡(2分)
(2) 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2分)
(3) 阻滞多巴胺回收(2分)神经元对多巴胺的敏感性降低(2分)
(4) 单胺氧化酶抑制剂能抑制单胺类神经递质降解酶的活性,减少神经递质降解,提高突触
间隙中神经递质的浓度,从而提高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性(3分)
【解析】多巴胺属于兴奋性递质,与受体结合后,突触后膜会产生内正外负的动作电位。可卡
因能阻滞多巴胺回收,使突触间隙的多巴胺含量增多,延长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时间。长期
【高二生物学 参考答案第2页(共3页)】 .24-72B1 .
{#{QQABLQAEogCgQhBAAAgCAwFACgOQkBECCKoOhAAIoAAAgQFABAA=}#}
吸食可卡因会弓I发多巴胺受体减少,降低神经元对多巴胺的敏感性,导致吸食者精神萎靡。
24. (1)促进(1分)促进(1分)神经递质(甘氨酸)只存在于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
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2分)
(2) 胞吐(1分)抑制(2分)甲膜和丙膜(2分)
(3) ABC(2 分)
【解析】(1)甘氨酸与甘氨酸受体结合后会促进Ca2+进入BC,从而促进BC释放谷氨酸。(2)
图中谷氨酸作为神经递质以胞吐的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中。大麻素与甲膜上的大麻素受体
结合后会抑制Ca2 +进人BC,进而抑制BC释放谷氨酸。大麻素受体位于甲膜和丙膜上。
(3)谷氨酸、甘氨酸和内源性大麻素均可出现在突触间隙(组织液)中。
25. (1)神经递质(1分)感觉性记忆和第一级记忆(1分)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1分)
(2) 正(2 分)0.5(2 分)
(3) 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其余同实验组(2分)增强小鼠的长时记忆(2分)
【解析】(1)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短时记忆可
能与神经元之间即时的信息交流有关,尤其是与大脑皮层下一个形状像海马的脑区有关。
(2) 如果小鼠经过训练之后记住了 A,则测试过程中小鼠将会花更少的时间去探索A,而将
更多时间用于探索B,因此长时记忆越强,DI的值越大,二者呈正相关。当探索物品A和探
索物品B所需的时间几乎相当,说明小鼠对物品A没有形成长时记忆,DI大致等于0. 5。
(3) 实验研究的是MEL对小鼠的长时记忆的影响,实验组注射MEL,根据实验设计原则,
对照组应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其余同实验组。由题图结果可知,MEL处理后小鼠DI的值增
大,说明MEL可以增强小鼠的长时记忆。
【高二生物学 参考答案 第3页(共3页)】 24 - 72B1
{#{QQABLQAEogCgQhBAAAgCAwFACgOQkBECCKoOhAAIoAAAgQFABA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