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初中科学浙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初中科学浙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10-03 11:27:11

文档简介

初中科学浙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3八上·义乌期末)地处我国最北的漠河夏季短,冬季长而寒冷,影响其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性质 B.季风 C.地形 D.纬度位置
2.(2023八上·拱墅期末)”气候”与”天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描述天气的是(  )
A.电闪雷鸣 B.四季如春 C.长夏无冬 D.冬暖夏凉
3.(2023八上·长兴期末)莫千山是我市的避暑胜地,夏季山顶的气温比市区的气温要低得多。形成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B.地形 C.海陆分布 D.纬度位置
4.(2022八上·柯桥期中)寒假期间,小柯去哈尔滨欣赏北国冰雪世界,小颖到海南岛领略海岛风情。下面是她们两人各自在微信朋友圈发的两幅照片。分析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海拔高度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季风
5.(2020八上·黄岩期中)下列气候现象与其主要影响因素,正确的组合是(  )
A.赤道地区终年高温多雨,两极地区终年严寒一纬度因素
B.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一海陆因素
C.青藏高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一季风因素
D.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相对湿润一地形因素
6.(2020八上·黄岩期中)夏日晴朗的白天,在太阳光照射下,某海边城市陆地与海面之间空气流动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合理的是(  )
A. B.
C. D.
7.(2022八上·临海期末)下列诗句中主要反映纬度位置对气候影响的是(  )
A.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8.(2023八上·嘉兴期末)我国是受季风影响较为显著的国家之一,形成季风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低 B.地形复杂多样
C.地势西高东低 D.海洋和陆地性质差异
9.(2023八上·温州期末)我市泰顺县的白云尖山峰与北京市的金树塔主峰的海拔高度同为1611米,但冬季时,白云尖山项的气温明显高于金树塔主峰,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海拔高度 D.人类活动
10.(2023八上·婺城期末)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出现了很多像“候鸟”一样迁徙生活的人,他们在每年冬天告别北方寒冷的家乡去海南过冬,到第二年春天又回到家乡。导致我国北方和海南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季风 B.地形 C.纬度位置 D.海陆分布
11.(2022八上·义乌期中)如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A. B.
C. D.
12.(2022八上·衢州期中)对下列诗歌或语句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反映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B.“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反映了纬度位置对两地气候的影响
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体现西北地区气温年较差大的特点
D.衢州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季风
13.(2022八上·杭州期中)唐朝诗人王之涣有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而自西域归来的李白却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试从科学角度分析这两种风分别是(  )
A.夏季风、冬季风 B.西北风、东北风
C.冬季风、夏季风 D.秋季风、春季风
14.(2022八上·杭州期中)近海地区夏季的海陆风风向昼夜变化,如图为海陆风示意图,则此图表示的昼夜状况和风向是(  )
A.白天,海洋吹向陆地 B.夜晚,陆地吹向海洋
C.夜晚,海洋吹向陆地 D.白天,陆地吹向海洋
二、填空题
15.(2023八上·青田期末)分析如图所示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丙两地降水较多的是    。
(2)影响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选填“海陆位置”、“纬度位置”或“地形”)。
16.(2023八上·拱墅期末) 2020年4月底,我国启动新一轮珠穆朗玛峰的高程测量工作:5月27日,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队成功登顶测量。
(1)如图甲珠峰峰顶常年覆盖冰雪,这是因为在对流层,海拔越高,气温越   。
(2)如图乙珠峰的植被呈垂直分布,不同高度,分布着不同类型的植物,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选填“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或”地形地势”)不同。
(3)珠峰南坡降水较多,导致其雪线(积雪区的下部界线)海拔比北坡低。由此推测南坡属于   (选填“迎风坡”或”背风坡”)。
17.(2022八上·临海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工作组”最新完成的一份报告草案宣称,人为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很有可能是近50年来全球气温升高的重要原因。
材料二:漫画“啊!地球出汗了!”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季风和人类活动,分析下列气候现象的影响因素。
(1)冬季哈尔滨冰天雪地,海南岛温暖如春     ;
(2)材料一、二告诉我们,气候还受   的影响.
(3)“地球出汗了”是指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又称温室效应,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增加产生的。为减少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写出一种我们能做到的方法   。
18.(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第2课时 季风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小丽家住市中心,奶奶嫌城市夏天太热而不住她家,这激发了她探究城乡温差的原因的兴趣。某星期天,她请全班同学分别到选定的地点,于中午同一时刻测出各测试点的气温,以此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区域—温度”坐标图。
(1)图中气温最低的区域是   ;该区域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   。
(2)请提出一种降低市中心环境气温的办法:   。
(3)小丽想起了陆游的一句诗:“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说明在陆游的那个时代人们就已觉察到城市暖于郊区。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一是工厂、交通工具排放大量的废气,释放出许多   ;二是建筑物、马路中的砂石、水泥的   小,在相同的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较快;三是城市的水面小,水的   吸热少;四是楼群林立,难以形成对流。
19.(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第1课时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如图所示,A地海拔200 m,B、C两地海拔2200 m,且A处长年刮东风。请据图回答问题。
(1)B与A的相对高度为   ,A和B相比,气温较低的是   地,理论上两地的温差为   。
(2)B和C地相比,降水较多的是   地,判断理由是:B地位于   ,C地位于   。
(3)山地两侧的气候不一样,迎风坡与背风坡相比 (填字母)。
A.气温高,降雨多 B.降雨多,气温无差异
C.气温低,降雨少 D.气温高,降雨少
20.(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第1课时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读图所示的气温日变化图,回答问题。
(1)A、B两地温差较大的是   地,温差达到   ℃。
(2)假如A、B两地分别表示海洋和陆地,那么   是海洋,   是陆地。
(3)假如A、B两地都是陆地,且两地都在种植哈密瓜,那么,   地的哈密瓜肯定会更甜一点。
21.(2022八上·婺城期末)“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红叶是观赏类树木的叶子,结伴登高观赏红叶已成为休闲旅游的一大特色项目。右图所示为我国东部红叶最佳观赏期。完成下列小题。
(1)植物在受到外界环境刺激,会将叶绿素分解,叶片在掉落之前因缺乏叶绿素而呈现出红色或黄色。这种特性属于植物的   性;
(2)从图中信息可知,在北京、浙江观赏红叶的最佳时期并不相同,影响北京与浙江观赏红叶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
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 C.海陆分布 D.人类活动
22.(2021八上·兰溪月考)分析下列气候现象,并指出影响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
(1)冬季哈尔滨冰天雪地,海南岛温暖如春。   
(2)兰溪的年平均降水量明显多于塔里木盆地。   
三、解答题
23.(2023八上·台州期末)如图所示,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航天远洋测量船——望远7号船,于2022年10月19日,再次带着党和人民的期望,奔向星辰大海,创新全新伟业。
(1)出航当天,天气晴好。下列成语中哪个不是描述天气的______.
