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初中科学浙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2节 气温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初中科学浙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2节 气温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1.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3-09-28 14:38:39

文档简介

初中科学浙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2节 气温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3八上·南浔期末)下列有关气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感到舒适的气温约为22℃
B.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中午12时左右
C.气温在25℃以下,知了就停止鸣叫,说明动物的行为与气温有关
D.百叶箱内温度计读数与外界阳光直射下的温度计读数相比,平均值要小
【答案】B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
【解析】【解答】
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A正确;
B.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即14时左右,故B错误;
C.夏天中午温度较高,知了叫的比较厉害,而温度降低到25℃以下时知了停止鸣叫,说明此时影响动物行为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C正确;
D.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可以避免太阳晒,读数比较稳定,能比较真实地反映空气的温度,平均值也更小,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
①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
②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③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照、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④百叶箱是一种安装温、湿度仪器用的防护设备,作用是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和地面对仪器的反射辐射,保护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的影响,并使仪器感应部分有适当的通风,能真实地感应外界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2.(2023八上·上虞期末)某天我区的天气预报:“明天晴,温度8—16℃,东南风2-3级,阵风4级……”对于这则预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预报中的温度、风是属于天气要素
B.阵风4级通过风速仪测得
C.温度8-16℃是通过温度计测得
D.16℃大约出现在正午12时
【答案】D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气温及其变化;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风
【解析】【分析】
①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刮风、下雨、雷电等都属于天气现象。
②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14时),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③风向和风速是描述风的两个基本要素。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气象观测中是用风向标和风速仪来观测风向和风速的。
【解答】
A. 温度、风等属于天气要素,故A正确;
B.气象观测中是用风速仪来观测风速的,故B正确;
C.温度是由温度计测量的,故C正确;
D.题中16℃是当天的最高温度,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午后2时)
故答案为:D
3.下列不是描述天气的是(  )
A.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B.东风急,戴斗笠
C.天上鱼鳞斑,明天晒谷不用翻 D.终年高温多雨
【答案】D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
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解答】A: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属于天气。
B:东风急,戴斗笠,属于天气。
C:天上鱼鳞斑,明天晒谷不用翻,属于天气。
D:终年高温多雨,属于气候。
故选D。
4.如图是某地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  )
A.正午12时 B.约14时 C.日出前后 D.子夜
【答案】B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
【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14点左右。
故选B。
5.(2022八上·上城期末)以下词语中,不是描述天气特征的是(  )
A.冬雨夏干 B.阴转多云 C.和风细雨 D.电闪雷鸣
【答案】A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解答】B、C、D都是短时间的天气变化,A时间长,具有稳定性,描述的是气候。
故选A。
6.(2020八上·黄岩期中) 2020年10月1日是国庆节,当天台州天气预报:晴到多云,东南风6级,全天气温18℃-27℃,当前相对湿度45%。对这段天气预报理解正确的是(  )
A.当日平均气温是22.5℃ B.东南风是指西北吹向东南的风
C.相对湿度越大降水概率越高 D.最高气温为27℃,出现在正午
【答案】C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气温及其变化;风;降水;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 天气: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如:晴、雨、气温高低、风力大小等),其特点是多变(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差别很大)。
【解答】A. 当日最高气温27℃,最低气温18℃,并没有告知平均气温 ,A错误;
B.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所以东南风是指东南吹向西北的风,B错误;
C. 相对湿度越大降水概率越高,C正确;
D. 最高气温为27℃,出现在午后2点,D错误;
故答案为:C.
7.(2023八上·椒江期末)每年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下列选项中属于描述台州天气的是(  )
A.夏季多台风
B.属于亚热带季风区
C.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D.某日气温8℃~18℃,西北风1级
【答案】D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气候的概念;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近地面的短时间内的气温、气压、风等综合因素的总和;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气温、降水等因素的总称;
【解答】A. 夏季多台风,属于气候;
B. 属于亚热带季风区 ,属于气候;
C. 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属于气候;
D. 某日气温8℃~18℃,西北风1级 ,属于短时间内的气温、气压、风等因素的变化,属于天气;
故答案为:D.
8.(2022八上·定海期末)下表是2022年舟山连续6个月的平均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其中4月的数据未标出。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平均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 4~10 3~9 8~16 ? 15~23 21~29
根据表中信息推测,4月的数据最有可能的是(  )
A.﹣2~36 B.4~16 C.12~21 D.22~34
【答案】C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可以用气温计去测量,一天中的最低气温在日出前后;一天中的最高温在午后2时;
【解答】四月份的平均最低气温,应该大于三月份的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应该小于5月份的气温,所以C正确;
故答案为:C.
