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考应用题:分数乘法专项训练(含答案)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必考应用题:分数乘法专项训练(含答案)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3-10-07 21:21: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必考应用题:分数乘法(专项训练)数学六年级上册苏教版
1.实验小学准备参加植树活动,共植树150棵,六年级植树的棵树占全校植树棵数的,五年级植树的棵树相当于六年级植树棵树的。五年级植树多少棵?
2.关地原计划绿化土地323公顷,实际上比计划多完成了。那么此地一共绿化了多少公顷的土地?
3.一台拖拉机每小时耕地公顷,小时耕地多少公顷?先在下图上用阴影表示出来,再列式计算。
4.甲乙两个仓库,甲仓库存粮30吨,如果从甲仓库中取出放入乙仓库,则两仓库存粮数相等。两仓库一共存粮多少吨?
5.新庄茶场去年种茶树的面积是公顷,今年种茶树的面积比去年增加了。今年种茶树的面积是多少公顷?
6.华阿姨买了千克的苹果,吃了一些,还剩,吃了多少千克?
7.某班有女生30人,男生比女生人数少,这个班男生有多少人?
8.饭店买来面粉15吨,第一天用去这批面粉的,第二天又用吨,两天共用面粉多少吨?
9.晨风服装厂一车间有工人420人,从一车间调出的工人到二车间后,两车间的人数相等。原来二车间有多少工人?
10.某小学有男同学840人,女同学人数比男同学少,女同学人数比男同学少多少人?这个学校共有学生多少人?
11.一筐苹果重60千克,第一次卖出,第二次卖出的相当于第一次的。第二次卖出多少千克?
12.同学们要植96棵树,第一天植了,其中是六年级植的。第一天六年级植树多少棵?
13.2021年春晚舞蹈节目《唐宫夜宴》成功“出圈”,受到全国网民的追捧。据悉,节目创作灵感的原型来自河南博物院存放的一组隋代乐舞俑。这组陶俑中,有5件舞俑,乐俑比舞俑多,乐俑比舞俑多几件?
(1)画图表示题目中的数量关系,并写一写你是怎样理解的。
(2)列式解决问题。
14.一块蛋糕重2千克,小明吃了,小军吃了余下的,求小军吃了多少千克?
15.两筐苹果共重56千克,从第一筐取出给第二筐,两筐苹果就同样重。原来两筐苹果各有多少千克?(先把线段图补充完整,再解答)
16.端午节前,学校组织同学们开展了“学包粽子”的实践活动。六(1)班的同学一共包了135个,六(2)班包的数量是六(1)班的,六(3)班同学包的数量比六(1)班多,六(3)班包了多少个粽子?
17.据统计,中国约有100个地级城市拥有一条“长江路”,拥有“北京路”的地级城市比拥有“长江路”的多,拥有“北京路”地级城市约有多少个?
18.一个长方体货柜,宽是长的,高是宽的。现在知道这个货柜的长是48分米,这个货柜的高是多少分米?
参考答案:
1.35棵
【分析】把植树的总棵树看作单位“1”,六年级植树的棵数占全校植树棵数的,用植树总棵树×,求出六年级植树的棵数;再把六年级植树的棵数看作单位“1”,五年级植树相当于六年级植树棵数的,用六年级植树棵数×,即可求出五年级植树棵数。
【详解】150××
=60×
=35(棵)
答:五年级植树35棵。
【点睛】熟练掌握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374公顷
【分析】由于实际上比计划多完成了,那么实际完成的面积相当于计划的1+,单位“1”是计划完成的面积,单位“1”已知,用乘法,即323×(1+),据此即可解答。
【详解】323×(1+)
=323×
=374(公顷)
答:此地一共绿化了374公顷。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熟练掌握它的计算方法并灵活运用。
3.图见详解;公顷
【分析】每小时耕地公顷,用×就是小时耕地多少公顷。将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2份,表示公顷,再将公顷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就表示小时耕地多少公顷;据此解答。
【详解】将长方形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的2份,表示公顷,再将公顷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3份就表示小时耕地多少公顷。如下图:
×=(公顷)
答:小时耕地公顷。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分数的乘法的意义,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4.54吨
【分析】从甲仓库中取出放入乙仓库后,甲仓库还剩下原来的1-=,此时则两仓库存粮数相等,即此时乙仓库中存粮是甲原来的,则乙原来存粮是甲的-=,则乙仓库原来存粮30×吨,再加上甲仓库30吨即可解答。
【详解】30×(1--)
=30×
=24(吨)
24+30=54(吨)
答:两仓库一共存粮54吨。
【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分数乘法的应用,首先根据分数减法的意义求出乙仓库存粮占甲仓库存粮的分率是完成本题的关键。
5.公顷
【分析】根据题意,把去年新庄茶场种植面积看作单位“1”,则今年种茶树的面积是去年的1+ ,用去年种茶树的面积乘今年种茶树面积占去年的分率,即可解答。
【详解】×(1+)
=×
=(公顷)
答:今年种茶树的面积是公顷。
【点睛】本题考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关键是单位“1”的确定。
6.千克
【分析】“还剩”表示剩下苹果的质量占苹果总质量的,把苹果的总质量看作单位“1”,剩下的质量是()千克,用总质量减去剩下的质量就是吃了的质量。
【详解】
=-1
=(千克)
答:吃了千克。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数的意义以及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这个数×几分之几,要注意分数后面有单位表示具体的数。