A.阴转多云 B.雷电交加 C.和风细雨 D.冬暖夏凉
(2)如果当天吹的是东南风,那么船上的旗帜将飘向   (东南”或”西北”)。
(3)如果地球对所有物体的引力都变成原来的一半,远望7号船在水中的位置将   (选填”上浮一些”、”下沉一些”或”不变”)
24.海南岛的夏日里,某天烈日当空,地面温度就会急剧上升,人们普遍感到酷热难耐。傍晚前后,常会有一场不小的阵雨,下雨时及雨停后的一段时间,人们觉得空气湿热,过一阵后,特别是一阵风过后,大地和空气便清凉了,人们也感到凉爽了。
(1)下列能反映上述现象的概念是 (填字母)。
A.天气 B.气候 C.气温 D.降雨
(2)文中叙述的天气现象有   (说出两个即可)。
(3)根据上面的描述推断海南岛夏季的气温和降水特点是   。
25.(2021八上·吴兴期中)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如图),并按下面的提示完成相关要求。
(1)根据气温曲线图,甲、乙两地气温特点很相似,都是夏季气温较   ,且最冷月气温均在   ℃以上;
(2)根据降水柱状图,甲、乙两地降水特点有很大的差异,甲地   季多雨,乙地却   季多雨。
26.(2019八上·长兴月考)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可谓神乎其神。请你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诸葛亮能够借箭成功,主要还利用的大雾,使曹操恐怕有埋伏,不敢出兵。他曾说过“亮已于三日前算定今天有大雾。因此敢任三日之限。”诸葛亮描述的是赤壁三日后的天气情况,下列成语中哪个不是描述天气的 。
A.阴转多云 B.雷电交加 C.和风细雨 D.冬暖夏凉
(2)诸葛亮乘夜黑雾大,率领大队草船驶向曹营。如果当晚吹的是东南风,那么船上的旗帜将飘向   (填“东南”或“西北”)。
(3)当草船排开水的体积为7m3时,船受到的浮力为多少牛 (写出计算过程)
27.(2020八上·新昌月考)同学们往往会利用寒暑假外出旅游。寒假,大多会选择去海南岛,那里长夏无冬;暑假则喜欢去海边城市(如大连),那里相比内陆地区更凉爽宜人。请用影响气候因素的知识对上述现象作出解释。
28.(2020八上·吴兴期末)风是永不枯竭的能源,风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现在由于电能的广泛利用,风力发电机(如图)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1)风对人类的生活和自然有很大的影响,风可以在水循环的哪个环节可以施加重要作用?
(2)风力发电机为提高捕获风能的效率,叶片设计是核心技术之一,叶片横截面制成图甲的形状,当风以图乙的角度流经叶片时,叶片会按方向转动   (选填“顺时针”或者“逆时针”)。
(3)请你利用已经学过的科学知识,简要叙述我国的夏季风是如何形成的?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很多,如纬度位置,季风,地形,海陆性质和人类活动等;
【解答】 地处我国最北的漠河夏季短,冬季长而寒冷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
故答案为:D.
2.【答案】A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刮风、下雨、雷电等都属于天气现象。气候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如:炎热的夏季、终年高温、四季如春等。
【解答】A.电闪雷鸣是短时间的现象,所以A正确;
B.四季如春是长时间的现象,所以B错误;
C.长夏无冬是长时间的现象,所以C错误;
D.冬暖夏凉是长时间的现象,所以D错误。
故答案为:A。
3.【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气候是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地形、海陆分布、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洋流等。温度与海拔高度有关,每升高1000米温度下降6℃。
【解答】莫千山和市区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纬度位置都相同,莫千山山顶的海拔比市区高很多,夏季气温就要比市区低很多,体现地形对气候的影响,B正确。
故答案为:B
4.【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季风,纬度位置,海陆性质,地形,人为因素等;
【解答】寒假期间,小柯去哈尔滨欣赏北国冰雪世界,小颖到海南岛领略海岛风情。下面是她们两人各自在微信朋友圈发的两幅照片。分析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
故答案为:B.
5.【答案】A
【知识点】气候的概念;影响气候的因素;季风
【解析】【分析】 气候是指一个区域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气候具有稳定性,反应的是长期的大气状况,气候包括气温、降水、光照等要素。 气候的影响因素有:纬度,海陆位置,季风,地形,海拔以及人类活动等;
【解答】A. 赤道地区终年高温多雨,两极地区终年严寒一纬度因素 ,A正确;
B. 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一纬度因素,B错误;
C. 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一海拔因素,C错误;
D. 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相对湿润一海陆因素,D错误;
故答案为:A
6.【答案】A
【知识点】季风
【解析】【分析】 海陆分布对气压和风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季风主要是由于大陆及邻近海洋之间存在的温度差异而形成的。 气压分布随气温分布而变化,夏季,大陆是热源,海洋为冷源,因此陆地 气压低 ,海上气压高,导致风从海洋吹向大陆;冬季,海洋是热源,大陆为冷源,海上气压低,陆地气压高,于是风从陆上吹向海洋。 随着风向的转变,地球上的气候也会跟着发生变化。
【解答】 夏日晴朗的白天,在太阳光照射下,陆地的比热容小,升温快,气体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区;海洋的比热容大,升温慢,所以温度低,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区,风从高压区吹向低压区,所以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高空中风从陆地吹向海洋;A正确;
故答案为:A.
7.【答案】D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
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人类活动等。
【解答】A.描述的气候现象都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故A不符合题意;
B.描述的气候现象都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故B不符合题意;
C.描述的气候现象都是受海陆因素的影响,故C不符合题意;
D.描述的气候现象都是受纬度因素的影响,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8.【答案】D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季风
【解析】【分析】季风是一年中风向相反或近于相反的风;海洋和陆地性质的差异是形成季风的主要原因;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风是从高压区吹向低压区的;
【解答】季风形成的本质原因是海洋和陆地性质的差异;夏季,海水的比热容大,海洋的温度低,形成高压区,陆地中沙子的比热容小,升温快,温度高,形成低压区,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成为夏季风;冬季风相反;
故答案为:D.
