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三位数加三位数
(不连续进位)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教学目标
1.创设具体的情境,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理。
2.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3.经过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算理,渗透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
新知导入
1.放鞭炮。
12+23
35
14+11
25
50+6
56
36+3
39
69+20
89
新知导入
2.笔算下面各题。
54+45= 35+49=
9
9
99
+ 4 5
5 4
+ 4 9
3 5
8
4
1
84
笔算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
新知导入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自然条件复杂,湿地类型多样,分布面积广,因而孕育了丰富多样的野生动物。
新知导入
哺乳动物
鸟类
爬行动物
哺乳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胎生、哺乳,体温恒定,一般身体表面有体毛,如狐狸、麋鹿等都属于哺乳类。
新知讲解
湿地孕育了丰富多样的野生动物。
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
就是把鸟类和爬行类动物的种数相加。
271+122= (种)
新知讲解
271+122= (种)
想一想,竖式应该怎样写?
相同数位对齐
2 7 1
+ 1 2 2
从个位加起
393
3
9
3
答: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393种。
新知讲解
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与我们以前学习过的笔算方法一样,都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新知讲解
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一共有多少种?
就是把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种数相加。
271+31= (种)
新知讲解
271+31= (种)
+ 3 1
2 7 1
3
0
2
1
十位上7+3=10,怎样写?
向百位进1,十位写0
百位上的2加上进位的1等于3。
302
答: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一共有302种。
新知讲解
想一想:
271+903,怎样计算呢?自己试试。
相同数位对齐
7
4
2 7 1
+ 9 0 3
1
1
1
从个位加起
百位上2+9=11,相加满十,怎么办?
百位满十,应该向千位进一,百位写1。
新知讲解
小组讨论:计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注意什么?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 1。
课堂练习
基础题:
1.列竖式计算。
561+235= 387+192= 456+318=
+ 2 3 5
5 6 1
7
9
6
796
+ 1 9 2
3 8 7
5
7
9
1
579
+ 3 1 8
4 5 6
7
7
4
1
774
课堂练习
基础题:
2.算一算。
121
+234
+194
401
+367
+122
355
549
768
890
课堂练习
提高题:
3. 学校在小丽家和小明家的中间,小丽家到学校有456米,小明家到学校有283米,小丽家到小明家有多少米
456+283=739(米)
答:小丽家到小明家有739米。
课堂练习
拓展题:
4.书店原来有229本科普书,又进了324本,请你把现在科普书的数量用“ ” 在图中标出来。
229+324=553(本)
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我会用竖式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了。
我还知道百位满十,应该向千位进一。
板书设计
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
271+122=393(种) 271+31=302(种)
3
9
3
+ 1 2 2
2 7 1
+ 3 1
2 7 1
3
0
2
1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 1。
作业布置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1. 如图所示,竖式中圈起来的1表示( )。
①1个一
②1个十
③1个百
④无法确定
③
作业布置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
2.买一辆自行车和一个烤箱,一共需要多少钱?
368+424=792(元)
答:一共需要792元。
作业布置
【知识技能类作业】
选做题:
1.新星小学三年级同学要举行艺术节表彰大会,学校多功能厅里有700个座位,男生324人,女生332人,这些座位够吗?
324+332=656(人)
656<700,够了。
答:这些座位够了。
课堂练习
【知识技能类作业】
选做题:
2.围棋源于中国,是琴、棋、书、画四艺之一。围棋的棋子分别为黑、白两色, 其中黑子181枚,白子180枚。一副围棋一共有多少枚棋子?