9.(2023八上·义乌期末)下列诗句中,描述天气的是(  )
A.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答案】C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
【解析】【分析】 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主要的气候要素包括气温、降水和光照等,其中降水是气候重要的一个要素。天气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天气的五要素是气温、气压、风、降水和湿度。
【解答】A.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描述的是气候;
B.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描述的是气候;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述的是天气;
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是指海拔高度对气候的影响,描述的是气候;
故答案为:C.
10.(2022八上·富阳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中午12点
B.旗帜向着西北方向展开,此时吹的是西北风
C.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干湿球温度计差值越小
D.气象观测中常用雨量筒来测量降雨量,其计量单位为毫升
【答案】C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气温及其变化;降水;降水的季节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风向为风吹来的方向;一天中的最高温度为下午2时,最低温度为日出前后; 天气指的是短时间内大气的变化,包括相态变化,温度,稳定度,比如说,阴晴雨雪,风霜露雹等.一般指一天到5天或7天地天气状况.气候指的是长时间内天气现象的累积形成的表示常年某地某时间段的天气状况.一般指年际变化或者百年尺度甚至更长尺度.
【解答】A. 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下午2时,错误;
B. 旗帜向着西北方向展开,此时吹的是东南风,错误;风向为风吹来的方向;
C.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干湿球温度计差值越小,正确;
D. 象观测中常用雨量筒来测量降雨量,其计量单位为毫米,错误;
故答案为:C.
11.(2022八上·杭州期中)如图是杭州某天的部分气象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一天时间里杭州地区的天气状态及其变化称为气候
B.这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凌晨一点
C.这一天的风大致从杭州的西北方吹来
D.测量气温的气温计应直接放在室外太阳光下测量
【答案】C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气温及其变化;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风
【解析】【分析】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 (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气候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一天中的最低温度是日出前后;一天中的最高温度是下午2时;我们把风吹来的方向定义为风向;
【解答】A. 这一天时间里杭州地区的天气状态及其变化称为天气,错误;
B. 这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错误;
C.这一天的风大致从杭州的西北方吹来,正确;
D. 测量气温的气温计应直接放在室内不通风处自然光下测量,错误;
故答案为:C.
12.下列有关气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气温是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
B.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正午12时
C.我国冬季的最低气温出现在纬度最高的黑龙江省
D.气象观测时,通常把温度计放在一个漆成白色的百叶箱里
【答案】B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
【解析】【分析】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结合气温的特点分析选项解答。
【解答】A:气温是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故B错误,符合题意;
C: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为22℃左右,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D:气温的测定是将温度计放在离地面1.5米的阴影处来测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金华五中的小科要测量家里的气温,为了使测得的温度更接近实际温度,则温度计应该摆放的位置是(  )
A.朝南的阳台上 B.客厅里
C.朝北的后窗上 D.厨房里
【答案】B
【知识点】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
【解析】【分析】分析物理情景,根据生活的经验利用所学知识做出正确选择。
本题考查了温度的判断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解答】A:朝南的阳台上由于阳光照射,温度偏高,温度不接近实际温度,选项不符合题意;