9.【答案】A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季风;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很多种:如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海拔高度,季风和人类活动等因素;
【解答】 温州泰顺县白云尖山峰和北京市的金树塔主峰 , 冬季时,白云尖山项的气温明显高于金树塔主峰, 主要原因是纬度因素;
故答案为:A.
10.【答案】C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引起气候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季风、地形、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季风指的在大陆和海洋之间大范围的、风向随季节有规律改变的风。海陆分布是指海洋和陆地在受热和散热方面的差异。纬度位置主要是指南北位置的区别。地形指地形表面的形态。题中提及的我国北方和海南的差异是由于纬度位置的不同。
【解答】A:季风是指风向随季节变化。题中是南北差异,故A错误。
B:地形是指同一纬度位置地表形态的变化,题中是南北差异,故B错误。
C: 我国北方和海南 两地维度差距大,所以是纬度位置引起的,故C正确。
D:海陆分布是海洋与陆地的区别,题中是南北差异,故D错误。
所以选:C。
11.【答案】D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海水的比热容大,升温慢,降温也慢;沙子的比热容少,升温快降温也快。晴天的太阳辐射比阴天大,所以晴天白天的温度更高;夜间更冷。
【解答】 昼夜温差最小的是海洋,白天和晚上都是多云的情况;
故答案为:D
12.【答案】C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季风,纬度位置,海陆性质,地形,人为因素等;
【解答】A.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反映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正确;
B. 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反映了纬度位置对两地气候的影响 ,正确;
C.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体现西北地区气温日较差大的特点,错误;
D. 衢州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季风 ,正确;
故答案为:C.
13.【答案】A
【知识点】季风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季风的风向,由题可知玉门关这个地方在内陆,其受夏季风的影响较小,受冬季风的影响较大。
【解答】 唐朝诗人王之涣有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说明是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到不了内陆的玉门关;自西域归来的李白却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说明此时是来自内陆的西北风向的冬季风。
故答案为:A。
14.【答案】B
【知识点】风;季风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因为海洋和陆地的比热容不同,导致海洋和陆地受热不均匀而在海洋附近形成的一种日变化的风系。
【解答】从本题中可以看出此风是从陆地吹向海洋的,说明陆地的气压高于海洋的气压,陆地的空气是下沉的,海洋的空气是上升的,说明陆地的温度比海洋低,由于海水的比热容比陆地上沙子的比热容大,所以晚上降温慢,陆地降温快。所以可以知道是夜晚,风向是陆地吹向海洋。
故答案为:B。
15.【答案】(1)甲
(2)地形因素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随着海拔的上升,气温是下降的,海拔酶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迎风坡上水汽多,随着高度的上升,气温下降,容易形成降水,背风坡上水汽少,水汽越往下,温度越高,越不容易形成降水;
【解答】(1)甲位于迎风坡,丙位于背风坡,迎风坡上水汽多,随着高度的上升,气温下降,容易形成降水,背风坡上水汽少,水汽越往下,温度越高,越不容易形成降水,所以甲、丙两地降水较多的是甲;
(2)甲和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素;
故答案为:(1)甲(2)地形因素
16.【答案】(1)低
(2)地形地势
(3)迎风坡
【知识点】大气的温度;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对流层中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导致同一座山上会出现四季。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解答】(1)因为在对流层,高度越高,气温越低。
(2)因为是同一座山上的不同高度,所以是地形地势不同造成的。
(3)因为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所以南坡是迎风坡。
17.【答案】(1)纬度位置
(2)人类活动
(3)减少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绿色出行,植树造林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解析】【分析】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季风和人类活动 ;
【解答】 (1)冬季哈尔滨冰天雪地,海南岛温暖如春,原因是纬度位置;
(2)材料一、二告诉我们,气候还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3)“地球出汗了”是指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又称温室效应,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增加产生的。为减少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写出一种我们能做到的方法:减少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绿色出行,植树造林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 纬度位置 (2) 人类活动 (3)减少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绿色出行,植树造林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18.【答案】(1)农田;水量多,水的比热容大,所以不易升温
(2)增大绿化面积
(3)热量;比热容;蒸发
【知识点】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分析】(1)根据“区域-温度”坐标图找出气温最低的区域,根据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点分析该区域温度低的原因;
(2)水的比热容较大,水多可以降低气温,可以在“水”上做文章,如:增大绿化面积、建人工湖等;
(3)从引起热岛效应的原因分析:城市多水泥、沙石,郊区多水,沙石比水的比热容小,吸收相同的热量,沙石的温度升高多;水少,蒸发吸热少;另外,城市中机动车比较多,热机散发的热量也比较多。
【解答】(1)由图可以看出图中气温最低的区域是农田;原因是水多,水的比热容又大,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使该区域气温较低。
(2)降低市中心环境气温的办法:增大绿化面积。
(3)引起热岛效应的原因有:工厂、交通工具等排放大量的废气,给空气带来大量的热;城市建筑材料的沙石的比热容较小,在相同的日照下(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上升较快;城市水少,水蒸发时吸收热量少;建筑物较高,空气难以形成对流。
19.【答案】(1)2000 m;B;12 ℃
(2)B;迎风坡;背风坡
(3)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和人类活动等。受地形因素影响,在山区,海拔高气温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海拔和相对高度是地面高度的计算常用方法。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海拔;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是相对高度。
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地面高度的记算,要结合地图分析理解,并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中筛选解答。
【解答】(1)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B对A的相对高度为:2200米-220米=2000米。
A和B相比,气温较低的是B地。
根据海拔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理论推算两地的温差为:2000÷100×0.6℃=12℃。
(2)B和C地相比,降水较多的是B地,判断理由是:B地位于迎风坡,C地位于背风坡。
(3)山地两侧的气候不一样,迎风坡与背风坡相比降雨多,气温无差异。
故选B。
20.【答案】(1)A;15
(2)B;A