181+180=361(枚)
答:一副围棋一共有361枚棋子。
作业布置
找找生活中用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加法的事例。
【综合实践类作业】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4.1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目标描述:创设具体的情境,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理,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学习内容分析:本节课教学,教材安排了四组动物照片,例1通过问题“我国湿地有鸟类和爬行类动物共多少种”引出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加法题。例2通过问题“我国湿地有鸟类和哺乳类动物共多少种”引出三位数加三位数一次进位加法题。教材为了加强练习,降低错误率,又安排了“想一想”,通过练习,让学生掌握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
3.学科核心素养分析:经过交流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算理,渗透迁移、类推的数学思想。通过创设具体的情境,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提高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理解三位数加法的算理算法,并能够正确计算。
2.难点:迁移、类推出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计算。
三、教学过程
教学目标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效果评价
导入新课 1.复习旧知(1)放鞭炮。(2)笔算下面各题。54+45= 35+49=揭示:笔算加法,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个位满十向十位进一。2.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自然条件复杂,湿地类型多样,分布面积广,因而孕育了丰富多样的野生动物。如丹顶鹤、蜥蜴、麋鹿和狐狸等都是我国湿地的珍稀野生动物。课件出示: 师:狐狸、麋鹿属于哺乳动物,丹顶鹤属于鸟类,蜥蜴属于爬行动物。学生:什么是哺乳类动物? 师介绍:哺乳类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胎生、哺乳,体温恒定,一般身体表面有体毛,如狐狸、麋鹿等都属于哺乳类。 师:湿地孕育了丰富多样的野生动物,我们一起去看看中国湿地这三种动物类群的种数吧! 通过复习旧知,检查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同时为后面学习新的知识奠定基础。通过交流,激发学生探究新知的欲望和积极性。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探究新知 任务一:探究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加法)课件出示:师:观察上面的表格,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数学信息?学生独自观察,然后自由说说。师:根据表格上获取的数学信息,你能告诉老师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该怎样计算?学生:就是把鸟类和爬行类动物的种数相加,算式是271+122。师:这两个数有点大,且不是整十、整百的数,不容易口算,那该怎么办呢 学生:可以用竖式计算。师:想一想,竖式应该怎样写?学生:相同数位对齐。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师:你能在练习本上算算吗?学生独自计算,然后展示反馈:师:你是从哪一位加起的 学生:从个位加起。师:与之前我们学习过的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笔算方法相同吗?学生自由说说。根据学生的回答,师小结: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与我们以前学习过的笔算方法一样,都是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通过说一说,帮助学生获取数学信息,为后面的进一步探究提供帮助。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强调竖式的书写格式“相同数位对齐”,其中蕴含的算理是相同计数单位的个数相加。通过提问“从哪一位加起 ”提示要注意计算的顺序,引导学生理解算理。 教师观察学生的活动参与程度和提取已有知识经验的能力,给予及时的鼓励与表扬。
任务二:探究三位数加三位数(一次进位加法)师:你能算算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一共有多少种吗?怎样列式?学生:就是把鸟类和哺乳类动物的种数相加,算式是271+31。师:你能在练习本上用竖式算算吗?学生独自计算,师巡视指导,发现问题及时提问:十位上7+3=10,怎样写?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回答:向百位进1,十位写0。师:百位上是2还是3?学生:百位上的2加上进位的1等于3。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师:想一想,271+903,怎样计算呢?自己试试。学生独自计算,师巡视指导,然后发现问题及时提问:在计算的过程中,你遇到了什么问题?学生:百位上2+9=11,相加满十,怎么办?师:你是怎么解决的?学生:“十位上满十,向百位进一”,我认为百位满十,应该向千位进一,百位写1。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展示:师:利用前面学习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这了不起!下面请大家分组讨论交流“计算万以内的加法要注意什么?”学生1: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学生2: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 1。 通过交流让学生经历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明确笔算加法需要遵循的一般步骤和要点。通过交流的方式梳理笔算三位数加法的法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总结、归纳等思维能力。 老师通过提问了解学生情况,观察同学是否掌握本环节内容给予及时的鼓励与指导。
迁移运用 任务三:课堂练习基础题:1..列竖式计算。561+235= 387+192= 456+318= 2.算一算。 引导学生能够在课堂练习的完成过程中对要点知识加深巩固,语言,有效应用。 分层挑选学生的作答,及时了解不同层次学生的课堂效果,收集本节课学生知识吸收的反馈信息。
提高题:3.学校在小丽家和小明家的中间,小丽家到学校有456米,小明家到学校有283米,小丽家到小明家有多少米
拓展题 4.书店原来有229本科普书,又进了324本,请你把现在科普书的数量用“△” 在图中标出来。
作业设计 【知识技能类作业】 必做题:1.如图所示,竖式中圈起来的1表示( )。2.买一辆自行车和一个烤箱,一共需要多少钱?选做题:1.新星小学三年级同学要举行艺术节表彰大会,学校多功能厅里有700个座位,男生324人,女生332人,这些座位够吗?2.围棋源于中国,是琴、棋、书、画四艺之一。围棋的棋子分别为黑、白两色, 其中黑子181枚,白子180枚。一副围棋一共有多少枚棋子?【综合实践类作业】 找找生活中用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加法的事例。
板书设计 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271+122=393(种) 271+31=302(种)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 1。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单元整体设计
一、单元主题解读
(一)课程标准要求分析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单元是数与代数领域第二学段“数量关系”中的重要内容。《数学课程标准》在“内容要求”中提出:“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数和数的运算解决问题;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能结合具体情境,选择合适的单位进行简单估算,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在“学业要求”中提出:“能在简单的实际情境中,能选择合适的单位通过估算解决实际问题,形成初步的应用意识。能在真实情境中,发现常见数量关系,感悟利用常见数量关系解决问题;形成初步的模型意识、几何直观和应用意识。”
(二)单元教材内容分析