B:客厅处于房子的中间位置,该处的温度能够准确反应室内温度,选项符合题意;
C:朝北的后窗上,处于背阴面,温度偏低,选项不符合题意;
D:厨房里由于经常做饭,使得里面的温度偏高,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二、填空题
14.(2023八上·长兴期末)2022年11月30日,寒潮来袭,我市气温为0~7℃、阴转小到中雪。降温幅度明显,气象部门提醒大家要做好保暖工作。
(1)“气温为0~7℃、阴”等是对   的描述(填“天气”或“气候”)。
(2)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左右, 降温是由于    (选填 “冷锋”或“暖锋”)过境引起的。
【答案】(1)天气
(2)14 时(下午 2 时);冷锋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天气是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气候是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对流层的直接热源是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将热量传导给空气。
【解答】(1) 气温为0~7℃指的是2022年11月30日这一天的气温状况,是短时间的,描述的是天气。
(2)地面吸收热量传导到空气中需要时间,且午后2小时太阳高度仍然较高,这段时间地面还会吸收较多热量,所以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下午2时)。
冷锋过境时会气压升高、大风、短时间强降水、降温。暖锋过境时气压下降、连续性降水、升温。
故答案为(1)天气(2)14 时(下午 2 时) ;冷锋
15.在A、B、C三个城市里,1月份平均气温最高的城市是   。
【答案】C城市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即可。
【解答】由图可知,1月份气温最高的是C城市。
16.(2022八上·金东月考)下面是我市气象台发布的一条气象消息:我市今天夜里到明天多云,明天白天最高气温为22℃,最低气温是15℃,明天的森林防火等级4级。试问:
(1)气象消息中说明天最高温度为22℃,出现的时间一般在   点左右。
(2)天气与气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叙述属于描述天气的有   。(用序号填空)
①阴转多云 ②冬暖夏凉 ③晴空万里 ④秋高气爽 ⑤和风细雨 ⑥冬雨夏干
【答案】(1)午后2时
(2)①③⑤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气温指大气的温度,生活中人们比较关心的有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解答】(1)气象消息中说明天最高温度为22℃,出现的时间一般在在午后2时左右。
(2)①阴转多云 ,属于天气。
②冬暖夏凉 ,属于气候。
③晴空万里 ,属于天气。
④秋高气爽 ,属于气候。
⑤和风细雨 ,属于天气。
⑥冬雨夏干,属于气候。
故属于描述天气的有①③⑤。
三、实验探究题
17.为了验证天气观测中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的必要性,小明分别把两支温度计放在箱内和箱外进行观测,得到数据如下表。
时间 10:00 10:10 10:20 10:30 10:40 10:50
箱内温度/℃ 21.2 21.4 21.6 21.8 22.0 22.3
箱外温度/℃ 21.3 21.7 21.6 22.0 22.4 22.8
(1)求出两支温度计6次观测的平均温度值:箱内温度   ℃,箱外温度   ℃。
(2)箱外的平均气温要比箱内   ,这是由于   。
(3)百叶箱内外哪个气温变化较大?
【答案】(1)21.7;22.0
(2)高;箱外受光照等因素影响
(3)箱外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
【解析】【分析】一天内气温的高低变化,为气温的日变化。一般情况下,陆地上一天中的最高温值出现在14时前后,最低温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解答】(1)箱内温度平均值:(21.2+21.4+21.6+21.8+22+22.3)÷6≈21.7℃,(21.3+21.7+21.6+22+22.4+22.8)÷6≈22℃。
(2)根据计算结果可知箱外的平均气温要比箱内高,这是由于箱外受光照等因素影响。
(3)根据表格信息可知百叶箱外气温变化较大。
故答案为:(1)21.7;22.0(2)高;箱外受光照等因素影响(3)箱外
18.按照下列要求,完成活动。
活动材料:百叶箱1个、温度计1支、数据记录等工具1套。
(1)实践过程:①按照测定气温要求,将   (填仪器)放到百叶箱内(该仪器离地面1.5米);②气温观测时间:北京时间2时、   时、14时、20时;③记录观测结果。根据上图可知,当天最高气温    ℃;日平均气温为4次观测结果的平均值,则当日的平均气温为    ℃。
(2)已知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假如上图的最高气温TA和最低气温TB是同一时间A、B两地测得的数据,那么A、B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米。
【答案】(1)温度计;8;16;10.25
(2)2000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气象学上把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称为空气温度,简称气温
【解答】(1)测量气温的工具是温度计;气温的测量时间由图中信息可知,分别是2时,8时,14时,20时;对比4个温度可知,最高温度为16℃;其平均值为:(4+10+12+16)÷4=10.25;故答案为:温度计;8;16;10.25;
(2)由图中信息可知,A地温度为:16℃;B地的温度为:4℃;(16-4)÷0.6℃=20;所以相对高度为:20×100m=2000m;故答案为:2000;
故答案为:(1)温度计;8;16;10.25;(2)2000.