(3)A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海陆因素对气温的影响。掌握陆地和水的比热容大小关系是本题解题关键。理解温度度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
【解答】(1)A、B两地温差较大的是A地,温差达到15℃。
(2)从图中可知A地温度变化较大,B地温度变化比较小,水的比热容大温度变化小,故B地为海洋,A地为陆地。
(3)温度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制造的有机物多,温度度,植物的呼吸作用弱。温度差越大,植物积累的有机物,哈密瓜越甜,品质好。故A地的哈密瓜品质会更好、更甜一点。
21.【答案】(1)感应
(2)A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
【解答】(1)植物在受到外界环境刺激,会将叶绿素分解,叶片在掉落之前因缺乏叶绿素而呈现出红色或黄色,这种植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
(2)读图可知,北京纬度高,温度低,进入秋天相对较早,红叶佳观赏期早;杭州纬度低,温度高,进入秋天相对较晚,红叶佳观赏期晚。综上所述,故A符合题意。
22.【答案】(1)纬度高低
(2)海陆分布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气候差异是由于不同地区影响气候的因素不同而造成的。太阳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它是地球表层热量的主要来源。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的不均匀,是形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太阳辐射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导致地表的气温由低纬度地区向两极逐渐降低,形成不同的温度带;我国的海南岛纬度低,气温高,长夏无冬。地处我国最北的漠河纬度高,夏季短,冬季长而寒冷;海洋上空水汽充足,空气湿润,因此沿海地区的降水一般要比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更丰富;地形对气温和降水也有较大的影响。地势高低不同,气温就有明显的差异。山顶的气温明显低于山麓。在对流层,地面高度每上升 1000 米,气温会下降约 6℃。
【解答】(1)我国哈尔滨纬度比较高,夏季短,冬季寒冷,海南岛纬度比较低,气温高,长夏无冬;
(2)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影响比较大,兰溪位于沿海地区,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距离海远,影响因素为海陆位置。
故答案为:(1)纬度高低;(2)海陆分布。
23.【答案】(1)D
(2)西北
(3)不变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1)天气:各种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短时间综合状态。气候:一个地区多年平均天气状况的综合。
(2)旗帜总是飘向风向的相反方向。
(3)根据浮沉条件,结合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分析解答。
【解答】(1)阴转多云,雷电交加和和风细雨,都是短时间的现象,都是天气,故A、B、C不合题意;
冬暖夏凉,描述的是一个地方较长时间内的温度状态,属于气候,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如果当天吹的是东南风,那么船上的旗帜将飘向相反方向,即飘向西北。
(3)当物体漂浮在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即F浮=G;
ρ水gV排=ρgV;
ρ水V排=ρV;
解得:;
由此可知,轮船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大小与引力大小无关;
那么:地球对所有物体的引力都变成原来的一半,远望7号船在水中的位置将不变。
24.【答案】(1)A
(2)刮风、下雨等
(3)高温多雨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况,突出特点是时间短,多变;
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特点是时间长,稳定。
【解答】(1)天气是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是多变的,读材料分析可知,描述的为天气状况。
故选A。
(2)文中叙述的大气现象有刮风、下雨。
(3)根据上面的描述推断海南岛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的气温和降水特点是高温多雨。
25.【答案】(1)高;0
(2)冬;夏
【知识点】气候的概念;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主要的气候要素包括光照、气温和降水等,其中降水是气候重要的一个要素。中国的气候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与天气不同,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解答】(1) 根据气温曲线图,甲、乙两地气温特点很相似,都是夏季气温较高,且最冷月气温均在0℃以上;
(2) 根据降水柱状图,甲、乙两地降水特点有很大的差异,甲地冬季多雨,乙地却夏季多雨。
故答案为:(1)高;0;(2)冬,夏;
26.【答案】(1)D
(2)西北
(3)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7m3=70000N
【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风;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一般指短时间内的气象变化,而气候是指长时间的气象特征。阿基米德原理公式为:F浮=ρ水gV排,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解答】(1)阴转多云、雷电交加、和风细雨都是短时间内的气象变化,而冬暖夏凉是长时间的气象特征,所以冬暖夏凉不是描述天气。
(2)诸葛亮乘夜黑雾大,率领大队草船驶向曹营。如果当晚吹的是东南风,那么船上的旗帜将飘向西北。
(3)已知草船排开水的体积为7m3,水的密度,那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7m3=70000N
故答案为:(1)D(2)西北;(3)减解析
27.【答案】答:海南长夏无冬是因为纬度低,太阳辐射强;大连与内陆相比更凉爽是海陆分布造成,陆地土壤比热容小于海洋水的比热容。
【知识点】比热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
【解答】海南岛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气温高,所以海南岛长夏无冬, 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或陆地土壤的比热容大,大连与内陆相比更凉爽。
故答案为:海南长夏无冬是因为纬度低,太阳辐射强;大连与内陆相比更凉爽是海陆分布造成,陆地土壤比热容小于海洋水的比热容
28.【答案】(1)水汽输送(蒸发、降水)
(2)顺时针
(3)夏季亚洲大陆受到太阳辐射强,由于砂石的比热比水小,陆地升温比海洋快,空气升温上升,在陆地形成低气压,海洋上的形成高气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较多水分,形成高温多雨湿润的夏季风。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水循环;季风
【解析】【分析】(1)水汽输送指的是大气中水分因扩散而由一地向另一地运移,或由低空输送到高空的过程。
(2)从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方面解答。
(3)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是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
【解答】(1)水汽输送,主要通过风的形式实现海洋水汽输送到陆地。
(2)由图可知,叶片一面平直,一面凸起,当风以图乙所示的角度流经叶片时,平直的一面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凸起的一面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所以在两面压强差的作用下叶片会按顺时针方向转动。
(3)夏季亚洲大陆受到太阳辐射强,由于砂石的比热比水小,陆地升温比海洋快,空气升温上升,在陆地形成低气压,海洋上的形成高气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较多水分,形成高温多雨湿润的夏季风
故答案为:(1)水汽输送(蒸发、降水)(2)顺时针(3)夏季亚洲大陆受到太阳辐射强,由于砂石的比热比水小,陆地升温比海洋快,空气升温上升,在陆地形成低气压,海洋上的形成高气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较多水分,形成高温多雨湿润的夏季风
1 / 1初中科学浙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3八上·义乌期末)地处我国最北的漠河夏季短,冬季长而寒冷,影响其气候的主要因素是(  )
A.海陆性质 B.季风 C.地形 D.纬度位置
【答案】D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很多,如纬度位置,季风,地形,海陆性质和人类活动等;
【解答】 地处我国最北的漠河夏季短,冬季长而寒冷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
故答案为:D.