本单元主要学习的内容包括: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三位数减三位数,三位数减三位数及验算,解决问题与估算。
本单元的学习是建立在学习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初步理解了笔算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的。本单元主要教学三位数加法和减法,在教学加法时,教材主题图借助我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情况,为学习计算提供现实背景,同时渗透环境和动物保护的教育。例1和例2安排了四个计算题目,层层递进,教学万以内的加法。例3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一次进位加法的基础上,解决连续进位的问题,同时教学验算。在学习减法时,教材借助“心连心”读书活动中,各年级为希望小学捐赠图书情况,为学习计算提供现实背景。例1教学不退位的减法,例2教学连续退位的减法,是教学的难点。例3教学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是退位减法中的难点。例4侧重于解决问题策略的教学,让学生体会面对不同的问题可以选择不同的计算策略。
(三)学生认知情况
在学习本单元内容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初步理解了笔算加、减法的基本方法,明白了相同数位对齐,满十进一和哪一位不够减,从前一位退一当十的道理。如果将多样化的学习情境呈现给学生,学生完全有可能通过知识的综合、迁移,自主学习掌握这一新知识。
二、单元目标拟定
1.创设具体的情境,理解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2.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
3.结合实际情境选择计算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
三、关键内容确定
(一)教学重点
1.理解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2.结合实际情境选择计算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难点
1.理解验算的意义,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2.理解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算理,经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优化算法。
四、单元整合框架及说明
整合指导思想定位:
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
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
这是数学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通过解决问题,让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培养估算的意识。逐步积累估算的经验,掌握估算方法,提高估算能力。
本单元教材的具体编排结构如下:
教材编排特点:
(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理解算理,并能正确计算。
本单元教材通过具体的生活情境引出计算问题的方式,将笔算加、减法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背景中,让学生先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引出计算需要,经历了笔算应用笔算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不仅帮助学生理解算理,建构数学知识,还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计算法则的获得过程,优化算法。
本单元教材在编排时,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采用类比的数学思想推出三位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大量计算具体的三位数加、减法题目的基础上,理解算理,逐步抽象概括出笔算加、减法计算法则,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3)注重“验算”,并将“验算”分散编排。
教材将加、减法的验算分散安排,在教学完某一计算后紧接着教学,这样不仅可以利用验算及时巩固笔算结果的正确性,还让学生体会验算的作用。
(4)突出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
在解决问题中,将估算作为解题的策略呈现,不仅让学生体会到估算的必要性,还让学生体验到学习数学的价值。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灵活选择解决问题策略的意识和能力。
五、单元课时规划
单元划分依据 □课程标准 教材章节 □知识结构
课程内容模块 数与代数 图形与几何 □统计与概率 □综合与实践
单元数量 4
单元主题 单元名称 主要内容 课时
数与代数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 1
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 1
三位数减三位数 1
三位数减三位数及验算 1
解决问题与估算 1
重点渗透的数学思想方法 抽象 符号化 分类 集合 对应 演绎 归纳 类比 转化 数形结合 □极限 模型 □方程 □函数 统计 分析 综合 比较 □假设 □其他
课时 学习目标 评价形式 评价标准
4.1《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 目标: 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算理,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加)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任务一:探究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加法) → 任务二:探究三位数加三位数(一次进位加法)→ 1.利用竖式自主探究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利用竖式自主探究三位数加三位数(一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4.2《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 目标: 掌握笔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够正确计算;理解验算的意义,会正确进行三位数加法的验算。 任务一:探究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 任务二:验算 → 1.利用竖式自主探究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学会自己验算。
4.3《三位数减三位数》 目标: 理解三位数减三位数的算理,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不连续退位)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任务一:探究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减法) → 任务二:探究三位数加三位数(两次退位减法)→ 1.利用竖式自主探究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利用竖式自主探究三位数加三位数(两次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4.4《三位数减三位数及验算》 目标: 掌握笔算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法则,并能够正确计算;理解验算的意义,会正确进行三位数减法的验算。 任务一:探究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 任务二:验算 → 1.利用竖式自主探究被减数中间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借助已有的知识经验,会对算式进行验算
4.5《解决问题与估算》 目标: 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精算和估算的区别与联系。 任务一:阅读与理解 → 任务二:分析与解答 → 任务三:回顾与反思 → 1.借助教材提供的情境,说出图中的数学信息和要解决的问题,理解题意。 2.在解决不同的问题时,能正确选择合适的计算策略。 3.通过交流,懂得解决实际问题时要认真分析具体情况,灵活选择解决的策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