19.夏天烈日曝晒过的汽车,车内温度可达50 ℃以上。针对这一情况,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汽车遮阳帘,汽车遮阳帘是否真的有遮阳效果?研究人员选取了普通型、加厚型和折叠反射型三款汽车遮阳帘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选取三辆小轿车,并排朝南停放在阳光充足的空旷地方。
②将三款汽车遮阳帘分别安装在汽车的前挡风玻璃后,关上车门,并编号。
③一段时间后,用灵敏温度计分别测量车内的温度。
(1)该实验选取的三辆小轿车应该保持型号、颜色   。
(2)该实验所用的探究方法是   ,不足之处是   。
(3)进行该实验的最佳时间是____。(填字母)
A.早晨 B.中午 C.傍晚
(4)15分钟后研究人员发现三个温度计示数如下表所示:
遮阳帘 普通型 加厚型 折叠反射型
温度/℃ 45 40 30
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遮阳帘的遮阳效果最好。
【答案】(1)相同
(2)控制变量法;没有设置不装遮阳帘的对照组
(3)B
(4)折叠反射型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
【解答】(1)题目叙述可知,该实验中遮阳帘的种类不同,属于变量;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其他量要完全相同,所以三辆小轿车应该保持型号、颜色药相同才可以;故答案为:相同;
(2)由实验过程可知,该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该实验过程中的三辆车都加了遮阳帘,没有不做任何处理的对照组存在,现象不够明显;故答案为:控制变量法;没有设置不装遮阳帘的对照组;
(3)既然是对比遮阳帘的效果,为了实验现象更明显要选择温度比较高的中午最合适,早晨和傍晚气温较低,车内的温度变化较小,不能很好的完成实验;故答案为:B;
(4)遮阳帘的效果好,则应该出现的现象是车内温度最低;对比温度可知,折叠反射型的遮阳帘的遮阳效果最好;故答案为:折叠反射型;
故答案为:(1)相同;(2)控制变量法;没有设置不装遮阳帘的对照组;(3)B;(4)折叠反射型。
四、解答题
20.读株洲市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回答(1)——(3)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
A.正午12点 B.约14时 C.日出以前 D.子夜
(2)气温日较差指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这一天,株洲的气温日较差是(  )
A.10.5℃ B.9℃ C.11.5℃ D.67.5℃
(3)下列对当地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的描述,与这一天株洲所处的季节不相符合的是(  )
A.超市大量销售消暑食品 B.学校放暑假
C.人们用电风扇或空调降温 D.农民采摘春茶
【答案】(1)B
(2)C
(3)D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气温是一种地理名词,一般指大气的温度。国际上标准气温度量单位是摄氏度(℃)。最高气温是一日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14-15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早晨5-6时。
【解答】(1)根据株洲市的气温日变化曲线来看,一天中的最高气温是39度,对应的时间是14时。
(2)气温的日较差的计算是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根据图中信息计算得出即可。即39-27.5=11.5
(3)根据一天的气温来看,最低气温都在27.5度,说明可能是夏季,气温比较高。农民采春茶一般在春季。
故答案为:(1)B(2)C(3)D。
21.为了验证天气观测中温度计要放在百叶箱里的必要性,小明分别把两支温度计放在箱内和箱外观测。得到数据如下表:
时间 10:00 10:10 10:20 10:30 10:40 10:50
箱内温度/ ℃ 21.2
21.4 21.6 21.8 22.0 22.3
箱外温度/ ℃ 21.3 21.7 21.6 22.0 22.4 22.8
(1)求出两支温度计6次观测的平均温度值:箱内温度为   ,箱外温度为   。
(2)箱外的平均气温要比箱内   ,这是由于   。
(3)百叶箱内外哪个气温变化较大?   。
【答案】(1)21.7℃;22.0℃
(2)高;百叶箱内能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箱体又涂成白色,能较好地反射太阳光,箱外则直接受太阳光的照射,温度较高
(3)百叶箱外
【知识点】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气温测量的方法及相关的操作;
【解答】(1)箱内平均温度为:(21.2+21.4+21.6+21.8+22.0+22.3)÷6=21.7℃;箱外平均温度为:(21.3+21.7+21.6+22.0+22.4+22.8)÷6=22.0℃;故答案为:21.7℃;22.0℃;
(2)由(1)可知,箱外平均温度比向内平均温度高;主要是因为箱外受到太阳直射,温度升高较快,而箱内没有被直射到,且白色反光较多,所以温度较低;故答案为:高;百叶箱内能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箱体又涂成白色,能较好地反射太阳光,箱外则直接受太阳光的照射,温度较高;
(3)由图中表格数据可知,箱内温度变化了1.2℃;箱外温度变化了1.5℃;所以箱外气温变化大;故答案为:百叶箱外;
故答案为:(1)21.7℃;22.0℃;(2)高;百叶箱内能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箱体又涂成白色,能较好地反射太阳光,箱外则直接受太阳光的照射,温度较高;(3)百叶箱外。
1 / 1初中科学浙教版 八年级上册 第二章 第2节 气温 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