2.(2023八上·拱墅期末)”气候”与”天气”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描述天气的是(  )
A.电闪雷鸣 B.四季如春 C.长夏无冬 D.冬暖夏凉
【答案】A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指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刮风、下雨、雷电等都属于天气现象。气候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如:炎热的夏季、终年高温、四季如春等。
【解答】A.电闪雷鸣是短时间的现象,所以A正确;
B.四季如春是长时间的现象,所以B错误;
C.长夏无冬是长时间的现象,所以C错误;
D.冬暖夏凉是长时间的现象,所以D错误。
故答案为:A。
3.(2023八上·长兴期末)莫千山是我市的避暑胜地,夏季山顶的气温比市区的气温要低得多。形成这种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大气环流 B.地形 C.海陆分布 D.纬度位置
【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气候是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地形、海陆分布、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洋流等。温度与海拔高度有关,每升高1000米温度下降6℃。
【解答】莫千山和市区的大气环流、海陆分布、纬度位置都相同,莫千山山顶的海拔比市区高很多,夏季气温就要比市区低很多,体现地形对气候的影响,B正确。
故答案为:B
4.(2022八上·柯桥期中)寒假期间,小柯去哈尔滨欣赏北国冰雪世界,小颖到海南岛领略海岛风情。下面是她们两人各自在微信朋友圈发的两幅照片。分析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
A.海拔高度 B.纬度位置 C.海陆位置 D.季风
【答案】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季风,纬度位置,海陆性质,地形,人为因素等;
【解答】寒假期间,小柯去哈尔滨欣赏北国冰雪世界,小颖到海南岛领略海岛风情。下面是她们两人各自在微信朋友圈发的两幅照片。分析造成两地气候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纬度位置;
故答案为:B.
5.(2020八上·黄岩期中)下列气候现象与其主要影响因素,正确的组合是(  )
A.赤道地区终年高温多雨,两极地区终年严寒一纬度因素
B.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一海陆因素
C.青藏高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一季风因素
D.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相对湿润一地形因素
【答案】A
【知识点】气候的概念;影响气候的因素;季风
【解析】【分析】 气候是指一个区域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气候具有稳定性,反应的是长期的大气状况,气候包括气温、降水、光照等要素。 气候的影响因素有:纬度,海陆位置,季风,地形,海拔以及人类活动等;
【解答】A. 赤道地区终年高温多雨,两极地区终年严寒一纬度因素 ,A正确;
B. 海南岛终年如夏,黑龙江省北部冬季漫长一纬度因素,B错误;
C. 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一海拔因素,C错误;
D. 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而同纬度的北京气候相对湿润一海陆因素,D错误;
故答案为:A
6.(2020八上·黄岩期中)夏日晴朗的白天,在太阳光照射下,某海边城市陆地与海面之间空气流动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空气流动方向)合理的是(  )
A. B.
C. D.
【答案】A
【知识点】季风
【解析】【分析】 海陆分布对气压和风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季风主要是由于大陆及邻近海洋之间存在的温度差异而形成的。 气压分布随气温分布而变化,夏季,大陆是热源,海洋为冷源,因此陆地 气压低 ,海上气压高,导致风从海洋吹向大陆;冬季,海洋是热源,大陆为冷源,海上气压低,陆地气压高,于是风从陆上吹向海洋。 随着风向的转变,地球上的气候也会跟着发生变化。
【解答】 夏日晴朗的白天,在太阳光照射下,陆地的比热容小,升温快,气体上升,近地面形成低压区;海洋的比热容大,升温慢,所以温度低,空气下沉,近地面形成高压区,风从高压区吹向低压区,所以近地面,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高空中风从陆地吹向海洋;A正确;
故答案为:A.
7.(2022八上·临海期末)下列诗句中主要反映纬度位置对气候影响的是(  )
A.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
B.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D.才从塞北踏冰雪,又向江南看杏花
【答案】D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
影响气候的因素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人类活动等。
【解答】A.描述的气候现象都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故A不符合题意;
B.描述的气候现象都是受地形因素的影响,故B不符合题意;
C.描述的气候现象都是受海陆因素的影响,故C不符合题意;
D.描述的气候现象都是受纬度因素的影响,故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8.(2023八上·嘉兴期末)我国是受季风影响较为显著的国家之一,形成季风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低 B.地形复杂多样
C.地势西高东低 D.海洋和陆地性质差异
【答案】D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季风
【解析】【分析】季风是一年中风向相反或近于相反的风;海洋和陆地性质的差异是形成季风的主要原因;夏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冬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风是从高压区吹向低压区的;
【解答】季风形成的本质原因是海洋和陆地性质的差异;夏季,海水的比热容大,海洋的温度低,形成高压区,陆地中沙子的比热容小,升温快,温度高,形成低压区,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成为夏季风;冬季风相反;
故答案为:D.
9.(2023八上·温州期末)我市泰顺县的白云尖山峰与北京市的金树塔主峰的海拔高度同为1611米,但冬季时,白云尖山项的气温明显高于金树塔主峰,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海拔高度 D.人类活动
【答案】A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季风;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很多种:如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海拔高度,季风和人类活动等因素;
【解答】 温州泰顺县白云尖山峰和北京市的金树塔主峰 , 冬季时,白云尖山项的气温明显高于金树塔主峰, 主要原因是纬度因素;
故答案为:A.
10.(2023八上·婺城期末)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出现了很多像“候鸟”一样迁徙生活的人,他们在每年冬天告别北方寒冷的家乡去海南过冬,到第二年春天又回到家乡。导致我国北方和海南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季风 B.地形 C.纬度位置 D.海陆分布
【答案】C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引起气候变化的因素主要有:季风、地形、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季风指的在大陆和海洋之间大范围的、风向随季节有规律改变的风。海陆分布是指海洋和陆地在受热和散热方面的差异。纬度位置主要是指南北位置的区别。地形指地形表面的形态。题中提及的我国北方和海南的差异是由于纬度位置的不同。
【解答】A:季风是指风向随季节变化。题中是南北差异,故A错误。
B:地形是指同一纬度位置地表形态的变化,题中是南北差异,故B错误。
C: 我国北方和海南 两地维度差距大,所以是纬度位置引起的,故C正确。
D:海陆分布是海洋与陆地的区别,题中是南北差异,故D错误。
所以选:C。
11.(2022八上·义乌期中)如图中,昼夜温差最小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海水的比热容大,升温慢,降温也慢;沙子的比热容少,升温快降温也快。晴天的太阳辐射比阴天大,所以晴天白天的温度更高;夜间更冷。
【解答】 昼夜温差最小的是海洋,白天和晚上都是多云的情况;
故答案为:D
12.(2022八上·衢州期中)对下列诗歌或语句的解读不正确的是(  )
A.“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反映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
B.“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反映了纬度位置对两地气候的影响
C.“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体现西北地区气温年较差大的特点
D.衢州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季风
【答案】C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有:季风,纬度位置,海陆性质,地形,人为因素等;
【解答】A.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形象反映了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正确;
B. 江南二月试罗衣,春尽燕山雪尚飞”反映了纬度位置对两地气候的影响 ,正确;
C. 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体现西北地区气温日较差大的特点,错误;
D. 衢州气候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其主要影响因素是季风 ,正确;
故答案为:C.