7.24人
【分析】将女生人数看成单位“1”,男生比女生人数少,则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1-),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求出男生人数即可。
【详解】30×(1-)
=30×
=24(人)
答:这个班男生有24人。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实际应用。
8.3吨
【分析】将买来的面粉看成单位“1”,用乘法求出第一天用去的质量,再加上第二天用去的质量即可。
【详解】15×+
=3+
=3(吨)
答:两天共用面粉3吨。
【点睛】解题时要注意分数带单位表示具体的量,不带单位表示整体的几分之几。
9.280人
【分析】根据题意,先求出一车间调出人数,用一车间人数×,即420×人,再求出一车间还剩人数,用一车间人数减去调出人数,即420-400×,现在两车间人数相等,用现在的人数减去调进的人数,剩下的就是二车间的人数,即:420-420×-420×,即可解答。
【详解】420-420×-420×
=420-70-70
=350-70
=280(人)
答:原来二车间有280人。
【点睛】本题考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10.120人;1560人
【分析】把男同学的人数看作单位“1”,则女同学比男同学少的人数是男同学的,直接用男同学人数×即可;女同学人数=男同学人数-女同学比男同学少的人数,然后把男女同学人数相加即可。
【详解】840×=120(人);
840-120+840
=720+840
=1560(人)
答:女同学比男同学少120人,这个学校共有学生1560人。
【点睛】此题考查了分数乘法的应用,找准单位“1”,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
11.19.2千克
【分析】根据题意,求出第一次卖出的苹果数量,用苹果的总重量×,第二次卖出的相当于第一次的,再用第一次卖出苹果的数量×,即60××,即可解答。
【详解】60××
=24×
=19.2(千克)
答:第二次卖出19.2千克。
【点睛】本题考查连续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用乘法。
12.15棵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第一天植了,就是植了96的,求96的是多少用96×=40(棵);其中是把40棵看作单位“1”,40的是六年级植的棵树,再用40×;据此解答。
【详解】96××
=40×
=15(棵)
答:第一天六年级植树15棵。
【点睛】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
13.(1)见详解
(2)3件
【分析】(1)由于乐俑比舞俑多,舞俑是单位“1”,则乐俑的数量相当于舞俑的1+=,由此即可画图;如何理解,可以谈分析内容,说法合理即可。
(2)由于乐俑比舞俑多,则相当于多了舞俑的,则多了:5×=3(件),由此解答即可。
【详解】(1)
舞俑是单位“1”,乐俑比舞俑多了,则多的部分是舞俑的。
(2)5×=3(件)
答:乐俑比舞俑多了3件。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这个数×几分之几即可。
14.千克
【分析】将这块蛋糕看成单位“1”,小明吃了,还剩下1-=;小军吃了的也就是吃了总量的,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用乘法求出小军吃的量即可。
【详解】
=2××
=(千克)
答:小军吃了千克。
【点睛】分数应用题中注意看清分数单位“1”是谁再计算。
15.线段图见详解;第一筐36千克;第二筐20千克。
【分析】据图可得把第一筐平均分为9份,根据从第一筐取出放入第二筐,两筐苹果就同样重,则第二筐平均分为(9-2-2)份,即总份数为9+5(份),已知两筐苹果共重56千克,根据按比例分配的方法解答即可。
【详解】据图可知,把第一筐平均分为9份,根据从第一筐取出放入第二筐,两筐苹果就同样重,则第二筐平均分为9-2-2=5(份),即总份数为9+5=14(份);
作图如下:
56×=36(千克)
56×=20(千克)
答:原来第一筐36千克,第二筐20千克。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从第一筐取出放入第二筐,两筐苹果就同样重,得出把第二筐平均分为(9-2-2)份,进而求出总份数解答。
16.六(3)班包了162个粽子。
【分析】根据题意知:六(3)班同学包的数量比六(1)班多,是以六(1)班包粽子的数量为单位“1”,六(3)班比六(1)班多包,据此解答。
【详解】
=135+27
=162(个)
答:六(3)班包了162个粽子。
【点睛】找准单位“1”,明确六(3)班同学包的数量比六(1)班多,就是135的,是解答的关键。
17.150个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拥有“北京路”的地级城市数量是拥有“长江路”的1+,根据“拥有“长江路”的城市数量×(1+)=拥有“北京路”的地级城市数量”解答即可。
【详解】100×(1+)
=100×
=150(个);
答:拥有“北京路”地级城市约有150个。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拥有“北京路”的地级城市数量是拥有“长江路”的几分之几。
18.40分米
【分析】通过题目可知,宽是长的,这里单位“1”是长,单位“1”已知,用乘法,即48×=32分米,因为高是宽的,这里单位“1”是宽,单位“1”已知,用乘法,即32×求出高即可。
【详解】48××
=32×
=40(分米)
答:这个货柜的高是40分米。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分数乘法的应用,找准单位“1”,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这个数×几分之几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