1.(2023八上·南浔期末)下列有关气温的叙述,错误的是( )
A.人体感到舒适的气温约为22℃
B.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中午12时左右
C.气温在25℃以下,知了就停止鸣叫,说明动物的行为与气温有关
D.百叶箱内温度计读数与外界阳光直射下的温度计读数相比,平均值要小
2.(2023八上·上虞期末)某天我区的天气预报:“明天晴,温度8—16℃,东南风2-3级,阵风4级……”对于这则预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预报中的温度、风是属于天气要素
B.阵风4级通过风速仪测得
C.温度8-16℃是通过温度计测得
D.16℃大约出现在正午12时
3.下列不是描述天气的是(  )
A.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 B.东风急,戴斗笠
C.天上鱼鳞斑,明天晒谷不用翻 D.终年高温多雨
4.如图是某地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  )
A.正午12时 B.约14时 C.日出前后 D.子夜
5.(2022八上·上城期末)以下词语中,不是描述天气特征的是(  )
A.冬雨夏干 B.阴转多云 C.和风细雨 D.电闪雷鸣
6.(2020八上·黄岩期中) 2020年10月1日是国庆节,当天台州天气预报:晴到多云,东南风6级,全天气温18℃-27℃,当前相对湿度45%。对这段天气预报理解正确的是(  )
A.当日平均气温是22.5℃ B.东南风是指西北吹向东南的风
C.相对湿度越大降水概率越高 D.最高气温为27℃,出现在正午
7.(2023八上·椒江期末)每年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下列选项中属于描述台州天气的是(  )
A.夏季多台风
B.属于亚热带季风区
C.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D.某日气温8℃~18℃,西北风1级
8.(2022八上·定海期末)下表是2022年舟山连续6个月的平均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其中4月的数据未标出。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平均最低气温和最高气温(℃) 4~10 3~9 8~16 ? 15~23 21~29
根据表中信息推测,4月的数据最有可能的是(  )
A.﹣2~36 B.4~16 C.12~21 D.22~34
9.(2023八上·义乌期末)下列诗句中,描述天气的是(  )
A.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B.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D.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10.(2022八上·富阳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中午12点
B.旗帜向着西北方向展开,此时吹的是西北风
C.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干湿球温度计差值越小
D.气象观测中常用雨量筒来测量降雨量,其计量单位为毫升
11.(2022八上·杭州期中)如图是杭州某天的部分气象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这一天时间里杭州地区的天气状态及其变化称为气候
B.这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凌晨一点
C.这一天的风大致从杭州的西北方吹来
D.测量气温的气温计应直接放在室外太阳光下测量
12.下列有关气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气温是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
B.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正午12时
C.我国冬季的最低气温出现在纬度最高的黑龙江省
D.气象观测时,通常把温度计放在一个漆成白色的百叶箱里
13.金华五中的小科要测量家里的气温,为了使测得的温度更接近实际温度,则温度计应该摆放的位置是(  )
A.朝南的阳台上 B.客厅里
C.朝北的后窗上 D.厨房里
二、填空题
14.(2023八上·长兴期末)2022年11月30日,寒潮来袭,我市气温为0~7℃、阴转小到中雪。降温幅度明显,气象部门提醒大家要做好保暖工作。
(1)“气温为0~7℃、阴”等是对   的描述(填“天气”或“气候”)。
(2)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   左右, 降温是由于    (选填 “冷锋”或“暖锋”)过境引起的。
15.在A、B、C三个城市里,1月份平均气温最高的城市是   。
16.(2022八上·金东月考)下面是我市气象台发布的一条气象消息:我市今天夜里到明天多云,明天白天最高气温为22℃,最低气温是15℃,明天的森林防火等级4级。试问:
(1)气象消息中说明天最高温度为22℃,出现的时间一般在   点左右。
(2)天气与气候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下列叙述属于描述天气的有   。(用序号填空)
①阴转多云 ②冬暖夏凉 ③晴空万里 ④秋高气爽 ⑤和风细雨 ⑥冬雨夏干
三、实验探究题
17.为了验证天气观测中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的必要性,小明分别把两支温度计放在箱内和箱外进行观测,得到数据如下表。
时间 10:00 10:10 10:20 10:30 10:40 10:50
箱内温度/℃ 21.2 21.4 21.6 21.8 22.0 22.3
箱外温度/℃ 21.3 21.7 21.6 22.0 22.4 22.8
(1)求出两支温度计6次观测的平均温度值:箱内温度   ℃,箱外温度   ℃。
(2)箱外的平均气温要比箱内   ,这是由于   。
(3)百叶箱内外哪个气温变化较大?