13.(2022八上·杭州期中)唐朝诗人王之涣有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而自西域归来的李白却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试从科学角度分析这两种风分别是(  )
A.夏季风、冬季风 B.西北风、东北风
C.冬季风、夏季风 D.秋季风、春季风
【答案】A
【知识点】季风
【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的是季风的风向,由题可知玉门关这个地方在内陆,其受夏季风的影响较小,受冬季风的影响较大。
【解答】 唐朝诗人王之涣有诗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说明是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到不了内陆的玉门关;自西域归来的李白却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说明此时是来自内陆的西北风向的冬季风。
故答案为:A。
14.(2022八上·杭州期中)近海地区夏季的海陆风风向昼夜变化,如图为海陆风示意图,则此图表示的昼夜状况和风向是(  )
A.白天,海洋吹向陆地 B.夜晚,陆地吹向海洋
C.夜晚,海洋吹向陆地 D.白天,陆地吹向海洋
【答案】B
【知识点】风;季风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因为海洋和陆地的比热容不同,导致海洋和陆地受热不均匀而在海洋附近形成的一种日变化的风系。
【解答】从本题中可以看出此风是从陆地吹向海洋的,说明陆地的气压高于海洋的气压,陆地的空气是下沉的,海洋的空气是上升的,说明陆地的温度比海洋低,由于海水的比热容比陆地上沙子的比热容大,所以晚上降温慢,陆地降温快。所以可以知道是夜晚,风向是陆地吹向海洋。
故答案为:B。
二、填空题
15.(2023八上·青田期末)分析如图所示地形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丙两地降水较多的是    。
(2)影响甲、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选填“海陆位置”、“纬度位置”或“地形”)。
【答案】(1)甲
(2)地形因素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随着海拔的上升,气温是下降的,海拔酶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摄氏度;迎风坡上水汽多,随着高度的上升,气温下降,容易形成降水,背风坡上水汽少,水汽越往下,温度越高,越不容易形成降水;
【解答】(1)甲位于迎风坡,丙位于背风坡,迎风坡上水汽多,随着高度的上升,气温下降,容易形成降水,背风坡上水汽少,水汽越往下,温度越高,越不容易形成降水,所以甲、丙两地降水较多的是甲;
(2)甲和乙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地形因素;
故答案为:(1)甲(2)地形因素
16.(2023八上·拱墅期末) 2020年4月底,我国启动新一轮珠穆朗玛峰的高程测量工作:5月27日,珠穆朗玛峰高程测量队成功登顶测量。
(1)如图甲珠峰峰顶常年覆盖冰雪,这是因为在对流层,海拔越高,气温越   。
(2)如图乙珠峰的植被呈垂直分布,不同高度,分布着不同类型的植物,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选填“纬度位置”“海陆位置”或”地形地势”)不同。
(3)珠峰南坡降水较多,导致其雪线(积雪区的下部界线)海拔比北坡低。由此推测南坡属于   (选填“迎风坡”或”背风坡”)。
【答案】(1)低
(2)地形地势
(3)迎风坡
【知识点】大气的温度;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对流层中海拔越高,气温越低,导致同一座山上会出现四季。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解答】(1)因为在对流层,高度越高,气温越低。
(2)因为是同一座山上的不同高度,所以是地形地势不同造成的。
(3)因为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所以南坡是迎风坡。
17.(2022八上·临海期中)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工作组”最新完成的一份报告草案宣称,人为造成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很有可能是近50年来全球气温升高的重要原因。
材料二:漫画“啊!地球出汗了!”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季风和人类活动,分析下列气候现象的影响因素。
(1)冬季哈尔滨冰天雪地,海南岛温暖如春     ;
(2)材料一、二告诉我们,气候还受   的影响.
(3)“地球出汗了”是指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又称温室效应,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增加产生的。为减少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写出一种我们能做到的方法   。
【答案】(1)纬度位置
(2)人类活动
(3)减少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绿色出行,植树造林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解析】【分析】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地形、季风和人类活动 ;
【解答】 (1)冬季哈尔滨冰天雪地,海南岛温暖如春,原因是纬度位置;
(2)材料一、二告诉我们,气候还受人类活动的影响;
(3)“地球出汗了”是指全球气候变暖现象,又称温室效应,这种现象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含量增加产生的。为减少大气中过多的二氧化碳,写出一种我们能做到的方法:减少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绿色出行,植树造林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1) 纬度位置 (2) 人类活动 (3)减少燃料的使用,开发新能源,绿色出行,植树造林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18.(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第2课时 季风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小丽家住市中心,奶奶嫌城市夏天太热而不住她家,这激发了她探究城乡温差的原因的兴趣。某星期天,她请全班同学分别到选定的地点,于中午同一时刻测出各测试点的气温,以此绘制出如图所示的“区域—温度”坐标图。
(1)图中气温最低的区域是   ;该区域气温低的主要原因是   。
(2)请提出一种降低市中心环境气温的办法:   。
(3)小丽想起了陆游的一句诗:“城市尚余三伏热,秋光先到野人家”,说明在陆游的那个时代人们就已觉察到城市暖于郊区。分析城市“热岛效应”的主要原因,一是工厂、交通工具排放大量的废气,释放出许多   ;二是建筑物、马路中的砂石、水泥的   小,在相同的日照条件下温度上升较快;三是城市的水面小,水的   吸热少;四是楼群林立,难以形成对流。
【答案】(1)农田;水量多,水的比热容大,所以不易升温
(2)增大绿化面积
(3)热量;比热容;蒸发
【知识点】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
【解析】【分析】(1)根据“区域-温度”坐标图找出气温最低的区域,根据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点分析该区域温度低的原因;
(2)水的比热容较大,水多可以降低气温,可以在“水”上做文章,如:增大绿化面积、建人工湖等;
(3)从引起热岛效应的原因分析:城市多水泥、沙石,郊区多水,沙石比水的比热容小,吸收相同的热量,沙石的温度升高多;水少,蒸发吸热少;另外,城市中机动车比较多,热机散发的热量也比较多。
【解答】(1)由图可以看出图中气温最低的区域是农田;原因是水多,水的比热容又大,相同质量的水和沙石比较,吸收相同的热量,水的温度升高的少,使该区域气温较低。
(2)降低市中心环境气温的办法:增大绿化面积。
(3)引起热岛效应的原因有:工厂、交通工具等排放大量的废气,给空气带来大量的热;城市建筑材料的沙石的比热容较小,在相同的日照下(吸收相同的热量)温度上升较快;城市水少,水蒸发时吸收热量少;建筑物较高,空气难以形成对流。
19.(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第1课时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如图所示,A地海拔200 m,B、C两地海拔2200 m,且A处长年刮东风。请据图回答问题。
(1)B与A的相对高度为   ,A和B相比,气温较低的是   地,理论上两地的温差为   。
(2)B和C地相比,降水较多的是   地,判断理由是:B地位于   ,C地位于   。
(3)山地两侧的气候不一样,迎风坡与背风坡相比 (填字母)。
A.气温高,降雨多 B.降雨多,气温无差异
C.气温低,降雨少 D.气温高,降雨少
【答案】(1)2000 m;B;12 ℃
(2)B;迎风坡;背风坡
(3)B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海陆因素、洋流因素和人类活动等。受地形因素影响,在山区,海拔高气温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海拔和相对高度是地面高度的计算常用方法。某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是海拔;某点高出另一点的垂直距离是相对高度。
考查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及地面高度的记算,要结合地图分析理解,并从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中筛选解答。
【解答】(1)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B对A的相对高度为:2200米-220米=2000米。
A和B相比,气温较低的是B地。
根据海拔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理论推算两地的温差为:2000÷100×0.6℃=12℃。
(2)B和C地相比,降水较多的是B地,判断理由是:B地位于迎风坡,C地位于背风坡。
(3)山地两侧的气候不一样,迎风坡与背风坡相比降雨多,气温无差异。
故选B。
20.(浙教版科学八上第二章第6节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 第1课时 气候和影响气候的因素)读图所示的气温日变化图,回答问题。
(1)A、B两地温差较大的是   地,温差达到   ℃。
(2)假如A、B两地分别表示海洋和陆地,那么   是海洋,   是陆地。
(3)假如A、B两地都是陆地,且两地都在种植哈密瓜,那么,   地的哈密瓜肯定会更甜一点。
【答案】(1)A;15
(2)B;A
(3)A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海陆因素对气温的影响。掌握陆地和水的比热容大小关系是本题解题关键。理解温度度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影响。
【解答】(1)A、B两地温差较大的是A地,温差达到15℃。
(2)从图中可知A地温度变化较大,B地温度变化比较小,水的比热容大温度变化小,故B地为海洋,A地为陆地。
(3)温度高,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制造的有机物多,温度度,植物的呼吸作用弱。温度差越大,植物积累的有机物,哈密瓜越甜,品质好。故A地的哈密瓜品质会更好、更甜一点。
21.(2022八上·婺城期末)“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红叶是观赏类树木的叶子,结伴登高观赏红叶已成为休闲旅游的一大特色项目。右图所示为我国东部红叶最佳观赏期。完成下列小题。
(1)植物在受到外界环境刺激,会将叶绿素分解,叶片在掉落之前因缺乏叶绿素而呈现出红色或黄色。这种特性属于植物的   性;
(2)从图中信息可知,在北京、浙江观赏红叶的最佳时期并不相同,影响北京与浙江观赏红叶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
A.纬度位置 B.地形地势 C.海陆分布 D.人类活动
【答案】(1)感应
(2)A
【知识点】植物的感应性;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植物感受刺激并作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
【解答】(1)植物在受到外界环境刺激,会将叶绿素分解,叶片在掉落之前因缺乏叶绿素而呈现出红色或黄色,这种植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特性称为植物的感应性。
(2)读图可知,北京纬度高,温度低,进入秋天相对较早,红叶佳观赏期早;杭州纬度低,温度高,进入秋天相对较晚,红叶佳观赏期晚。综上所述,故A符合题意。
22.(2021八上·兰溪月考)分析下列气候现象,并指出影响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
(1)冬季哈尔滨冰天雪地,海南岛温暖如春。   
(2)兰溪的年平均降水量明显多于塔里木盆地。   
【答案】(1)纬度高低
(2)海陆分布
【知识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气候差异是由于不同地区影响气候的因素不同而造成的。太阳对气候的影响很大,它是地球表层热量的主要来源。太阳辐射在地表分布的不均匀,是形成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太阳辐射由赤道向南北两极递减,导致地表的气温由低纬度地区向两极逐渐降低,形成不同的温度带;我国的海南岛纬度低,气温高,长夏无冬。地处我国最北的漠河纬度高,夏季短,冬季长而寒冷;海洋上空水汽充足,空气湿润,因此沿海地区的降水一般要比远离海洋的内陆地区更丰富;地形对气温和降水也有较大的影响。地势高低不同,气温就有明显的差异。山顶的气温明显低于山麓。在对流层,地面高度每上升 1000 米,气温会下降约 6℃。
【解答】(1)我国哈尔滨纬度比较高,夏季短,冬季寒冷,海南岛纬度比较低,气温高,长夏无冬;
(2)海洋和陆地的性质对气温和降水影响比较大,兰溪位于沿海地区,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距离海远,影响因素为海陆位置。
故答案为:(1)纬度高低;(2)海陆分布。
三、解答题
23.(2023八上·台州期末)如图所示,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三代航天远洋测量船——望远7号船,于2022年10月19日,再次带着党和人民的期望,奔向星辰大海,创新全新伟业。
(1)出航当天,天气晴好。下列成语中哪个不是描述天气的______.