18.按照下列要求,完成活动。
活动材料:百叶箱1个、温度计1支、数据记录等工具1套。
(1)实践过程:①按照测定气温要求,将   (填仪器)放到百叶箱内(该仪器离地面1.5米);②气温观测时间:北京时间2时、   时、14时、20时;③记录观测结果。根据上图可知,当天最高气温    ℃;日平均气温为4次观测结果的平均值,则当日的平均气温为    ℃。
(2)已知每上升100米,气温下降0.6 ℃。假如上图的最高气温TA和最低气温TB是同一时间A、B两地测得的数据,那么A、B两地的相对高度为   米。
19.夏天烈日曝晒过的汽车,车内温度可达50 ℃以上。针对这一情况,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汽车遮阳帘,汽车遮阳帘是否真的有遮阳效果?研究人员选取了普通型、加厚型和折叠反射型三款汽车遮阳帘进行了以下实验。实验步骤如下:
①选取三辆小轿车,并排朝南停放在阳光充足的空旷地方。
②将三款汽车遮阳帘分别安装在汽车的前挡风玻璃后,关上车门,并编号。
③一段时间后,用灵敏温度计分别测量车内的温度。
(1)该实验选取的三辆小轿车应该保持型号、颜色   。
(2)该实验所用的探究方法是   ,不足之处是   。
(3)进行该实验的最佳时间是____。(填字母)
A.早晨 B.中午 C.傍晚
(4)15分钟后研究人员发现三个温度计示数如下表所示:
遮阳帘 普通型 加厚型 折叠反射型
温度/℃ 45 40 30
由此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遮阳帘的遮阳效果最好。
四、解答题
20.读株洲市某日气温变化曲线图,回答(1)——(3)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  )
A.正午12点 B.约14时 C.日出以前 D.子夜
(2)气温日较差指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这一天,株洲的气温日较差是(  )
A.10.5℃ B.9℃ C.11.5℃ D.67.5℃
(3)下列对当地人们的生产与生活的描述,与这一天株洲所处的季节不相符合的是(  )
A.超市大量销售消暑食品 B.学校放暑假
C.人们用电风扇或空调降温 D.农民采摘春茶
21.为了验证天气观测中温度计要放在百叶箱里的必要性,小明分别把两支温度计放在箱内和箱外观测。得到数据如下表:
时间 10:00 10:10 10:20 10:30 10:40 10:50
箱内温度/ ℃ 21.2
21.4 21.6 21.8 22.0 22.3
箱外温度/ ℃ 21.3 21.7 21.6 22.0 22.4 22.8
(1)求出两支温度计6次观测的平均温度值:箱内温度为   ,箱外温度为   。
(2)箱外的平均气温要比箱内   ,这是由于   。
(3)百叶箱内外哪个气温变化较大?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
【解析】【解答】
A.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A正确;
B.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即14时左右,故B错误;
C.夏天中午温度较高,知了叫的比较厉害,而温度降低到25℃以下时知了停止鸣叫,说明此时影响动物行为的主要环境因素是温度,C正确;
D.温度计放在百叶箱里,可以避免太阳晒,读数比较稳定,能比较真实地反映空气的温度,平均值也更小,故D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
①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
②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③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照、温度、水、空气、土壤等;
④百叶箱是一种安装温、湿度仪器用的防护设备,作用是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和地面对仪器的反射辐射,保护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的影响,并使仪器感应部分有适当的通风,能真实地感应外界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2.【答案】D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气温及其变化;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风
【解析】【分析】
①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称为天气,刮风、下雨、雷电等都属于天气现象。
②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午后2时(14时),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③风向和风速是描述风的两个基本要素。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速是指单位时间内空气流动的距离,气象观测中是用风向标和风速仪来观测风向和风速的。
【解答】
A. 温度、风等属于天气要素,故A正确;
B.气象观测中是用风速仪来观测风速的,故B正确;
C.温度是由温度计测量的,故C正确;
D.题中16℃是当天的最高温度,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14时(午后2时)
故答案为:D
3.【答案】D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
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解答】A:天上钩钩云,地上雨淋淋,属于天气。
B:东风急,戴斗笠,属于天气。
C:天上鱼鳞斑,明天晒谷不用翻,属于天气。
D:终年高温多雨,属于气候。
故选D。
4.【答案】B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一天中,陆地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
【解答】从图中可以看出,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14点左右。
故选B。
5.【答案】A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解答】B、C、D都是短时间的天气变化,A时间长,具有稳定性,描述的是气候。
故选A。
6.【答案】C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气温及其变化;风;降水;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 天气:指某个地方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况(如:晴、雨、气温高低、风力大小等),其特点是多变(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差别很大)。
【解答】A. 当日最高气温27℃,最低气温18℃,并没有告知平均气温 ,A错误;
B. 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所以东南风是指东南吹向西北的风,B错误;
C. 相对湿度越大降水概率越高,C正确;
D. 最高气温为27℃,出现在午后2点,D错误;
故答案为:C.
7.【答案】D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气候的概念;天气与气候的区别与联系
【解析】【分析】天气是指近地面的短时间内的气温、气压、风等综合因素的总和;气候是指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气温、降水等因素的总称;
【解答】A. 夏季多台风,属于气候;
B. 属于亚热带季风区 ,属于气候;
C. 温暖湿润,雨量充沛,四季分明 ,属于气候;
D. 某日气温8℃~18℃,西北风1级 ,属于短时间内的气温、气压、风等因素的变化,属于天气;
故答案为:D.
8.【答案】C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气温是指空气的温度,可以用气温计去测量,一天中的最低气温在日出前后;一天中的最高温在午后2时;
【解答】四月份的平均最低气温,应该大于三月份的气温,平均最高气温应该小于5月份的气温,所以C正确;
故答案为:C.