A.阴转多云 B.雷电交加 C.和风细雨 D.冬暖夏凉
(2)如果当天吹的是东南风,那么船上的旗帜将飘向   (东南”或”西北”)。
(3)如果地球对所有物体的引力都变成原来的一半,远望7号船在水中的位置将   (选填”上浮一些”、”下沉一些”或”不变”)
【答案】(1)D
(2)西北
(3)不变
【知识点】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1)天气:各种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短时间综合状态。气候:一个地区多年平均天气状况的综合。
(2)旗帜总是飘向风向的相反方向。
(3)根据浮沉条件,结合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液gV排分析解答。
【解答】(1)阴转多云,雷电交加和和风细雨,都是短时间的现象,都是天气,故A、B、C不合题意;
冬暖夏凉,描述的是一个地方较长时间内的温度状态,属于气候,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2)如果当天吹的是东南风,那么船上的旗帜将飘向相反方向,即飘向西北。
(3)当物体漂浮在水中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重力;
即F浮=G;
ρ水gV排=ρgV;
ρ水V排=ρV;
解得:;
由此可知,轮船在水中排开水的体积大小与引力大小无关;
那么:地球对所有物体的引力都变成原来的一半,远望7号船在水中的位置将不变。
24.海南岛的夏日里,某天烈日当空,地面温度就会急剧上升,人们普遍感到酷热难耐。傍晚前后,常会有一场不小的阵雨,下雨时及雨停后的一段时间,人们觉得空气湿热,过一阵后,特别是一阵风过后,大地和空气便清凉了,人们也感到凉爽了。
(1)下列能反映上述现象的概念是 (填字母)。
A.天气 B.气候 C.气温 D.降雨
(2)文中叙述的天气现象有   (说出两个即可)。
(3)根据上面的描述推断海南岛夏季的气温和降水特点是   。
【答案】(1)A
(2)刮风、下雨等
(3)高温多雨
【知识点】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段内的具体状况,突出特点是时间短,多变;
气候指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特点是时间长,稳定。
【解答】(1)天气是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是多变的,读材料分析可知,描述的为天气状况。
故选A。
(2)文中叙述的大气现象有刮风、下雨。
(3)根据上面的描述推断海南岛为热带季风气候,夏季的气温和降水特点是高温多雨。
25.(2021八上·吴兴期中)阅读“气温曲线和降水柱状图”(如图),并按下面的提示完成相关要求。
(1)根据气温曲线图,甲、乙两地气温特点很相似,都是夏季气温较   ,且最冷月气温均在   ℃以上;
(2)根据降水柱状图,甲、乙两地降水特点有很大的差异,甲地   季多雨,乙地却   季多雨。
【答案】(1)高;0
(2)冬;夏
【知识点】气候的概念;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主要的气候要素包括光照、气温和降水等,其中降水是气候重要的一个要素。中国的气候类型有: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高山高原气候。 气候是大气物理特征的长期平均状态,与天气不同,它具有一定的稳定性。
【解答】(1) 根据气温曲线图,甲、乙两地气温特点很相似,都是夏季气温较高,且最冷月气温均在0℃以上;
(2) 根据降水柱状图,甲、乙两地降水特点有很大的差异,甲地冬季多雨,乙地却夏季多雨。
故答案为:(1)高;0;(2)冬,夏;
26.(2019八上·长兴月考)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草船借箭”可谓神乎其神。请你根据所学的科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诸葛亮能够借箭成功,主要还利用的大雾,使曹操恐怕有埋伏,不敢出兵。他曾说过“亮已于三日前算定今天有大雾。因此敢任三日之限。”诸葛亮描述的是赤壁三日后的天气情况,下列成语中哪个不是描述天气的 。
A.阴转多云 B.雷电交加 C.和风细雨 D.冬暖夏凉
(2)诸葛亮乘夜黑雾大,率领大队草船驶向曹营。如果当晚吹的是东南风,那么船上的旗帜将飘向   (填“东南”或“西北”)。
(3)当草船排开水的体积为7m3时,船受到的浮力为多少牛 (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D
(2)西北
(3)据阿基米德原理可知,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7m3=70000N
【知识点】浮力大小的计算;风;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一般指短时间内的气象变化,而气候是指长时间的气象特征。阿基米德原理公式为:F浮=ρ水gV排,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解答】(1)阴转多云、雷电交加、和风细雨都是短时间内的气象变化,而冬暖夏凉是长时间的气象特征,所以冬暖夏凉不是描述天气。
(2)诸葛亮乘夜黑雾大,率领大队草船驶向曹营。如果当晚吹的是东南风,那么船上的旗帜将飘向西北。
(3)已知草船排开水的体积为7m3,水的密度,那么根据阿基米德原理,F浮=ρ水gV排=1×103kg/m3×10N/kg×7m3=70000N
故答案为:(1)D(2)西北;(3)减解析
27.(2020八上·新昌月考)同学们往往会利用寒暑假外出旅游。寒假,大多会选择去海南岛,那里长夏无冬;暑假则喜欢去海边城市(如大连),那里相比内陆地区更凉爽宜人。请用影响气候因素的知识对上述现象作出解释。
【答案】答:海南长夏无冬是因为纬度低,太阳辐射强;大连与内陆相比更凉爽是海陆分布造成,陆地土壤比热容小于海洋水的比热容。
【知识点】比热容;影响气候的因素
【解析】【分析】影响气候的因素主要有纬度因素、海陆因素、地形地势因素、洋流因素及人类活动。
【解答】海南岛纬度较低,太阳辐射强,气温高,所以海南岛长夏无冬, 由于水的比热容比沙石或陆地土壤的比热容大,大连与内陆相比更凉爽。
故答案为:海南长夏无冬是因为纬度低,太阳辐射强;大连与内陆相比更凉爽是海陆分布造成,陆地土壤比热容小于海洋水的比热容
28.(2020八上·吴兴期末)风是永不枯竭的能源,风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现在由于电能的广泛利用,风力发电机(如图)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
(1)风对人类的生活和自然有很大的影响,风可以在水循环的哪个环节可以施加重要作用?
(2)风力发电机为提高捕获风能的效率,叶片设计是核心技术之一,叶片横截面制成图甲的形状,当风以图乙的角度流经叶片时,叶片会按方向转动   (选填“顺时针”或者“逆时针”)。
(3)请你利用已经学过的科学知识,简要叙述我国的夏季风是如何形成的?
【答案】(1)水汽输送(蒸发、降水)
(2)顺时针
(3)夏季亚洲大陆受到太阳辐射强,由于砂石的比热比水小,陆地升温比海洋快,空气升温上升,在陆地形成低气压,海洋上的形成高气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较多水分,形成高温多雨湿润的夏季风。
【知识点】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水循环;季风
【解析】【分析】(1)水汽输送指的是大气中水分因扩散而由一地向另一地运移,或由低空输送到高空的过程。
(2)从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方面解答。
(3)影响我国的夏季风主要是东南季风和西南季风。
【解答】(1)水汽输送,主要通过风的形式实现海洋水汽输送到陆地。
(2)由图可知,叶片一面平直,一面凸起,当风以图乙所示的角度流经叶片时,平直的一面空气流速小,压强大,凸起的一面空气流速大,压强小,所以在两面压强差的作用下叶片会按顺时针方向转动。
(3)夏季亚洲大陆受到太阳辐射强,由于砂石的比热比水小,陆地升温比海洋快,空气升温上升,在陆地形成低气压,海洋上的形成高气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较多水分,形成高温多雨湿润的夏季风
故答案为:(1)水汽输送(蒸发、降水)(2)顺时针(3)夏季亚洲大陆受到太阳辐射强,由于砂石的比热比水小,陆地升温比海洋快,空气升温上升,在陆地形成低气压,海洋上的形成高气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带来较多水分,形成高温多雨湿润的夏季风
1 /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