9.【答案】C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
【解析】【分析】 气候是指一个地区大气的多年平均状况,主要的气候要素包括气温、降水和光照等,其中降水是气候重要的一个要素。天气是指某一个地区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具体状态,天气的五要素是气温、气压、风、降水和湿度。
【解答】A. 二月江南花满枝,他乡寒食远堪悲 ,描述的是气候;
B.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描述的是气候;
C.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述的是天气;
D.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是指海拔高度对气候的影响,描述的是气候;
故答案为:C.
10.【答案】C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气温及其变化;降水;降水的季节变化及降水量柱状图的判读;空气的湿度
【解析】【分析】风向为风吹来的方向;一天中的最高温度为下午2时,最低温度为日出前后; 天气指的是短时间内大气的变化,包括相态变化,温度,稳定度,比如说,阴晴雨雪,风霜露雹等.一般指一天到5天或7天地天气状况.气候指的是长时间内天气现象的累积形成的表示常年某地某时间段的天气状况.一般指年际变化或者百年尺度甚至更长尺度.
【解答】A. 一天中最高气温通常出现在下午2时,错误;
B. 旗帜向着西北方向展开,此时吹的是东南风,错误;风向为风吹来的方向;
C.空气的相对湿度越大,干湿球温度计差值越小,正确;
D. 象观测中常用雨量筒来测量降雨量,其计量单位为毫米,错误;
故答案为:C.
11.【答案】C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气温及其变化;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风
【解析】【分析】天气是一定区域短时段内的大气状态 (如冷暖、风雨、干湿、阴晴等)及其变化的总称;气候是长时间内气象要素和天气现象的平均或统计状态,时间尺度为月、季、年、数年到数百年以上。一天中的最低温度是日出前后;一天中的最高温度是下午2时;我们把风吹来的方向定义为风向;
【解答】A. 这一天时间里杭州地区的天气状态及其变化称为天气,错误;
B. 这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错误;
C.这一天的风大致从杭州的西北方吹来,正确;
D. 测量气温的气温计应直接放在室内不通风处自然光下测量,错误;
故答案为:C.
12.【答案】B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
【解析】【分析】气温的日变化规律为: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结合气温的特点分析选项解答。
【解答】A:气温是组成天气的基本要素,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一天中气温最高值出现在14时左右,一天中气温最低值出现在日出前后,故B错误,符合题意;
C:人体最感舒适的气温约为22℃左右,故B正确,不符合题意;
D:气温的测定是将温度计放在离地面1.5米的阴影处来测量,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答案】B
【知识点】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
【解析】【分析】分析物理情景,根据生活的经验利用所学知识做出正确选择。
本题考查了温度的判断能力,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解答】A:朝南的阳台上由于阳光照射,温度偏高,温度不接近实际温度,选项不符合题意;
B:客厅处于房子的中间位置,该处的温度能够准确反应室内温度,选项符合题意;
C:朝北的后窗上,处于背阴面,温度偏低,选项不符合题意;
D:厨房里由于经常做饭,使得里面的温度偏高,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4.【答案】(1)天气
(2)14 时(下午 2 时);冷锋
【知识点】天气的概念;天气预报与天气图
【解析】【分析】天气是短时间内近地面的气温、湿度、气压等要素的综合状况。气候是某一地区长时间内的天气特征。对流层的直接热源是地面,地面吸收太阳辐射将热量传导给空气。
【解答】(1) 气温为0~7℃指的是2022年11月30日这一天的气温状况,是短时间的,描述的是天气。
(2)地面吸收热量传导到空气中需要时间,且午后2小时太阳高度仍然较高,这段时间地面还会吸收较多热量,所以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14时(下午2时)。
冷锋过境时会气压升高、大风、短时间强降水、降温。暖锋过境时气压下降、连续性降水、升温。
故答案为(1)天气(2)14 时(下午 2 时) ;冷锋
15.【答案】C城市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读图分析即可。
【解答】由图可知,1月份气温最高的是C城市。
16.【答案】(1)午后2时
(2)①③⑤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1)气温指大气的温度,生活中人们比较关心的有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
(2)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解答】(1)气象消息中说明天最高温度为22℃,出现的时间一般在在午后2时左右。
(2)①阴转多云 ,属于天气。
②冬暖夏凉 ,属于气候。
③晴空万里 ,属于天气。
④秋高气爽 ,属于气候。
⑤和风细雨 ,属于天气。
⑥冬雨夏干,属于气候。
故属于描述天气的有①③⑤。
17.【答案】(1)21.7;22.0
(2)高;箱外受光照等因素影响
(3)箱外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
【解析】【分析】一天内气温的高低变化,为气温的日变化。一般情况下,陆地上一天中的最高温值出现在14时前后,最低温值出现在日出前后。
【解答】(1)箱内温度平均值:(21.2+21.4+21.6+21.8+22+22.3)÷6≈21.7℃,(21.3+21.7+21.6+22+22.4+22.8)÷6≈22℃。
(2)根据计算结果可知箱外的平均气温要比箱内高,这是由于箱外受光照等因素影响。
(3)根据表格信息可知百叶箱外气温变化较大。
故答案为:(1)21.7;22.0(2)高;箱外受光照等因素影响(3)箱外
18.【答案】(1)温度计;8;16;10.25
(2)2000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气象学上把表示空气冷热程度的物理量称为空气温度,简称气温
【解答】(1)测量气温的工具是温度计;气温的测量时间由图中信息可知,分别是2时,8时,14时,20时;对比4个温度可知,最高温度为16℃;其平均值为:(4+10+12+16)÷4=10.25;故答案为:温度计;8;16;10.25;
(2)由图中信息可知,A地温度为:16℃;B地的温度为:4℃;(16-4)÷0.6℃=20;所以相对高度为:20×100m=2000m;故答案为:2000;
故答案为:(1)温度计;8;16;10.25;(2)2000.
19.【答案】(1)相同
(2)控制变量法;没有设置不装遮阳帘的对照组
(3)B
(4)折叠反射型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控制变量在进行科学实验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实验因素(自变量)以外的所有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这些变量不是本实验所要研究的变量,所以又称无关变量、无关因子、非实验因素或非实验因子。
【解答】(1)题目叙述可知,该实验中遮阳帘的种类不同,属于变量;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其他量要完全相同,所以三辆小轿车应该保持型号、颜色药相同才可以;故答案为:相同;
(2)由实验过程可知,该实验采用了控制变量法,该实验过程中的三辆车都加了遮阳帘,没有不做任何处理的对照组存在,现象不够明显;故答案为:控制变量法;没有设置不装遮阳帘的对照组;
(3)既然是对比遮阳帘的效果,为了实验现象更明显要选择温度比较高的中午最合适,早晨和傍晚气温较低,车内的温度变化较小,不能很好的完成实验;故答案为:B;
(4)遮阳帘的效果好,则应该出现的现象是车内温度最低;对比温度可知,折叠反射型的遮阳帘的遮阳效果最好;故答案为:折叠反射型;
故答案为:(1)相同;(2)控制变量法;没有设置不装遮阳帘的对照组;(3)B;(4)折叠反射型。
20.【答案】(1)B
(2)C
(3)D
【知识点】气温及其变化
【解析】【分析】气温是一种地理名词,一般指大气的温度。国际上标准气温度量单位是摄氏度(℃)。最高气温是一日内气温的最高值,一般出现在14-15时,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早晨5-6时。
【解答】(1)根据株洲市的气温日变化曲线来看,一天中的最高气温是39度,对应的时间是14时。
(2)气温的日较差的计算是一天中的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值。根据图中信息计算得出即可。即39-27.5=11.5
(3)根据一天的气温来看,最低气温都在27.5度,说明可能是夏季,气温比较高。农民采春茶一般在春季。
故答案为:(1)B(2)C(3)D。
21.【答案】(1)21.7℃;22.0℃
(2)高;百叶箱内能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箱体又涂成白色,能较好地反射太阳光,箱外则直接受太阳光的照射,温度较高
(3)百叶箱外
【知识点】测量气温的方法与仪器
【解析】【分析】该题主要考查气温测量的方法及相关的操作;
【解答】(1)箱内平均温度为:(21.2+21.4+21.6+21.8+22.0+22.3)÷6=21.7℃;箱外平均温度为:(21.3+21.7+21.6+22.0+22.4+22.8)÷6=22.0℃;故答案为:21.7℃;22.0℃;
(2)由(1)可知,箱外平均温度比向内平均温度高;主要是因为箱外受到太阳直射,温度升高较快,而箱内没有被直射到,且白色反光较多,所以温度较低;故答案为:高;百叶箱内能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箱体又涂成白色,能较好地反射太阳光,箱外则直接受太阳光的照射,温度较高;
(3)由图中表格数据可知,箱内温度变化了1.2℃;箱外温度变化了1.5℃;所以箱外气温变化大;故答案为:百叶箱外;
故答案为:(1)21.7℃;22.0℃;(2)高;百叶箱内能避免阳光直接照射,箱体又涂成白色,能较好地反射太阳光,箱外则直接受太阳光的照射,温度较高;(3)百叶箱外。
1 / 1